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酸盐岩裂缝—孔隙性地层钻井液漏失模型

2016-12-22许闿麟

特种油气藏 2016年6期
关键词:法向碳酸盐岩开度

许闿麟

(长江大学,湖北 武汉 430100)



碳酸盐岩裂缝—孔隙性地层钻井液漏失模型

许闿麟

(长江大学,湖北 武汉 430100)

针对碳酸盐岩地层钻井作业时的钻井液漏失问题,基于双重介质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裂缝—孔隙性地层的二维钻井液漏失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裂缝开度、裂缝法向刚度、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对于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开度越大,漏失速率越大;裂缝法向刚度越小,在相同压差下裂缝的开度越大,漏失速率越大;基质孔隙度越大,裂缝向基质中的窜流量越大,井筒的漏失速率下降越缓慢;基质渗透率越大,初始阶段的漏失速率越大。研究结果对于降低碳酸盐岩裂缝—孔隙性地层钻井液漏失有理论指导意义。

碳酸盐岩;裂缝—孔隙性地层;钻井液漏失;裂缝开度;窜流量

0 引 言

钻井液漏失是钻井作业时最常遇到的井下事故之一,特别是在裂缝比较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层中进行钻井作业时,经常会有大量钻井液漏失到地层中,造成钻井成本的增加并导致井下事故的发生[1-3]。国内外对钻井液漏失已经做了很多研究[4-18],但都是研究钻井液在裂缝中的漏失规律,忽略了孔隙的影响。对于裂缝—孔隙性地层,由于孔隙发育,对钻井液的漏失速率和最终漏失量会产生很大影响。针对幂律模式钻井液和裂缝—孔隙性地层,建立了一个适用于裂缝—孔隙性地层的钻井液漏失模型。利用模型重点分析了在裂缝—孔隙性地层中,裂缝开度、裂缝法向刚度、基质物性、井底压差等因素对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

1 钻井液漏失模型

1.1 物理模型

假设存在一个矩形油藏,井筒位于油藏中心;在油藏的中心,有水平裂缝;钻井液只能由井筒流入裂缝,基质只起到储存的作用,不具有导流能力。

1.2 钻井液漏失控制方程

由质量守恒定律和Reynolds方程可得到裂缝中钻井液流动的控制方程:

(1)

(2)

式中:vf为钻井液在裂缝中的流速,m/s;qf为裂缝向基质中的窜流量,m3/s;wn为裂缝开度,m;wo为初始裂缝宽度,m;pf为裂缝内压力,MPa;po为地层初始压力,MPa;Kn为裂缝法向刚度,MPa/m;t为时间,s。

裂缝—孔隙性地层中的钻井液漏失方程:

(3)

(4)

式中:n′为流性指数;qm为基质中流量,m3/s;φ为基质孔隙度;C为岩石压缩系数,MPa-1;pm为基质内的压力,MPa。

1.3 裂缝与基质间的窜流量

假设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流动为拟稳态流动,根据双重介质模型中裂缝与基质间的窜流量计算公式,得到幂律流体在裂缝与基质间的窜流量计算公式为:

(5)

(6)

(7)

式中:a为形状因子;Km为基质渗透率,μm2;μeff为钻井液有效黏度,mPa·s;dz为基质网格在z轴方向的长度,m。

2 初始与边界条件

初始时刻,地层压力为pr,井筒内压力恒定不变,始终为pW。

油藏边界为封闭边界,边界条件为:

(8)

式中:Lx为油藏x方向长度,m;Ly为油藏y方向长度,m。

3 网格划分与模型求解

采用块状中心网格,将研究区域剖分成小块,然后以小块的中点作为计算的节点,具体划分方法参考文献[19]。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减少运算时间,采用全隐式格式对方程组进行差分,形成待求解的代数方程组。由于得到的方程组为非线性方程组,采用Newton-Raphson方法进行求解。

4 钻井液漏失规律

表1为分析钻井液漏失时所采用的基本参数。在分析某一参数对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时,假设其他参数不变。

表1 钻井液漏失计算基本数据

4.1 裂缝几何参数对钻井液漏失的影响

图1为裂缝开度对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由图1可知:裂缝开度对钻井液的漏失速率具有较大影响,表现为裂缝开度越大,初始漏失速率越大。这是因为在漏失发生的初期,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钻井液主要是在裂缝中流动,此时,裂缝的开度越大,钻井液的漏失速率越大。在定边界条件下,即裂缝长度为定长的条件下,当钻井液流到边界以后,由于井底压力仍然大于地层压力,钻井液会继续往裂缝中流动,导致裂缝内的净压力增大,裂缝开度变大,裂缝中可以存储的压裂液体积增大。

图1 裂缝开度对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

图2为裂缝法向刚度对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由图2可知:裂缝法向刚度越小,钻井液漏失速率下降得越快。这是因为裂缝法向刚度是影响裂缝开度变化的一个主要物性参数,地层中裂缝的法向刚度越大,裂缝张开单位宽度所需要的净压力越大。在钻井液漏失过程中,当钻井液已经充满裂缝,而且裂缝内净压力开始升高时,裂缝法向刚度是影响钻井液漏失速率和最终漏失量的重要因素。

图2 裂缝法向刚度对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

4.2 基质物性对钻井液漏失的影响

图3为基质孔隙度对漏失速率的影响。由图3可知:在基质渗透率一定的条件下,基质的孔隙度越大,钻井液漏失速率的下降速度越慢。在钻井液漏失过程中,虽然裂缝是漏失的主要通道,但是裂缝储存钻井液的体积是有限的,钻井液主要是通过裂缝壁面流入基质中。基质孔隙度越大,基质压力上升越缓慢,由裂缝向基质内流动的钻井液量越大,裂缝内的压力增长越慢,漏失速率下降越缓慢,最终的漏失量越大。

图3 基质孔隙度对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

图4为基质渗透率对漏失速率的影响。由图4可知:基质渗透率越大,裂缝向基质中的漏失速率越大,裂缝中压力增加越缓慢,前期漏失速率下降也越缓慢。基质渗透率的大小主要对钻井液的后期漏失速率产生影响。当基质渗透率比较大时,钻井液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漏失速率。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裂缝几何参数和基质物性会对钻井液的漏失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现场发生漏失事故时,应根据钻井液漏失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来判断裂缝的大小。如果前期钻井液漏失速率非常快,但是一段时间后漏失速率下降快,说明裂缝开度很大;如果一段时间内钻井液漏失速率都保持一定,说明裂缝的开度不大,但是由于基质的渗透率比较大,导致钻井液持续漏失。

图4 基质渗透率对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

5 结 论

(1) 基于双重介质模型,建立了碳酸盐岩裂缝—孔隙性地层中二维单条裂缝的幂律模式钻井液漏失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钻井液漏失模型,研究了不同参数对钻井液漏失速率的影响。

(2) 裂缝开度和裂缝法向刚度对漏失速率和最终漏失量都有很大影响。裂缝开度越大,钻井液漏失速率越大,最终漏失量越大;裂缝法向刚度越小,裂缝开度变化越大,钻井液漏失速率越大,最终漏失量越大。

(3) 基质孔隙度越大,基质内压力增加越缓慢,由裂缝向基质中漏失的钻井液越多,钻井液的漏失速率下降越缓慢;基质渗透率越大,由裂缝向基质中漏失的速率越大,裂缝内压力增加越缓慢,前期的漏失速率越大。

(4) 当现场发生漏失时,应根据钻井液的漏失速率曲线判断地层特性,为堵漏进行指导。

[1] LIETARD O,GUILLOT D,HODDER M.Fracture width LWD and drilling mud/LCM selection guideline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C].SPE36832,1996:1-7.

[2] 杨乾龙,黄禹忠,刘平礼,等.碳酸盐岩超深水平井纤维分流暂堵复合酸压技术及其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22(2):117-121.

[3] 曹立迎,孙建芳,徐婷,等.碳酸盐岩油藏岩石润湿性评价实验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4):89-92.

[4] MAJIDI R,MISKA S Z,YU M,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d losse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the effect of rheology[J].SPE Drilling & Completion,2010,25(4):509-517.

[5] SHAHRI M P,MEHRABI M. A new approach in modeling of fracture ballooning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C].SPE163382,2012:1-11.

[6] 李大奇.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动力学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2.

[7] 贾利春,陈勉,侯冰,等.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模型及漏失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41(1):95-101.

[8] 赵海洋,张士诚. 玉北区块裂缝型碳酸盐岩油藏复合酸压改造技术[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4, 33 (1):102-105.

[9] 王宏建,李庆峰,赵杰,等.塔东古城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 (5):215-219.

[10] 钱志伟,吴娇阳,李建成,等. 全油基钻井液在油页岩地层钻井中的应用[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35 (1):170-174.

[11] 叶静,胡永全,任岚,等.裂缝性地层水力裂缝复杂形态延伸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5):92-97.

[12] MAJIDI R,MISKA S Z,YU M,et al. Fracture ballooning in naturally fractured formations:mechanism and controlling factors[C].SPE115526,2008:1-9.

[13] MURATA S,SATITO T.Estimation of tortuosity of fluid flow through a single fracture[J].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2003,42(12):39-45.

[14] WARREN J E,ROOT R J. The behavior of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C].SPE426,1963:1-10.

[15] 程林松.高等渗流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50-99.

[16] MURATA S,SAITO T.Estimation of tortuosity of fluid flow through a single fracture[J].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2003,42(12):39-45.

[17] 周玉良.双重介质储层过平衡水侵损害的欠平衡返排恢复评价[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2.

[18] DYKE C G,WU B,MILTON-TAYLER D. Advances in characterizing natural fracture permeability from mud-log data[J].SPE Formation Evaluation,1995,10(3): 160-166.

[19] 刘慧卿.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专题[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20-100.

编辑 孟凡勤

20160522;改回日期:201609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与可排放海水基钻井液成套技术研发”(2013E-3802)

许闿麟(1990-),男,2014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现为该校地质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常规油气地质。

10.3969/j.issn.1006-6535.2016.06.030

TE355.5

A

1006-6535(2016)06-0133-03

猜你喜欢

法向碳酸盐岩开度
落石法向恢复系数的多因素联合影响研究
如何零成本实现硬表面细节?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掘进机用截止阀开度对管路流动性能的影响
增大某车型车门开度的设计方法
重型F级燃气轮机IGV开度对压气机效率的影响
滑溜水在裂缝性碳酸盐岩体积酸压中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软开度对舞蹈的影响
塔河10区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承压堵漏技术
编队卫星法向机动的切向耦合效应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