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维一个“支点”
2016-12-22左彭
左彭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每个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出发,探究新的知识,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思维 迁移 想象 对比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27
由于数学特有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思维上的脱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思维的支点,使思维不再断层。下面,我结合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运用对比,正向迁移
案例:公顷的认识
教学公顷之后,师出示题目:“香港的面积是1100( )。”学生对此题的答案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应该填“公顷”,因为1100是一个比较大的数;有的则认为应该填“平方千米”,但感觉香港没有这么大。
面对这样的争议,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法令学生信服的。对学生而言,1100确实是一个较大的数,他们是无法建立表象和实际体验的。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找出依据,结果学生找出“江苏省的面积是10.6万平方千米”这句话。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并得出结论:相比于江苏省而言,香港的面积确实不大,但香港毕竟也是一个行政区,所以应填“平方千米”。
【思考:学生在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常因各种原因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试误型情境,为学生尝试错误提供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反思错误的原因,提出批驳型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如上述教学中,面对学生的争议,教师不是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把握住思维的核心,运用对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正如奥苏伯尔所说:“迁移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的活动中,凡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一个积极的知识迁移过程,总是在利用相关的旧知,认真寻找它与新知的相同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进而扩展到新的认知结构中去。】
二、发挥想象,加深印象
案例:一亿有多大
1.想象:一亿有多大?如果一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
2.探索:用多种方法探索一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并谈感受。
3.再想象:一亿枚硬币叠起来有多高?一亿粒米有多重?一亿秒有多久?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
4.寻找身边的“亿”:光的速度达到每秒3亿米;一亿粒米大约重2吨,够一个成年人吃13年;我校有1000名学生,如果每人每学期发20本书,一亿本书可以发5000年……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环节、教学问题的设置。如上述教学,教师先给学生自由想象的机会,激活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动力和自主意识。当然,学生的想象可能是盲目的、未经过实践的猜测,但从探索再到想象,就是思维的飞跃,使思维有了一个支点。这样教学,让学生经历了迷茫、纠结、惊喜等心理过程,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反思:
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前并非白纸,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而思维断层的因素既有学生认知的不足,又有教师教学的脱节。作为教师,教学中对每个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出发,探究新的知识,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第一,强化想的过程,拓展思维空间。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富有挑战性、探究性的问题为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
第二,给予说的机会,发展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数学的体操。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把数学语言用于生活、解释生活,使学生逐步形成准确的数学语言。
第三,注重做的方式,形成思维脉络。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等策略变成已知的问题,并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方法解决问题。
第四,突出思的要求,完善思维结构。对学生来说,反思比练习本身更重要。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求解问题、检验、追问、质疑和梳理等过程,以形成合理的思维结构与问题模型,发展学生的思维。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