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续大师风范 纵论“军民融合”
——第五期“钱学森论坛”在南通举行

2016-12-22

卫星与网络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钱学森中国航天

承续大师风范 纵论“军民融合”
——第五期“钱学森论坛”在南通举行

11月12日,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主办的第五期“钱学森论坛”在江苏南通举行,本次论坛以“军民融合再迈新高度”为主题,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刚、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等50余位院士、专家及来自政府、高校、科研单位、企业、风投机构的4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据悉,“钱学森论坛”作为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钱学森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创办以来,在推动跨军民、跨地域、跨行业、跨学科的思想集成、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支持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期论坛旨在通过聚焦“军民融合”这一新兴国家战略,瞄准亟需解决的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广泛集成国内专家学者的思想、智慧,为“军民融合”的顶层战略谋划和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缅怀钱学森,承续大师精神遗产·

今年,适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和钱学森诞辰105周年纪念,在本次论坛上,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院长薛惠锋缅怀了钱学森的历史功绩,阐发了他的精神遗产。薛惠锋认为:

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属于20世纪;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钱学森属于21世纪 他20年留美,提出“火箭客机”的概念,预见了半个世纪后的航天飞机发展,在全美国取得了空前轰动的效应;他主导并实现火箭推进技术应用到航空领域,大大提高了美国空军的战斗力,为全世界的反法西斯胜利作出了贡献。他28年航天实践,带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导弹自主、卫星上天、两弹结合,使中国把导弹核武器牢牢抓在自己手上,让一个缺钙的民族从此挺起了脊梁。他30年学术研究,开创了系统工程的中国学派,大胆预见了21世纪三次产业革命的光辉图景,促进了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

钱学森以其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穿越时空的深邃思想、炉火纯青的理论造诣、千锤百炼的实践经验,屡屡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把控航向,发挥别人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在波澜壮阔的航天史和科技史上,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不朽丰碑。没有钱学森,就不会有迈向太空的中国高度,不会有科技强军的中国力量,不会有长期以来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直到今天,“钱学森之问”仍然拷问着我们,让我们思考怎样才能造就像钱学森一样的大师,超越他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度。

·聚合各方智慧,策源“军民融合”新思维·

本次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就“军民融合”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军民融合与国家战略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立安对我国“军民融合”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地位进行了阐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国之策。”的论断,充分说明“军民融合”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抉择,也是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现实需要。

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刚认为,在中国航天走过了60年后,今天的中国航天不仅有能力继续承担捍卫国家安全的任务,而且许多航天高新科学技术也正按照习总书记、党中央的部署,在逐步的公开,并与祖国四化建设和民生工程相结合。今天钱学森论坛的举行,是向全国社会各界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将在更广阔的范围与国MC

会议快讯家四化建设紧密结合,为我国两个“100年”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军民融合与科技创新 与会学者孙东川认为,如同已经实现了经济井喷一样,中国的科技井喷也已经或即将出现,而在科技井喷的过程中,许多科技创新都与军民融合息息相关,例如北斗系统、量子卫星等等,运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实现军民融合,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则通过对当前科技创新领域和课题的梳理,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广阔空间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

清华大学黄四民教授通过剖析DAPPA(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创新文化,阐述了在军民融合中可资借鉴的创新思维模式和运作机制,提出了“问题—思想—人才—项目”的创新流程。

军民融合与项目研发 论坛上不仅有战略层面的宏观思考,还有军民融合具体项目的报告。钱学森创新委员会主任委员陶然教授的“低慢小目标探测与处置研究进展”报告,对“低慢小”飞行器发展现状、应用前景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受到与会者关注。

论坛举行期间,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将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运至论坛现场,吸引了数百名与会人员的关注。

·军地携手 打造航天军民融合产业中心·

本次论坛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结合南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自身条件,为南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目前,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军地融合模式,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与南通通州区签订了一揽子合作协议,包括在通州区合作成立航天军民融合产业促进中心,打造航天高科技产业聚集区和配套产业基地。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将“精心筛选适合江苏发展的军转民项目”,每年发布不少于50个,并配合项目承载方“引荐院士及千人计划专家以及各类顶尖人才”,为项目提供服务。

中国航天十二院院长薛惠锋在论坛上表示,十二院与南通市通州区达成协议,将共同建设中国航天军民融合产业促进中心,以航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为主要途径,推动国防尖端技术走入民间,服务民生。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全局的战略高度、以前所未有的胆略和气魄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战略举措,相信中心的建设,能在全国范围内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钱学森中国航天
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钱学森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