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DC-DC变换器

2016-12-21于成金贾婷江旭陈琪彤

数码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充电电流框图流程图

于成金 贾婷 江旭 陈琪彤

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

双向DC-DC变换器

于成金 贾婷 江旭 陈琪彤

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

本系统以Buck和Boost并联,实现双向DC-DC交换,以STM32为核心控制芯片。Buck降压模块使用XL4016开关降压型转换芯片,通过单片机闭环实现恒流输出控制。放电回路选择Boost升压模块,以UC3843作为PWM控制器,组成电压负反馈系统,通过调整PWM的占空比,实现稳压输出。系统能自动检测外部电源电压变化,在负载端电源较高时自动切换成充电模式,反之切换为放电状态。系统具有过流、过压保护功能,并可对输出电压、电流进行测量和显示。

DC-DC交换 Buck Boost PWM控制

1 硬件设计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DC-DC降压充电模块、DC-DC升压放电模块、MCU控制模块、显示单元、转换开关、稳压电源、电池组七部分组成。本系统可实现手动和自动充放电模式选择。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工作原理:转换开关调整为充电模式,直流稳压电源输出大于30V电压,经降压模块以小于24V电压、2A恒定电流为电池组充电。当转换开关调整为放电模式时,电池组输出电压经UC3843升压模块达到30V为负载供电。

1.1 充电系统原理

充电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充电系统框图

采用XL4016做Buck调整,FB脚接电流负反馈。由0.05电阻将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并放大20倍,这时就将电流的误差也放大,使误差判断器更准确的判断误差。单片机采集放大后的电流信号并给出基准电压,误差放大器判断将结果送入FB端,控制输出电压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电流。

1.2 放电系统原理

放电模式时,电池作为电源通过变换器提供高压侧负载能量,输出恒定30V电压到负载。因为要求恒压输出,所以引入电压负反馈。反馈回的电压信号接到UC3843电压反馈端,与内部基准电压比较,控制PWM波脉宽,因此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

PWM控制开关管导通,电感以v/L速度充电,把能量储存在L中。当开关管截止时,L产生反向感应电压,通过二极管D把储存的电能以(U-Vo)/L的速度释放到输出电容器Cs中。输出电压由传递的能量控制,传递的能量通过电感电流的峰值控制。开关信号的频率为60KHz,可以达到稳定输出30V电压。

单片机采集负载电压,判断如果电压小于30V则转换充电模式,否则为返点模式,因此到到自动切换目的。

2 软件部分设计

2.1 程序功能描述

软件部分主要实现AD采集、键盘设置和显示。

1)AD采集:恒流充电电流采样,过压保护电压采样,自动切换电压采样。

2)键盘实现功能:步进调节充电电流。

3)显示部分:显示充电电流、输出电压。

2.2 程序设计思路

单片机上电后,实时采集充电电流,在单片机内部进行运算,通过液晶屏显示。充电时单片机采集到电池充电电压,判断如果电压大于24V,则单片机控制开关断开,停止充电。放电时,单片机采集负载两端电压,判断电压是否大于30V,如果大于则系统切换为充电模式,否则为放电模式。

2.3 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所示,自动切换子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主程序流程图

3 结论

①在充电模式下,电流步进值不大于0.1A,误差精度小于5%。

②具有良好的变化率和控制精度。

③具有过程保护功能和较高的变换器效率。

④放电模式时,30V稳压性能好。

[1](美)马尼克塔拉著,王志强等译.精通开关电源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长谷川彰.开关式稳压器的设计技术(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贾婷(通讯作者):女,沈阳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信息教研室,职称:讲师。

猜你喜欢

充电电流框图流程图
一种新型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研究
捷豹I-PACE纯电动汽车高压蓄电池充电系统(三)
电路图2017年凯迪拉克XT5
算法框图的补全
铅酸蓄电池充电器设计与实现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空载母线电容测量及充电电流计算
轨道内燃机车充电发电机发电不稳定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基于图表法构建《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