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重症脑梗死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因素分析

2016-12-21郑艳陈岚余倩

贵州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胃管神经功能障碍

郑艳 陈岚 余倩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2)



△通信作者

影响重症脑梗死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因素分析

郑艳 陈岚△余倩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2)

重症脑梗死; 上消化道出血; 胃管

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急性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在有严重伴随病、复发性出血患者中病死率可达25%~30%。同时上消化道出血也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可高达40%~80%, 急性重症脑梗死中发病风险高达 75%以上 ,主要表现为应激状态下产生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乃至溃疡[1]。本文就影响上述患者预后的因素作一分析,进一步探讨重症脑梗死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3年12月至2015年 12月我科ICU收治的60例重症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及脑干等重要部位梗死)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38 例 , 女 22 例 ; 年龄 35~78(64.5±3.3) 岁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 CT 或MRI 确诊急性脑梗死 ;所用患者均上有胃管,同时所选患者病前无消化道疾病史。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临床表现有咖啡色呕吐物或从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排柏油样便或黑便, 大便隐血呈强阳性,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2 g/L(排除其他原因)。所选患者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后均以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胃注止血药物治疗,同时将上述观察者按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分为<5 d(42例),≥5 d(28例)两组,进一步观察。

1.2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意识障碍损害程度 、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死亡率等指标。

1.3 评定标准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 ;(2)意识障碍程度 : 参照哥拉斯哥昏迷量表积分(GCS)评定,14~15分为清醒,8~13分为意识障碍,≤7分为浅昏迷 , ≤ 3 分为深昏迷 。

2 结 果

60例重症脑梗死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出血停止时间<5 d为42例,≥5 d为28例,两组患者在NIHSS评分、GCS评分、MODS及死亡率方面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NIHSS评分越高,GCS评分越低,并有MODS比率越高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较长,且死亡率相对较高(见表1)。其中有6例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量少(胃管中持续引流咖啡色物20~30 mL/d),出血时间长为主要表现,后行床旁胃镜检查后显示除胃部有多处黏膜损害,其食道也见黏膜损害,考虑与胃管有关,拔出胃管后1~2 d上消化道出血停止。

表1 重症脑梗死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注:两组相比,除肺部感染外,其他项P均<0.05。

3 讨 论

本研究中发现NIHSS 评分越高,GCS 评分越低,伴MODS者其上消化道出血时间较长,不易停止,且死亡率较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短的患者高,提示预后差。NIHSS 评分越高,表示神经损害越重,严重脑梗死急性期往往伴有脑基底节区、丘脑、脑干损伤,当丘脑下部、丘脑、边缘系统及下行自主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损伤时,可影响副交感神经,导致胃泌素分泌增加,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促进黏膜及血管损伤,引起糜烂及出血[2]。严重应激状态下,机体不能维持胃黏膜正常循环,造成黏膜缺血、缺氧,导致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减少,局部前列腺素合成不足,以致pH下降,黏膜及血管进一步损伤,引起糜烂及出血,根据病情越重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易停止,考虑可能与应激持续存在有关。另一方面急性脑梗死所致的MODS在临床上是常见的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并发症[3],在重症患者中更为明显。MODS可导致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层充血、水肿、黏膜糜烂、灶性出血和脱落,出现急性糜烂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导致出血。重症脑梗死患者病情越重,易并发肺部感染,机体应激持续时间长,感染及应激导致MODS形成,根据本研究结果考虑上述因素相互作用,促进并加重上消化道出血,使其不易停止。

本研究发现有6例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量少,出血时间长为主要表现,床旁胃镜提示除胃部有多处黏膜损害,其食道也见黏膜多处损害,未见溃疡,考虑与胃管有关,拔出胃管后1~2 d出血停止。延长胃管置入长度可以降低鼻饲患者的反流率、误吸率、呛咳率、肺炎及腹泻发生率,但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没有优劣[4]。故出血考虑可能与胃管对食管及胃部造成的物理损伤有关,重症脑梗死患者中几乎均使用鼻饲,但胃管相关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低,其相关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往往伴有意识障碍,病情危重, 常引发严重而持久的 应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并发症,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越重、意识障碍越重,并有MODS的上消化道出血预后差,出血时间长。神经功能损害重,意识障碍重由疾病本身决定,减少MODS的发生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停止。同时当出现出血量不大,但一般上消化道处理效果差的患者要警惕胃管的物理损害,这样的患者拔出胃管后上消化道出血迅速停止。

[1] 石俊,刘超,玄汉石.重症颅脑患者营养及代谢支持的应用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4):254-255.

[2] 焦晓莉.脑梗死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2): 159-160.

[3] 洪志,郭富堂,朱汉英.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特点[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1,8(2):87-88.

[4] 张玉香,张玉榕,曹建华.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留置胃管长度的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372-1374.

R743

B

1000-744X(2016)09-0966-02

2016-04-13)

猜你喜欢

胃管神经功能障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