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完成年度“协商大单”

2016-12-22本刊报道组

北京观察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协商委员京津冀

文 本刊报道组

高质量完成年度“协商大单”

文 本刊报道组

一年来,北京市政协着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既在协商民主探索上狠下功夫,又聚焦首都改革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以落实协商年度工作计划为重点,敢啃“硬骨头”,积极出实招,力促“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充分发挥政协在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作用

市政协2016年的开年协商议题聚焦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重要作用。虽然这个议题看似抽象,却让委员们“津津有味”地讨论了好几个月。从政协发展历史,到政协做统战工作的优势、如何联系群众、怎样交朋友,无不包容在这个看似抽象的议题之中。

2016年3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用了大量篇幅阐述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北京市政协认真学习领会,将今年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主题定为“进一步发挥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并在经过了与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区县政协主席的广泛座谈交流之后,于市政协十二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上,出台了《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发挥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重要作用的意见》。

这份《意见》从加强学习、凝聚共识、扩大团结、搭建平台、联谊交友五个方面对政协做好统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国政协系统范围内还是“独一份”。市政协主席吉林介绍,“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政协的根本属性,有效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离不开制度和机制的支持与保障。《意见》既是市政协内部各方协商的重要成果,也是指导市政协今后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制度规范”。

在加强学习方面,《意见》要求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统筹安排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的学习,通过政协报告厅、委员培训班、开通网上学习平台等,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委员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在凝聚共识方面,《意见》要求,拟列入协商年度计划的重点协商议题、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要点、重要文件和规章制度、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等,应在充分征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委员意见,经各方充分讨论、平等协商后确定。

在搭建平台方面,《意见》指出,完善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议政会、协商恳谈会等协商形式,探索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等新形式,加大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搭建民主监督平台、参政议政平台和知情明政平台,深化合作共事。

在扩大团结方面,《意见》要求,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密切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等的沟通,为他们有序参与协商、合理表达诉求创造条件。

北京市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摄影 张斯伟

在联谊交友方面,《意见》指出,积极开展特色联谊活动,正确把握交友原则和界限,着眼于发展工作关系,而非私人关系,着眼于统战大局,而非个人圈子,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多交挚友和诤友。

开展好统一战线工作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为进一步发挥32个政协界别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作用,《意见》提出,制定界别建设办法,完善界别召集人制度,健全联系界别委员、服务界别履职活动的机制,提高界别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界别有召集人、有联络员、有活动场所、有经费保障、有活动计划、有活动效果,加强对政协界别科学调整、统筹合理设置问题的研究。

《意见》还要求,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在市、区政协领导班子、常委、委员和专门委员会中的政治安排。制定《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完善委员履职情况统计、通报和约谈制度,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并将委员履职情况作为换届时是否继续提名的重要依据。建立与党委统战部门的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就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共同研究。

对于《意见》出台,与会常委和委员们纷纷点赞。委员们认为,《意见》健全了政协与党委统战部门之间、与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了政协内部重要事务的协商机制,使政协在今后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作用的工作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任学良认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最终目的。政协组织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就某一问题进行协商议政就是一个统一共识、汇聚力量的过程。市政协搭建的议政会、议政性主席会、议政性常委会、协商恳谈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等多样化的平台,为共识的凝聚开辟了互为宽广的渠道。政协委员来自方方面面,利益诉求、知识背景、社会阅历、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总会存在差异。政协的民主协商,不能只着眼于形成结论性的意见,还在于在协商过程中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

统一战线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政协机关干部、委员必须善于交友联谊。海淀区政协主席彭兴业认为,联谊交友要贯穿到政协履职各个环节,搭建更多联谊交友的平台。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讲人情味的话,善于依靠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以及良好的“人缘”开展工作。

市政协主席吉林指出,政协要自觉增强交朋友的意识,锻炼交朋友的能力,坚持平等议事,坚持真诚服务,坚持良好作风,坚持探索创新,广交朋友、深交朋友,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的团结。但广交朋友也不是不分立场、观点而无原则地交朋友。要正确把握交友的原则和界限,要心怀坦荡,着眼于发展工作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着眼于统战大局,而不是个人圈子,多交挚友和诤友。

破除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政策壁垒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北京市一直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把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首要任务,积极稳妥地推动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批发市场的转移疏解,并取得初步成效。但随着产业疏解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面临的问题更多、难度也更大,现有政策的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小,难以满足疏解需要。完善北京市产业疏解综合配套政策,支撑和保障产业疏解工作也就成了北京市的当务之急。

2016年上半年,市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合民革市委、民盟市委、民建市委、民进市委、农工党市委、致公党市委、九三学社市委、台盟市委、市工商联、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组成联合调研组,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疏解配套政策开展专题协商。

联合调研组先后听取了13个委办局的情况通报,与7家一般制造企业、6家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7个区政府的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并远赴京城机电控股公司、廊坊永清国际商贸中心、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组还借助市政协移动议政平台征求委员意见,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与委办局协商沟通有关情况,充分吸收政协委员、企业家和专家的意见建议,针对疏解政策的配套协同、疏解企业土地政策、人员安置与人才保障、资金政策和税收政策五个方面提出了18条建议。据统计,在调研活动中,经济委共组织各项活动11次,委员及党派工商联成员参加活动370余人次。

经过多次的调研和座谈,委员们认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产业疏解与转型升级是关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经济任务。针对产业疏解中面临以及疏解后将要面临的共性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牵头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确保迁出企业能够留得住、发展好。

委员们建议,在资金政策方面,要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弥补调整疏解企业资金缺口,搭建京津冀三地统一的投融资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三地资本市场的同步对接,推动建立京津冀投融资数据库和投融资创新联盟组织;在税收政策方面,要充分调动疏解企业和承接地政府的积极性,京津冀三地政府协同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统计局等部委,抓紧制定一个统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政策,重点解决减轻疏解搬迁企业负担、迁出迁入地税收分成、统计分成等现实问题。在人员安置方面,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强再就业培训和人员分流政策引导,降低产业疏解成本。北京市还应牵头,创新性地推动京津冀三地在社保、公积金等方面的一体化、异地互认等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迁出企业留得住,发展好。

把握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机遇

自2015年5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来,北京市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北京的重要使命,是落实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优化首都核心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首都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与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CEPA共同构成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新格局,也为北京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6年6月至9月,由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牵头,科技委、教文卫体委、社法委、港澳台侨委参与,联合民革市委、民盟市委、民建市委、民进市委、农工党市委、致公党市委、九三学社市委、台盟市委、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组成联合调研组,认真学习郭金龙书记在北京市2016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精神,就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进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联合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商务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15个政府部门的情况通报,与普华永道、渣打银行等9家企业进行了专题座谈,实地考察了朝阳区、顺义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区域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集成实施情况。联合调研组还赴福建省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学习福州片区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和厦门片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赴广东省深圳市考察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体制机制创新经验,在调研基础上多次召开研讨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问题。

在四个月的调研活动中,委员们充分认识到,在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意味着北京市新一轮的全面开放,北京一定要通过服务业扩大开放,实现由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向引进创新制度、国际规则和管理理念转变,促进北京经济发展向经济服务化、服务高端化、产业融合化转型升级,为国家新一轮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委员们表示,在北京市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全局意识、长远意识、安全意识,及时总结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经验,把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统筹推进,探索开放政策在京津冀共享联动,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力。

聚焦城市管理

治理北京“大城市病”,城市管理工作越发重要。今年2月份,市政协接到了市委发来的“协商大单”,其中“加强城市管理,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议题被确定以议政性常委会的形式进行协商议政。

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迅速组成专题调研组,在两个月的调研中,委员们先后听取了市政府14个部门的情况通报,邀请了25位专家学者研讨座谈,征求了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代表的意见建议,与11个区政府领导进行交流座谈,到市规划委、市政市容委、住建委、城管执法局走访座谈。调研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制体制改革等深层次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最终,一份万余字的《关于加强城市管理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调研报告》为常委会议的召开提供了一份翔实全面的“素材”。报告中指出,要在强化城市规划龙头作用,加快转变建设方式,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严格落实依法治市,创新多元参与模式,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等六方面发力,才能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委员们认为,多年来城市规划的执行缺少制度性保障是加重“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市政协委员、中国电子进出口北京公司原党委书记金小军说,一定要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来做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发展理念要在一任任领导干部中间传承下去,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门头沟区政协主席张冰委员认为,保证城市建设方向,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有规划意识。对此,调研组建议,在制度层面,推行规划的图则管制。对于确有必要开展规划整体修编的,必须先报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严格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才能修改,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改规划的现象,将规划管制图则的更新修订权与审查批准权分立。

“北京要发挥数据资源的集成优势,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吴晨认为,要建立智慧北京建设的长效机制,用新模式推动“智慧北京”建设。他建议,参照国际上先进的规划方法,在大数据基础上,建立城市智能模型,对城市人流、交通、环境等全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与管理,对交通流、水流、空气流动、固废物的排泄等进行量化分析,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可视化、定量化与科学化。这样就能充分研判首都长期发展演进的各种可能性,从而实现规划面向未来不确定性的弹性适应。

城市管理是城市规划、建设的末端,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会暴露在管理阶段。市政协委员、中共北京市委原副秘书长王翔指出,城市管理最仰仗的法律法规体系仍存在部分尴尬的现状。虽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不少现行法规存在着“年久失修”的问题。调研组建议,应加快推进“大城管”改革,成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根据首都城市发展需要,将涉及城市管理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能尽可能集中在城管一个部门,明确赋予可实施的行政强制措施和执法手段。科学调整区、街各级相应部门的机构设置,推动“大科室”改革,避免“上下不合”、开会难、考核难等问题。

针对多元治理机制推进缓慢,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调研组建议:创新社区共治模式,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建立行政事务准入制度,制定社区居民议事协商制度,实现社区居委会回归自治功能。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要求,提高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按照市委下达的《北京市政协2016年协商工作计划》,北京市政协办公厅、经济委员会、城建环保委员会、教文卫体委员会和通州区政协五部门成立了联合调研组,围绕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展专题调研,聚焦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议政性主席会议协商,提出意见建议,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建言献策。

建设中的城市副中心 摄影 张斯伟

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调研工作。联合调研组先后制定了工作方案,列出具体时间进度表,先后赴市规划委、通州区进行视察、座谈,分别就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行政办公区建设和体制机制等问题,组织委员、专家学者进行多次座谈研讨,参与的委员和专家达400余人次。

通过调研、座谈,调研组认为,虽然通州已经具备承担北京行政副中心发展建设的基础条件,但依然存在人口基数庞大,产业和居住区不均衡,潮汐交通压力巨大等一系列问题。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水平较低、新城建设品质不高,按照行政副中心的标准,“达标”还有一段路要走。对此,委员们提出六个方面,28条建议。

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委员们认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非一区、一市的任务,必须站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尽快做出整体部署和规划。同时,要落实“多规融合”工作,推进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坚决遏制城区“摊大饼”的蔓延方式,合理预留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弹性空间,严格把控规划建设规模。

“城市副中心要建成创新之城,引入新的发展理念”,“要多在立体空间上做文章”,“防洪、应急设施要提前规划、有序实施”……面对一个全新的城市副中心,委员们集思广益,将新城建设的目标聚焦在“高效”、“安全”、“创新”上,并将绿色、低碳、集约开发的理念写进意见建议中。

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的位置,如何更加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委员们建议,在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下成立副中心建设工作组,全面领导副中心建设工作;北京市成立副中心建设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总体规划布局、核心区功能疏解、组织实施建设和监管工作以及向中央有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并明确一名市级领导专门负责协调;通州区主要负责摸清辖区底数,管控好低端产业、违章建设和城乡结合部的乱象。

防污治霾献良策

治理雾霾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项民心工程。

自2014年3月1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市政府痛下决心、综合施策,从压减燃煤、控车减油、工业提质等方面入手,一项项措施扎实推进并初见成效。这其中,市政协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多次组织委员、专家就雾霾成因、治理措施和效果等进行广泛调研,多方听取各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为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出实招、谋良策。

2016年上半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针对空气重污染成因、防治措施等开展了深入调研。在6月份召开的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议政会上,谷树忠、麦方代、常纪文等14位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踊跃发言,从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清洁能源利用、京津冀联防联控等方面出谋划策。

市政协委员谷树忠提出:北京市治理空气污染要坚持“六个相结合”。即:坚持党政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系统发力与关键突破相结合;坚持常态防治与应急反应相结合;坚持加强他律与强化自律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与联防联控相结合;坚持重拳治污与戒急戒躁相结合。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雾霾重污染高发地区,全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京津冀。” 致公党北京市委针对京津冀地区多污染物共存、多污染源叠加的复合型雾霾重污染现状,基于“属地化和协同化”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以属地为主导,以协同为保障”的京津冀雾霾综合治理对策建议。

在对京津冀区域污染源和大气传输规律进行研究后,致公党北京市委认为,目前京津冀三地环保厅局已正式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应急联动等十个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应在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5年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深化区域联防联控的机制、目标、措施和手段,三地应联合制定《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办法》。“此外,京津冀应建立跨区域环境监管机制,加强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信息的共享与公开,统一监测和监管标准,协商并统一执法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形成一致的执法标准和尺度。”

农工党北京市委提出,要加大对机动车排放的防控力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四环以内,尽快启动公交车电驱动与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工作,大幅度提升新能源车占出租车、私家车的比例,制定年度燃油总量控制目标,确保机动车燃油总量逐年下降;进一步提高排放及燃油标准,2016年内实施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与车用燃油地方标准,加强重型柴油车、非道路机械的监管力度,显著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针对北京空气重污染主要集中在冬季,无党派人士将目光聚焦在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无煤化上。“以无煤化为切入点,通盘规划农村地区清洁能源建设。”无党派人士建议,把农村地区无煤化规划与山区搬迁规划、新农村各项建设规划、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等有效衔接,还需考虑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宅基地制度改革后可能对无煤化工作产生的影响。“加速农村供电、供气基础设施改造和提升。应将农村地区无煤化纳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速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地区供电、供气基础设施改造、提升。”

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

调查显示,在北京低于5公里的出行中,小汽车占到40%,这说明北京的小汽车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而另一项数据中,则将北京市“停车难、停车乱、乱停车”的乱象暴露无遗:北京市机动车数量接近570万辆,而全市停车位数量仅有279万个,不足机动车数量的一半,其中面向社会开放的备案经营性车位181万个,不足机动车数量的三分之一。因此,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北京市政协将“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加快治理交通拥堵”作为2016年的重点协商议题之一。

2016年10月,在市政协、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议政会上。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围绕“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加快治理交通拥堵”议题发表真知灼见,会上五位委员分别代表民革北京市委、民盟北京市委、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进行了发言。随后,又有9位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争相建言。大家从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管理、完善微循环公交摆渡系统、发展立体智能停车、推动智能公共自行车发展等方面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颇具价值的意见建议。

北京机动车过度使用问题严重 摄影 王硕

委员们认为,解决机动车使用强度的抓手不仅是如何采取高强度的政策进行调控,更应精准引导民众自发自愿地选择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没有民众的参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无法落到实处。

“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不是一个部门能主导的。市交通委、市交管局虽然首当其冲,但很多市政府部门、区政府部门以及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作为都直接影响最后效果。”市政协委员朱良这样认为。他还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层成立交通政策协调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政府各部门和立法、司法机关,针对每一项重要交通政策的目标,在立法许可、行政措施、执法监督、司法保障等所有方面都出台完整的配套政策。

来自民盟北京市委的李萌则指出,“最后一公里”是我们公共交通系统的关键短板,因此,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一定要从解决“最后一公里”入手。他建议积极推动信息化、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用桩锁和智能锁双系统运转,对北京市现有公共自行车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吉林主席指出,大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性难题,需要我们客观、辩证地来认识。缓解交通拥堵,我们既要控制机动车总量,又要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坚持两手抓。在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的同时,要持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交服务,不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聚焦全面二孩政策衔接

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更好满足群众的生育意愿,优化人口结构,减缓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促进本市全面二孩政策的平稳落地,按照市政协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成立了3个课题组,围绕本市妇产妇幼与儿科医疗服务、学前教育发展、女性权益保障问题,充分发挥界别作用,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参加活动委员共计155人次。最终,形成专项报告3份、评估报告1份,从三个方面提出10项26条建议。

为了使委员们充分了解本市妇产妇幼及儿科建设情况,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委员分别考察了6家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层级的医疗服务机构,并与一线医务工作者沟通交流。针对政策实施后学前教育政策调整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了委员与专家座谈会,与教委相关负责人及不同地区、不同体制、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园长座谈交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则聚焦妇女劳动保障权益和母婴关爱公共服务状况,分别与9家用人单位和11位怀孕妇女进行座谈,从政府管理、用工单位和妇女个体三个视角,了解生育政策调整后女职工权益保障状况。

此外,调研组还邀请有关专家,开展了本市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妇幼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全面二孩是波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政策实施后,生出来养得起、教得好,是人们的普遍期盼。为了普及二孩政策,同时了解群众需求,先后有6位政协委员就全面二孩政策衔接问题走进千龙网《委员听民意》节目,3期节目在直播期间共收到网友留言提问1188条、直播页面点击135万余次。

今年9月,北京市政协召开重点提案督办座谈会,对委员们在今年全会期间提出的关于“二孩政策衔接”等13件重点提案,进行重点检查督促办理。

通过广泛的座谈和深入的调研,针对现有妇产妇幼及儿科服务资源与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委员们提出要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完整性,把握政策的配套与衔接;深化改革,完善多元化补偿机制;夯实基础,完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尽快恢复“儿科学”专业设置,从而提升妇幼健康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政策实施后,将出现学前教育资源紧张、学位缺口凸显、无证园诸多隐患严峻、幼儿师资紧缺更显突出等情况。委员们认为,在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应当加强幼教需求预测与研究,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以适应多样化学前教育需求。深化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解决学位紧缺问题,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适时稳步推进全市学前教育法治建设。

就业机会不平等、职业发展机会受限、职业稳定性不高、生育保险覆盖面窄、生育保险分担费用有限、产假时间延长比较难以落实、母婴关爱公共服务方面欠缺保障……对于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委员们表示:“对于保护女性权益,首先要完善法律文件,更好地保护女性劳动权益。其次,完善生育保险制度,适当提高生育保障能力。再者,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快推动母婴关爱服务发展。”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立法协商

2016年,北京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关于在市政协开展立法协商工作的通知》和《政协北京市委员会立法协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围绕《市政府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和4项法规规章组织开展立法协商工作。

围绕《北京市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办法(草案)》开展立法协商工作是市委关于在市政协开展立法协商工作的通知和市政协工作实施办法印发后,在市政协围绕市政府规章开展立法协商的第一次实践。协商之前,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多次研究细化工作方案,编辑了1.8万字的参阅资料。工作方案确定后,市政协 6个专门委员会认真组织委员开展了协商活动,共召开动员部署会、情况通报会、协商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协商活动6次,参加会议委员106人次,通过互联网方式反馈意见委员92人次,充分发挥了委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立法协商项目的专业性很强,各个参与专门委员会都注重发挥自身特色。有的专门委员会邀请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的委员提前研究,有的专门委员会在协商座谈前邀请专家进行细致解读,有的专门委员会安排委员提前找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参与委员包括行政执法机关的领导、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大学教授、从事相关法律服务的律师、相关领域的行业代表等。各专门委员会共报送意见建议137条,汇总出77条意见建议,并提交专家组座谈会进行论证,形成《市政协关于开展〈北京市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办法〉立法协商工作情况及委员意见建议的报告》,最终形成了三个方面共46条主要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按照市委书记郭金龙批示,市政协9个专门委员会分别组织委员完成《市政府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立法协商活动,并对委员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最终,形成《市政协关于开展〈市政府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立法协商工作情况及委员意见建议的报告》,提出应进一步加大立法工作中的立改废释力度,着力完善本市地方法规规章体系等3项建议。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经济委员会3个专门委员会,通过座谈、网络议政等方式组织委员开展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草案)》立法协商活动,形成《市政协关于开展〈北京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立法协商工作情况及委员意见建议的报告》,提出44条意见建议,以市政协党组的名义报送市委。市政府党组办理函提出,在规章的可操作性、民主立法、规章制定工作时限及具体条文的修改上充分采纳了委员的意见。

此外,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城建环保委员会、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委员对《北京市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认真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市政府党组办理函提出,在规章名称、立法思路、申领条件和程序、暂住登记、提供的服务和便利、积分落户的安排等方面,充分吸收了委员的意见建议。

11月,市政协围绕《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开展立法协商活动。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吴玉华表示:“在立法协商活动中,界别的意义十分重要。要调动各界委员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活动,努力形成高质量的立法建议。确保各界别委员知晓率达到100%,为委员履行立法协商的职责、权利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协商委员京津冀
Multi-Agent协商中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从“古运河的新故事”看提案办理协商
看望委员、代表
携手同行政协委员大型系列访谈节目反响热烈
京津冀协同发展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代表、委员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