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新模式的探索

2016-12-22刘世权马荣梁

中国司法鉴定 2016年6期
关键词:检材手印专家组

薛 静,刘世权,刘 寰,马荣梁

(1.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100038;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新模式的探索

薛 静1,刘世权2,刘 寰1,马荣梁1

(1.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100038;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目的 为了更科学便捷地开展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有效地评估监控实验室手印鉴定能力,提高和维持手印鉴定能力和质量,探索了此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新模式。方法 本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是通过互联网登录手印鉴定分析系统,对活动中的3个项目进行手印鉴定,对实验室和鉴定人的检验结果和检验过程进行记录,由统计软件R-Studio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从而给出结果和评价。结果 通过开展此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种模式的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结论采用这种模式的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进行更大范围的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更好地运用手印鉴定分析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更充分地发挥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作用和价值。

手印;司法鉴定;能力验证

物证鉴定实验室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向法庭提供可靠的证据,近来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对司法鉴定和刑事技术侦查破案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可信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评价,在物证鉴定实验室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每项物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能力验证是物证鉴定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非常有效的评估、监控实验室物证鉴定能力和质量,对提高和维持物证鉴定实验室检验能力和质量有重要作用[1]。

在物证鉴定领域,能力验证是安排鉴定人按照检验物证的方法和程序对专门准备的测试样本进行检验,通过审查检验结果和检验行为来评价实验室和鉴定人的能力。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是对实验室手印鉴定人员的能力进行验证的活动。美国的实验室测试服务公司(Collaborative Testing Servies Inc,简称CTS)是实验室能力验证提供者的权威机构,它致力于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帮助实验室达到并保持优秀的检验能力。本中心指纹检验技术处从2006年开始参加CTS测试中的手印鉴定测试,其测试内容通常包括现场手印和样本手印的照片,其中现场手印(指印与掌印)为12枚,样本手印为4个人员的十指指印样本及掌印样本各1份。测试要求是进行手印比对,分别给出12枚现场手印所对应的样本手印,或者给出没有认定的结论。每年手印鉴定测试结束后,CTS会发布手印鉴定能力验证的结果,并统计参加机构对12枚现场手印所给结论的准确率[2]。我国首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是在2006年开展的,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公安部五局组织实施的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安排试题分4套,每套分别包括5枚现场手印照片和3块现场掌印照片,难易程度相似;样本为相同的10个人的十指指印样本及掌印样本。要求通过比对,给出认定、否定或不具备同一认定条件的结论。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评价给出了正确的鉴定结论和准确率,并根据评价标准给出了满意、基本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结果[3]。2014年年底本中心指纹检验技术处开展了2014年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本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是通过互联网登录手印鉴定分析系统,对3个项目中三对手印的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进行比对,通过系统记录与分析软件平台,由统计软件R-Studio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实验室和鉴定人的检验结果和检验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1 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实施

由于本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是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进行探索,所以只进行了小范围的手印鉴定能力验证,19家参加机构通过我们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手印鉴定分析系统,分别鉴定专家精心筛选的3个项目中三对手印的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是否为同一手指所留,并完成系统设置的鉴定手印的问题。

本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项目包括3个手印鉴定项目,每个手印鉴定项目包括1对检材手印和样本手印。项目1(图1)和项目2(图2)的检材手印和样本手印来源于已知同源手印,将已知手指捺印、显现并拍照提取。项目3(图3)的检材手印和样本手印来源于已知异源手印,将已知检材手印通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得到样本手印,两者具有高度相似性。

图1 项目1的检材手印(左)和样本手印(右)

图2 项目2的检材手印(左)和样本手印(右)

图3 项目3的检材手印(左)和样本手印(右)

手印鉴定分析系统主要包括分析阶段和比对阶段两个阶段。分析阶段是对检材手印的分析(不出现样本手印),包括手印质量分区、特征点标注、指纹纹线和其他特征的标划以及现场手印分析后的4个问题(图4);结论阶段是进行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的比对,对两者相吻合的特征点进行匹配或标出主要的差异点,比对后回答设置的4个问题(图5)。

图4 手印鉴定分析系统的分析阶段功能图示

图5 手印鉴定分析系统的结论阶段功能图示

2 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分析

本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采取鉴定专家组评判的方法进行结果评价。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为:项目1,该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的纹型相同,且相应的细节特征点吻合,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为同一手指所留;项目2,该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的纹型相同,但检材手印稳定细节特征点只有4个,不宜做出同一认定的鉴定意见;项目3,该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的纹型相同,但细节特征点存在差异,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不是同一手指所留。

本次能力验证活动报名参加机构共19家,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依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对参加机构的鉴定结论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评价。表1汇总了19家参加机构对3个项目的鉴定意见,计算了每个项目与专家组鉴定意见的符合率和手印鉴定的错误率。

表1 汇总参加机构对3个项目的鉴定意见

本次能力验证活动的专家组分别对项目1和项目2这两个手印鉴定项目点取了特征点,进行了质量区域划分(见图6,图9);我们通过统计汇总了参加机构对项目1和项目2这两个手印鉴定项目点取的特征点和质量区域划分情况(见图7,图10)。其中,手印鉴定点取特征点的位置用数字来表示;手印质量区域以三个颜色来划分,绿色为高质量区域,橙色为中质量区域,红色为低质量区域。将专家组点取的特征点与参加机构点取的特征点统计汇总到一张图中(图8,图11),图中的黄点和红点表示参加机构在分析阶段和结论阶段点取的特征点,红点表示专家组点取的特征点。通过这张图可以很直观总体地反映项目1和项目2的手印鉴定情况。

图7 汇总项目1参加机构点取特征图(左)和质量区域划分图(右)

图8 项目1专家组和参加机构点取的特征图

图9 项目2专家组点取特征图(左)和质量区域划分图(右)

图10 汇总项目2参加机构点取特征图(左)和质量区域划分图(右)

图11 项目2专家组和参加机构点取的特征图

对于项目3专家组认为的主要差异点为,检材手印中的2、19两个特征点和样本手印中的13这一特征点(图12)。分析了5家鉴定结论错误机构的数据可知,5家机构均点取了检材手印中2这一主要差异点作为符合点;1家机构点取了样本手印中13这一主要差异点作为符合点;5家机构对于检材手印中19这一主要差异点均没有注意或说明(图13)。图13中的黄点和红点表示5家鉴定结论错误的机构在检材手印和样本手印点取的特征点,红点和绿点表示专家组在检材手印和样本手印上点取的主要差异点。

对于项目1和项目2,我们汇总了参加机构在结论阶段点取特征点的频率(表2~3和图14、图15)。如在项目1中,19家参加机构有3家机构在结论阶段点取了第1号特征点;第2号特征点仅在分析阶段有些机构点取了此特征点,但在结论阶段没有机构点取此特征点,故没有统计该特征点的点取频率。

图12 项目3专家组点取主要差异点图

图13 项目3专家组点取的差异点和5家鉴定结论错误机构点取的特征点图

表2 19家参加机构在项目1的结论阶段特征点的点取频率表

表3 19家参加机构在项目2的结论阶段特征点的点取频率表

图14 19家参加机构在项目1的结论阶段特征点的点取情况柱状图

图15 19家参加机构在项目2的结论阶段特征点的点取情况柱状图

3 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评价

通过本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开展和结果分析,我们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1)参加机构整体对项目1的鉴定显示出较高的水平,手印鉴定满意率达到100%。

(2)部分参加机构对项目2做出了同一认定的结论,反映出部分参加机构对复杂检材是否具备同一认定条件的认知存在差异,对高质量特征点和稳定特征点的判断存在不足。建议在实践中,对此类检材应慎重处理,不宜轻易做出同一认定结论。

(3)在项目3异源手印的判断中出现少数参加机构给出认定结论,反映出这些参加机构在鉴定过程中缺乏对所有特征点的综合判断,忽视了部分特征点存在的本质差异。建议在工作中建立相应机制,规范检验鉴定流程,加强培训工作,提高鉴定能力。

(4)参加机构整体对手印质量分区的划分,显示出较高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但随着手印质量的降低,有些参加机构整体点取特征点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降低,尤其在特征选取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离散性,与公认特征点的符合性较差,反映出有些参加机构在特征点寻找过程中主观推断意识较强。建议在鉴定过程中选择手印的高质量区域点取特征点。

(5)各参加机构在特征选取、手印变形评估、手印价值判断和手印鉴定结论论述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参加机构在分析阶段和结论阶段所点取的特征点变化程度高,特征点的选取不稳定;少数参加机构存在特征位置点取偏差或错误的现象。建议在鉴定过程中加强对手印纹线及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4 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新模式的思考

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力验证活动的评价不只是关注鉴定最终结果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运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手印鉴定的过程。手印鉴定分析系统包括分析阶段和结论阶段,可以记录每个参加机构在手印鉴定中的工作过程,并通过统计学R-Studio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这种新模式既为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方便、节约了成本,也使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可以更直观科学地评价和反映参加机构的手印鉴定能力。尤其是对鉴定过程的分析评价更加具体和细致,汇总了每个项目参加机构和专家组点取特征点的情况,并对特征点点取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参加机构特征点点取的离散程度,对细节特征点的点取进行综合评判。这种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新模式适合在各机构之间进行手印鉴定能力考察和评价,为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方法和途径,并成为规范鉴定活动、提高鉴定能力的方法,从而有助于不同鉴定机构对同一问题的鉴定获得基本一致的结论,保障鉴定意见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本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个项目我们都选择了检材手印与样本手印一对一的比对,来给出鉴定意见,没有考虑到实际办案中经常存在一对多(一个检材手印和多个样本手印比对)的情况。这样不利于体现手印鉴定工作者实际办案中手印鉴定的能力,手印鉴定能力验证评价也会存在一些偏差。例如在项目3中,我们选择了与检材手印高度相似的样本手印进行一对一地手印鉴定,就会使手印鉴定能力验证的结果与实际鉴定工作结果有所偏差。除此之外,在今后的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中,我们可以在评价结果中增加检材手印实际所对应样本手印的照片,以更好地让参加者了解手印的实际情况,分析特征点点取的合理性,思考和改正手印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是对新模式的探索,我们会吸收此次活动的经验和优点,改进活动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种模式的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进行更大范围的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让更多的手印鉴定工作者通过手印鉴定分析系统参加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更好地运用手印鉴定分析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更充分地发挥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的作用和价值。

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是对实验室手印鉴定人员的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可以非常有效的评估、监控手印鉴定能力和质量,对提高和维持手印鉴定实验室检验能力和质量有重要作用。本次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新模式的探索也是为了更有效、科学地开展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使这种新模式逐渐得到完善和改进,以期在今后的手印鉴定能力验证活动中得到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1]王桂强.物证鉴定的能力验证[J].刑事技术,2006,(4):3-8.

[2]刘烁,花锋,唐丹舟.法庭科学实验室质量控制研究综述[J].刑事技术,2013,(2):3-10.

[3]孙忠,刘寰.手印鉴定能力验证计划实施经验探讨[C].首届全国法庭科学实验室认可工作研讨会论文选.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

(本文编辑:钱煌贵)

The New Mode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oficiency Testing

XUE Jing1,LIU Shi-quan2,LIU Huan1,MA Rong-liang1
(1.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Beijing 100038,China; 2.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Beijing 100038,China)

Objective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oficiency testing more scientifically and conveniently,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forensic laboratories to identify fingerprints effectively,and to improve or maintain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a new mode of proficiency testing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was explored.Method An online proficiency testing system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was established.The participants need to login the system and finish the three projects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The examination process and results were recorded,and analyzed by a statistical software R-Studio,which gave the results and evaluation of each participant in this proficiency testing.Result Through this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oficiency testing,the mode of such test was improved and optimized.Conclusion Applying the new mode of proficiency testing,a wider range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oficiency testing could be carried out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statistical and analytic functions of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system,which w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oficiency testing.

fingerprint;forensic identification;proficiency testing

DF794.1

A

10.3969/j.issn.1671-2072.2016.06.009

1671-2072-(2016)06-0045-07

2015-06-15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5JB011)

薛静(1987—),女,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指纹检验鉴定的研究。E-mail:xuejingbit@163.com。

猜你喜欢

检材手印专家组
摁下鲜红的手印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美丽的红手印
摁下鲜红的手印
指印形成方式鉴定1例
韩长赋部长在巴拿马接见中国热科院农业专家组
从按手印到刷脸
盗窃案件现场生物检材的发现与提取
接触性生物检材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河南:《地理标志产品内黄大枣》通过专家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