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创新:功夫在事外

2016-12-23俞敏洪

现代企业文化 2016年31期
关键词:功夫估值创业者

创业创新:功夫在事外

俞敏洪新东方集团创始人

互联网医疗平台春雨医生CEO张锐于10月5日晚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4岁。张锐去世引发了大家对于很多创业、压力等等这样的讨论。这件事情我觉得确实跟我们这两年鼓动年轻人拼命创业,创业者自己前面有事业的拉动,后面有投资者的敦促,弄得身心疲惫,非常紧张,也跟我们现在创业环境中间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天就能成功这样的一种心态有关系。我和不少创业者打过交道,都是身心疲惫的感觉,尤其是这种心理上的紧张程度,已经到了创业者比较难以忍受的状态。

原来政府鼓励创新创业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句口号喊出来的时候有点变成了一句口号,变成了一个运动,我最怕在中国什么东西都变成一个运动。创业创新这两件事情毫无疑问是伟大的,因为任何国家任何企业任何团体要是离开了创业和创新这两种精神,毫无疑问将没有活力没有进步没有突破没有颠覆没有成长。

但当我们把创业创新变成一句人人都能喊的口号,以至于不分人群不分群体,把所有人都忽悠到所谓创业创新的渠道来的时候,这里面就形成了很多问题。

一是资源的浪费,大家都知道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像我们这样的这些已经所谓的功成名就的企业也投入了不少资源和精力,但实际上创业是有规律的,你投入多少资源,创业的成长是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和环境的限制的,我们看到过去两年之内中国成立的几十万家创业公司,现在真的还有活力的还有前途的公司,我估计应该能数得清楚了,能到一两千家就了不起了,我们也可以看到曾经轰轰烈烈可以达到几百亿或者上百亿美元估值的公司,现在有些公司只有原来估值的1/10,我觉得这1/10的估值才是某种意义上理性的估值。

第二个是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很多创业的年轻人其实进一步深化自己,或者进一步让自己在人生经验、做事情的判断力、决策方面更加成熟的话,出来创业就更加容易成功。我们50岁左右的这一代创业者,算是中间层靠下一点的创业者,也是现在中国民营经济创业者中成功的最主要的典型代表,所有现在真正成功的大的创业公司,基本上是40—55岁的这么一批人。

大家最喜欢讨论马云,其实阿里巴巴是他的第5个公司,他做的第一个公司也是个培训班,跟我几乎是同时开始的,但是我做成了他没做成,正是因为他没有做成所以有了后来的阿里巴巴,有了今天接近2000亿市值的公司,而我做成了所以小富即安。

我只想说,创业这件事情是否成功,跟国家的政策形势相关,也跟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和中国的经济形势相关,同时更加跟个人的能力相关。而个人能力的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创业这件事情我认为不管你是急功近利的心态,还是每天24小时拼了命的干,最后把自己干没了,也是不一定管用的。所谓过程可以加快,但是过程不能越过这件事情大家应该是能够明白的。

创业者把自己的小公司慢慢做成一个大公司,可能会花十几年,可能会花五六年,甚至三四年,时间可以缩短,这并不意味着你的能力可以缺失,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越过创业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间你的创业逻辑、商业敏感性、客户忠诚度以及发现客户的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所有这些东西你可以缩短,但绝对不可能越过。

现在的创业者可能不需要,因为政府全力以赴支持,只要你的公司估值一超过3亿、5亿人民币,可能政府领导找你来了,让你留在这,可能只要一两年时间,政府领导就会关注到你,但是你跟政府的良好关系以及政府到底能为你这个公司做些什么,并且在合情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能够跟政府联合起来共同做好事,这件事情你是跨越不过去的,你不能说我不需要政府,不需要认识政府领导。

我只想告诉大家,创业其实就是循着正道,循着你的目标,充满耐心地补充好能量地组建好团队地防范好意外地一路前行,不要放弃,也许最后你就做成了,时间可长可短。

创业绝对不仅仅是创业,而是功夫在事外,或者说功夫在学外,我相信我们这些人创业成功跟我们年轻的时候大量地读书,大量地交友,大量地游历,大量地学习,大量地成为一线员工很长时间都有关系。现在的创业者想的就是创业,干的就是创业,所有后面这些东西不少都是缺失的。所以我希望创业者认真地想一想,什么叫做功夫在学外,或者功夫在事外。

猜你喜欢

功夫估值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巧用估值法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如何创业一年估值过十亿
猪八戒网为何估值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