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干警成长搭台唱戏
——访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工会主席李秀英

2016-12-23子午

上海工运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监狱民警上海市

◎子午

为干警成长搭台唱戏
——访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工会主席李秀英

◎子午

在多数人眼中,监狱警察一直是这样的形象:常年身处大墙之内与罪犯打交道,工作似乎显得刻板又有些神秘。然而,监狱警察的工作并不简单:既要有狱政管理的能力来维护好狱内秩序,又必须善于通过教育改造来让罪犯重获新生。目前,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工会共有会员8300人,其中干警6300人,35岁以下青年干警比例达到50%。面对不断年轻化的干警队伍,监狱局工会立足于自身特色,在积极履行好参与、维护、建设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好教育职能,从而探索出符合监狱特点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为干警的成长、成才搭台唱戏。

日前,笔者采访了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工会主席李秀英,请她谈监狱局工会在推进群团改革工作中的独特经验,以及下一步工作的想法和打算。她告诉记者:“随着上海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今对监狱干警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在思想上、业务上过硬,还要在知识上、文化上有积淀。今年我局党委在一号文件上提出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提升干警整体素质。为此,局工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探索既符合监狱特点,又适应时代潮流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为广大职工群众投身监狱改革发展凝心聚力。”

笔者:如今监狱干警队伍的年轻人比例越来越高。面对监狱警察这一工作的特殊性,青年干警势必会面临一些角色转换的问题。针对这一点,监狱局工会如何来凝聚这些年轻职工,为推动上海监狱各项工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呢?

李秀英:的确,大墙内的工作生活让一些青年干警,特别是新进来的干警在理念上和行动上难免会有“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队伍中有很多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对监狱警察这一职业的价值认识感不高;二是由于社会上的一些狭隘认识,导致在大墙内工作容易被社会边缘化;三是封闭的工作环境,容易让干警们产生压抑感。为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也为了配合局党委抓好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局工会不断挖掘资源,开辟渠道,从思想认识、专业技能两个层面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首先在思想层面上,局工会将新时期“红烛”精神与弘扬劳模精神有机结合。近年来,我们通过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政务网、申工社、“上海监狱”微信号等媒介平台,积极宣传监狱干警的先进事迹。同时,以两年一度的上海市“双十佳”评选活动为契机,积极选拔单位和主讲者参加。2014年底,上海市新收犯监狱干警胡水清,被评为2013-2014年度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通过先进事迹推介和正能量的宣传,让所有监狱干警备受鼓舞,更是让“红烛”精神在青年干警心中生根发芽。

在技能层面上,局工会根据群团改革工作精神,加强党群联动,以及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从而深化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主要做法一是积极配合政治部、教育培训处深化民警岗位大比武活动,切实增强民警对监狱改造罪犯特殊劳动的神圣感和自豪感;二是经费向基层倾斜,鼓励基层工会自主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比武,为参加全国、全市性的相关竞赛做准备。去年,局工会与政治部、教培处、教改处等部门联合举办2015年民警岗位技能竞赛,项目涵盖了基层民警与科室民警的基本功训练项目。另外,在与教育培训处、警校合作开展的民警五项技能竞赛工作中,我们还编印了3000册《民警五项职业技能竞赛操作手册》报市总工会及下发基层单位,为未来五项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打下基础。

笔者:我听说监狱局工会特别注重对警营文化的培育,您能否具体谈一谈?

李秀英:好的。上海监狱的文化建设特点非常突出,分为监禁文化和警营文化。教育改造罪犯,让他们成功返回社会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这需要我们监狱干警的职业责任感与个人素质完美结合才能成功。为此,干警的文化底蕴是改造服刑人员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局工会始终坚持以推进警营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一监一品牌,一警一爱好”的文化氛围,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成为帮助干警成长的积极元素。局工会定期开展征文、演讲、书画摄影、群众论文等竞赛活动,并在普遍征求广大会员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定期活动项目制度予以规范,比如征文活动一年一次、排舞比赛两年一次、龙舟赛三年一次,从制度上保证了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在市总工会和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等搭建的更大展示平台上,让更多青年干警有一展身手的机会。比如去年我们组织了1000名干警职工参加了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201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活动”;又比如我局的宝山监狱排舞队,在市总工会的推荐下,代表市总工会、市监狱局参加了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15年全国职工全健排舞大赛,最终荣获艺术类中青年C组规定曲目和串烧曲目的两个一等奖。在局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还把文化建设成果的触角伸出大墙。我们推动基层工会主动与周边社区交流,参加当地的文体活动,对取得好成绩的职工给予表彰,调动了干警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事实上,通过这些警营文化的培育,不但使得青年干警对职业的认同感越来越强,而且通过文化活动培养起来的才能在教育改造罪犯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位干警是乒乓球高手,罪犯见到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少干警曾感慨说,手上有点绝活,干起改造工作才更加得心应手。

笔者:干警职工的成长成才,除了为其提供多渠道的展示平台之外,维护好他们的基本权益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此,局工会又推出了哪些实事工程?如何来关心和解决干警职工的“六最”问题呢?

李秀英: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对此,我们局工会坚持服务会员,以需求导向落实维权。首先,切实落实帮困送温暖工作。继续争取政策和资金,从制度上不断完善我局帮困送温暖工作,进一步扩大帮困面。在做好每年“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暖心工程、一年两次的帮困助学工作等常规工作之外,我们不断夯实工会“三级帮困网络”基础,鼓励基层工会坚持开展“一日捐”和“三必谈、五必访”活动,并且进一步完善了与职工伤残、病故等相关的补助规定;其次,依法落实劳动保护监督工作。在每年的高温慰问工作中,督促落实特殊岗位(露天作业、高温作业、职业暴露等)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

另外,由于我局35岁以下青年干警已占50%,外省籍干警占近1/3,再加上封闭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对住房、婚恋、子女就学等想法较多。去年8月,为了关心青年民警的择偶问题,减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我们局工会和团委联合上海市婚恋管理协会、上海市巾帼园等机构,首次举办了“浦江之恋——上海市游轮主题交友活动”。活动共有来自上海监狱系统的100多名青年干警、100多名来自社会各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女青年参与。今年我们又与上海市妇联、巾帼园等组织联手,在崇明岛举办了“情定绿岛,玫瑰之恋”的交友活动,受到青年工会会员的普遍欢迎。

猜你喜欢

监狱民警上海市
监狱选美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论监狱企业立法
民警轩哥说案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