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中的毫厘之变
2016-12-21陈秀玉
●陈秀玉
关注细节中的毫厘之变
●陈秀玉
《教育的细节》历时八年,书虽不是很厚,却感觉沉甸甸的。全书共分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和“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读着“守住教育的重心”这一部分,品味着朱永通先生对教育重心的思考。
教育的重心是什么?朱永通先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虽不能简单从教育中寻找线索,但至少应该让我们在教育上加以警惕,自觉抵制时代和社会的破坏,并把教育的重心落在成全每个生命上——扩大每个生命发展的素质范围——品德、操守及富有创造性的智慧,而非默许甚至鼓励学生与社会同流合污,把‘经济上的成功’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
“把教育的重心落在成全每个生命上”,我们就该关注一些隐性的课程,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就要遵循孩子的“日节律、周节律和四季节律”,努力与他们合拍。朱永通先生在书中说道:“我们的教育深中实用主义的毒,忽略了太多看似无用的好东西,比如规则教育,培养孩子从小重视规则的意识,学会在接纳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享有学习、交友、游玩等方面的自由。”
现在,我们的规则教育有时很随意。首先是制定规则的随意,遇到问题临时定个规则是常有的事,规则的随意制定、随意改变让孩子不知所措。其次,执行规则无原则性。再好的规则若是执行力度不够,便是形同虚设。孩子的规则意识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与强化。
不做伤害学生的“好教师”。在“教育中的习以为常”一辑中有两篇讲到了“好教师”。看到这样的话语很揪心:“许多教师因有了‘好教师’的头衔,享受着体制带来的各种优渥的待遇,风光无限,但为何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学生而言不仅一点儿‘好’也没有,而且面目可憎,有的甚至成了学生一辈子的梦魇。”
在实习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一个细节:平时谈笑风声的班主任,一进教室就变得严肃。在介绍经验时,她说,对学生要严厉,你对学生笑,学生就不容易遵守规则,课堂纪律不好,听课效率就低,成绩就差。这位老师据说是学校、家长公认的“好老师”。不少家长争着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班级。
我告诉自己:不做那样的“好教师”。我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召唤,尽力让学生更自然地学习,更愉快地成长。读到朱永通先生那篇“柔美的教育”,我知道了自己想当什么样的老师——“柔美的老师”,像水一样,能含万物,又能载歌载舞把最美的“鹅卵石”呈现出来。
要笑着教学,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相处,又要让孩子们有规矩意识,知道底线并不容易。“不能依着自己的本能或本性来管学生,也不能整天讲空头大道理,而是要开窍,多琢磨一些‘降伏’学生的‘土办法’。使之感受到你的爱,并获得学识和做人上的进步。”为了有好的“土办法”,我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在日常教学中反复实践,花了不少心思,因此与孩子的相处舒服一些。
学会与孩子说话。在中国,奴性思想、官本位思维的人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看了“怎么和孩子说话”,我似乎找到了问题所在——从小,我们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我们的话语方式无不是在培养“官者至上”的观念。
朱永通先生的一个比喻说得很形象:“人类虽然没有尾巴,但教育却变着花招,唆使人们利用语言,去发挥狗尾巴的功能。”孩子就这样在教育现场中,被我们言语灌输了官本位思想,强化了奴性。以致于必须独立思考时,也唯唯诺诺。
教育于起始处,教育于日常中,不要低估我们的日常言行对下一代的影响力。应如朱永通先生一样,关注教育的细节,寻找细节中的毫厘之变,为教育的春天尽自己的一分微薄之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诏安县金星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