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活动设计例举(湘教版)
2016-12-20鲁爱华
鲁爱华
在地理核心素养构成中,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需要在区域认知基础上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从理解知识到发展能力,再从发展能力到形成素养,都要以课堂活动为支撑。新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学要立足学生“已掌握知识”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展示搭建平台。
一、活动设计依据
1.主题内容
(1)整体性概念。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生物、岩石、土壤、地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整体性表现。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还会对其它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2.设计依据
3.高考呈现
高考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上,在自然地理考查中比较常见。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11题,比较山坡一定高度上的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分以及地表径流量,体现的是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第37题第(1)问,考查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强调地形要素对气候要素的影响。新课标Ⅱ卷第9~11题,考查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对河流径流的影响,体现的是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它地区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典型的是新课标Ⅲ卷中的第7~9题,考查山地植被恢复前后河流径流的变化,特别是对水循环环节的具体影响。
二、活动设计例举
1.理解“联系、制约和渗透”
(1)设计目标。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运用头脑中已掌握的知识推导新知识;形成地理思维,科学进行表达。
(2)活动过程。通过投影呈现图1所示,用关键词概括(标注)各圈层间的相互关系并加以解释。步骤:自主标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形成统一认识;学生代表进行展示交流;教师进行更正。
(3)准确表达。a —尘埃:岩石圈中的微小碎屑物漂浮在大气中,形成尘埃;b —降水、风能:大气降水渗入到岩石圈,大风影响着地表形态;c —降水、热能:大气中的水分以降水形式进入水圈,伴随热量的释放;d —水汽、热能:水圈中的水蒸发到大气中,伴随热量的消耗;e —氧气、降水:大气圈为生物呼吸提供氧气,并以降水的形式渗透到生物圈;f —二氧化碳:生物生命活动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圈中;g —有机质:生物体残体以有机质的方式回归土壤;h —无机物:岩石圈中的矿物成分为生物生存所必需的;i —水、无机盐:水圈为生命活动提供液态水和无机盐类;j —有机质:生物残体到水圈成为有机质;k —矿物质:岩石圈为水圈提供有矿物质;l —水:水圈为岩石圈提供水分。
(4)拓展问题。在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中,涉及了哪些循环?在这些循环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和能量如何变化?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哪些新功能?
2.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活动1 针对“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设计
(1)设计目标。根据景观图对区域进行空间定位;掌握景观图的判读方法,如提取景观图中的地理要素;运用整体性原理进行联系分析;抓住区域的整体特征;分析景观形成的原因。
(2)活动过程。由教师展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景观图片,并提出以下问题:图3中所示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一地形区?其海陆位置的特征是怎样的?本区域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图中反映了哪些地理要素,有何特征?
(3)拓展研究。高考中有一类命题是描述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从气候、地形、植被、河流、土壤五个方面进行描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的就是整体性。如图4示意的是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活动2 针对“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
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的活动设计
(1)设计目标。通过一组难度适中,又有一定区分度的高考试题来引领分析。试题来源: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第7~9题。试题注重思维,关注微观层面的分析,如对水循环环节的分析。
(2)活动过程。
*试题呈现(投影)
图5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Ⅰ~Ⅲ题。
Ⅰ.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Ⅱ.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Ⅲ.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学生试做,小组交流
课堂上留有5分钟,由学生试做题目。然后在小组内进行研讨交流,形成观点,并解释各选项。最后,出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教师注意学生对地理术语的使用,特别是因果关系,及时纠正,形成正确认知。
*教师点评
活动3 针对“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它地
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的活动设计
(1)设计目标。通过发散思维,由学生建立思维链条,以达到对该表现的理解。强调人类活动对自然要素的改变。
(2)活动过程。请学生根据对“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它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的理解,进行举例,构建思维链条,用地理关键词进行表达。
3.以土壤形成过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案例探究。设计意图:通过对土壤案例的分析,从土壤的形成过程探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
*案例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台及相关土壤图片。北京中山公园内社稷坛上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多水稻,土呈青色,南方多红壤、紫色土呈红色,西北干旱土、盐碱土呈白色,中原腹地为黄土高原雏型土呈黄色。
材料二:紫色土是热带和亚热带由紫色岩类风化而成的岩成土壤,主要分布在白垩纪暗紫色泥岩、页岩和红紫色砂砾岩出露的丘陵山地。紫色土因母岩的物理风化强烈,其上植被稀疏,土壤有机质积累不高,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母质原因,土壤矿质养分含量较高,因而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农用土壤。
材料三:水稻土是人类生产形成的特殊土壤。它可发育在各种自然土壤上。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烤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展。
问题设计:①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请说出可能由哪些因素造成? ②从材料二中可看出紫色土具有哪些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从材料三中可看出水稻土有何特性?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活动过程。指导学生自学教材 P72~75,教师加以点拨。①成土母质与土壤: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的关系;土壤对母岩性质的继承性。②气候与土壤:通过土壤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的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③生物与土壤:土壤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生物起主导作用。尤其是绿色植物,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④地形与土壤: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温和降水发生相应变化,因而出现不同的植被类型,也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显著的变化,故土壤类型不同。山体的坡度和坡向也会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⑤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