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中医诊断学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2016-12-23付晶晶燕海霞龚其淼丁杰何建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诊断学留学生英语教学

付晶晶 燕海霞 龚其淼 丁杰 何建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留学生中医诊断学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付晶晶 燕海霞 龚其淼 丁杰 何建成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通过中医诊断学全英语教学的实践,深入分析留学生的文化教育背景、学习特点,从教学方法的融合、授课形式的组织、教学技巧的应用以及课上课下的衔接等方面,总结全英语教学的体会,探索与课程特点及留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全英语教学模式。

全英语教学;中医诊断学;留学生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扩大和深入,中医药作为国粹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在维护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亦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吸引了各国留学生来华学习。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促进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2],满足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需求,上海中医药大学自2012年开始招收中医学(针灸)专业留学生(五年制本科),开设全英语授课班。笔者所在教研室主要承担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授课任务,现就三年来全英语教授留学生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做简单总结。

1 关注留学生学习特点调整策略因材施教

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他们在政治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医学教育程度、生活行为习惯、认知特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专业学习目的等方面均表现为较大的个体性、特殊性和差异性[3]。

我校所招收的留学生中,有的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典、俄罗斯等欧美国家,也有的来自日本、韩国、土库曼斯坦等周边的亚洲国家,除个别学生外,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均较强;但较多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其英语发音带有较浓重的本土口音,这往往使得学生与老师的之间的交流在初始阶段欠缺顺畅;学生们的文化教育背景不同,尤其是来华前医学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接受过专业医学教育,有些学生甚至学习过中医,而有些学生对医学一无所知,这种专业知识结构的差异使学生在接受中医专业学习方面的能力差异较大;与中国学生相比,留学生们大都性格较为外向,思维活跃敏捷,课堂上喜爱提问,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渴望活跃的课堂氛围,并且由于前期本土教育模式的训练,往往自学能力较强,善于利用课外书籍资料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知识面相对较为广泛。然而,也有部分留学生学习态度较随意,常凭兴趣听课,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波动较大,迟到、缺课、缺考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了解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特点等,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2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灵活掌握授课形式

中医诊断学是连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4],也是一门教授中医基本诊断技能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中医临床基本诊断技能和中医诊断辨证思维能力,传统的理论讲授不能适应和满足此一教学目的;加之留学生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的差异,偏爱活跃、热烈的课堂气氛,易对灌输式教学产生厌烦等不适应的情绪[5],因此,在中医诊断学全英语授课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输入式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6],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中医诊法内容的讲解中,充分利用教研室中医四诊资源库的丰富资源(包括面色、舌象等图片,闻诊音频,问诊视频以及脉图等),使得理论讲授更加生动、直观、易于掌握;问诊内容引入缺陷病案及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以Ro1e-P1ay(角色扮演)的形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中医问诊的思路;脉诊及按诊的教学中穿插教师的示范演示及学生的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中医切诊要领。在中医辨证内容的讲解中,结合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方法,组织学生参与临床真实典型案例的讨论,采用“案例——问题——基本知识点——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临床常见证型的辨识要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培养其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

3 巧妙应用教学小技巧有效组织活跃课堂

留学生大多具有思维活跃、喜爱提问、善于交流、发言踊跃的特点,较为反感填鸭式的灌输讲授,偏爱氛围活跃轻松的课堂。因此,若能针对此一特点,灵活应用一些教学小技巧,以活泼、多样的形式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1 开场互动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一节课的开场,往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以往的传统教学,多是以简要复习上次课的主要内容为开场,教师简单重复,学生兴趣缺缺,思维脱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设计了一些“Warm-uP games”(开场游戏),例如“True or fa1se”,将上次课的知识要点编辑成10~15个“Sentences”,其中有对有错,请学生以举手指(“对”举起一个手指,“错”举起两个手指)的方式参与到互动小游戏中;又如”Bubb1emaP”(气泡图),让学生自己以画气泡关系图的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同样是复习上次课的内容,与传统的开场相比,这样的热身小游戏更能吸引留学生的主动参与,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

3.2 课中案例小问题组织有效互动中医诊断学是一门与临床密切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经常穿插以问题为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或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随堂案例讨论,又或是将学生分成两组,就某个有争议的话题或案例展开辩论,通过形式多样的启发式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3 随堂测验来收场检验学习效果在课程结束时,经常以“Quiz”(随堂小测验)作为收场,虽然是随堂测验,但是作为教师必须做到“随堂而不随意”,测验题目均是事先准备好的,主要针对本次课的重点内容,题目形式可根据具体知识点呈现多样化。小测验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上交,在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以不同于点名的方式,约束了学生的学习纪律。

4 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本门课程全英语教学的质量,我们尝试采用课前、课内与课后模块紧密融合的形式。课前主要是教学助理配合主讲教师发放资料、布置任务等,通常我们会发放自编的部分英文讲义,主要是由于中医课程的全英语教学,通常少见公认的权威的原版英文教材,多是采用国内统编出版的双语或英文教材,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部分不适用的情况;又或是一些课上要讨论的复杂案例及相关的阅读资料,提前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预习,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学习效率。考虑到大多留数学生由于前期本土教育模式的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强,因此我们在课上经常设置一些衍生问题,在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及网络链接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课下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以及网络文献资料的检索工具主动学习;另一方面,留学生的中医文化背景缺乏,与国内学生相比,对于中医理论的理解相对困难,很难融会贯通,因此很有必要设置课下答疑时间,即所谓“开辟第二课堂”[7]。我们曾尝试在留学生班级中建立中诊课程微信群,以及教师答疑邮箱,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亦能利用微信群组织学生课下讨论。这种课前、课内与课后融合,网络答疑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受到学生们的好评。

此外,笔者将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培训时接触到的一种答疑模式“Parking Lot”(问题停车场),引入到留学生的教学中。我们在教室的墙壁上设置一块“Parking Lot”,请学生们将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本门课程相关的问题写在纸片上并黏贴在“Parking Lot”,能够做出解答的其他学生可将答案写在提问的同一张纸片上。教师每周汇总一次,对于未能解决的问题给予回答。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5 结语

作为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和基础课程,中医诊断学的全英语教学目前还处于实践中探索的阶段,它既不能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国外医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在立足于自身的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引入与留学生学习特点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听取学生的建议与反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全英语教学模式。

[1]岑建君.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6(5):47-48.

[2]刘辉.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43.

[3]吕卓人.留学生本科教育的实践与改革思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 (5):30.

[4]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5]余菁,欧阳丽斯,郭开华,等.开展留学生解剖学全英文教学的思考[J].解剖学研究,2009,31(2):153-154,156.

[6]徐颖,董献文,刘爱华.中医药院校留学生生理学全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医教育,2014,33(2):68-70.

[7]林昌松,梁江.留学生《金匮要略》全英语教学点滴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6):58-59.

FU Jingjing, YAN Haixia, GONG Qim iao, DING Jie, HE Jiancheng
(Basic Medica1 Schoo1,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1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 of TCM diagnostics in Eng1ish,the authors ana1yzed the cu1tura1 and educationa1 backgrounds and 1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seas students in-dePth.A1so,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in Eng1ish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organization of the teaching form,aPP1ication of the teaching ski11s and cohesion in and after c1ass,etc.,and fina11y exP1ored and estab1ished a kind of fu11-Eng1ishmode which is aPPro-Priate to the course features aswe11as the educationa1objectivesof the overseas students.

teaching in Eng1ish;Diagnostics of TCM;overseas students

10.3969/j.issn.1672-2779.2016.02.008

1672-2779(2016)-02-0017-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王忆勤

2015-10-10)

上海市教委教育教学类项目(No:2013JW91);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建设项目(No:A2-P38002)

猜你喜欢

诊断学留学生英语教学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