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往事

2016-12-21杨汝骅

大理文化 2016年7期
关键词:苍山爬山水井

●杨汝骅

大理往事

●杨汝骅

操场上的李子树

早些年,坐落在洋人街往北、博爱路西边的大理一中中院(也有叫分院的)是一中的初中部。中院最北边,顺着玉洱路从东到西一溜共有十二间教室,初一到初三,每级四个班,每个班差不多有50个学生,整个中院容纳了我们600多个同学。同学不多,教职员工也不多,院坝就显得很宽阔。我们的教室南边是老师们的办公室、会议室,再往南就是大操场了。

50年前在中院读书求学的日子,除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几节课以外,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在操场上,因为那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无拘无束信马由缰、释放天性、展示青春活力的舞台。

操场外围是一圈400米跑道,一万米长跑要跑25圈,这个项目基本是高中的大哥哥们表演。一到冬季校园运动会,运动场边就挤满了看长跑的同学。中院的同学大都未成年,只有当啦啦队的份。正处于青春萌动的我们,把长跑看成成熟男子汉的运动,对夺得冠亚军的大哥哥,就像对今天的姚明刘翔一样崇拜,羡慕得不行。操场中间是十多棵高二三十米直径一米左右的桉树,体育老师因地制宜,在两棵距离相近的桉树中间安了一组吊环;其它几棵树中间安装了龙竹爬竿和绳梯。树旁边空地上就装有单双杠,跳高、跳远的沙坑,让喜好不同体育项目的同学都能有一个自己的去处。在这些运动设施的中间,长着一棵李子树。

现在想起来,操场上的那棵李子树,就生长在那600多个成天活蹦乱跳、追逐打闹的顽童身边,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它的枝干一点一点粗壮,树冠一层一层密实,果实一天一天丰硕,就像当年的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在操场一隅静静地壮大成长,没有受到过一点那怕是无意的最细微的伤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刚考进大理一中,开学报到注册的那一天,我就注意到了这棵树。从大门台阶一上来,顺操场跑道走几步,我就看到了它。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秋阳把整个操场沐浴在一片霞光之中,细柔的秋风中多了一股果实成熟的清香。抬眼望去,在跑道和沙坑的空隙中,在一片土黄的色彩中,矗立着一棵绿黄红紫、色彩斑斓果实累累的果树。从小爬树翻墙偷瓜摘李,自认为对古城居家庭院的果树有所了解的我,还从未见过这种李子树。普通的李子树分两种,一种是青脆李,一种是黄腊李;一种脆甜,一种绵香。而眼前这棵李子,有的深黄,有的翻红,有的红中带紫,密密实实的果实布满枝头,释放出一阵阵果实熟透沁人心脾的诱惑。几番有伸手摘一颗尝尝味道的冲动,但偷眼看看运动场上来来往往的同学,并没有一个人对这棵李子树产生特别的兴趣,也就慢慢把伸出去的手往后缩了回来。那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守着这样一棵果树,无异于在茫茫沙漠中守着一汪甘泉,特别是中院这些十三四岁馋嘴贪吃的无知少年。但令人奇怪的是,树旁没有围墙栅栏,也没有诸如不准、禁止之类的警示标记。旁边打球翻杠的,跳高跳远的,追逐打闹的,都专注在自己的运动游戏中,没有人走近这棵树,也没有见任何人表现出伺机偷摘的举动。在树底下站了一小会,我突然觉得脸上一阵燥热,过去翻墙爬树都是在居家庭院进行,主人听见动静喊一声,我们早一溜烟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便被抓住,最多就是挨两巴掌。皮粗肉糙的我们,大不了做个鬼脸,干嚎两声,反正也打不疼。在中院里则不同,这是一个清雅幽静的校园,沐浴在书卷飘香的氛围里,除了读书求学增长知识,这里还是一块净化心灵培养人健康向上的沃土,怎么好意思去做偷吃打闹的事?

慢慢地,我们也就习惯了,习惯来自于一个中学生的自尊。小学生可以做的事,中学生不可以;小学生不懂的事,中学生应该懂,从不懂事的小屁孩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中学生,一股自豪自信的优越感在老师的反复教诲和书声朗朗的校园氛围中逐渐萌生。每次从这棵李子树旁走过,我们都视而不见,谗嘴偷吃是不懂事的娃娃干的事,跨进这道大门,我们就不再是娃娃了。

开学后不几天,就是中秋节,各班都把晚自习变成了中秋晚会,课桌顺墙围成一圈,上面摆放着同学们各自从家里带来的月饼、石榴、毛豆、核桃。晚会正准备开始,班主任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边走边喊:同学们,给大家尝尝鲜了。他手里端个小饭盆,里边装着大半盆李子。“今天总务处把李子全摘了,分成十二份,每个班都有。这是大家共同守护的成果,理应所有同学共享。”

班长给每个人面前摆了两颗,李子不大,跟其它品种大小差不多,但色彩很鲜,红中带紫,薄薄的皮下绵绵的果肉似乎在晃动。我轻轻咬了一口,一股甜甜酸酸的味道直达心田,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

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李子了。

中院操场上的那棵李子树,你还安好吗?

怀念街边那眼水井

每年三月街一过,就到了天旱少雨的季节。民以食为天,提灌上来的洱海水要保证坝子里的稻田水分充足,让刚插进土里的秧苗保持滋润,让苍山洱海间那一抹苍翠碧绿的色彩铺就一个清凉的夏天。加上街道上无休止地开肠剖肚般地施工,如蛛网般遍布古城大街小巷的自来水管时而被挖断,时而被随意关闭,于是在大理古城,自来水总会在不经意间断流,让已经习惯依赖自来水的居民们时时手足无措。

古城没有自来水以前,井水是居民饮用的主要水源。这些水井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清有浊,分布在古城的街头巷尾,居家院落。大街上的水井基本属于公用,附近街坊居民家里没有水井的,都到公用水井来洗菜洗衣,担水回家。每到中午下午做早晚饭前,井边总会聚起人群,淘米洗菜,刮肉剖鱼。家庭主妇也就乘这个时刻,张家长李家短,扯起老婆舌,图个嘴痛快,水井边一时欢歌笑语,热闹非凡。

没有人立规矩,规矩在居民们的心中,那是被誉为“文献名邦”的古城口口相传的道德规范。喝水的井是有神灵护佑的,旁边不能有任何污秽的东西,因此井边总是洁净清爽。吃的东西,干净的都就近在井边清洗;脏的带泥的蔬菜水果和衣物都在远离井边的小沟旁洗涤,洗出的污水全部从小沟排出,不让它渗入地下。一段时间,会有街上有威望的老人出面,每家出资三角五角,请来专事淘井的工人把井水淘干,把井边石缝里的污泥青苔清洗干净,井底撒一层生石灰,让新从井底细沙处冒出的泉水更清澈甘冽。

井水大都从地下七八米至十来米深处涌出,炎炎夏日的酷暑只在地表肆虐,从井中提上来的水依然冰凉甘甜;而到了冬天,霜雪打蔫了井边的红花绿草,井栏上堆积一层薄薄的霜冻。而深藏在地下的井水并不寒冷,冰凉的手伸进水中,仍然感觉到微微的温度。

这是一块奇妙的土地,就在苍山十九峰从南到北三十多公里的范围内,清一色是黑油油的黑土地,龙尾关往南、龙首关往北都是黄中带红的粘土。黑土中夹着沙石,日复一日在苍山脚下的坝子里堆积,成千年,上万年,那些顺着苍山十八溪流下的溪水涧水渗入地下,又从细沙石中涌出,成就了大理坝子几大名泉:银箔泉、石马泉、玉蕴泉;也成就了大理城星罗棋布不断涌出清流的水井,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白族儿女。身在古城善良的居民,总爱在井边摆一只小水桶,桶边摆几只土瓷碗,那些从海东漂洋过海背着背篓来卖石榴雪梨的;北乡从田埂小道上挑着篮担匆匆赶来卖凉粉凉虾的;南边赶着马帮驮着蜂蜜松明柴块过来赶街的,都会在井边歇歇脚,喝一碗清澈甘甜的井水,全身疲惫就会被那碗水化解,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没有停水的烦恼,井水似乎是取之不尽的源泉。民间不是有这样的话吗:使不干的力气,打不干的井水。那眼小小的水井,留在心里的是儿时井边的戏耍;少男少女井边争献殷勤的甜蜜;夕阳下男人在井边提水,主妇在井边洗涤,清亮亮的泉水凝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

似乎还是昨天的事,街边那眼水井和水井边发生的事仍然历历在目,井栏上天长日久被井绳勒过的凹槽如雕塑般清晰,但井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味道,甚至发臭发黑。在很短的岁月里,我眼前的事物转瞬之间成为历史,让人目不暇接。明天,还有谁又会被历史的车轮辗压,只留下一个难以抹去的痕迹?

苍山纪事 最后的爬山人

过去,大理古城的人区分城里人和乡下人,都习惯以城墙为界。城墙内的是城市人,城墙外的是农村人。实际上大多数城里人也是从乡下进来的,上几辈人进城来做手艺当学徒;开食馆做买卖,赚了点钱在城里买房置地,慢慢也就变成城里人了。

城外的农村人日子过得很苦。城东一片和靠海边的村子还稍好一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只要舍得下力,种粮食产量高,种菜蔬品种好。加上海边的村子大多数家里都有艘小渔船,时不时划进海里,撒网打鱼捞虾,采摘点螺蛳海菜,拿进城来都不愁卖。而山脚村子的农民就可怜了,山坡地土瘦石头多,只能种点包谷洋芋黄豆苦荞,其它除了爬山,再无别的出路。“生在山脚,背板绳索,草鞋一双,饭团一坨”,“生在南门外,爬山命头带”。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乡野俗语,展示的是乡民们宿命的无奈和认同,汇成山涧峡谷里野性的呼喊,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在陡峭的山崖上跋涉攀登。

我对苍山的痴迷源于年少时夏日荫凉的傍晚,大青树下的石凳子上,从山上回来的壮汉被同样痴迷的小伙伴围在中间,像倾听刚刚打过大仗的英雄讲述自己惊心动魄的经历。我的思绪就在他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描述中前行:到了山脚,要先趟过两山中间的那条河。平常日子河水不深,但它来自海拔四千多米的山顶积雪中,从杂木丛生湿润阴暗的峡谷中一路奔涌而来,晶莹剔透的溪流把冰凉刺骨的凌冽一直带到峡口,赤脚趟过时双腿会浸得通红麻木。如果是阴天,过河时要格外小心,雾气升腾的松树林中,不期而至的过山雨正在尽情地泼洒。一旦大山表层水分饱和,草皮水就会如雪崩下泄,转瞬之间,温顺的小河就会卷起汹涌的波涛,河底里的石头都会冲得打滚。而这只是进山的第一关,过河后就是漫长陡峭的山路,或在杂木丛生的密林中奋力穿行;或在狭长的溪谷悬崖边小心跋涉。站在大理坝子仰望苍山,会看见山脊蜿蜒起伏,绵延而上。而那蜿蜒的皱褶中间,就隐藏着一个个夺命的杀机,光听地名就会让人毛骨悚然:耗子路、鸡脖子、驴脊背、仙人桥、大黒顶……村子里有很多人就在这些险峻的山道上失去了性命。最可怕的还是走到山顶遇上天气突变,面对冷杉林间汹涌而来铺天盖地的浓雾,六月的艳阳下,细密的雨丝中也会夹着片片雪花。这一紧急关头,经验胆识就是求生的关键。在我成年后爬山的日子里,我不止一次遇上这种恶劣的天气,我看见云彩像一片片朦胧的纱绸在身边环绕,闻得到松针上露珠散发的清甜。水气如刚打开锅盖的蒸笼扑面而来,感觉身体被包裹在一个从水中捞出的麻袋里,全身上下阴冷潮湿。这种时候,就只有尽快找一个岩石下避雨的山洞,生一堆火,把衣裤脱下烘干。再穿回身上的那一瞬间,热量从近乎麻木的皮肤上很快向全身传递,同时也把信心一点一点向体内提升。当然,如果雨雪时间长,就只有空身返回,浓雾笼罩的山梁早已不见来时的小路,全凭经验丰富的长者靠感觉趟在前头,其余的人鱼贯尾随。在险要路段还要拉起绳索,相互拉扯着摸索前行。

南门外的爬山人去爬山,是去砍竹子,割笤帚。

古城西南的山峰叫玉局峰,在这座山的山顶背后和两旁的山涧里,背阴的山坡上,遍布冷杉和高山杜鹃的丛林中,生长着拇指粗的实心竹子和枝条柔韧质干纤细的笤帚枝。整个苍山十九峰,就玉局峰的竹子笤帚属上品。它生长在望夫云升起的地方,平均海拔四千米左右。午后的阳光柔柔地注满山谷,放眼望去,那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纯净世界。在冷杉暗绿色的枝条和高山杜鹃如虬龙般交错的躯干中,因了雨雪风霜的侵袭,露水云雾的滋润,腊黄色的竹竿晶亮夺目,柔韧细腻,枝枝蔓蔓泛着金色的光泽。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古城居民和周边县城的用户,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件来自苍山顶上的竹子编成的用具和打扫庭院的笤帚。也只有苍山笤帚才能把古城大街小巷的包谷路和居家庭院的石板天井清扫干净,让美丽的古城时时以一个洁净清秀的面貌面对世人。

不论山路有多艰险,体力的付出有多大,总有那么一些爬山人挎着背板绳索,踏着月光上路,顶着星星归来。身上那沉甸甸的背子带着苍山雪残留的冰碴,裹挟着高山峡谷百草的芬芳,翻山岭、过草甸、趟激流,用生命在大山深处书写一首首感天动地的诗篇。这些诗篇有的是悲壮的:夜色低垂,同去的伙伴都归来了,只有那一个或几个人迟迟未归。在家人的焦虑期待中,村民自发组成的寻人队伍已经上山。甚至爬山归来刚刚放下身上背子的人,返身又加入了寻人的行列。大多数人的走失是因为迷路、摔倒受伤、身体不适等状况,无非是掉队晚归,不至造成危险。但有的已冻伤、坠崖,几天后找到时已经身亡。我曾经无数次目睹村子里家中亲人的遗体从苍山扛回来的情景,令我意外的是亲人们并没有呼天抢地、捶胸顿足、怨天尤人,他们大都静静地跪在亲人面前,呆滞的目光里是一种早有心理准备的坦然。

当然,生活中不会总是疾风骤雨,也有浪漫的篇章。在松树林中行走,脚下是厚厚的松针,仿佛踏着地毯前行。初升的阳光挤开松树林茂密的枝干,从缝隙中滤出几束光亮,给脚下的花草镀上金色的光泽。鸟儿在头顶鸣唱,溪流在山涧里奔腾,这一切都为爬山人中初恋的少男少女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氛围。嬉笑嗔骂中有人唱起了《爬山调》:

哎----

这山望着那山高

望见阿妹砍柴烧

只要阿妹跟哥走

柴不砍来水不挑

山涧对面很快就有人接过来:

哎----

清早爬山过妹家

妹在家中蒸粑粑

有心留哥吃顿饭

可惜不是妹当家

在山林里,互帮互助是时时需要的,这就为那些献殷勤的小伙子提供了条件。从寻找一个好的场地,到把割下来后四处分散的竹堆集中,搬到相对平整的场地上绑扎,小伙子都会争在女伴的前头。漫长寂寞的山道,日出日落的相伴,艰苦劳作中的关心体贴,就如同峡谷里清晨的雨露,无声地浸润到花蕊的每一个毛孔,天长日久,爱情的花朵就会自然而然地绽放。

不知从什么时间起,三月街的笤帚市场上,已经鲜有南门笤帚的身影,村子里只有为数极少几个年纪稍长的人还在执着地演绎着这个陈旧的故事,这其中就有和我一起长大的伙伴。现今他已年过花甲,也正准备放下手中的背板绳索,与一辈子相依为命的苍山告别。他告诉我,只要能找到更好的谋生手段,山就不会有人爬了。爬山,那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特别现在的年轻人,哪个遭得了那份罪?一次为寻找在苍山上失踪的上海游客,他去当向导,亲眼看见训练有素的警犬从山脚一路搜寻,还未到山顶就被累趴在杂木林中。当今四五十岁以下的南门人,已经基本没有了爬山的经历。

这一切的改变只源于一个开放的政策和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多元的经济结构让重新成为土地主人的乡民有了更多的谋生之路,后代儿孙从此告别了用生命去抗争的艰难历程。漫漫山道上,不再有往日的喧闹,轻风起处,松涛阵阵,百花争艳,鸟语声声。用不了多长时间,南门外来自玉局峰山顶上的竹子笤帚将不复存在,那些辛酸苦涩而又令人回味的记忆将被苍山越来越茂密的植被掩盖、消逝,幻化成望夫云般一缕轻烟向上升腾,融入纯净如洗的蓝天之中。

猜你喜欢

苍山爬山水井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我们一起去爬山
苍山
水井的自述
难忘那次爬山
爬山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爬山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