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管理故事连载
2016-12-22刘鹏凯
刘鹏凯
心力管理故事连载
刘鹏凯
不成文的规定
计算器的键盘上设置着一个归零键,当我们操作完成一道运算以后,不管对与错,为了下一次操作总要习惯性地按一下归零键。这种归零操作,在管理中可以让人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去工作、去思考。
清早上路时太阳还露着半个红彤彤的脸蛋,可到厂不久,外面就起风了,倾刻间就“哗哗”地下起了雷阵雨。看看变着脸在发泄的老天,我瞥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离上班时间还有十多分钟。这老天!又不知要让多少正在途中赶班的员工淋雨了。
半晌,雨帘中一个人把包顶在头上,箭一般向办公室冲来,哦,原来是负责电子商务的大学生小郑。小郑从雨中跨栏似的冲到走廊,用手抹着打湿的脸,跺着鞋上的雨水,小郑被雨水打湿的双眼,睁得像个“天不亮”,朝我天真一笑,“小伙子,平时让你们上班提前十分钟到厂,你们偏不听,这下可好了,今天老天惩罚你来了,天意啊,哈哈哈……”我的笑声打破了尴尬,边说边笑边替小郑擦了擦衣背上的雨水,小郑一脸懊悔连连笑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准时上班是铁的纪律,而提前离家则是必需的保障措施。不然,途中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我们厂在城郊,这种以自觉承认的行为约束为前提,需要一个从信念到激发情绪、由激发情绪到养成行为习惯的过程。“早到十分钟就不会被雨淋了”这是特定环境对特定对象的要求,黑松林人在实践中形成的不成文的规定,久而久之成为一种共识,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氛围。
企业管理,就是解决问题,个人实践需要归零操作。正如作家梁晓声所说:在高层面,它关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点评:
小郑是一位入职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他对黑松林的文化,包括“早到十分钟”这一不成文的规定,都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这就是员工的社会化过程。领导者的任务,是抓准时机,促进这一社会化的进程。刘鹏凯在这方面的努力,值得称道。
沉默
通往车间的路上,走着新来的大学生小顾,只见她穿一双白色的凉鞋,有节奏地走着,头上那束马尾巴随着脚步一蹦一蹦的,显现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车间大门口,老工人大薛握着一把大扫帚,正在清扫门口的水汪塘,看着她那被汗水浸透的后背,我由衷地在心底向她致敬!
车间门口,几个早到的工人,有的在用拖把拖积水,有的在搬移被雨淋过的堆物,忽然,一阵“哗哗”的水声响起,循声望去,只见刚进车间的小顾像一只丹顶鹤,一只脚立在地上,另一只脚翘在水池上,正用自来水冲着脚,还不时地用手抹抹,看着她的举止,我有一股吃苍蝇的感觉,但还是停下脚步,耐心欣赏着小顾的保健足疗,用眼睛录下这洗脚的全过程,两眼不时与拖地、搬物的老工人目光碰撞。水声停了,小顾的脚洗好了,她甩手转身,看见了站在一边的我,头低得像个成熟了的稻穗。
我一句话没说就走了。远远听见身后小顾怯怯的声音:“厂长看见了吗?”“厂长在门口一直看着你呢……”一位工人轻轻地应答。
事后,我收到小顾的一条短信,全文如下:厂长,很抱歉。你宰相肚里好撑船,你用爱心和耐心教我如何做人做事,谢谢你。
鲁迅先生说过:医心比医病更重要。现代管理提倡感化教育,而不提倡指责教育。小顾大学毕业,看起来有知识,无文化。她有的是书本上的知识,缺少的是工人们爱厂如家的优秀文化。用这样的文化氛围熏陶员工,要比什么“魔鬼训练”管用得多。
俗话说:种树容易护树难,如今对大学生的管理教育一靠“熏”,二靠“哄”,而不是靠批评或训斥出来。因为有时他们更像孩子,熏陶,用“心”培养,他们才会有“心”效仿,用“心”成才。工厂管理,有时要有那种“酒饮微醉,花看半开”的感觉,美好的东西只要浅赏啊,留待日后在记忆中慢慢品味,才会真正品出味道来。
点评:
在众多员工正在清扫厂房,应对暴雨带来的挑战时,大学生小顾却只顾个人洗脚,这个反差太大了。但她并不是违反纪律,而是与黑松林爱厂如家的文化不合拍。怎么办?刘鹏凯采取的是沉默,启发小顾个人反思,效果是收到了小顾的自我批评短信。应该说,在处理这件事上,刘鹏凯的沉默是金。
被烧掉的坏习惯
有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养成一个好习惯至少需要21天。因为不断强化好习惯,拒绝、抑制、扼杀不好习惯的诱惑,从意识的领悟认识,到行动上的突破突围,有意识地做正确的事,至少得经历几个阶段,必须不间断练习,才能自然而然地到达我们所追求的目的。这就告诉我们,要改变不好的习惯,需要足够的耐心、毅力和方法艺术。
门房大老王嘴甜手勤,爱帮助别人,在厂内厂外有口皆碑。一天,有辆来送货的小四轮驶进厂区大门,由于拐弯时速度过快,惯性将一车纸箱倾倒在地。大老王见状,什么话也没说,就去帮人家将翻在地上的纸箱往车上装,就像干自家的事一样,边装还边安慰那个年轻的小司机。
纸箱重新装上车,小司机感激万分,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递上一支,用打火机点上,大老王推却一番,接过烟,吸了一口后夹在手上。“嘟——”巧儿妈妈养巧儿,出差回厂的我,正好透过车窗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大老王听到汽车喇叭声,习惯性地将燃着的香烟夹在了耳朵上,赶紧用遥控器将伸缩门打开。
“老总,刚刚车上的纸箱一不小心倾倒在大门口,多亏老王师傅帮忙!”货车驾驶员见我从车内走出,连忙凑上来夸起了大老王。“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大老王若无其事地朝我笑笑。
“出门在外谁不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嘛,应该的!”我朝一边满脸汗水的小司机笑笑。
“啊呀——”大老王突然叫了起来。他慌乱地舞动右手,将夹在右耳还燃着的一支烟打飞在地,急忙用脚踏熄,随即弯下腰拾起。看着眼前狼狈不堪的大老王和他右耳边烧陷了的头发,我又好气又好笑:“大老王啊,又是坏习惯惹的祸吧,可别做好事而违背不准吸游烟的制度啊!”
“老总,我,今后再也不会违规了。”大老王边说边摸着烧痛的耳朵。
工厂管理,改变员工的一些“路径依赖”需要在恰当时候、特定的情景下,应用特殊的方式,现场引导,不断强化,坏习惯才能消失,好习惯才能养成啊。
心之动,心之力。培养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改掉坏习惯也不可能一把火就能烧掉。它需要我们瞄准目标,长期努力、努力、再努力。
点评:吸烟成瘾,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戒烟难,抵抗住烟的诱惑也难,作为化工厂,黑松林厂区不准吸烟,这是生死攸关的安全制度。吸烟是大老王几十年养成的习惯,让他彻底改掉这个坏习惯谈何容易?培养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改掉坏习惯也不可能一把火就能烧掉。它需要我们瞄准目标,长期努力、努力、再努力。这里需要的是管理者用心去管,不屈不挠,直至管到员工心里。
(清华大学管理系教授、博导张德点评)
工厂管理,有时要有那种“酒饮微醉,花看半开”的感觉,美好的东西只要浅赏啊,留待日后在记忆中慢慢品味,才会真正品出味道来。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