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有人问所有人

2016-12-21

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摄影术读音旋律

有了照相机,绘画还有什么意义?

醉步答:尽管现在有的摄影已经通过后期技术变得越来越不写实,有的绘画则变得非常写实(超写实主义),但二者的本质大体上还是没有变化的,即摄影是对真实场景的记录,而绘画更多是表达艺术家想象(理解)中的画面。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绘画是小说的话,那么摄影就像新闻报道。小说可以借鉴真实事件,新闻也可以写得具有艺术性,但这两者依旧是不可互相替代的两样不同的东西。

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之后,很多人认为绘画已死,甚至要求政府禁止摄影术。但正是因为摄影术的刺激,让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莫奈开创的印象派对光的探索,梵高画中粗砺的笔触,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多角度透视,这些都是摄影无法表现的东西。

摄影和绘画谁也无法取代谁,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绘画时可以参考实景摄影做出如电影般精致的效果,摄影时也可以借鉴绘画的构图与色彩搭配。但要注意的是,绘画不能复制照片,沦为一件匠气的作品,摄影也不应任意涂改,失去记录真实的力量。

摄影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这大概是它们各自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人在看到熟悉的歌词的时候会自动脑补旋律?

沉默答:为什么朗读熟悉的歌词会如此困难?这是因为,我们对于歌曲的记忆包括了歌词、旋律等成分,这些成分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存储的;一旦激活了其中的一个成分,其他的成分也会自动地获得激活。

当我们试图读出一句话时,大脑根据记忆系统存储的语音信息,生成相应的读音“方案”。但是,对于歌词而言,我们在加工了文字之后,也会自动激活对应的旋律等成分,激活整体的记忆表征;此时我们就面临着两种相互冲突的方案,一种是用正常的语音“读出来”,另一种是按照旋律“唱出来”。在这两种方案之间,“唱出来”对我们来说更熟悉、更自然,加工更流畅,因此会在竞争中占据上风。

如果对一首歌没那么熟悉,不能很容易地提取出旋律等信息,那么朗读歌词的困难就会小一些。此外,我们也可以人为地让“读出来”这种方案变得更容易加工,比如强迫自己反复地读一句歌词;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这句歌词的读音就不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音节,而是像歌曲一样,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记忆表征,而且经过了反复的激活,更容易提取出来,这时再朗读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

猜你喜欢

摄影术读音旋律
春天的旋律
“那”与“哪”的读音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摄影术180年 静观传承百年的影像视野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从自拍到自拍
我是小字典
大地的旋律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
本刊可直接使用缩略语的词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