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跑两会:虚拟技术+深度内容荧屏质量好搭档
2016-12-23王茂羽
王茂羽
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是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共商国是,也是百姓最关注民主政治、关心国家发展的集体思考时间。
身为主流媒体,我们的报道如何自我突破?如何拒绝空话和口号?如何让新闻中看又中用?让观众得到他所关注的话题中,有价值的信息?
在四川广播电视台的2016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中,“主播跑两会”专题节目表现抢眼。这一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高度肯定。在总局监管中心的《收听收看》日报之两会专报中,对我台的两会报道,特别是“主播跑两会”专题节目做了较高评价。
“主播跑两会”凭什么能够获得总局的高度评价和受众的良好反馈?我们认为,这主要源于我们在技术和内容上的创新。一方面,在新闻播报中成功运用了妙趣横生的虚拟技术,增强了荧屏艺术。另一方面在内容上,选题紧扣社会热点,文稿用心推敲,镜头对准基层代表委员,采访谈出真知灼见等等。这一节目的亮点值得我们总结,为今后制作出更加符合观众口味的好新闻积累经验。
一、虚拟上阵。想象力拓宽表现空间
“主播跑两会”是四川广播电视台每年两会都会与大家见面的一档重头专题,按照当下热门的说法,那就是节日已经播出了许多“季”。2016季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是突破,在于节目首次使用了虚拟演播室技术。
虚拟演播室,是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由于它良好的体验,各大媒体纷纷试用。如何把虚拟技术用好?对于首次触碰这一新技术的我们来说,这是一次不断摸索、开发潜能的过程。要把虚拟技术用活,现在总结起来,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在于:想象力!想象力!想象力!
的确,虚拟技术不单单只是在屏幕上打出一排立体的三维字幕,出现一个播放采访的视频窗;要把虚拟技术用好,需要编导化虚为实的想象能力。例如第一集“抵近经济强省四川最佳跑法是什么”中,“经济发展”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本身是不容易展现在屏幕上的。在一次讨论中,我们终于找到了形象的表达方式,那就是把四川迈向经济强省的过程比喻为一场汽车障碍赛。当主播提到:四川经济实力从2014年的全国第8上升到2…5年的全国第6时,主播身边便出现一条跑道和正在奔驰的赛车。象征着四川的赛车迅速超过两辆车,来到了第6名的位次。这种可视化的表达方式,把经济发展这样一个抽象的过程变得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在许多次主任带头的讨论中,我们把许多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富有想象力的实物。例如,说到绿水青山的“生态饭”,屏幕就出现标注为生态旅游的“金饭碗”模型,里面装的是658.6亿元的2015年全省生态旅游直接收入。再例如,我们把十项民生工程比作一桌丰盛的民生大餐。每打开一个菜,里面就出现“货币化安置”“新建农村公路”等菜名。
二、虚拟互动,让荧屏妙趣横生
虚拟技术要用好,还有一点基本功,就是要增强主播与虚拟模型、虚拟场景之间的互动。简单的说,就是要通过人物互动,让虚拟场景活过来。例如在“中国制造”专题中,主播手一指,就把四川参与制造的国产大飞机C919“搬”进了演播室。主播手一挥,大飞机便冲出屏幕,翱翔蓝天。整个互动的过程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变化和生趣。
此外,主播也能和虚拟场景产生互动。说到四川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时,屏幕立刻呈现江边绿树成荫的美丽风光,主播站在岸边,指着对岸的天然保护林工程侃侃而谈生态保护;说到攀枝花利用良好的气候资源,探索打造“医养融合”的阳光康养产业时,主播眼神往上一瞧,演播室立刻变幻为阳光普照、植物茂盛的攀枝花,医院、疗养院一应俱全。这一生动的场景,不用过多言语,就能给观众留下强烈印象。说到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主播身边就出现亚欧大陆的三维地图,指着四川的地理位置。正是一指一眸间的人物互动、人景互动,让虚拟技术看上去更鲜活、更智能、更有趣味。
三、主动策划,选题丰富有深度
作为一档有深度的新闻专题节目,除了颜值高以外,内容上也必须要出彩。而选题的策划,是内容成功的第一步。早在1月初,在台领导的指挥部署下,新闻中心的领导、策划及编导团队就经过了多轮头脑风暴,对“主播跑两会”做了排除法式的选题策划。我们坚持的出发点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哪些选题是全国观众都关心的热点话题?其中,哪些在四川有生动实践?哪些来自四川的代表委员有发言权?
研究了国家和四川省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经过多轮的讨论和推敲后,我们筛选下了10余个话题。有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有备受关注的脱贫攻坚,有国家课题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均属于时下读者关注热点。只有这些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选题,才能锁住受众的注意力,为专题的精彩演绎打下基础。
确定了选题后,我们还要求每个编导在动笔时成为专家,从海量的背景信息中,找到相关问题的症结和瓶颈,使面对代表委员的采访更有针对性,更具专业性,整个节目也更具传播价值例如在“今后咱爸妈养老去哪?”一集,编导在准备阶段查阅了我省养老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掌握了四川正在构建“一区两片三带”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格局等重要信息:这些内容,不仅成为代表委员们采访的结合点,也成为全国两会报道中,具有四川特色、值得传播、探讨的新闻点。正是有了准确而丰富的信息量,使得之后的采访有的放矢,主题的深度得以彰显。
四、全国视野与四川实践相结合
在全国两会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展现的内容和采访,也尤其注重全国视野和四川实践的结合?这样一来,使专题的立意都很高,分析的是全国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而内容又很实在,展现的都是来自四川的实践,来自四川的思考。
例如,在“全面创新改革成德绵‘先手棋咋下好?”一集中,针对全面创新改革这一国家试验,担负了试验任务的四川,应该怎么做?将如何发力?采访中,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核动力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谈的则是立足成德绵创新要素,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创新平台共建、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政策共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则结合军民融合产业,谈如何利用全国资源,打通产学研用的协同研发链条。
正是因为全同视野,四川实践的内容取向,让受众在短短几分钟里,通过代表委员们的有益讨论,对某一话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获取到了丰富又有用的信息,看到了四川实践的亮点。
五、对准基层,采访言之有物
此外,今年的“主播跑两会”还有一大亮点,是特别注重把镜头对准来自基层的代表和委员,从他们那里获取来自基层的一手信息,给节目带来言之有物的采访,也为决策者们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和政策参考?
比如“医改新政:代表委员出实招”一集中,均在一线医院工作的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周学东、全国人大代表侯一平和全国人大代表张德明就发出了专业的声音。分别从分级诊疗要探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培养全科医生人才和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这3个方面提出意见。这些来自基层或是民生一线的代表委员声音,结合了社情民意,大多能够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讲出真话实话,使得我们的节目内容扎实、深厚,指导性强。
在融媒体时代,节目质量是受众买账的核心要素,而虚拟演播室等新技术的应用、言之有物的传播内容,紧贴时代的表达方式,都是提升节目质量的最佳手段。今“主播跑两会”,正是通过上述创新,使虚拟技术与专题内容成为相得益彰的好搭档,共同提升了节目质量,也为未来本台的新闻制作积累了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