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古民居水环境艺术理析
2016-12-23汪艳荣
罗 彬,汪艳荣
(湖北科技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鄂南古民居水环境艺术理析
罗 彬,汪艳荣
(湖北科技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作为造园元素之一的水体,在鄂南古民居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环境艺术的感性角度,将水体归纳到点、线、面的形态中,并将水环境中其他元素做了理性分析归类,以便能更完整地了解鄂南古民居水环境的艺术特点。
水环境;艺术;鄂南古民居
不同地域产生不同风土人情,诞生不同的居住文明。鄂南地区位于长江中游的南岸,山川地貌可以概括为:“两条山脉穿东西,三山隔成两盆地;山川岗原样样有,由南向北逐渐低”。这样复杂多样的山地地貌为鄂南地区的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民居的水环境艺术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促进了民居独特文化艺术的生成。
一、鄂南古民居水体形态分析
鄂南地区水源充沛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千百年来,它不仅见证着人们的劳作生活,又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意义。鄂南古民居水体形态十分多样,动静曲直,高低不一,形态各异。从视觉形态上可将其归纳到点状、线状及面状这大类种。
(一)点状
1.水口
水口:“水口者、一方众水总出处也”。即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如州县、小如村落)水口包括流入水口和流出口,风水说中的水口大多专指水流出处。
中国古村落在注重整体景观的同时也注重局部景观的建构,尤其重视村落出入地的水口地带景观建构[1]。风水学中尤其注重水口对于村庄的意义。好的水口是一个村落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它是人们出入村落的要道,更是整个村落的门面。由此可见,无论是功能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人们对水口都赋予了特殊意义,因而对水口景观的选择构建十分看重。也因其位置的特殊性,水口有着多样的景观配景如亭、古树、纪念碑石等。通山县梅港村的水口便是典型代表(图1)。
2. 井台
井水是鄂南古村落主要的饮用水源,浣洗和消防等生活水源,它是居民们室外生活的重要内容。作为全村的共享交往空间,人们在此聊天,交谈,也是村民们联络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场所。因此也成为鄂南村落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中井台也十分密集,有私人宅院的井台(如位于通山县的王明幡故居)。不少位于村落中心的水井成为村民的公共水源,在周围用石条或者砖石构筑成井台,或圆形或多边形,通常在要道的一侧或者是街巷的转角处,这样可以方便村民们取水、浣洗,也避免了交通拥堵。
(二)线状
1.山泉
鄂南地区属丘陵地带,泉眼分布陡峭山势中(虽不在建筑密集的村落中),是古村落水系的重要要素。它为村民解决了饮水灌溉等生活生产问题,与此同时,村民对于泉眼的尊重及保护都是传统聚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2]。如赤壁市羊楼洞的观音泉,不仅孕育了美誉盛名的本土特产青砖茶,更是当地人们的庇护神。
2.水圳
水圳是村镇中重要的人工水系,不仅调节着村落中的微气候,还丰富了村落景观。圳字的释义是:田野间的水沟。它由地势微高的地段,一路蜿蜒,沿村巷穿室绕居,流向地势较低点。它不仅是连接巷道路旁的明沟,还是溪水穿村的水道[3]。潺潺不息,联通百家。形成“家家门前有清泉”的村落景观特色。如咸安区马桥镇百年前的商业老街——沈廖老街(图2),水圳串起老街中的家家户户,往来的商客鱼贯其中,淙淙水声伴随着讨价还价声,这活色生香的热闹景象是百年前商业街中真实场景,更是鄂南传统古民居中特有的村落人文景观。
图1 通山县梅岗村水口 图2 咸安区沈廖老街水圳
图3 鄂南民居屋顶 图4天井桃形排水孔图 图5 天井铜钱造型排水孔
(三)面:天井、水塘
1.天井
天井既是鄂南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构造,又是民居中水环境的重要载体。
从平面布局上看,天井在平地上通常以矩形浅槽形式,衔接着大门入口,左右两侧为厢房,正对大门处为堂屋。厨房和楼梯间在堂屋屏风后或天井一侧。有多重进深或开间的民居,则每一进深或开间都会有天井居中的布局,并以天井面积大小区分民居中的开间或稍次间,从屋顶视图上可以看出天井实则为鄂南民居结构中的中心灵魂地位(图3)。
首先,它解决了民居中封闭空间的采光、通风。鄂南古民居以多重进深或开间形式为主,外墙立面上鲜有开窗,大门入口处的屏风,使得整个民居近乎一个封闭空间。从屋顶结构中可以看出,民居中的厢房、堂屋、楼梯间或者厨房的采光主要都来源于中心位置的天井。
其次,天井解决了室内住宅中的排水问题。天井四周房屋屋顶皆向内坡,雨水顺屋面从四面汇入天井厅堂前。以鲜有的动态水体形态丰富了建筑室内空间,不仅呈现了室内景观,更使得住宅阴凉却不阴潮,在冬天能保证日照又不会导致夏天的暴晒。
不仅如此,从审美意义上看,天井也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墙、门、廊、窗这些实的立面围合起虚的天井空间,入口大门的空间处理便极大地丰富起来了。正因为是平面布局里最积极活跃的因素,因此它是宅内重点装饰的地方。两侧的厢房门窗以鸟兽虫鱼等等为装饰题材的木雕,极大丰富了立面空间的视觉效果。就连天井自身的排水孔都有各种图案造型(图4、图5)。从哲学层面上来看,天井还满足了人们对居所更深层次的精神寄托。四周的水流入与天井呼应的厅堂水沟,寓意“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4]
2.塘
水塘的面积一般比水口要大,比湖泊要小。通常居于村落建筑密集的中间地带,或方或圆。多以静态水体衔接着街巷、道路的中心。池塘是村落布局的中心,或方或圆,民居建筑围绕池塘展开,如崇阳县虎头冲曾家村上坳村的池塘,池塘居于村落建筑密集地带。便是如咸安区马桥沈廖老街,老街狭长街巷与村口池塘开阔水面相连,形成多层次的村落空间,别具一番特色。
三、鄂南古民居水环境要素分析
(一)构筑物人的亲水活动是通过一系列与水相关的构筑物来展开的。水边建造房屋,河上搭建桥梁,岸边的水埠码头等等,都是人们以水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生产生活的主要载体。它们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古村落中,串联起整个村落的水环境。
1.桥
自古有水就有桥。在素有“千桥之乡”美誉的鄂南地区,更是如此。咸宁地区的桥数量之多,年代之久,堪称荆楚一绝。
从材料上看,鄂南古桥有石材、青砖、砖石混砌及木质,其中木材质因年代久远又不易保存,多数已重修为水泥现浇。目前现存的多以石材或青砖为主。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拱桥和梁桥,尤其石拱结构桥梁居多。石拱桥如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白沙村境内的白沙桥(图6),这座三孔石拱桥始建于弘治年间,并与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得以重修,桥上建有凉亭、砖柱,桥长与宽分别3、4米、5米,3孔跨径10.3米。早在明清时期一直到近代,这座桥就是从江西省、通山县等地通往汉口去长江途中重要码头驿地,一路周边商铺林立,很是热闹。再如另外还有咸安区桂花镇万寿桥、刘家桥都是明清时期典型代表,这些桥上盖有廊亭,青瓦盖顶,两侧桥身有护栏,墙内置石椅、长凳。古时,桥头还设有炉灶和茶桶,一年四季,村民轮流烧茶水,供往来路过此地的行人免费饮用。
不仅拱桥形式多样,石梁桥数量也中如通城的磨桥、螺蛳咀桥,都以独特的形态在山间或溪边发挥着重要作用,桥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景观构筑物,更是村落中人们户外交往的聚点,是农村生活中独特的人文景象。
传统村镇中大多依山傍水而建,而村落中水体形态变化多样,桥便成为水上道路的延伸,同时又是外界进入村庄的重要通道。无论在村镇主要流线的组织,还是景观序列方面,桥梁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俗中,村民认为桥具有“关锁”水流的作用,为增加水口的闭合,往往将桥设在税后地区,周围再辅以堤、树、亭等元素。在村镇形态中,桥本身即是构成风景的元素,也是村民的观景点。搭桥对于鄂南人民来说不仅仅是功德之举,更是对美好远方通途的向往。
2.水埠
水埠主要指立于驳岸一侧,一般具有入水台阶的小码头。具有汲水、洗涤、泊船、运输、交易等功能,古往今来,水埠已经成为古镇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也是人与河、港联系的纽带[3]。水埠通常由石制或石板砌成踏阶组成,有的凹入有的凸出河岸.还有的半凸半凹,形成半封闭半包围空间。水埠便是河与街市发生进一步联系的纽带,也因此形成完整的古镇水路交通网络系统。如刘家桥水埠(图8)。这里是村民们洗涤、泊船、运输的场所,是村民们交谈往来的重要公共空间。
3.其他小品
除了桥体本身,比较常见的就是路碑、土地庙,这些公共祭祀设施它们与桥体一同构成水环境的整体景观。一般多见于对此路段或者桥体的介绍水车、竹筏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品也成为鄂南水环境的点缀,如咸宁马桥镇刘家桥村入口路碑(图9)、万寿桥上土地庙(图10),这些融入自然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了鄂南名片。
(二)植物
绿化是造园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古村落中美轮美奂的水景。可见作为理水的配景,绿化这一要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家古廊桥西头有两株三百余年的老朴树,至今枝繁叶茂,主干粗壮高达10余米,枝叶四展,冠盖如伞。由于它每年发芽或早或迟,往往与一年中气候变化相对应,当地群众把它叫做“气象树”。 后人在古朴树下修了个土地庙。当地居民在此祈福,祈盼它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图6 咸宁白沙桥 图7 刘家桥 图8 刘家桥水埠
图9 万寿桥内小土地庙 图10 刘家桥路碑
四、总结
水体自古就是传统造园的要素之一。在鄂南传统村落中,人们对水的喜爱溢于言表,水不仅满足了人们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更被赋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不仅如此,水体在村落景观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之相关的景观元素如构筑物、桥、植被等,同水体一起构成了鄂南古民居村落中独特的风景线。鄂南古民居中对水体的统筹规划、管理使用、美化设计上,无不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智慧,都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借鉴。对于活跃城市本土建筑景观设计,尤其在当下对推进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理论指导和使用价值。
[1]李言义.皖南民居水环境艺术的成因及其价值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6.
[2]侯涛,朱榕,张盼.鄂东南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研究--以湖北阳新县铜湾陈村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0.
[3]何颖.徽州古民居水环境空间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4]陈阵.古镇水环境艺术理析[D].重庆:重庆大学,2009.
2095-4654(2016)10-0116-04
2016-08-29 项目基金:2015年咸宁市社科联基金项目“鄂南古民居水环境空间研究”(xnsk-y1509)
J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