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鸭的饲养技术规程
2016-12-23周辉
周辉
高邮鸭又称高邮麻鸭,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劳动人民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高邮鸭以其蛋肉品质优异,善产双黄蛋而闻名于世。已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为了加强高邮鸭种鸭的饲养管理,笔者经过前期科学研究,制定高邮鸭饲养技术规程,供广大的养殖户朋友参考。
1.育雏前期饲养管理
1.1进雏前准备 进雏前一周完成育雏室及用具的冲冼、维修、消毒工作,做好进雏准备。准备好饲料和药品、垫草地等。
1.2雏鸭选择 雏鸭应来自有资质的种鸭场并符合高邮鸭外形特征。将初生雏接到育雏室后,应根据鸭出壳时间的迟早、体质强弱和体重大小进行选择,将强雏与弱雏分开培育,保证雏鸭小群的整体度一致。
1.3雏鸭前期的饲养管理
1.3.1开水、开食 在雏鸭孵出后12-24h内饮服0.02%高锰酸钾水或添加有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维添加剂的水溶液,采用自由饮水,应保持雏鸭羽干燥,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垫料和饲料霉变,饮水器应每天清洗、消毒。雏鸭初次饮水后即开食,开食用破碎配合饲料为宜,撒在料盘、尼龙编织布或塑料膜上,自由采食。
1.3.26日龄前每隔2-3h喂料一次,保证每只雏鸭都吃到饲料;6日龄后,采用定时定量喂食,每隔4h喂料一次。
1.3.37日龄后每天保证上、下午各一次下水洗浴,每次10-30min。
1.4育雏条件
1.4.1温度、湿度、光照时间 见表1。
1.4.2雏鸭饲养密度 见表2。
1.4.3通风换气 雏鸭舍在注意保温的同时应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的清新和温度的均匀,通风时应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雏鸭身上。
2.育雏后期和育成期饲养管理
2.1晚春以后育雏三周即可转群。
2.2转群前应减少惊扰,使鸭群保持良好健康状况,转群前2~3d应让鸭群随意采食,雏鸭转群前空腹为宜;气温较高的季节,鸭群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气温较低的寒冷季节,转群时间宜在10~15时之间。捉放雏鸭动作要轻,减少人为损伤。从育雏室转到育成鸭舍时,应将大小、强弱雏鸭分开,每个饲养小区雏数量应基本相等。根据不同季节鸭龄和鸭舍面积,确定育成鸭饲养密度;4周龄:8~10只/m2;5周龄:7~8只/m2;6周龄;6~7只//m2;7~8周龄:5~6只/m2。冬季寒冷密度可适当增加,夏季炎热可适当减少。
2.3①放牧场地应尽量选择有野草、昆虫、螺蛳等食物的场所放牧,放牧场所应无疫情、无污染;②放牧时间冬季、早春宜在无风、晴朗的中午,夏季宜在早晨、傍晚;③防止应激放牧时,应注意天气状况,避免在高温烈日、雨天或剧变的天气放牧,同时,应避免噪音、惊吓等应激;④信号调教定时放牧和及时回舍,用固定的口令、牧杆、动作信号训练,培养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⑤补饲放牧前喂料,放牧归来后,视鸭群的进食程度、食欲状况补喂饲料。
3.产蛋期饲养管理
3.1密度 每平方米6只。
3.2温度 鸭舍内维持5~30℃,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人工调整措施。
3.3光照 舍内保持弱光照明,配有应急照明灯。
3.4喂料 可采用自由采食和定时饲喂,昼夜饲喂3~4次。
3.5饲料 供给产蛋鸭螺蚬等动植物饲料,尽可能补充原粮。
3.6产蛋期管理要点 避免光照时间变化、惊群等应激,保持蛋鸭稳定的生活规律,营养供应充足,加强螺蚬类水生动植物的摄入,及时淘汰不良个体。
4.种鸭饲养管理
4.1种鸭舍饲养管理卫生要求。种鸭进舍前应对鸭舍及设施实施清洗、消毒和灭虫灭鼠。鸭舍消毒完毕到种鸭进舍前空舍至少1周。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厂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消毒。
4.2公鸭在育成后备期,公、母鸭应分群饲养,未到配种期的公鸭尽量减少下水活动,进入产蛋期即放人母鸭群中,此时要多下水,少关饲。
4.3公母配比以1:20~1:30为宜。
4.4母鸭应适当增加维生素AIE和青饲料、螺蚬、蛆类水生动物,多下水,少饲,以增加公鸭配种次数,提高种蛋受精和孵化率。
4.5种蛋要及时收集,消毒入库,种蛋保存温度:16~18℃;相对湿度:65%~70%,种蛋保存期不超过7d。
5.观察、记录、建档
5.1观察 饲养员每天应观察高邮鸭的采食、饮水情况、分布情况,注意鸭群声音、动作、精神状态及鸭粪是否正常,检查鸭舍内温度及通风情况,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2记录、建档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入舍日期、人舍数量、转群日期及鸭舍情况、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日龄、存栏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喂料量、鸭群健康状况、死亡数、死亡原因、出售日期、数量和购买单位,记录保存两年以上。
6.出栏、检疫
6.1出栏 肉用仔鸭达到8周龄即可出栏,老鸭在产蛋结束后羽毛不脱落的情况下出售。
6.2检疫 出售应按GBl6549进行产地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