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l them I have a wonderful life
2016-12-20肖逸
肖逸
一部优秀的外文作品需要的不只是其本身的优秀,还有译者的优秀,基于这两点,很难找出好的哲学家传记,而《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则满足了以上两点。对于维特根斯坦生平的最翔实、最深刻的解读与王宇光极为漂亮流畅传神的翻译构成了本书。
从副标题“天才之为责任”的翻译就已经让人赞叹不已。“The duty of genius”直译应为天才的责任,但是却译为作为天才的责任。因为本书所说的维特根斯坦正是一个将成为天才的作为自己责任的人。所有的纯洁、诚实、坚强、善良、才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都如同荣誉一般,只有去争取,才能得到。维特根斯坦对于G·E·摩尔那孩子般的纯真善良表示异议,因为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努力与自己搏斗,不断认识和雕琢自己,然后成为自己的人生。天才的责任就是成为自己,成为天才。单看翻译的优秀,《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已经将把“greenhouse”译为“绿房子”的《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远远地甩在了脑后。
至于其内容更是让人感到本书的丰盛可口。较之于《绝望创造希望:朴槿惠的传奇人生》那种极为缺乏事例,轻描淡写般的讲述着朴槿惠的人生,并试图以不断重复的手段来使人相信朴槿惠在人生路上克服种种苦难,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成功的书实在是好了太多。本书运用诸多详实的事例对维特根斯坦人生进行分析,并且借助“责任”这一视角对于维特根斯坦生平的理解,揭示了深刻而简明的主旨,使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对于维特根斯坦生平的理解和感悟
作为史无前例的“双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人生更是丰富多彩。
“愿我好好的死,做我自己,愿我永不失去自己。”
“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
从八岁时停留在自家门前思考:“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的听话、顺从的孩子,成长为了一个带着不留情面的诚实的成年人之间,是剑桥学习、两次世界大战,丢下亿万财产去乡下小学教书,成为药剂师等经历。不完全为了爱国而参与战争是为了直面死亡。哲学的三大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去哪里?”中,后两者被维特根斯坦用一生的时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所谓人生意义不过是:我们为什么而活。这个问题同样可以被转化为: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死。而人,也更容易在生死抉择的关头对这个问题给出最真实回答。基于这个原因,维特根斯坦选择了参军,因为他想找到最真实的自己,然后成为自己。在人生面前,我们可以选择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海,而维特根斯坦却站在了两者之间,他没有因为这个世界的好坏而改变,他只是要做他自己。维特根斯坦为成为自己所忍受的所有的苦难,最终也在临终前,用双手奉上了属于他自己的“a wonderful life”。
本书作者瑞·蒙克指出:“十四岁之前他都安心于这种感觉:天才包围着自己,自己没有天才。”对于儿时的维特根斯坦而言,或许他的哥哥才是真正的天才,大汗淋漓的弹着钢琴,那忘我的场景令维特根斯坦终生难忘。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属于那些有天才并且努力的人的。可正是这样天才的哥哥们,却无一例外的全部自杀,在这样的环境下,维特根斯坦对于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产生了质疑,“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我是个没用的人,因为我不是天才”“成为天才,否则去死”,这样的自杀的念头环绕了他足足九年,终于在罗素近乎疯狂的肯定下消散。当凯恩斯认识到了维特根斯坦的天才之后与之深交,在接维特根斯坦回剑桥前,凯恩斯写信给妻子说:“唔,上帝到了,我在五点十五分的火车上接到了他。”维特根斯坦的天才得到了肯定的同时,却又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与对于生命的责任。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而对于维特根斯坦而言,没有创造力的生命如同虚无。他质疑形而上学一蹴而就的缥缈,他反对实证主义的毫无起伏的平庸,他抵抗理性主义将事物简单化理想化的诱惑,于是他选择让逻辑与伦理交融,让哲学成为人类的慰藉,推开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大门。
贯穿维特根斯坦的一生的两大主题:逻辑与罪,双线合并,汇合成了他的生命。当他越是对逻辑追求得深时,他便也越被罪缠绕得紧。“我怎么能在是一个人之前是一个逻辑学家!”他选择了参军,“现在我有机会做一个得体的人了,因为,我站在这,盯着死亡的眼睛。” 他发现一切的危机的根源是他自己,唯有对自己诚实,并成为自己,才能将罪恶接触。诚实,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读完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其实也越发让我思考,人生的多种可能。天才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创造,维特根斯坦的创造力不仅体现于他的哲学,其实还有他的人生,人生有许许多多的可能,你想成为哪一种或是创造哪一种呢?我用了六年,找出了十二个字(还在不断增加):热爱生活、追求真理、造福人类。
至于天才为什么能够创造,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世界的不同角度的认知,因为看到的不同,所以做出来的也不一样,但是其实还有一种天才,他们没有进行直接的创造,而是对于已有的事物进行整合,世界就像一个球,普通人能够看到其中的一个点,直接创造型天才可以看到另一个点,而整合型天才则可以将多个点连成片,即类似于马克思或是康德的对于哲学的总结与提升。想要真正的全面的认识这个世界,就需要更完整的认知,而人们总是对于不同于自己的观点的事物进行抵触的行为,这样就使天才陷入了不为世人所容纳的地步。明明天才的大衣就挂在墙壁的钉子上,够得着钉子的板凳在任何一个便利店都能买到,可人们却就是不愿意迈开腿走出家门。诚然,天赋已经决定了我们的上限,我们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顶点,但是至少我们应该开放我们的内心,给所有的“可能”被发现后保留在世上的机会。
关于维特根斯坦是同性恋一事,我认为如果就同性恋本身其实不值得一提,性取向就如同喜欢的巧克力口味一样,有的人喜欢白巧克力,有的人喜欢黑巧克力,有的人两种都喜欢,有的人则两种都厌烦,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但是对于维特根斯坦而言则别有意义,他一辈子都在追求苦行僧式的精神修炼,喜欢精神之爱,并非没有肉欲,但是鄙视肉欲,甚至为此而内疚。
二、对于逻辑实证主义的看法
我认为逻辑实证主义是运用全新的逻辑符号,将经验证据和逻辑相结合,剔除所有没有意义,不能证实的命题。所以维特根斯坦说:“凡是可以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必须保持沉默。”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用逻辑语言表达清楚,至于没有意义的,本来就不用说了。所表达的意思也类似于《逻辑哲学论》中的那句话:“我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世界的界限。”
至于逻辑实证主义的结果,自然是失败的,被剔除后剩下的命题只有重言式命题和过于简单的命题(无法形成普遍真理的命题),这样的两种命题都无法帮助我们寻找到普遍真理,至于这个推断的结果,其实也是错的。因为人不只是有理性,还有感性。正如同当我说:“我是我”这样一个重言式命题时,这句话的意义也可以有很多种,需要结合语境来回答。所以,维特根斯坦在认为自己解决了一切的哲学问题去乡村教小学后回来在剑桥教书的笔记中又改变了自己之前的观点,最后又亲手毁掉了逻辑实证主义,成为了史无前例的双倍哲学家。也再一次证明了单纯的理性无法独立的对这个世界形成根本的认知。
三、对于具体部分的理解和感受
全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维特根斯坦放下亿万财产去乡村教书的那一段,虽然这一段的经历在巴特利的《维特根斯坦传》中可能更加生动一些。
正如同维特根斯坦的侄子所说:“作为乡村小学教师的亿万富翁肯定是个变态狂。”包括从维特根斯坦将全部遗产都给了自己的姐妹们的时候的那一个小插曲(当时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把钱给自己的家人却不捐出去时,维特根斯坦回答说金钱让人堕落,而他的家人已经够堕落了,再堕落一点也没关系。)到维特根斯坦吃着相当难吃的粗面包却依旧活力有生气的样子到后来因为暴力事件被告上法庭最终离开乡村,我都觉得甚是有趣和动人。即使是和那些最稚嫩的头脑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也没能中断他的思考。拥有着最为顶尖的头脑,但会感叹字典的昂贵,与常人不同的是,他用他顶尖的头脑编出了一部小学生的字典。
我认为对于钱,我们掌握必要的金钱来保护自己所需要的自由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金钱,则将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当我们没有钱时,我们又应该怎么样去过呢?我认为,其实无论有钱没钱,最根本的还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而维特根斯坦早已知道自己的存在是为了成为天才,所以他可以忍受乡村的穷苦生活,并且乐在其中。虽然也有可能是受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托尔斯泰说村民们没有城市人的虚伪,会更加朴实)。并且维特根斯坦也并不是没有虚伪的地方,比如说他故意让村民们知道自己的家室和学术地位(《维特根斯坦传》 巴特利)。但我认为其实这些行为也并不会难以接受,我们对于自己每个阶段的不同想法应该采取接纳的态度,因为接纳现在的不足,这并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为了认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更好的确定前进的方向,也正如同我现在所写的这篇文章,这里面的一些思想也许几年之后在之后的我看来会觉得不可理喻,但是我也觉得没有关系,过去的我们无法改变,未来的我们无法预知,我们能做的只有抓住当下。
然后我想来说说维特根斯坦因为暴力问题(对小学生施暴)被告上法庭最终离开乡村的这件事带给我的体会,虽然经过漫长的法庭调查,维特根斯坦的行为被认为并无大的过错,其实维特根斯坦对于乡村的生活早已失望,所以选择了离开。很多时候人心的离散才是人群离散的根本,不需要一个特别大的事情使得人们强制的被分开,心如果散开了,人群的离散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漫长的法庭调查之前维特根斯坦就已经绝望了,就算结果再好,分开都是必然的,就像是披头士乐队的解散,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作为标志,说散就散了。反过来说,只要人心还在,即使有强大的隔离,即使你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沉浮,但是只要你一招手(即隔离消失),人就都会回来。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人与人的交流,如果我所表达的东西你发自内心的不愿意接受,那就算我说得再正确,你也不会承认;但是如果我表达的东西,你本来就愿意听,想去接受,那只需要我说得对,你就会认可了。所以交流,是建立在双方都愿意的基础上才能成功的,并不是对的,就一定会被接受。目前的哲学不被大众所欣赏和接纳,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传递哲学的人太高调,另一方面哲学本身的门槛就比较高,长此以往,人们对于哲学就有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使得哲学数千年来一直被边缘化(即使它是正确的)。而人心的唤回,门槛的降低,都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哲学并不是只往前走就可以了,时不时回头看看身后,思想只有传递出去才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老猿挂印,关隘不在于挂印,而在于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