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债券扩容提速

2016-12-21许亚岚

经济 2016年28期
关键词:债券市场债券金融

许亚岚

在G20轮值主席国中国的倡议下,二十国集团建立了绿色金融政策研究组,并首次将绿色金融写入峰会年度公报,公报进一步强调建立绿色金融的重要性。这也是在G20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绿色信贷、绿色融资等话题作为G20讨论的议程之一。并且中国致力于建立绿色债券市场,在绿色债券发行方面很快就成为了市场的领导者。

为可持续发展治理“三高”

今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全球首个政府主导的较为全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开创绿色债券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有效指引。

《指导意见》的出台,以推动建立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调动金融市场关注和服务于绿色经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向环境友好、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最终实现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予以落实和进一步细化,契合生态文明国家发展战略。

此外,《指导意见》旨在增加绿色金融供给,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实现节能减排,这也是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履行国际责任、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国际承诺、落实《巴黎协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国际上来讲,全球从上世纪80年代环保意识的逐渐复苏发展到了2000年之后一年一度的全球气候大会。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树立这样一个形象对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从国内来讲,我们以前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环境保护放在第二位,但是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大家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指导意见》的出台,显示了国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决心。中债资信绿色债券研究团队高级分析师顾鹏对《经济》记者表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能给经济与环境带来更为积极正面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仍有相当规模的落后产能,依赖于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消耗着宝贵的能源与资源,同时带来大量的污染。产能过剩不具竞争力,同时对环境不友好,发展不可持续。”

他还表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可以从金融供给的角度,优化产业项目的融资途径,将融资渠道优先向环境友好、清洁生产等绿色环保产业开放,倒逼落后产能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而从产业层面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进而服务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同时,绿色金融也将助力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等行业,推进环境治理工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绿色金融将引导资金流向环保、节能等绿色领域,这对我国环境保护将带来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我国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此外,中国已经把绿色发展写入“十三五”规划,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并正在全面推动传统产业向低耗环保方向转型升级。对此,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告诉《经济》记者,绿色金融将成为传统产业低耗环保转型的“加速器”,有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良性发展。

尽管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绿色金融的发展,也将带来一定的挑战。

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实践,需要理论和政策等方面的完善。顾鹏认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下的配套政策细则、行业规范等方面的落实,将是亟待解决的议题;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与绿色实体经济融资缺口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或治理需求的有效匹配,是接下来将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如何避免非绿产能,通过各种手段“洗绿”或“漂绿”,进而获得绿色金融支持,也是即将面临的潜在问题。

“绿债”资金要保持透明度

当前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需求量较大,环境破坏已对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的恢复力和可持续增长带来巨大风险,环境污染成本占GDP的3%-6%左右,人们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而且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测算,中国每年需要在绿色领域投资约6000亿美元,用于环境修复和保护、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绿色交通。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其中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发行债券或者其他金融产品募集资金,用以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在2015年底,央行与发改委相继出台绿色债券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并出台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如放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准入条件、加快和简化企业绿色债券审核程序等,有效激发了国内市场绿色债券的发行积极性。截至9月5日,2016年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到1099.9亿元,资金投向涵盖污染防治、资源节约、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

法兴银行Jonathan Weinberger向记者介绍道:“在2013年的时候,绿色债券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由跨国金融公司这样一些机构来主导,比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这些机构,通常它们的评级都比较高;到了2014年、2015年,绿色债券市场就和普通债券市场的构成越来越相似,有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的企业来发债,包括一些中介的机构和银行;再到2015年、2016年,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占的比重越来越多,今年几乎所有的来自于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都由中国的银行发行。”

对此,霍肖桦认为,考虑到中国的财政状况和发展规划,绿色产业投资需求的三分之二需要从国内外金融市场筹集,这意味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巨大,“而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行规模较大在情理之中”。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是依靠政府主推、自上而下建立,这与国际上依靠自愿性行业准则自发形成的绿色债券市场有所差别。“自上而下的市场模式,可通过绿色债券目录设定、相关政策配套,初步搭建一个平台,引导符合政策和绿色目录的发行人进入,并吸引投资者关注,进而快速地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建立,并能形成一定的规模。”顾鹏对记者称,新生的政策性市场,通常也会受到投资者和舆论的格外关注,2016年初至今我国快速发展的绿色债券市场也印证了这一点。

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表明了发行人和投资者对于绿色债券的认可。

顾鹏表示,有五方面的原因。第一,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促进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二,绿色融资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市场需要绿色债券这样的金融产品;第三,发行人和投资人均会收获积极正面的社会声誉,彰显其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生态环保义务的姿态;第四,作为新生的金融产品,绿色债券的“首单”效应产生较高的关注度;第五,绿色债券发行时间的优势也让其受到部分发行人的青睐。

绿色债券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界限就是,发行债券所获得的所有收益都必须专门用于绿色项目来进行融资,法兴银行跨产品(绿色)结构主管Sandrine Enguehard告诉记者,资金的使用要保持非常高的透明度。

“如果从每个人工资里拿一块钱来治理雾霾,并且可以随时透明地查询这一块钱到底去了哪里,大家都会同意付钱。”鲁政委给记者举例说,这就意味着它政策的障碍已经没有了,同时它也具备了在商业上的可持续性。

每年千亿规模被认可

在过去的3年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规模急剧增长,人民币已成为绿色债券市场中的三大主要货币之一。“从货币的币种也能体现出在绿色债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中国在最开始发行绿色债券的时候几乎都是以美元和欧元来定价的,到了2016年可以看到人民币已经和美元、欧元并驾齐驱了。”Jonathan Weinberger如是说。

今年全球整个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有170亿美元,其中40%都是由中国发行的,法兴银行亚太地区债券资本市场部主管莫乐涵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新的强有力的趋势,按照中国银行的估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发行的绿色债券的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的规模。

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也有消息称,截至今年年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就有望超过3000亿元。

在顾鹏看来,考虑到处于审批通道中的绿色债券规模,以及有发行意愿的发行人的潜在发行规模,中国实现3000亿元年度发行规模的难度可能并不大。考虑到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绿色债券市场,在发展元年即已成为全球第一,这表明了国内市场对于绿色债券的高度认可,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但是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毕竟还不成熟,市场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还不完备,监管层可能更倾向于审慎地进行审批管理和发行,有效地确认债券的绿色属性,初步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绿色债券市场,这比单纯地追求发行规模的意义更重要。

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制度与政策细则、配套措施、目录界定、行业规范、第三方认证的要求等方面,都尚处于摸索的阶段,不具体、不完善。同时,不同部门对于绿色债券的认定依据虽总体方向一致,但仍存在部分差别。因此,我国绿色债券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指导意见》就指出,要加强部门间协调,建立和完善我国统一的绿色债券界定标准;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绿色债券评估的质量要求;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采取措施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

顾鹏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意味着监管层已经意识到绿色债券发展初期所出现的问题。“绿色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上述关于绿色债券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配套出台和完善优化,即统一的界定标准、规范严谨的第三方认证、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安排、降低融资成本的配套举措。”

对此,霍肖桦表示,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于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尚无强制性要求,但引入第三方评估将增强投资人对绿色债券的认可度,从而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绿色债券尚没有建立评级标准,公信力有所不足,政府应不断完善绿色债券的评级标准,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对记者称,首先还是要对绿色项目有个清晰的界定;另外,要对绿色资金的使用加强管理,在税收、补贴和监管措施等方面给予一些支持会有助于绿色金融的发展。

关注市场机制可持续项目

绿色金融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带有外部性,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外部性内部化,不再依赖政府出钱。解决这个问题,鲁政委建议要有两点思维。一方面,我们是否有可能考虑在企业破产清算的时候绿色债券可以优先于其他债券收场,这就相当于一个资产证券化的优先档,意味投资的时候成本可以更低,大家也愿意给钱,因为更安全,信用风险低了,这样根本不要国家补钱;另一方面,既然我们坚持绿色的标准,就意味着它的一部分风险被隔离,内部的风险就不会有。“这样既符合理论逻辑,又不要政府出钱,又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具有可持续性。”

他还认为,未来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最主要的还是如何形成环保的法律体系,使整个社会的外部性内部化;其次,是如何有效执法,真正让环保执法到位就必须让社会中每一个人对于环境问题有监督的权利,监督到位后才能迫使它遵守配额;最后一点就是要尽快建立各类排放权的交易市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并且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场。

不仅如此,政府近期还出台了一些支持跨境投融资的新政策,要求企业去海外而非在国内借债。今年前半年,中国企业的离岸发债规模已接近创记录水平。

Sandrine Enguehard就表示,中国企业要到海外去发绿色债券的时候也要找到恰当的绿色项目。例如,今年5月吉利集团成功发行中国汽车行业首只离岸绿色债券,总额达4亿美元,以支持其英国子公司伦敦出租车公司开发具有零排放能力的经典伦敦黑色出租车,该债券最终的订单金额超过23亿美元,实现超额认购近6倍。

除了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等领域也在积极创新。霍肖桦表示,以目前来看,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以及碳排放交易比较值得关注,这些绿色金融产品流动性较强,能够吸引较多社会资金进入。“当前绿色金融发展方兴未艾,未来成长空间巨大,但现阶段体制还未完全成熟,有一定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可以选择合适的绿色金融产品适当进入,待熟悉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模式和规律后再增加投资仓位。”

就像很多发行人和投资人讲的一样,绿色债券是个“情怀债”,很多投资者对我们的环境有一定的责任感,但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有情怀,还得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鲁政委表示,从发行人的角度来看,绿色的项目做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和普通的融资渠道相比,意味着使用的范围被严格限定了,获利的机会就比其他融资所获利的难度要更大;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要认识到中国环境的压力非常大,同时老百姓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觉醒也意味着我们未来绿色的盈利或投资的机会非常多,具体甄别的时候还是关注那些市场机制可持续的项目。

猜你喜欢

债券市场债券金融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我国债券市场的久期分析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