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故宫,才完整

2016-12-22

艺术与设计 2016年3期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物

有尴尬就有改变

雕栏玉砌犹在,只是朱颜改。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历史的波澜不再把故宫裹挟其中,故宫得到了难得的平静。末代皇帝溥仪曾基调明亮地称之为“新生”:“令我惊讶的是,我离开故宫时的那幅陈旧、衰败的景象不见了,到处焕然一新……我相信故宫也获得了新生。”

承平日久。待到回眸时,才发现这三十多年的变迁如深水静流,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时代的面目。撬动这变化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神奇的口号。这句话有着巨大的魔力,让人们体会到了物质富足带来的美好享受,也目睹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失衡;人的潜力和野心被激发出来,也眼见着传统和平静被打破;人的选择更务实更直接,也迷失在观念的震荡之中。甚至,让市场逻辑覆盖了人生哲理,取代了人生选择的判断尺度。互联网的介入更是强势,古老中国的节奏为之一变,突然焕发出青春般的躁动,眉梢眼角带着掩饰不住的仓促慌张。掌握着话语权和购买力的年轻消费人群太渴望被娱乐,太急于被取悦,于是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影院里的票房红片和荧屏上的爆款剧集,常常披着平庸粗粝的外衣,蔑视着严肃消解着意义,直爽地宣泄着欲望。

回望传统的溪流,始终在喧哗中涓涓流淌。庄严与传统,是故宫与生俱来的标签。时代洪流之下,故宫何以安身自处?更有甚者,随着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二,上至高官下至百姓,对故宫的期待不约而同的水涨船高。

故宫一边被欣赏着,一边被消费着。欣赏得更新颖,消费得更广阔。故宫附近的酒店餐馆咖啡厅,都以故宫的红墙金瓦为卖点。各种清宫戏的深入人心,让故宫在政治权谋的汪洋大海之外,增添了大众耳熟能详的爱恨情仇。

面对这些花边新闻,故宫大可一笑了之。

那些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事呢?就复杂得多了。2007年,时任央视主播的芮成钢炮轰星巴克在故宫开店是糟蹋中国传统文化,此后舆论批评迅速星火燎原,商业问题完败于民族主义情绪,星巴克无言退出。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故宫,饱尝尴尬。幸好,这场颇有争议的舆论胜利带来了一个没有争议的成果,占用故宫古建的商业网店此后被逐步撤销。

更没面子的是2011年。短短3个月里,被爆出一系列负面新闻,故宫形象声望大跌。自然有时代风气投射的因素,情形必定是复杂的,不过故宫的管理缺失也是无法开脱的。

有错误,有责任,有冤情,有躺枪,作为公众人物的故宫,已经游进了众媒时代的玻璃鱼缸里。

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和范本的故宫,除了顺应变化、亡羊补牢,除了自主发声、严格管理,已经别无选择。

有尊重才有生机

怨人不如怨己,求人不如求己。

随着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的履新,公众视线中出现了一个更透明更亲切更可爱的故宫形象。这个自称故宫看门人的院长,成了故宫最热心最耐心的推广人。故宫的新闻发布多了,故宫的展览多了,故宫的开放区域大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体会到了被尊重被服务的感觉。

优秀的展览胜过自我表白的千言万语。2015年的《石渠宝笈》特展,火到难以想象。在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稀缺资源面前,看门道的和看热闹的合流,观展的热情突然爆发。排五六个小时的队也要看,只有匆匆几眼也要亲临其境,甚至因此创造出一个新词“故宫跑”。这样的供求失衡,恰是故宫的魅力所在。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文化需求,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博物馆,才担得起国家客厅的称号,才可能成为公众的精神家园。这是故宫博物院九十华诞最为公众熟知的亮点。没有铺着红地毯的盛大晚会,而是十八场精选展览和多场研讨会的组合一一这不是老牌文化事业单位的传统庆生路数,更像一个博物馆的天职和本分。古老的文化遗产要有生命力,就不能不与年轻人打成一片。“老朽”故宫突然卖起萌来,端坐于深宫大院的帝后童心满满,故宫里的野猫也有故事,故宫的文创产品用一个“萌”字融化了年轻一代挑剔的眼光。在故宫的微博上扯句闲天,每天用故宫日历的APP,用故宫的文创产品装点生活,萌萌哒的故宫悄悄地取悦并培养羞喜爱故宫的新一代。8000多种文创产品,销售额超过十亿元,虽然还在爬坡阶段,这个成绩已经足够靓丽。

移动互联时代的快车故宫也没错过,一个好用好玩的数字社区服务即将出世。以官方网站为核心和主入口,整合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多媒体数据资源,构成一个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一站式聚合平台,观众可以在线讨论、分享、沟通,估计会是热热乎乎的欢乐气氛。还有一座数字展厅值得期待,将传统建筑和数字技术融合起来,观众可以“走”进故宫的任何角落。

把更多的区域向观众开放,把更多的文物展现给观众,这是一个博物馆的阳谋一一不甘心只是每年1500万观众到此一游的景点,更希望成为让常来常往滋润心田的文化课堂。2012年故宫开放面积为48%,2014年增加到52%,2015年为65%,201 6年则将扩大至76%,紫禁城的“禁区”正一步步缩小。预计到2020年,开放面积将达到整个故宫的80%,一个更“大”的故宫将继续释放潜力。

有故事更有情怀

回望故宫九十载沧桑,如重扉轻启,走出无数动人的故事。

今人是幸运的,能站在前辈的肩上,他们曾用单薄的血肉之躯扛住了黑暗的闸门。战火硝烟中的南迁故事,演绎了中国式的责任和执著。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在二战期间都曾经历文物的转移,其过程都难以企及故宫的漫长艰难。亡国灭种的民族危难之际,守护文脉就是守护希望。从1933年2月第一批文物南迁,到1949年以后文物陆续北返,万箱国宝辗转于列车、江轮、汽车、竹筏之上,辗转上万公里,播迁10余省,百万余件文物无一损毁,成就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的奇迹。颠沛流离中的秩序和坚持,来自清醒的自觉和高洁的操守,更令今人感佩。

时光行进中的捐赠故事,诉说着对文化遗产的共同热爱。正如张伯驹先生所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从个人把玩到中华共赏,有识之士的胸怀丰富了故宫的珍藏。我国传世最早的名人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我国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隋展子虔《游春图》,都来自张伯驹先生的无私捐赠;马衡先生将珍藏的包括宋拓唐刻颜真9即《麻姑仙坛记》卷在内的甲骨、碑帖等400多件文物捐献给了北京故宫,他去世后子女遵其遗愿又把14000余件[册]文物捐给了北京故宫;朱翼庵先生收藏的碑帖、书画多为罕见珍秘之本,故宫曾拟用10万银元收购,朱翼庵先生去世后,由其家人将全部碑帖706种无偿捐赠故宫博物院。

两岸合璧,故宫才完整。人为的隔绝终究会打破,无论从哪里开始,都是必然。破冰之旅出现在2009年,先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造访北京故宫,紧接着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回访台北故宫,一个甲子之后,两岸故宫终于热情牵手。这一年,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合办“雍正一一清世宗文物大展”,在展出的246件雍正王朝文物精品中,台北故宫提供203件展品,北京故宫提供37件。故宫遇见故宫,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的重逢。

紫禁城是壮丽的,坛坛罐罐花花朵朵是华美的,但当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传承成为责任,就一点也不轻松,更不浪漫了。如果没有敬意没有情怀,就很难浸润其中,更不可能无怨无悔。情怀这东西,说起来有点虚有点矫情,落到地面却是掷地有声,能化作持久的谨慎和无尽的追求,让永生的文物在有限的人生里滚滚向前。

有规矩自有尊严

故宫博物院现有珍贵文物1684490件(套)、一般文物115491件(套)、标本7577件(套),共计180755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占全院文物总量的93 2%,占全国公藏珍贵文物总量的41.98%。家底越丰厚,看家护院的人责任就越是重大。

在求新求快的时代主旋律中,刷新翻新成了进步的代名词。一百年太短,该只争朝夕。对于故宫来说,百年不过是往事的六分之一,好端端的若干个未来百年,才是无亏前人不负后辈的永久事业。故宫的保护,是永恒的主题。这个历经六百年风雨沧桑的至宝,还脆弱得像个孩子,片刻都离不开精心的呵护。

平安是条生命线。23万平方米的故宫古建筑群要安全,180余万件文物藏品要安全,每年的1500余万观众要安全,是须臾不得放松的浩大而繁琐的基础性工程。一个新的故宫博物院北院要建设,自2003年开启的故宫百年大修接力还在进行中,这一代故宫人补了欠账,也开了先河。

踏遍了故宫9000多间房子,走破了20多双布鞋之后,院长单霁翔将完善故宫各项规章制度列为首要大事。包括“综合管理”、“安全管理”、“人事管理”、“古建与工程”、“观众服务”、“后勤服务”等的11大类规章制度,规范着故宫的言行举止,也引导着观众的合作尊重。

在公众的眼里,故宫的规矩多了严了,故宫学会了拒绝。故宫不是想看就能看,每周一它要闭门休息;故宫怕火,人能进打火机不能进,游客员工都得禁烟;屋顶长草会拱挤瓦面,可能朽蚀建筑的木结构,故宫的墙头、瓦面上就不准有草;机动车一律不能进入开放区,外国元首和普通百姓一样,都得从午门开始步行参观。当然,还有革命性的每天8万人次的限流。

有了规矩并身体力行地尊重规矩,自然就有了尊严。“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故宫看门人单霁翔不介意重复他的心愿。壮,就是健康;美,就是魅力:当然,必须是完整地传承。四年之后,故宫将迎来600岁华诞。“故宫整体修缮”和“平安故宫”工程也将完成规划目标,基本实现故宫博物院进入安全稳定状态,迈进世界一流博物馆行列。那时的紫禁城,将只有古建筑和复建的古建筑,还有喜欢故宫的天南地北的人们。

猜你喜欢

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雪中故宫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礼物
文物掉包案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