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竹

2016-12-23李力佳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画竹破岩生机

李力佳

真正喜欢上竹,是因为水墨画。

小时候,我喜欢吃笋,但仅停留于吃与品味的层次。那时候我也喜欢画竹,可我每次画,总是画不出它的神韵,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开始,我画竹是毫无章法的,自以为只要画出竹竿,补些叶子,达到形似的效果就可以了,哪里会去管叶子是长是短、是尖是钝、是老是嫩?所以画出来的叶子软弱无力,毫无生机。

前些年,我又重新学画竹,感觉就不一样了。花鸟画都是写意,竹也不例外。尽管生活中竹鲜有错节的,画出来却不尽如此。竹节切不可衔接得天衣无缝,否则是会闹笑话的。错节的竹,更能突显竹旺盛的生命力,尽管生长受损,却仍迎难向上。这就是所谓的意到笔不到。

国画是长于表现竹向上的生长趋势的,写意不在纸上画出整株竹,竹的上端总是留白。这是因为竹的生长是“无节制”的,不论环境如何恶劣,竹都不会停歇,只要一有生机,它就拼命向上生长。安东尼说:“有时阳光很好,有时阳光很暗,这就是生活。”我们的生活与竹一样,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总是会有挫折,然而在逆境中成长,亦可磨炼出坚韧不拔的心,自成一番气象。画竹时,画家们常在竹子旁画上石头,且为险恶的岩石,就是为了给竹创造逆境,以此凸显其盎然的生机与在逆境中生长的坚强。

画家们画竹时还喜欢用灰白的色调,更显竹的沧桑有力。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有灰有白,并非一种色调。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风和日丽,有时乌云密布;有时一帆风顺,有时曲折起伏……无论是好还是坏,无论是荣耀还是伤疤,它们都会在我们的身上、心里留下痕迹。我们不应去在意生活给我们留下什么,而应当询问自己:我可以为生活留下什么?改变什么?这也是竹教会我的。

画竹多用墨,画出来是墨竹,注重体现其不断向上的品格和旺盛的生命力,谁会在意其貌?花之四君子中,我偏爱竹。不为其他,只为那生机勃勃、努力向上的力量,为那不懈努力、不畏磨难的精神。我希望自己的身上也能流淌着竹的品格。

郑板桥写了一首题画诗《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那身处破岩、奋发向上的竹子仿佛力透纸背,植入人心。

品悟了竹的品格后,再画竹时,我心中有了方向,不再只是注重竹的形貌,更会画出其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风貌。

猜你喜欢

画竹破岩生机
第十三届国际爆破破岩学术会议的征文即将截止
让阳台焕发生机
生机暗涌
画竹题诗
竹 石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刀齿切削破岩实验及分形研究
不同地应力下TBM盘形滚刀破岩特性
咏竹、画竹情味生
板桥画竹解肝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