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21牛志强
牛志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西部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牛志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既得益于乡土文化的浑厚,又受制于乡土文化的凝滞。现代文明对乡土文化的冲击造成农村本土居民的思想彷徨:“起跑线”比拼上的无力感和子女教育的紧迫感。经济狂潮下,乡村语文教师既满怀知识分子的壮志,不甘平庸,又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这些都形成了西部农村语文教育发展的内部阻碍。教育资金投入难以到位,安于现状的维稳心态使得部分教师不思进取,抑制教育革新,这些都给西部农村语文素质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影响。语文素质教育旨在以健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西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1.016
自上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首次见诸报端,继而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被颁布实施以来,教育界就一直争议不断,应试教育曾一度陷入口诛笔伐的境地。然而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实施依然阻力重重、收效甚微,理论界的研究也趋于冷淡。向来被人们视为素质教育“近邻”的语文学科多年来也遭到学界同仁的无情批判,从教材到教法,最后波及到语文教师,这些现象的背后正反映出我们语文教学的无力:既要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又要保持语文课堂的生机勃勃,这是一个难题,对于西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更是棘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成绩尤其关键,因为这关乎到他们的出路。语文素质教育在西部农村中学的实施一开始就不轻松,各方都感觉素质教育会降低分数,他们不能冒险,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现今中国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到了不得不推行的地步。国家需要创新型的人才,我们自己也需要获得全面的发展,以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自觉地把所获得的语文知识内化于身心,升华成为稳定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农村中学是教育的前沿阵地,语文是前沿学科,为了让语文在农村学生成才的道路上发挥出它的正能量,素质教育理应受到重视。“总而言之,从全局上看,我国素质教育启动于1985年左右,形成气候于1990年以后,1995年以后出现了热潮。但我国素质教育目前仍处在探索和构建的初期,促使‘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2]西部农村居于我国内陆地区,崇山峻岭无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由此而产生的乡土文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乡村民俗和山川田野的浸染下而显得淳朴厚实;另一方面,在固步自封的地方意识和闭塞险恶的生存空间中止步不前。西南阴湿之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西北边荒苦寒之地,“白发时下难久居。”(《汉乐府.东门行》)由此导致了两种结果:一是本土教育模式的因循守旧,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甚至本能的反弹。教育人才长期得不到有效补充,教育资金长期得不到落实,大有无人问津之嫌;二是寒门出状元,比如甘肃会宁,会宁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然而那里又是远近闻名的高考状元县,因为那里的农民崇尚文化,虽然他们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文化的人,这就是教育的助力,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此外,农村中学向来是法制薄弱区,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容易伤害别人也不会保护自己,更有师德沦丧之痛。语文素质教育必须融合法律意识,教师和学生的心中都应怀有对生命人格的敬畏,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语文素质教育应该从课堂扩展到校园,奠定学生健康成长的根基。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探讨西部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西部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官僚化”
农村中学管理“官僚化”现象十分严重。某些农村中学校长“官本位”思想浓厚,过度注重个人利益,无视教学规律和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法》等同虚设,广大语文教师非但不受尊重,更是超时工作,低薪糊口。行政指标强加于教师身上,每次学生考试,教师都要跟着担惊受怕,若是成绩未达到标准,则要进行检讨,甚至受到处罚。这种层级严密的管理模式死死地限制着语文教师的个性发展,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处处受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政命令的条条框框拘禁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年轻语文老师往往富有激情,授课风格和教育思想更具前瞻性,他们是语文素质教育的积极实施者。但实际上,他们往往遭遇挫折。农村中学素来流行论资排辈,新进教师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资料整理工作,只能奉行学校制定的有利于分数最大化的教学方案,一些个性化的建议得不到重视,课堂教学改革迟缓,效果衰微。第二,教师的合法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缺乏外在动力,马克思曾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3]农村中学大多数语文教师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了8小时,工资拖欠和不按时发放事件也时有发生。社会上“道德楷模”的压力也时常让他们感到苦闷,举手投足之间不知所措。“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陶渊明《咏贫士.其五》)21世纪的中国国力蒸蒸日上,但是广大农村教师的现实处境依然堪忧,理想之光时有黯淡之色,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综合压力使得一大批有志之士饮恨语文素质教育,在现实和理想的缝隙间挣扎度日。教育是针对活生生的人,学校管理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而,领导者要有服务意识,积极服务广大师生,服务于学校的教学改革,使得学校管理人性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足,语文第二课堂开辟不力
西部地区民族众多,西部文化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农村地区则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以往的风俗文化,但是没有得到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原住居民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也大多处于蒙昧的状态。近年来,一些西部农村中学推出了乡土教材,比如,宁夏农村中学里有专门的“花儿”教材,学生在民族风俗的感染中也促进了语文的学习。校园文化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设,既要展现学生风采,又要渗透教师气韵,二者合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语文第二课堂的开辟,既要有学校领导的支持,更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付出辛勤的努力。但目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第一,农村中学和地方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对口支援机制不完善。目前的学校交流总是在平级学校间进行,视野狭窄。高校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很多都被束之高阁,缺乏应用的平台;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苦于没有专家学者的指导,这种矛盾的现象是不应该存在的。比如,甘肃省庆城县,这里既是周民族祖地,又是革命老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学校里鲜见本土文化教材,高校和农村中学的交流仅仅局限在“实习单位”这一层面上;第二,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筹划,盲目跟风,缺乏地域特色。宣传栏是仅有的少数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之一,里面除了老师简介和优秀学生简介外,再无其他。教师和学生的个性才华风貌的展示缺乏相应的平台,西部本土文化资源也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只是简单的贴几张名人字画和标语就草草了事;第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奖励机制不完善,各种才艺比赛难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是单纯的发一张荣誉证书,相比教师和学生的付出来说,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建设西部特色校园文化需要资金支持,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科学的奖励机制是让校园文化建设充满活力的关键;第四,语文教学局限在教室方寸之地,第二课堂开辟乏力。要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必须利用好语文课堂这块主阵地,积极扩展语文教学第二阵地。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经历一次认知上和实践上的重新定位,因此,语文第二课堂急需开辟。这里的第二课堂是从传统的第一课堂中衍生出来的,是语文教学的多个侧面的不同层次的补充和完善,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第二平台;第五,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语文第二课堂开辟过程中,未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其平等参与。教师通常偏爱优秀学生,大多数学生缺乏机会锻炼自己,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制定一整套系统可行的实施方案,鼓励师生合作,分阶段严格落实。语文第二阵地的成功开辟,语文教师居于核心地位,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班级管理才能。
(三)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伟大使命,其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这是在西部农村中学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就学历来看,目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大都通过进修等方式获得了本科学历,并且不断有本科毕业生补充进来,语文教师队伍总体情况良好,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优秀的标准。首先是专业知识方面,一些语文老师存在欠账现象,语文知识体系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在给学生讲到某些经典名篇时一味地依靠参考资料,缺少自己独特的阅读体悟,要想给学生一瓶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知识漏洞会在学生面前全面暴露,学生会对老师产生轻视心理,进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虽然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上来看井井有条,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是,其中没有文化的灵魂,只是徒具空壳的文字碎片。其次是教育理论方面,由于语文教师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文字信息,工作节奏紧张,很难静心去研读教育理论,难以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很好地与教育理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教学成果。加之农村环境闭塞,一些老师也只将教研论文作为评职称的敲门砖,缺乏主动研究的动力。“语文教师的‘文人相轻’,又主观上使他们觉得‘彼此彼此’,自以为是,语文教研活动形同虚设。”[4]
二、改变西部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学校管理民主化
学校管理民主化,即将教学自主权归还一线教师,教师能够平等参与学校教务的管理和决策,教师的合法权益和个性化发展得到应有的尊重。第一,倡导法治观念,严格执行我国《教师法》有关教师权利和义务的相关规定,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物质待遇,让其安心教学,严厉防范下级教育部门变相克扣或拖欠教师工资等违法事件的发生;第二,语文教师的课堂自主权应得到学校的保障,校长评课不能变成“校长的课”,只见校长,不见语文教师。同时,语文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必须建立在语文教学规律之上,学生的读写能力和阅读能力必须得到充分的训练。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母语;第三,学校管理应完善教师监督机制。广大教师绝不能再扮演“早请示、晚汇报”的棋子角色,而应是对学校的决策查漏补缺。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校务会这个民主平台的作用,敢于讲出自己的真心话,促进学校建设良性发展;第四,学校管理应强化岗位意识。农村中学的管理岗位相对有限,但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各个岗位负责的具体工作都关系着学校的正常运转。我们知道,学校管理工作是繁琐的,大到教学改革,小到校园卫生,这都需要管理者精心筹划,多方协调。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强化岗位责任意识,即“在其位,谋其政。”我们一方面要提拔更多优秀的年轻教师到管理岗位上去任职,给学校管理注入民主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渎职事件的发生,因为教育无小事;第五,学校管理应重视“学生代表”的作用,应该建立完善可行的“学生代表”评议制度。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制度的深刻感受者,他们应该获得民主批评建议的权利。比如,在班级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学校领导者确实应该多听听学生们的意见。总之,要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校长、教师、学生这三方代表都不可忽视,并且应妥善处理好三者的关系:领导积极筹划,教师积极监督,学生广泛参与。
(二)建设富有西部特色的校园文化及第二课堂
农村中学要实行语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开辟语文第二课堂也势在必行,这需要学校领导班子和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当眼光高远,做一个称职的“联络员”。对上,要努力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育人才;对下,要关心教职工的专业成长。校长要把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们请进学校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教职工的专业发展。“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形成一种师生合作、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5]语文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魅力,学校领导班子要做的就是给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平台,比如,成立校广播站,语文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成为主体,从学生投稿中选择广播稿,争取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一次历练。这对于提高西部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大有益处,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会促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对语文老师而言,这也是开辟第二课堂的机遇,相比纯粹当个语文教书匠的生活而言,从事广播站的指导工作可以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举手投足也会更显优雅。第二课堂虽然是第一课堂的辅助,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其作用也显而易见。其次,校园报纸和杂志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语文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校园报纸和杂志就是这样一种驱动力:第一,它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校园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会给学生以激励,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好语文的信心,从思想品德方面来说,会促使学生向文化典籍靠拢,文化的感染可以塑造他们向善的人格;第二,它可以成为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品读作文,看看如何将自己的心中事在作文中艺术地表达出来,学生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结合当地生活实际进行解答。文体应当多样,诗歌、散文、小说都应当鼓励学生去写作,儿童是诗歌的天然种子,教师应当好引路人,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写作计划,利用好校园报纸、杂志这一平台来成就学生,其他活动像古诗文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等,将学生推到表演的前台去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而不再是教师充当主体,把学生当绿叶,自己做红花;再次,学校领导应该力促建立定期的专家讲座制度,内容涵盖各个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地方高校应该成为农村中学的对口支援建设单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要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必须将培育校园文化和开辟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不但要从本学科的角度去培养思维能力,更要跳出语文看语文,从思维科学的高度,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6]
(三)全面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7]语文教师把关语文教学,集体智慧往往更胜一筹,但语文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导致了语文教研活动的直接塌方,对此,我们应该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各个语文教师之间应该进行教学设计的互动交流,在教研活动上确定最优教法,再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学校内部首先形成教师自我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机制,并且逐渐形成制度化的规范,确保语文素质教育有序进行。语文教师应该严格执行个人专业成长计划,尤其是在专业知识方面,阅读书目应做成清单并且要有笔记记载,也可以写成教研论文的形式。语文专业知识总体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块,外加语文教学理论,语言方面应重点遵循中学语文教学语法来学习,教师在阅读专业书籍时可以从中挑选出适合于学生接受的部分;文学方面虽内容较多,但除去一些经典篇目需要熟记以外,大多只要熟读即可,但是,要在课堂上融会贯通地给学生讲出来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自己下狠功夫,将在大学时期落下的功课一一补回来;语文教学理论则是在掌握以上两部分内容后的更高要求,诸如教材的处理艺术、教学信息的处理艺术、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等等。在教学理论的学习上,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去理解并不困难,通过相应的学术期刊和网站关注理论界的动态,阅读名家的著作,多写教研论文,逐渐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西部农村中学更应该一马当先,勇于面对自己的困境。“语文教师就必须从自我做起,勇于探索和实践,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8]以健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同时,校长必须成为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急先锋”,逐步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不但要让历史文化的因子继续在这片乡野土地上世代流传,生生不息,而且要让后来人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合力下茁壮成长,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光辉!农村中学落后的语文教学方式正在以批量的速度扼杀未来的学术和文学人才。因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引,一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实乃毒药,而真正的文学经典被锁在资料室,学生无缘得见,此乃教育之蠢事!当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中文系后,意愿学习的学生他们会发现自己知识上的严重断片,需要花费大力气去补课,而混日子的学生有的则不了了之,重复以前的恶梦。
在当下群雄激荡的时代,农村学生必须依靠语文课堂上的指引去阅读经典,将他们在土地上的实践变成纸上的文章,这样得来的语文素养纯正而浑厚,必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插上希望的翅膀,这也是我们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旨归!
[1] 贾永珍.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1):67-68.
[2] 范叶颖,张稳.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其反思[J].科技导报,2011(15):110-11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4] 林清萍.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J].新余高专学报,2007(4):121-122.
[5] 朱怡青.和谐教育: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C].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7.
[6] 陈傅东.关于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调查[J].教育导刊,1999(6):25.
[7] 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
[8] 魏福荣.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 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17):29.
[学术编辑 龚雨轩]
[责任编辑 张雁影]
The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estern Rural Middle School in China
NIUZhi-qiang
(ShaanxiNormalUniversity,CollegeofLiberalArts,Xi’an710119,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ural education got benefit from the local vigorous culture,which subjected to local culture. Modern civilization has the impact on the local culture. Under the economic boom,the countryside teachers usually has the problems of career ambitions,and unwillingness of mediocre. All of these problem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of west China. The local governmental education department is not efficiently on making the education reform,while education funding is difficult for western schools to get,and some teachers are lack of productive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form innovation. All these have caused the external press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aims to improve Chinese education accomplishment in a healthy way.
rural middle school;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quality education
2016-04-07;
2016-07-04
牛志强,男,甘肃庄浪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科教育
G633.3
A
2095-770X(2016)11-00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