APP下载

“女生优势”现象背后的探索与反思

2016-12-23汤三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汤三梅

摘要:不知从何时起,社会被一种阴盛阳衰的氛围充斥着。男孩与女孩相比,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要求家长和学校因材施教,要根据男孩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家长应学会采取合理的、适度的方式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教育男孩要果断机智、坚强勇敢又温柔体贴,使其人格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女生优势;阴盛阳衰;男孩培养;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08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发现我们竟然不知不觉被女生包围了:班干部大多数是女生,参加学校活动冲在前面的是女生,家长、教师眼中的优秀生也是女生。那些女孩子一个比一个乖巧懂事,可看看男孩子,个个还“疲塌塌”。那些积极、勇敢、聪明、刚毅、谦和的男孩哪去了?脱离了校园,每天冲击着我们神经的体育、娱乐、甚至政治新闻的“优秀”人物竟然还是女性。“阴盛阳衰”可能是你想说的,也可能你身边的人正在说。有人说,是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男女平等,让“优秀”的概念模糊了性别的界限;有人说,是女生生理上的早慧、语言上的优势,让她们在男孩尚懵懂的时候,便能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有人说,女孩、男孩本各有优势,只是,女孩一下子提升了几千年来的“弱势”地位,吸引了更多的关注目光;甚至有人说,如今是“她”时代了。是男孩真的不如女孩子,还是教育的缺失?什么造成了女孩的优势现象?

一、文化的传播、导向侵蚀了男孩的精神

哈日、网络、酷文化让男孩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做优秀男人还是做“酷”男人?

现在大街上的帅哥越来越多,男孩子们都很前卫,很多人都是同一风格,头发有点黄,还有点波浪,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哈日族。在网吧里,无数的男孩在那里整天打着网络游戏,他们在网络上是英雄,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敢面对,他们没有什么责任心,不清楚自己的未来究竟想要什么?在网上一天天消耗着自己的青春,消耗着父母的钱财,同时也把自己未来的希望悄悄地埋葬。

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自古以来的教育始终贯彻着英雄主义,长期以来的宣传也是以英雄主义为主线,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文艺氛围下,男孩子从小就树立了崇高理想。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文化传播方面出现了显著偏差,社会上丑化男人的风气一浪高过一浪,“小白脸”和“奶油小生”替代了“史光柱”、港台柔化、中性化明星大行其道,男孩子也逐步由勤奋学习,报效国家变成了追求享受和毫无理想,由崇拜英雄变成崇尚明星,整个社会在越来越柔弱化的文化、文艺宣传氛围下变得委靡、男人也在阴柔化的社会氛围下变得越来越委靡不振,丧失了男子汉应该具有的阳刚之气。

而日韩的垃圾文化更是加剧了这一点,要想得到女孩的青睐,就必须要做一个酷男孩,今天的男孩经常把时间花费在如何打扮自己,如何购买名牌,让自己变得像日韩明星。而要想在同龄人中能够扬眉吐气就要看谁的电子游戏打的最有水平。而在身体锻炼和学习知识上,男孩收到许多混杂不清的信息,让他们分不清“酷哥”一样的阳光男孩和像赖宁、潘冬子的“优秀男孩”“英雄男孩”哪一个角色更重要。这两个角色经常是矛盾的,优秀的男孩常不是男孩女孩心目中的“酷哥”。和男孩比,女孩比较有学业目标;而男孩经常是随大流,什么“酷”做什么。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很大程度是靠文化来发扬光大、靠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来代代传扬,当弱化男人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的时候,一个民族的男子汉也就会逐渐销声匿迹,这就是为什么以前要“寻找男子汉”而今天“娘娘腔”风靡全国,由于男人退化严重,社会呈现越来越严重的阴盛阳衰,所以文化、文艺界的阴盛阳衰毒化了中国男人的精神。

二、教育僵化,阴盛阳衰化,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缺乏勇气

1. 学校教育

首先,在教学体制上,采取了压制男生个性的教育管理方法,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在小学和初中时期几乎全部任用女学生干部管理一切,由于男孩子语言机能、生理发育晚一些,难免比同时的女孩大大咧咧,毛手毛脚,因此,教师大多会选择一些稳重、踏实的女生担任班干部。即使是一些挺有潜力的男生干部也往往因为一些小过失,被教师“罢免”。因为缺少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男生们就默认了自己是校园“配角”的地位,对任何活动提不起兴趣。二是采用了文科化、记忆化、形象化来抑制抽象推理、理解创新、概念判断等教学理念,将男孩子的优势封杀。等到了高中,男孩子潜在优势已经被扼杀,弱化的个性已经形成。

其次,在教材系列方面采用了与之配套的方法,把数理化教材简单化、文科化和形象化,很多内容根据女孩特点设计,同时增大英语的难度、语文的偏度,这些将会严重抑制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同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学校大规模地缩减一些有运动力度的体育锻炼项目,使得男孩从体魄和心理方面都变得越来越柔弱。

再次,是考试评价系统方面一方面采用机械式题海战术、题海作业、死记硬背考试、取消课外活动的办法压抑男孩子活泼好动的个性,取代适合于男孩子学习的理解、推理、创造、抽象归纳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对女孩子也有害,但由于男女不同的天性,对男孩子是一种致命打击。

另外,就是师资队伍结构,从幼儿园到初中,男教师的身影少得可怜,整个校园氛围趋向阴柔,很多学生可能到初中毕业都生活在女教师的包围下。今天的很多女教师更倾向女孩,而对男孩则是一副严加防范的态度。她们认为女孩比较容易符合教师心目中的“乖学生”形象,比如坐直,安静,而男孩常常因为做一个男孩而受到惩罚,比如大声、爱闹并且容易竞争。在教师眼中,这些男孩的性格特点被看作“有毒性的”自由散漫主义的起点。她们常常给孩子的暗示就是如果你想在班级里呆下去,最好全部模仿女孩子。这下好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个个听话,像绵羊。看看那些男孩,大多数胆小怕事,做事情缺乏勇气和激情,缺少那种果敢、那种处事独立的素质。

2. 家庭教育

独生子女家庭容易腐化男孩的斗志。独生子女家庭里的男孩普遍受到母亲的宠爱,最容易倾向同性恋和娘娘腔。

现在男孩子户外运动少,大多数男孩喜欢看电视、玩电脑、看卡通,这些都造成右脑开发过度,习惯了跳跃式、蒙太奇式的非逻辑思维方式,喜欢玩虚拟而不懂如何感受别人和周围的事物,易变得自私冷漠。

然而,现在的很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性格培养对孩子的重要性。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生活舒适,希望从小就能明显地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强,于是一种显性的教育方式就出现了,如唱歌、舞蹈、才艺比赛、作文比赛、兴趣小组、讲故事、绘画等,这种观念同时又影响着学校教育,促使学校教育向家长的意志靠拢。男孩子在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强,如科技活动项目。但这样利于男孩发展的项目并不多,许多男孩很喜欢参加航模班,喜欢搞一些发明创造的小玩意,但家长和教师却不支持,因为这样会“浪费”更多的学习时间。

抗美援朝胜利以后,一位参加过战争的美国指挥官无奈而又充满敬意地说:“中国军人是不可战胜的,而中国男人更是绝对意义上的真正强者,照这样下去,这个国家的崛起谁也无法阻挡,假如要瓦解这个国家,必须要瓦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气节,首先要从精神上、灵魂上瓦解可怕的中国男人,这是重新战胜中国的最重要前提。”

藤田俊雄:“未来的炮弹现在正在我们大日本优秀男孩的思想里。支那的明天有的只是没思想和虚荣的女人,没有男人了,他们那种不顾一切的爱女厌男教育方法将彻底摧毁他们国家优秀男人的创业敬业精神和爱国报国精神,埋没掉无数的科学精英、技术精英、工业精英、体育精英及社会其他精英,葬送掉他们最优秀男人的聪明才智、创新智慧和技术革新与创新能力。所有这些将使得支那人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变得落后、百姓变得贫穷、国防变得虚弱、国家变得软弱、他们的女人变得没有思想和失去保护。所以明天优秀的大和民族在世界上将是不可战胜的!”

看了这些令人震撼的文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对“女生优势”现象的漠视,对男孩教育的忽视,付出的可能就不仅仅是几代人的代价,而是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

其实男孩并不比女孩差,只是,在女性意识觉醒的同时,如何教育男孩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

初中阶段是培养男孩气质的关键期。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用在教育男孩方面也十分适用。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给男孩正确的引导,男孩也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么,把男孩培养成了不起的男子汉,应该注意哪些日常细节呢?

(1)让男生充满“阳刚之气”,需父亲承担起教育男孩的重任。父亲是男孩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教师。应该让孩子在和父亲相处时感受男人的刚毅与粗线条,这在男孩子的性格培养上必不可少。然而,在不少家庭教育中,父亲是缺位的。在家庭分工中,父亲一般扮演辛勤工作、养家糊口的角色,孩子教育常常落到母亲或老人身上。一些父亲要么忙于工作或其他事务,顾不上教育孩子;要么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疏于甚至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殊不知,这不仅不利于培养男生的“阳刚之气”,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

(2)初中阶段的男孩尤其缺少倾诉内心和宣泄情感的机会,促膝倾谈比指手划脚要高明得多。父母一定要经常与男孩进行心理沟通,放下长辈的架子,以男人对男人的谈话方式和儿子沟通,可以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告诉孩子,比如对于性的看法、如何面对梦遗自慰等,平等地交流对排解孩子的焦虑最有帮助,使男孩善于敞开心扉,开朗直言。

(3)别让你的男孩子太“富有”。古语有云: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所以,我们不能让男孩感觉太富有,所谓的“富有”包括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同时还要避免祖辈的溺爱。

(4)进行男子汉的独立性训练与培养。在家里,要将男孩当作真正的男子汉,给他独立做事的机会,独立思考自己面临的问题。家长不应对男孩过度保护,更应注意,在上小学前就要及早给他独立自由的活动空间,要有自己的小房间,从形式和内容上都要独立起来。

追根溯源,男孩的教育,不单是社会、家庭、学校任何一方单独的责任,而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十年树木,百人树人,培养一个人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应该太急功近利,要从培养人的长远目标出发,要为男孩子创设更多的展示舞台。

参考文献:

[1] 苑玉伏.培养有能力的男孩[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2] 一 丁.“父性”教育权威《培育男孩》出版[N].中国图书商报,2004.

[3] 石 画.培育男孩的学问[N].浙江日报,2004.

[4] 刘博宇.初中生性别角色认同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

[5] 孙庆彬.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