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情感入手突破男性刻板印象

2016-12-23姜东旭林林

电影评介 2016年22期
关键词:猪头刻板爱情

姜东旭+林林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由张一白导演,改编自张嘉佳同名小说的爱情电影。整部影片与之前的一些爱情电影相比较有一定的深度。影片运用交叉蒙太奇叙事,围绕爱情主题将碎片化的片段串联成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影片的人物形象塑造颇具特色,从情感入手突破了男性刻板印象的束缚。

一、 国产都市爱情电影中的男性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类别化的产物,它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且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以一概全而忽视个体性差异。[1]国产都市爱情电影中大多数的刻板印象是与性别角色有关的刻板化认知。它是社会生活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对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固定看法。这种固定看法会影响人们看待男性或女性的观点,并由此而产生偏见。[2]近年来的国产都市爱情电影让大家形成了一些刻板印象,尤其是对男性的刻板印象。这些男性刻板印象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男性刻板如《101次求婚》中强调男人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女神的芳心;《春娇与志明》中幼稚男生变为成熟男性后爱情还可失而复得;负面男性刻板印象如《失恋33天》中男性在爱情中易出轨;《夏洛特烦恼》中男性不懂得珍惜自己老婆的好。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这种对男性在爱情片中的刻板设定。当这种定式型的男性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观众更多的是凭借自己已经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去认识和对待影片中男性形象和影片的爱情故事。很多国产都市爱情电影都是从爱情本身去叙事,用爱情去讲故事而缺乏对人物情感的关注,导致观众过度关心影片中的爱情有怎样的结局。正是一些国产都市爱情片中存在一些男性刻板印象,才会导致国内此类电影整体水准偏低。

而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选择受众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注重把握观众观影心理,更把握住了男性观众的心理。影片从情感出发,将主题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一方面,讲述三个男人的三段爱情故事:陈末与小容,猪头与燕子,茅十八与荔枝。另一方面,还有三个男人友情的情感经历即陈末、猪头、茅十八三个人的兄弟情。每一个故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足以反映出个体的差异化,反映出男性情感的差异化,同时也能反映出阅历不同者的情感差异化。这四种关系最后都没能在一起,他们都成为了彼此世界的过路人。也正如影片中的台词所说:“今天你路过了谁,谁又丢失了你呢。”

综合以上论述,相对于其他国产都市爱情片,本片是突破了男性刻板印象的,不是以一概全地总结性地给出一种男性情感的定义,而是根据影片中人物在经历了种种事件后情绪、情感上的反映来表现变化中的男性情感。这种情感为何会引起那么多观众的共鸣呢?张嘉佳觉得,是因为所有故事里都不经意地透出了一种意念,就是从绝望里看出希望。[3]影片中塑造的人物情感在观众身上引起了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4]观众要试图去认识他人的诸如情绪、人格特性等内部状态,就必须从看得见的线索中进行推测。观众之所以可以推测是因为观众具备这种情感体验,正如张志光的《社会心理学》总结的几乎所有经历过同一情绪体验的人才会表现出某种大体相似的面部表情。[5]归根结底,影片突破男性刻板印象才会使得不同的人群去回忆和思考自己的爱情和从自己的世界路过的一些人。

二、 影片的三类男性人物形象

人物塑造重在情感的塑造,它受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方面是剧情发展的推动,第二方面是演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演员在完成各自的角色塑造的同时也满足每个观众的情感和心理需求。[6]《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通过陈末、猪头、茅十八塑造了三类男性人物形象。

(一)邓超饰演的陈末

陈末代表了一类失恋后有着一种自我保护欲的男性形象。从第一方面看,他在小容身边像个非常幼稚的孩子,而在幺鸡面前则更像一个大哥哥。这两种需求都是陈末所需要的,是一种平衡的呈现。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同年龄段的女性要比同一年龄段的男性成熟一些。[7]通过他的行为以及行为带来的结果能够揭示出他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如当陈末渐渐地对幺鸡敞开了心扉,随之他身上那一层对自己情感的保护欲也慢慢被打开,他的情感也向幺鸡倾靠。当陈末主动地拒绝了小容,陈末的情感便完全地倒向了幺鸡。与此同时在陈末情感的高潮点处,幺鸡离他而去了,故事变得更为跌宕起伏也导致陈末的情感陷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状态。这种复杂的男性情感,会使得男性观众更易于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从第二方面看,邓超对这个角色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较好。邓超在每一次嬉皮笑脸开玩笑后,总是能在那一个刹那间透视出一种孤独和悲伤。他可以仅仅用表情就很好的把陈末的情绪传达出来并且可以不借助空镜头的过度从尴尬的表情转换成笑中略带悲伤的表情。这里他充分发挥了一个演员的主观能动性,出色地去完成了陈末这一人物的塑造,尤其是在情感方面。

(二)岳云鹏饰演的猪头

猪头代表了一类只是单方面付出感情的男性形象。从第一方面看,猪头在这场恋爱中单方面的获得一种感受,他仅仅获得了自身的安慰,就好比自己和自己谈恋爱一样。如影片中猪头要给燕子买房,想给燕子一个家。这儿他并没有考虑到燕子是否需要,是否会给予猪头这种互动。通过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对猪头再塑造时就给观众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这儿的再塑造指情感的再塑造。在影片中当燕子提出分手时,他总是在安慰燕子,却忘记了安慰自己。在分手之后,猪头去了燕子曾经去过的地方,做着燕子爱吃的食物,只想能再次遇见她。导演再塑造的猪头依旧是单方面的付出者,但是这段情节中猪头的内心情感上是焦虑的、迷惘的。他的这种情绪反映出了他内心世界的崩塌。导演这样的处理恰到好处,正是这种情感的再塑造产生的落差感使得猪头这个人物形象搏得观众同情达到泪点担当的目的。

从第二方面看,岳云鹏在把握猪头这个人物个性化时注意到了他的情感变化,在一些动作的细节上,尤其是面部表情非常到位。每一次他提到燕子的时候,笑容的烂漫以及面部流露的欢喜都是最好的证明。证明这种情感是有一定韧性的,当超过了这个弹性系数后,爆发出的张力是很大的,猪头在对燕子的付出是单方面的,没有及时获得反馈和互动造成了弹性系数的增大从而使得猪头有如此“凄惨”的结果。

(三)杨洋饰演的茅十八

茅十八代表了一类情窦初开大男孩形象。从第一方面看,他的情感是很多情窦初开的人群都有的,在这个阶段很多男孩子还没有明确自己应该喜欢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女孩更适合我。很多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都是爱那个爱自己的人,对爱情的世界还是充满了朦胧、未知。茅十八的爱情是美好的,是很多人渴望的初恋爱情,但是这种爱情是极少数人的爱情。茅十八起初是一个被动的人物形象,在荔枝的引领下,他化被动为主动而且是深情地去爱着荔枝。影片中,他为荔枝做保护警示装置、在稻城跟荔枝求婚、不顾危险保护荔枝的情节更印证了这段爱情燃烧的剧烈程度。在由被动转为主动时内心情感的变化是在茅十八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儿都有过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就是男孩子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从第二方面看,杨洋在把握茅十八的人物情感变化时,在行为上的变化最为突出。他起初是躲着荔枝,随着荔枝强烈的追求,他开始渐渐了解并且接受荔枝。这种行为变化反映到情感上是有冲击力的,在稻城的求婚可以说是为这个冲击力增加力度,而在茅十八救荔枝时这个冲击力被歇斯底里地爆发出来,人物情感随之也达到一个饱和。

三、 人物塑造中的其他突破与创新

近年来的大部分爱情电影题材都是围绕都市爱情展开的,如《小时代》《101次求婚》《一生一世》等影片,但这些爱情片中大都抽离了现实情境,显得背景虚化,与现实脱节,失去了现实的底色和情感的深度。[8]《小时代》中的爱情故事是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101次求婚》中的情节也只是导演遐想出的屌丝逆袭的理想状态;《一生一世》中的爱情是爱情的终极理想也只是爱情的一个目标而已。张一白导演在拍完《将爱情进行到底》后很多人要他乘胜追击多拍片子,他在采访时说,关键拍好片子是我的追求,我不是靠拍片子来生存的人,没有合适的片子,我就不拍。[9]可见张导认为影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很大的价值让他去拍摄。

影片的突破在于导演在人物塑造中对情感的把控。他更为感性地呈现出男性情感,为观众带来一种特殊的感知体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一书中提到电影的现实是被感知的现实。[10]本部影片突破刻板印象所表露出的男性对情感的感知是丰富的,男性群体相对于女性群体是很少去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他们常常把这种情感埋藏在心里。正是导演挖掘出了这种男性情感并运用到人物塑造上,才使得人物情感的变化对爱情故事的起承转合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影片的创新在于以情感变化为主线,通过塑造陈末、猪头、茅十八三个拥有着不同感情经历的不同情感类型的男性代表使得受众面较为广泛,尤其是在塑造男性情感上更为具体。男性受众通过影片中的人物经历产生共鸣使自己在精神上可以得到升华。而女性受众的观看点在于影片中对男性情感的阐释和分析较为详细,可以藉此更多地了解男性,有利于与男性的相处等。

参考文献:

[1]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11.

[2]毛文娟,高淳海,郭成.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3):102.

[3]张竞艳.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J].出品人,2014(1):63.

[4]史可扬.影视传播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94.

[5]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14.

[6]金冠军,王玉明.电影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97.

[7]李涛.女人32成熟,男人43成熟[N].生命时报,2013-06-18(2).

[8]厉震林,胡雪桦.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223.

[9]陈虎.我不深刻,但我要你感动,导演张一白专访[J].电影评介,2002(4).

[10](法)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M].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398.

猜你喜欢

猪头刻板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不谈爱情很幸福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猪头的爱情
落魄镖师
解读爱情
猪头和猪头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