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纸上解决问题”
2016-12-22罗萍
党员生活 2016年12期
罗萍
又到了年终考核的时候,各单位在迎接检查考核的时候,纷纷“汇报作秀”,报告写得洋洋洒洒,举措列得翔实可信。然而,实际上,问题明明存在,但却写“已解决”。问题在纸面上都已解决,实际工作却始终徘徊不前。
“纸上解决问题”的态度,说到底是不担当、不作为思维在作祟。一些干部误以为做表面文章费力小、见效快、名利双收,以致滋长了投机取巧的心理。种种不作为问题,是阻碍改革落地、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要想打破这种怪圈和困局,必须拿出胆识与气魄,以高度的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对影响工作的问题扭住不放,达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效果。
此外,动员追问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不担当、不负责等突出问题,释放出有责必问、有问必严的强烈信号。执纪问责决不能出现盲区,要体现越往后问责越严的精神,“紧箍咒”越念越紧,使不作为者越来越难以遁形。各级领导干部要敢碰硬、敢负责、敢担当,补齐作风和状态上的短板,拒绝“老好人”。“不尽责,就问责”,对那些不愿为、不敢为、不善为的干部,要把问责之剑挥斩下去,以刚性问责严格督查落实,坚决查办形成震慑。要落实好能上能下机制,让“无为”者“无位”,让“混日子”的“没日子”,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