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问题
2016-12-21杨忠
杨 忠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广元 628017)
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问题
杨 忠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广元 628017)
高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专业特征、社会经历和写作困惑等自身情况,指导学生撰写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毕业论文。高校教师在了解和分析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基础上,除了要指导学生合理选题以外,还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立足平时;深入学习,立足思考;素材整合,立足有效;反复提炼,立足创新。这样的毕业论文,才能够立足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立足师范特色,立足在此过程中的自我发展。同时,这样的毕业论文指导,对于其他高校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师范专科学校;毕业论文;指导;选题;积累;提炼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1.013
“毕业论文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察学生对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的所有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水平,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和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和升华。毕业论文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现状来看,由于各种主观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出现种种令人担忧的问题。”[1]对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就教育方面的题材而言,应该是建立在自身认知能力基础之上的。因此,指导学生论文撰写的高校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写出自己的思想。本文就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提出“重在指导”的观点,既是对教师教学的参考,也是对学生写作的指导。
一、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现状
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现状,大致有以下五种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漫不经心,意识淡薄
学生明明知道,高校学生在毕业前夕,须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学生却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他们的指导思想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缺乏平时的写作意识。
(二)主观臆断,闭门造车
不能根据所论事物的客观实际情况和自身的认知能力,只凭主观对事物做出判断,固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不做深入了解和深刻研究。因此论文不仅了无新意,而且难以反映客观实际。
(三)抄袭拼凑,断章取义
要么全文下载,要么下载一篇稍加修改,要么将几篇内容相关的文章拼凑而成,要么将他人文章内容粘贴在自己的拟定的提纲之下并稍加改动。这种拼凑或改动后的文章,由于缺乏认知与组织能力,往往是断章取义而导致逻辑混乱。
(四)选题不当,好高骛远
不考虑师范专科学校学生还不具备教学实践经历的实际,论题太过宏大 ,如《农村学前教育存在问题研究》;不考虑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局限,论题难度过大,如《最根本的数学思想就是转化思想》。这说不上是自不量力,但却可以说是好高骛远。
(五)写作不力,眼高手低
缺乏写作技能,也缺乏学术水平,更缺乏创新能力,却偏偏要选择高标准、高层次的学术类文章。有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的是自我感觉良好,其实都是眼力过高,但写作手法过低,实际做不到。
这些毕业论文撰写现状,其产生根源最为根本的是“漫不经心,意识淡薄”所致。即便是“车到山前”,心思也在他“路”,认为毕业论文总能够“自然直”,因为“眼下找工作要紧,写什么论文!找个好工作幸福一辈子,毕业论文写得再好也不能当饭吃,能过就得了!”[2]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选题
选题就是一种写作定位。选题是否合理,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一般来讲,只要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的和客观的认识,都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那么,对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应该考虑其专科层次和师范特性,把要求放低一点,把内容放实一点,把题目放小一点。
(一)立足非教学经验类选题
教学经验类文章,是具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所写的文章,在校毕业生不可能完成这样的文章,即便是经历了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的实践活动,也仅仅是接触到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点“皮毛”而已,何谈教学研究?因此,对于教学经验类文章,师范毕业生只能学习而不宜作为选题,但却可从中学习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学习写作规范,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互联系。只有亲身经历了一个比较长时期的课堂教学的实践,并且立志投身于教育事业,才能逐渐地体验和感悟为师之道和教育之道,才能表达和传递属于自己的思想。
例如,像《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这样的文章,不仅题目偏大,而且谈论的是有效教学,谈教学设计,对于不具有一定实践经历和教学能力的高校学生,一般的教学设计都未必掌握,又何来有效的教学设计?这分明就是一种抄袭和应付,作为高校的指导教师如果任其敷衍而就此“过关”,那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学生学术道德的不负责任。
(二)立足调查研究类选题
师范毕业生虽然不具有教育教学实践的经历,不宜将教学经验类文章作为选题,但却可以结合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可以调查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现象,调查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状态,并在其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统计与整合,最后作出深刻的分析,在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师范毕业生可选择调查研究类文章作为选题。例如,某师范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关于城区小学教师订阅学习期刊的调查分析》。这样的选题就比较恰当,既有调查研究的意义,又便于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
(三)立足知识应用类选题
学生在高校期间所学习的学科知识,是比较系统的和高端的。但这种比较系统的和高端的学科专业知识,对于专科层次的学生来讲,知识的系统性和高端性是极其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毕业论文的选题不宜在学科知识的理论研究层面,而应在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层面。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高校学到的学科知识在中小学学科中的应用,站在知识的高位去理解和指导低段学科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在高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在社会生活或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站在学科知识的角度去构建学科知识模型作为课题研究。因此,就学科知识的应用而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可选择知识应用类文章作为选题。
例如,有位数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在学习了《解析几何》课程以后,其毕业论文的选题是《例谈基向量解题的优越性》,从基向量的选择具有灵活性、表示具有任意性、平移具有天然性、图形具有简洁性和运用具有可操作性等方面,结合典型而生动的高中立体几何中的例题进行了阐述,站在空间解析几何的高度去认识和指导中学数学问题。
(四)立足学习感悟类选题
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如果能够做到反思、回顾和归纳,就一定能够对这门课程有所感悟。这种去感悟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的态度,回顾学习的历程,归纳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的收获和对自身的影响,就是一种选题。只不过,这些感悟必须要深刻而富有哲理,要形象生动而能影响他人,要能触动思想而彰显课程魅力,这就需要指导教师的倾力相助并精心打造。事实上,这些有关学习感悟方面的文章,对于后来的学习者和教师的教学都是具有影响力的,每个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有过困惑、痛苦和幸福,怎样面对困惑、减少痛苦而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是莘莘学子们的追求,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教学,这恰恰是我们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缺乏的。因此,师范毕业生不妨将自己的学习感悟作为选题。
例如,一位师范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我所认识和感知的数学》,其中有这样一段:“在数学面前,我们会面对诸多的困难,我们也因此学会了许多的应对方法和策略。数学不仅充实了我们的头脑,更发展了我们的身心。”另一学生在《我的数学观》中说道:“要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大的成就,就必须学好数学。学习数学并不仅仅只是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和平时的锻炼培养一种严密、理性的思维方式。”再有一学生在《以“数学”育人》中说:“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是单纯的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而更应该在无形中给自己学生一种榜样,一种力量,在数学的基础上塑造人的完美人格。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师更应该注重数学对于人的发展、培养、锻炼作用,即使今后我不能成为一位数学教师,我仍会提倡以‘数学’育人!”
如此看来,“只有学生将兴趣统一于专业方向,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真正实现选题和论文撰写的目的。”[3]
5.家校协作前行。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外部条件。小学生的学习,家校协同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学困生的家长,我们更要多些理解,他们其实心里比谁都焦急,教师过多的抱怨和指责只会让家长和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遇到性急的家长或者会对孩子大声呵斥或对孩子大打出手,更让孩子心怀怨恨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教会家长基本的监督、指导方法,同时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用激励的方式去引导,养成好习惯。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指导策略
王海岳教授认为,“一篇合格的论文需要长期的学习、培养和训练,不可能在几个月时间内完成,也不可能只由一位指导教师来传授完成,而是各门功课、各个教学环节等整个教学过程共同完成的。”[4]因此,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完成需要较长时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较多的指导。
(一)善于积累,立足平时
许多师范生之所以不能写出有着自我见解的毕业论文,以至于全盘照搬别人的文章,就是因为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写作素材的积累,要靠平时的积累。其实,有的论文就是依靠积累的素材而确定的选题,有积累就会有底气,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接“地气”。因此,务必“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逐渐积累一些兴趣点,储备相关知识,选题时较易把握。”[3]
1.提早积累——积累的意识
写作素材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是在长达数年的大学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可以说,在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第一个学期,学生就应该知道有毕业论文的学习项目,也有毕业论文的严格要求,指导教师就应该介入教学,或开设教育研究方面的课程,同时应该使广大学生树立一种论文写作的素材积累意识。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学生就应该着手写作素材的积累。
2.广泛积累——积累的途径
写作素材的积累,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广范围积累。学生只要有具有了积累的意识,就能够积极主动地积累素材。可以在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各种信息资源中积累,也可以在自身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加以积累。任何时间,任何场所,任何事件,任何现象,都不妨带着研究的眼光和思考的大脑去发现其中的那些值得积累的东西,做一个资源积累的有心人。事实上,这种资源积累的有心人,培养的不仅仅是论文写作的品质,也是在培养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一种学者品质,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写作本身。
写作素材的积累,不可能什么都积累,要有选择性地积累。选择那些经典的素材或案例,往往是具有代表性的、适时的、生动的、鲜活的和最具说服力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得起考验和重复,是经久不衰的,是给人以启迪和智慧的。当然,经典也是相对的,对于涉世不深的高校师范生来说,经典是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实践历练的程度而不断更替的。一般地说,只要自己觉得是有价值的素材,都可以积累。积累越多,经典越显;经典越多,选择余地就越大。
4.及时积累——积累的方法
写作素材的积累,讲究的是及时积累。许多经典的素材或案例,往往是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间产生的,尤其是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或顿悟,往往是一闪念之间形成的,如果不能及时地记载下来,那么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很有可能再难以捕捉,即便是拼命地回忆当时的情境,恐怕也难以还原那种完整的信息。对于这些稍纵即逝的写作素材,就容不得半点的懒惰和滞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记载下来,最好能够储存于电脑。在这里,电脑比大脑可靠,因为大脑会有遗忘,而电脑将永远存放。
(二)深入学习,立足思考
关于论文的写作,其写作的方法和技能必须依靠自身的学习,而对于那些优秀的论文,其精华之处也必须依靠自身的学习和领悟,并且是深入地学习,勤于读书,勤于动手,关键是还要善于在读书和动手中学会思考,学会研究。
1.在课程中学习
文科专业的学生本身就开设有写作课程,而理科专业的学生也有中文方面的公共基础课。即便是理科专业的学生没有写作课程,也没有关于教育研究方面的课程,也应该主动地学习这些课程。这不仅是写作毕业论文的需要,更是今后作为教师基本功的需要,更普遍地说是每个人表达思想的需要。因此,师范生首先要重视在课程中学习写作。
2.在文本中学习
学校本身就是文本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在高校,除了课程文本资源,图书馆便是学生最值得去的地方,这是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着丰富的知识宝藏,可以阅读到方方面面的书籍和期刊,从中可以欣赏到经典的文章,这些都是学者们写作的产物,是思想的宝库。因此,师范生千万不能忽视这一天然的写作资源,在文本中学习写作。
3.在网络中学习
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盛行、最丰富、运用最广泛的资源。但是,师范生在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时候,也应该有选择性地学习,可以直接点击关于论文写作的网站,也可以选择那些优秀的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章,切忌原文照搬,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在互联网中学习写作,应该是年轻人最“拿手”的一种学习形式。
4.在交流中学习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学习,应该成为师范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素养。同学之间免不了要谈论关于毕业论文的话题,要学会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从中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思想。同时,还要学会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文章作者之间的交流,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现代网络开创了更多的交流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邮件、QQ、飞信等网络工具,缩短学生论文递交的时间,增强论文交流的次数,提高反馈意见的传达,使得论文指导更加便捷、高效。”[1]“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目的、有计划的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介绍给学生,并同学生探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5]教师发表的适合于学生学习和借鉴的论文,也可作为交流的内容,而且是一种最具说服力、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范例,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三)素材整合,立足有效
论文的选题一经确定,并且写作的素材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这时就可以考虑动手写作论文。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安排文章的布局,即构建文章的写作框架或写作提纲,并将积累的素材进行有效地整合,使其能够恰到好处地“对号入座”。通俗地讲,素材的有效整合就是根据题目需要将其整理与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培根说过:“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是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肚中抽丝;而应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
1.理论素材的整合
当论文的观点需要理论支撑时,就须将平时积累的关于理论方面的相关素材进行整合。如果这些积累的素材仍然不能满足理论支撑,那么就还须有针对性的再积累。一般地,积累的素材远远超过文章所需要的数量,这就需要将这些集中的素材在质量上下功夫,逐一进行筛选和深化,使其一一对应。理论性的素材一定要标明其“出处”。
2.案例素材的整合
同样,当论文的观点需要案例支撑时,就须将平时积累的关于案例方面的相关素材进行整合。如果这些积累的素材仍然不能满足案例支撑,那么就还须有针对性的再积累。一般地,积累的素材更是远远超过文章所需要的数量,这就需要将这些集中的素材在质量上下功夫,逐一进行筛选和深化,使其一一对应。实践类的素材一定要生动形象。
3.感悟素材的整合
在平时的素材积累中,那些在一闪念之间生成的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或顿悟,往往是文章的精华所在。但这些自我感悟的素材,由于当时缺乏写作的方向,所以是随意记载的,而现在明确了写作的方向,就须将这些支离破碎的反映论文思想的素材整合起来。自我感悟的素材越多,就越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要尽可能避免重复别人的思想。
(四)反复提炼,立足创新
一篇成功的论文是需要反复提炼的。也就是说,在完成了论文选题、素材积累、文章框架、素材整合以及论文初稿之后,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此时的论文也许只是“半成品”,还需要经过多次的提炼才能成为“合格品”,甚至是“精品”。提炼的过程就是经受锻炼的过程,是学术考验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种反复提炼的过程中,提炼文章的创新点是重中之重,同时,要勇于删去那些并不需要的东西。
1.提炼思想
任何文章都有主题,都有中心思想。要想准确、形象、生动、艺术地表达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观点,就必须要在准确、形象、生动、艺术上下功夫,从起初的比较准确、比较形象、比较生动和比较艺术,逐步达到更加准确、更加形象、更加生动和更加艺术,这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提升的过程。当然,这种提炼是辛苦的,也是要讲究文笔的。
2.提炼方法
如果文章的观点中涉及到操作性或技能性的问题时,那么就涉及到学科知识或学科理论应用的方法问题,这些方法是需要反复提炼的。对于一种新的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要提炼出“新意”,而且要提炼方法运用中的案例、技巧和过程。经过这样的提炼,要使“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提炼亮点
那些在一闪念之间生成的一些奇思妙想或顿悟就是亮点,但这些亮点往往只是一些“点”,要想形成观点,可能还需要围绕主题拓展开来,也许还能由此引发出新的亮点。亮点同样需要提炼,究竟是不是亮点?为什么是亮点?何时何处才能成为亮点?怎样才能“亮”起来?可以说:有亮点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亮点就是自己的思想。其实,亮点就是创新点,提出一个别人还没有研究过的课题,这是创新;用与别人不同的研究方法去进行研究一个已经研究过的课题,这也是创新;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首次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是创新;将已经在某一领域得到应用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新的领域中去,也是创新。
总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的毕业论文,要立足自身的认知能力,立足师范特色,立足在此过程中的自我发展。作为高校的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设计选题,共同探讨研究路径,独立实验设计,独立成文,学会独立思考,尽快转换生活角色,及早适应社会。”[6]
[1] 刘利,李在林.大专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及其指导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2):24.
[2] 中国青年报调查[EB/OL]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7121711949125196884.html.
[3] 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04):53.
[4] 姜斌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2013(12):87.
[5] 黄良英.加强教学常规向量提高毕业论文质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7):128-129.
[6] 呼汉卫,刘正远,张茂仁,等.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94-396.
[责任编辑 李亚卓]
On the Guidance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ion Thesis
YANGZhong
(NorthSichuanCollegeofPreschoolTeacherEducation,Guangyuan628017,China)
For the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ion thesis,college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explain how to write and how to meet academic requirements and not just make the students to write papers on the eve of graduation. It should be depend on th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social experience and writing confus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ir own situation to guide the students’ graduation thesis writing.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and analys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graduation thesis writing,not only guide students to choose a suitable topic but also to do related research with proper schedule. During the process,the teachers should make students learn more knowledge and dig deeper research of the topic,integrate materials effectively,and extract ideas based on innovation. Such a graduation thesis can be based on the students’ own cognitive ability,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education,and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self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this graduation thesis guidance for other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ion thesis also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students of normal college; graduation thesis; guiding; selection of a subject; accumulation; extract
2016-03-09;
2016-05-31
杨忠,男,山西沁县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四川省特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师教育。
■教育技术
G424
A
2095-770X(2016)11-0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