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建筑学会国际青年建筑设计竞赛:可持续的中国乡村
2016-12-21
2015中国建筑学会国际青年建筑设计竞赛:可持续的中国乡村
ASC International Youth Competitio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2015: Rur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1 竞赛宗旨
作为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国际建筑设计竞赛,面向世界范围内投身于建筑设计的35岁以下青年人才,旨在鼓励青年建筑人才在建筑设计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选拔优秀设计作品。竞赛关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的新城镇化问题,致力于为切实推动新时期中国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激发有益的研讨。优胜作品将在实地建成。
2 竞赛题目
乡村社区中心
在中国广大乡村地区,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而在目前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将向何处去、乡村的居民将如何受益于乡村的改变,值得关注,作为青年建筑师,能够切实地为乡村做些什么呢?
本次竞赛为世界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参赛者提供一个真实存在的设计地段,该地段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横路乡柘林湖畔,靠近304省道,距离庐山景区约100km,路桥对岸是包含多个自然村的聚居地。该地段所在区域既包含中国南方乡村的多种普遍特征,也有其独特之处,有待参赛者发掘并通过建筑设计使其更为明确。
希望参赛者在示意图绿线标示范围内确定合适基址设计一座500m2以上的乡村社区中心。建议该社区中心包含基本的乡村公共服务功能,并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便利且氛围良好的交往、休闲、聚会的空间。设计者自行设定社区中心在这两方面的功能,也可根据当地居民实际需求加入其他有说服力的新功能。
本次竞赛鼓励参赛者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提出具有创造性、想象力的设计方案。与此同时,由于获奖方案将在指定地点实施,方案必须对造价及建筑的可实施性有所考虑。
3 参赛人群
世界范围内35岁以下(生于1979年12月31日后)的大专院校学习建筑设计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从事建筑设计实践的建筑师。
4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清华大学
支持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世界建筑杂志社
联合承办:上海原境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江西美术专修学院
5 竞赛评委
联合评审主席
周畅,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崔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评委
朱文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孔宇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葛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浩如,山上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宋照青,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余静赣,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创办人
张利,《世界建筑》主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鲁安东,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兰德尔·H·柯曼(Randall H. Korman),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
卢卡·莫利纳里(Luca Molinari),那不勒斯第二大学教授,评论人、策展人
6 评审过程
2015年6月发布竞赛信息以来,收到来自国际、港澳台及中国大陆参赛者报名共计472组,实际有效作品202份。
11月11日在上海北外滩耀江国际广场召开。出席本次评审会的评委有:周畅、孔宇航、余静赣、李翔宁、葛明、宋照青、张利、山陈浩如、鲁安东。此外,未与会评委庄惟敏、朱文一、兰德尔·H·柯曼、卢卡·莫里纳利,根据本次竞赛参赛作品的电子文件进行了网上评审。经过评委5轮投票,最终产生优胜奖1名,佳作奖2名,提名奖20名。
孔宇航:这是一次高水平的竞赛,评委很优秀,不管是参与的年轻学生还是年轻建筑师都反映出了他们对“乡建”的理解,尤其最后我们选出这3个奖还是高水平的,而且是国际性的竞赛。
宋照青:这次评审是我参加这么多评审以来大家意见最不统一的一次,大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研讨,最终的结果和我的预期比较相近,我很高兴。通过大家在过程中的争论,我发现年轻建筑师有很大的潜力,有非常好的素养,能够更好地为建筑的发展做出我们这代不一定能做出来的贡献,非常高兴。
余静赣:刚开始评的时候我心里没底,但是看到方案很满意,有很多很好的方案,在评选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想表达的表达出来;最后的得奖方案,作为当地人、作为要把它呈现出来的一个建筑师,我很开心,相当于喝了酒一样,很畅快,这个方案在当地能落地,有地气,非常棒。
葛明:中国当代的乡村建筑设计与营造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开始,万事开头难,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李翔宁:通常我们建筑评审里面会隐藏自己的观点,但这次是非常公开的,能够把不同的意见都经过了反复的探讨,最后形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结果,我觉得这是特别棒的一次评审会的尝试。
鲁安东:今天评得特别棒,不光讨论方案本身,而且我们当前很混乱的“乡村建筑学”的很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在今天的评审中都呈现出来了,这个特别重要。我们今天看大多数投稿的方案有很多陈词滥调、对所谓乡村建筑的误解,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因为是很多最基本的概念、价值判断的标准不清楚,比如“社会价值”,我觉得今天其实是在建筑学更根本的意义上讨论乡村对建筑学的意义。
陈浩如:从此次选出的23个方案可以看到,一是入围的设计标准大幅提高,二是评判的标准呈现多元化,可能预示建筑界“百家争鸣”的开始。评委们对“乡村建设”确实各有看法,在评论过程中有不少争论。我认为乡村建设首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潮流,也是建筑学介入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此次评审与各位评委交流后感到尤其受益。
1 2015中国建筑学会国际青年建筑设计竞赛平面图
2 与会评委(左起):陈浩如、余静赣、鲁安东、宋照青、周畅、李翔宁、孔宇航、葛明、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