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016-12-20易芳牛方

中国纺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春辉卓越生产

易芳+牛方

“金轮特色的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可以用几个词来描述:“一引二动三支撑”。一引:战略引领。二动:市场驱动,评价推动。三支撑:文化支撑、人才支撑、创新支撑,这是金轮深化卓越绩效推行5年后形成的金轮特色的卓越绩效管理体系。这套管理模式将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另外,我们依靠四轮驱动:研发,品质,品牌,服务。这四个轮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总之,金轮针布的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发展战略的推进主要依靠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和“四轮”的驱动。

作为国内针布领域的领军企业,金轮针布在近几年里成为纺机器材行业具有极高含金量的品牌。与同此时,身为金轮针布年轻的领军人,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创新人物——黄春辉,年轻、实干、思路清晰、对企业经营管理有深刻的理解,每一次公开场合的演讲发言都令人印象深刻。

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年前,黄春辉走出学校大门,进入金轮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回想起最初选择到金轮工作的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金轮在当地企业中的口碑很好,机械专业也对口,似乎很自然就选择了这里。初到公司,黄春辉选择的岗位是销售,黄春辉认为,销售这个工作很具有挑战性。作为一个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多经历一些挑战会对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更有利。

“我这个人喜欢也很善于接受挑战,因此选择了这份工作。”

营销的工作一干就是七八年。当时黄春辉在新疆负责西北地区的业务,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随着公司产品品质以及品牌影响不断提升,在新疆市场那些年的开拓非常稳健。而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客户对金轮的产品以及对黄春辉个人的满意度都是很高的。以至于在离开新疆很多年后,每年逢年过节都仍然会有新疆的老朋友给黄春辉发短信,联络感情。无论对于黄春辉的工作还是为人,这无疑都是一种巨大的认同。

“没有业务往来这么多年,大家还记得我,这让我觉得在新疆工作的那些年很值。”

在销售工作时,每年的业务都呈现递增状态。但是黄春辉一直在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准备把销售工作一直做下去。出于对个人必须进行转型的想法,黄春辉在南京大学商务管理专业进行了两年的自学,拿到了英国的高级商务管理证书。这次学习经历之后,黄春辉对管理有了自己新的认知和理解。

营销的经验加上对管理的认知,让黄春辉成为了在机会面前“有准备的人”。当时金轮正准备开始非织造和无纺布领域,公司便安排黄春辉作为这个新领域的拓荒者,协助公司领导组建销售队伍去开拓市场。于是从2004年开始进军非织造布和无纺布市场,这一投身就到了2010年。六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市场开发在公司领导和黄春辉的开拓下显得相当顺利,从零起点到近亿的产值,黄春辉既抓住了市场的机会,也证明了公司的产品延伸和系列化能够跟得上市场发展的需要。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次改变了黄春辉的职场轨迹。公司生产系统管理人员进行人事调整,公司安排黄春辉去生产系统协助公司领导管理生产。这个偶然的契机将黄春辉带到了生产一线,让他从原本的销售领域过渡到了生产领域。经过短暂的适应和实践,2011年全面管理公司生产系统,成为公司生产副总。从2011年下半年到2014年,黄春辉负责公司的生产,包括白银和南通两个生产基地。虽然原来在营销领域对管理一直有积累,但生产和营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管理的对象和元素也大不相同。“在营销领域,管理只是组织人去销售和收款,要素不多。但是管理生产时面临着庞大的生产运营系统,各种要素的复杂性很大,那时的挑战和压力是很大的。”黄春辉回忆道。生产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对黄春辉的管理风格和指令怎样才能够认可和认同?面对这个挑战,黄春辉认为,自己是通过几个原则和准则战胜了这个挑战。

“一心为公,大公无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尊重下属,不仅向下属提出要求,而且同时带领下属一起干。”在那一阶段,管理方法和技巧可能尚未完全成熟的黄春辉,通过坚持这样的管理准则,只经过时间不长的磨合,就成功肩负起公司生产管理的重任,顺畅地梳理了生产流程和管理体制。

正能量与大智慧

作为生产副总,黄春辉一直以来坚持践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率先垂范。全公司上下都能感觉到黄春辉身上的“正”。这种正不仅仅是一种正气,还有一种强大的正能量。金轮多年的文化积淀在黄春辉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践行,并且在这个践行的过程里,黄春辉的工作风格还演绎散发出了更大的能量。员工和团队的认可和支持度也越来越高,工作推进日益顺利。

2012年以后,包括黄春辉在内的金轮高层发现,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世界真正的先进企业尚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从2012年开始,金轮深化导入了卓越绩效模式,并启动相关项目。在推进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也让黄春辉在管理中找到了抓手,用以支撑他的管理。黄春辉认为,管理除了有想法和目标以外,还要有章法。而有了卓越绩效这个方法论,有助于提升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实现“优质、高产、低效、安全”的经营结果。

2014年1月28日,金轮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内部面临转型升级。原来针布作为唯一的公司主业,单一行业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进行转型升级。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在这时成立,承担了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而金轮股份则成为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金轮股份成为金轮针布的股东,开始履行法人治理。

多年来在生产管理中表现出的状态、产生的经营成果以及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顺利推行,都让公司放心地将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交给他和他的领导班子。由黄春辉担任金轮针布的董事长。对于金轮来说,针布是负有历史使命的产业,到黄春辉这里,已经是第三代接力棒。这次任命对于公司来说是一次很重要的选择和决策,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对人品的肯定。

这个接力棒交到黄春辉手上之后,金轮针布开始按现代企业的治理方式独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2014年是磨合期,2015年开始发力,业绩成长迅速。而到2016年,两年里金轮针布的发展有目共睹,市场增长和品质档次也在不断提升,同时还获得了诸多的奖项。奖项的背后是行业、地方政府以及客户对金轮针布的认可。在黄春辉看来,金轮从来不是为了得到奖项而去争取奖项,目的是通过每一次奖项的争取和外部专家的评价来促进公司的提升与改进。

玩转“道法术” 崇尚“知行合一”

20年的职业生涯看起来一帆风顺,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发展迅速,黄春辉是拥有自己的“道法术”的。

首先,从“道法术”的道上来说,个人对于这份事业的准则是很重要的。要抱有利他之心,而不是利己,尤其不能损人利己。要从利他的角度去想问题,怎样做有利于践行公司使命,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行业发展做贡献,为公司、员工和股东,一切要以这些为出发点。

其次是要保持“精进”。黄春辉的精进就是努力和勤奋,同时不断保持进取心和上进心。2012年开始进行生产管理之后,黄春辉再次投身学习。从2013年开始,黄春辉在复旦大学进行了EMBA的学习。两年多的学习经历对视野开阔和促进作用很有价值和意义,因为黄春辉深知,一个经营管理者要在思想上有高度,视野上有宽度,看问题要有深度。黄春辉认为,学习对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够改变人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不断产生新的感悟。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向“知行合一”的程度去迈进。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实践,没有行动没有实践的知识无法转换为生产力,而没有认知和理论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实践。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需要不断地提升和锻炼。怎样能够把理念和概念运用好,要上升到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黄春辉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要把记叙文写成议论文。作为企业最高经营管理者,一定要有知行合一的认知以及方法论的提炼。要从顶层设计开始思考问题,管理脉络的呈现就会很清晰,从而抓得住关键和重点。

黄春辉始终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善于思考,运用新工具和新方法。不能凭经验主义判断,要与实际接轨要与时具进。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方法论来自实践,认识论来自知识认知和视野。当对一件事理解的局限的时候,行动也不能实现完美的效果。只有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高度。”黄春辉如是说。

作为经营管理者,黄春辉有一条自己的准则:向上三级想问题,向下三级做事情。“向上代表着想问题的高度,一定要站到更高层面看问题,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贯彻上级的想法和指令,另一方面哪一天当自己到了那个高度的岗位时,才能很从容地面对考验。只有这样想问题,你的观点和决策才会有高度,也才会拥有更多机会。向下则代表着,必要的时候你必须要挽起袖管自己动手,这样一方面能够辅导下属,提升下属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领导层官僚主义的作风。”

黄春辉的管理风格看起来是硬朗简洁的,但事实上,他也拥有自己的“弹性”。当面对一些重要工作的时候,黄春辉形容:“管理就像弹钢琴,即是科学又是艺术。”面对很多需要处理的事情时候肯定不是都用一样的力,哪些事情需要管理者组织资源去处理,哪些事情只需提要求,哪些事情需要督促处理,哪些事情一定要管理者亲自动手去干,——分清轻重缓急,弹奏出和谐优美的曲调,这就是属于黄春辉的管理艺术。

“人生就像马拉松”

一直以来,黄春辉对自己的要求是相当高的。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仅仅要比爆发力,更重要的是比持久力。当面对一个目标,专注持续去做总会产生一些效果。如果中途只看到困难,很可能就放弃了。

连黄春辉自己都不敢想象,原来连两三公里都跑不动的人,现在已经可以跑下“半马”。从开始跑步到能够跑下半马,不过五六个月的时间,这其间的强度可想而知。从自己的体能状态来看,黄春辉有信心,明年春天跑下“全马”估计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对于黄春辉来说,未来公司还有很多挑战等待面对,通过跑下半马,他越发坚信人生只要有目标,只要想去做,就一定能够实现。

所有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而黄春辉从来都会从积极的一面去看问题,不受消极一面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黄春辉从来不会向下传播负能量,从来都坚持传播积极的正能量,向积极的方向去引导团队。员工看到的黄春辉一直是积极,阳光,能量十足的状态。这既是能量的传递也是正面的影响,对于一个企业的团队建设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在金轮的20年时间里,黄春辉从未停止思考怎样更进一步,时刻准备接受更多的挑战:“我的个人使命就是带领金轮针布为行业做贡献,促进金轮针布持续发展,要给股东最好的回报,给员工和百姓最大的财富创造。这是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一种最高的成就感。”

可以这样说,金轮精神在黄春辉身上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而黄春辉又将金轮精神演绎出了新的篇章和拥有更多可能性的未来。

记者手记:

采访黄春辉的过程里容不得丝毫放松和走神,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语速非常快毫无冗余之处,还因为你稍一走神就会跟不上他的思路。他清晰的思路逻辑以及全神贯注的专注力让人不得不一直紧跟,哪怕一点松懈就会掉队——这大概也是一直以来黄春辉带给金轮的一种引领和凝聚。这种力量无形但却强大,使黄春辉成为一个能够为企业制造卓越DNA的管理者。

对于黄春辉本人来说,追求卓越更像是一种本能,对于金轮来说,这样年轻而卓越的领军人更像是一位将领,以他的“少帅”精神践行着企业和个人的使命,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实现着更广阔的野心。

而在记者看来,黄春辉更像一位执棋的弈者,面对纵横棋局,他用敏锐的洞察力和决断力,每落一子都已看到百步之外。所谓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大抵就是如此吧。

猜你喜欢

春辉卓越生产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画与理
4万公里骑行:只为了满满的母爱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
玩弄“低颜值情人”,天津富商“安全出轨”酿命案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