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管癌六成在中国
2016-12-22孙艺华
食管癌
* 2015年,新发生477900例食管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同年,死于食管癌的患者约有422100例,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4位。
* 在中国,男性食管癌患者远多于女性。2015年新发患者中,男性为320800例,女性为157200例,发生率分别约25/10万和12/10万。
* 食管癌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病率也不同:高发地区为河北、河南、福建和重庆,其次为新疆、江苏、山西、甘肃和安徽。在不少农村地区,食管癌仍是威胁居民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20%,但却有全球60%的食管癌患者。残酷的事实再一次对我们敲响警钟。
全球食管癌六成在中国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教授孙艺华
食管是一个连接咽部和胃部的中空管道,我们进食后,食物通过食管传送至胃部。食管的管壁共有四层,从内到外依次是: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食管癌大多数起源于食管管壁最内层的黏膜并逐渐向外层生长,好发于胸段食管的中下部分。根据肿瘤的起源不同,食管的恶性肿瘤分许多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等类型。在我国,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
吞咽不适:赶快做胃镜检查
食管癌在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多通过胃镜体检或筛查发现。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能在吞咽粗糙食物时感到不适,包括胸部疼痛、灼烧感,食物通过缓慢、梗阻停滞感。如果病变进一步加重,由于食管梗阻,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乏力、进食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随着病变向外周的侵犯,患者可能会出现胸背部疼痛、声音嘶哑、咳嗽等不适。当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时,患者会在颈部触及肿块,或出现腹部疼痛等不适,而肝、脑转移则可能导致黄疸、昏迷等症状。因此,当进食后出现疼痛不适或梗噎不畅时,患者需要高度警惕。
目前,诊断食管癌最主要的措施包括胃镜检查和胸部腹部CT检查。其中,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食管癌的方法,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抽烟、喝酒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胃镜可直接探入食管腔内,直视病灶累及食管的范围、阻塞程度。最重要的是,胃镜还可以直接取出部分病变组织,明确诊断。CT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累及范围,包括局部和远处转移情况,从而初步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其他检查措施包括食管造影、内镜下超声、B超,PET/CT(正电子发射显像)全身检查等。通常,医生会依据患者病情,针对性选择检查方法。
多学科合作:提升生活质量
根据病变程度不同,食管癌治疗方法有内镜下切除、外科手术、放射性治疗、化疗,以及仅缓解梗阻症状的姑息治疗。临床证实,若能早期发现食管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如果发现时是中期,经过淋巴结清扫等多学科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40%;若到了晚期才被发现,治疗效果则差得多。
内镜治疗病变范围小、病变局限于黏膜层的食管癌,可进行胃镜下切除,创伤小、恢复快,能够保持消化道完整星。一旦肿瘤突破黏膜层,侵入黏膜下层,就有潜在的局部淋巴结转移风险,不宜做内镜下切除,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右胸、上腹“两切口”的Ivor Lewis术式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主流手术方式。
放疗及化疗放疗通过放射线、化疗通过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生长,在外科手术前缩减肿瘤大小和范围,在外科手术后消灭残留肿瘤细胞。食管癌手术风险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可首选放疗及化疗。
姑息治疗对于不能手术、手术后复发或放疗、化疗不能控制病情的患者而言,置入支架解除梗阻,或者通过胃造瘘、空肠造瘘置入营养管等姑息治疗手段,可以解决患者不能进食的问题,改善营养状况。
食管癌手术范围广、创伤大,对患者生理状况影响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反流、反酸、营养吸收差等情况,故患者宜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吸收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吗丁啉、奥美拉唑等促胃动力药、减少胃酸分泌药,以缓解症状。此外,若患者手术后仍出现进食梗阻不适,医生会在排除肿瘤复发后,通过内镜下扩张,解除梗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支招: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远离食管癌
食管癌的发病因素很多,对食管造成损伤的各类刺激和环境因素都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原因,如抽烟、饮酒、喜吃烫食、咀嚼不细、食用霉变食物等,都有可能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因此,大家应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戒烟戒酒,以减低食管癌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具有食管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接受胃镜检查,以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根据食管在体内走行的部位,依次分为颈段食管、胸段食管和腹段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