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中西医浅析

2016-12-23崔鑫鑫周庆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肺纤维化特发性气血

崔鑫鑫 周庆伟

(1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3级,郑州450008;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郑州450000)

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中西医浅析

崔鑫鑫1周庆伟2

(1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3级,郑州450008;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郑州450000)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的不可逆性的致死性的肺疾病,它不仅是大多数肺部疾病的病理结果,又是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病原因。由于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而且目前对其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故研究其发病机制也愈加紧迫。中西医对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各有优势,将中西医结合起来研究对防治肺间质纤维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肺间质纤维化;肺部疾病;发病机制;中西医研究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临床症状为干咳、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活动后尤为明显[1]。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近年来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其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致死率高。肺纤维化不仅是大多数肺部疾病的病理结果,而且是很多肺部疾病的发病起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而多发[2]。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不存在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特效药物。故对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仍是目前的热点与难点。

1 对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中医研究

特发性肺纤维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进行性的呼吸困难,伴有干咳或咯痰、活动后气短。文献中查找有关这些症状的描述常见于咳嗽、喘证、肺痹、肺痿、肺胀等疾病中[3]。

1.1 本虚标实赵兰才、武维屏[3]认为本病病位在肺而且与五脏都有联系,本虚的一面为肺脾肾虚、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邪实的一方为火热、痰浊、瘀血;正虚与邪实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者更虚,实者更实的病理特点。李国勤[4]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大多数为先天禀赋不足,再加上后天失于濡养,最终导致肺气不足,脾失健运,肾失温煦,导致痰瘀内生,阻滞于肺。丁明桥等[5]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的起始原因是正虚邪袭,肺失宣肃;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发展的关键是正气的亏虚,导致痰瘀阻肺;而肺间质纤维化迁延难愈的主要原因是极易累及他脏。

1.2肺络痹阻吴银根[6]认为肺纤维化的基本病因是肺络的痹阻不通,而研究肺络痹阻不通的原因,大多为肺肾的亏虚而导致络中气血不足,或因为邪毒侵入络中而导致肺络中的血行迟缓、络脉失去濡养。络脉是人体内气血、津液输布的枢纽和通道,而保持气机通畅、络道畅通是维持其功能正常发挥的首要条件,一旦肺络痹阻不通就会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从而引起一系列络脉阻滞的病理改变,如肺络痹阻不通则影响气血运行不畅,肺失去其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治节的功能,临床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唇舌紫绀;并且肺病虚损,久病及肾,导致肾气亏虚,失去其纳气归元的功能,则气浮逆于上,临床症状为喘促,活动后加重等。焦扬等[7]认为肺中的气络、血络相互依存以保证气血运行的畅通,并且络气相互促进,气推血行,血携气行。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机就在于肺之络脉受损,痹阻不通,导致气络与血络不能交互促进影响气血的运行,最终导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1.3 毒邪致病荆阳等[8]认为毒邪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的整个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与本病迁延不愈,变证丛生密切相关。毒邪内伏,导致肺卫不固,营卫失和,继而导致气血亏虚,脏腑损伤,由此可增加内毒的进一步化生,从而推动肺纤维化的进程。崔红生等[9]认为感受毒邪,损伤肺络是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病理基础,提出了“毒损肺络”的理论,并且提出痰、瘀、毒阻络是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特点。

2 对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西医研究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以肺泡、肺间质、肺小血管、终末气道的不同程度的炎症损伤,以及损伤后的修复、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10],在肺损伤、修复及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表达异常,这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信号传导网络,在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11]。

2.1转化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生物学功能复杂的细胞因子,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黏附和运动,也是影响组织生长、修复、增殖的重要因子[12],它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且分泌细胞外基质,抑制其凋亡和降解,刺激胶原蛋白合成[11]。其中TGF-β1在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作用最强,是肺纤维化信号传导网络中的枢纽,参与肺纤维化的启动和发展[13]。

2.2 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产生,它可以促进胶原的合成,刘红栓等[14]通过动物实验证明TNF-α可以增加大鼠肺内胶原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使肺的顺应性下降,从而引起肺气肿和肺纤维化。

2.3 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IL)是一种重要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它可以调控肺组织的炎症损伤及损伤后的修复。还可以通过促进其他炎性因子的表达来增强肺组织炎症损伤的反应程度,促进纤维化的产生。

2.4 MMPs与TIMP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结构类似并且生物学作用相近、金属离子依赖的蛋白酶的总称,它可以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之间的失衡可以导致MMPs溶解细胞外基质的活性降低,导致胶原沉积,进一步导致肺组织的损伤、重塑和纤维化的形成。

2.5 EMT现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是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成为具有活动能力的间质细胞并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EMT是一种有序的调节过程,包括上皮细胞失去粘附能力、α-SMA的表达及肌动蛋白的重组、基底膜破坏、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四个关键步骤。研究表明有多个细胞内信号通路介导了TGF-β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的EMT信号传导通路,主要的是Smad分子依赖信号传导途径[15]。活化的TGF-β使Smad2、3磷酸化,磷酸化的Smad2、3与Smad4结合,形成Smad复合物,该复合物随即转移至细胞核内,与各种转录因子作用,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

3 讨论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的不可逆性的致死性肺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它的发病率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故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愈加紧迫。中医注重整体,主张从人体大环境出发,以藏象学说、气血阴阳学说为角度来研究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其重视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的全过程;西医主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量化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其重视发病环节和致病因子。中西医对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各有优势,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将是未来的趋势,也顺应了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

[1]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36.

[2]刘弘涛.止咳平喘胶囊药学及药效学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3]彭征屏,冀晓华,等.小儿止哮平喘颗粒对动物模型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5):387-388.

[4]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01.

[5]龚春晖.蒿红方止咳抗炎的药效研究和机理的初步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6]刘素香.蒌贝枳桔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广州:浙江中医杂志,2007,30(2):33-34.

[7]杨利生,徐敏妮,王婷霄,等.化痰理气口服液配合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5,36(3):302-304.杂志,2009,36(8):1291-1292.

[6]吴银根,张天嵩.络病理论指导肺纤维化中医证治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5,23(1):14-15.

[7]焦扬,周平安.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述要[J].北京中医,2007,26(10):651.

[8]荆阳,付小燕.从毒论治肺间质纤维化[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1):58-60.

[9]崔红生.毒损肺络与肺间质纤维化[J].中医杂志,2007,48(9):858.

[10]陈恒屹,崔社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09,2(1):43-46.

[11]许建新.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4(2):40-42.

[12]肖清萍.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江西医药,2007,42(6): 569-572.

[13]芮炜玮,易祥华.转化生长因子β及相关细胞因子在PF中的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3):133-136.

[14]刘红栓,李志军.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74-1776.

[15]Liu Y.Epithelial 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renal fibrogenesis:pathologic significance,molecular mechanism,and therapeutieintervention[J].JAm Soc Nephrol,2004,15(1):1-12.

(本文编辑:苏玲 本文校对:苏玲 收稿日期:2015-10-15)

CUI Xinxin1, ZHOU Qingwei2
(1.Grade 2013 Graduate,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1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8, China;2.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The First Affi1iated Hospita1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1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8, China)

IdioPathic Pu1monary interstitia1 fibrosis is a chronic,irreversib1e and fata11ung disease.It is noton1y the resu1t of a 1arge number of Pu1monary diseases,but a1so the cause ofmany Pu1monary diseases.In recent years,its incidence has been increasing,and there is no sPecific treatment for it.Therefore,the study of its Pathogenesis is becomingmore and more urgent.Traditiona1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the study of Pathogenesis of Pu1monary fibrosi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1Chinesemedicine and Westernmedicin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revent and treat Pu1monary fibrosis.

idioPathic Pu1monary interstitia1fibrosis;Pu1monary disease;Pathogenesis;research of traditiona1Chinesemedicine and Westernmedicine

10.3969/j.issn.1672-2779.2016.02.065

1672-2779(2016)-02-0126-03

苏玲 本文校对:任晓芳

2015-10-28)

猜你喜欢

肺纤维化特发性气血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特发性腹痛一例
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新进展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