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美哥特文学电影改编看文学的影像化

2016-12-20孙艳

电影文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电影改编

[摘要]哥特文学作为一种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其独立性风格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哥特文学的本质实际上乃是文学创作者的孤独个体在面对理想化时的一种“抵抗性运动”。另外,文学在现当代社会中依然处于一种无可辩驳的重要地位,尤其是随着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经典哥特文学作品被搬到银幕上去,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改编价值。在此,我们根据具体的细节叙事方式以及画面感的刻画去分析它们的异同。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哥特文学;电影改编;文学影像化

在现当代生活中,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对电影作品的高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高品质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为电影来满足大众的需求。文学经典正以它的艺术性和普世性成为电影改编青睐的对象。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电影行业工作人员的重视。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阿加莎的《无人生还》,这些具有伟大意义的作品都经得起反复推敲,多年以后,依然在历史的车轮下绽放出迷人的光芒。虽然在一定的叙事上电影和文学有其共同特征,但是在详细的表达方式与构建强烈画面感的描述上却不尽相同。从经典的文学作品到电影,这一门大众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不仅仅靠电影工作者的单方面叙述,更需要接受者的理解,只有双方共同努力这一条路才能走得更远。

一、从抽象化到具象化的具体叙述视角

电影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正是因为其故事本身的精彩性和故事性。放眼望去,那些被改编成电影的经典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具有极强的叙述性,与观众的心理不谋而合。电影和小说无论哪一种载体,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就叙述层面来分析,语言是它们共同的特点。现实生活中语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电影也不例外,只有通过语言叙述的传达与观众听觉反馈这一方式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对白不能像电影一样直接表达,想要深切体会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等,读者只能通过字里行间来领会其中奥妙。很多文学创造者通过文学这一载体将自己内心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的目的。电影通过各种镜头感、画面感使影片多元化,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不像阅读文学作品,通过文字化才能想到其变换成具象的样子。像曾多次进入公众视野的经典作品《傲慢与偏见》,就能充分体现电影工作者如何将文字转化为具有极强画面感的场景。具体表现在电影把书中室内求婚的场景安排在了室外,这不仅能使电影本身的视野更加开阔,还增加了电影的画面感和美感,这就更容易得到天生浪漫的英美观众的认可。不仅如此,把室内求婚这一场景改编成外景,为铺垫电影浪漫的气氛以塑造人物特点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故事中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发起了两次求婚,第一次因为男主人公的傲慢以及女主人公的偏见而以失败告终,男主人公那种不平等的、高高在上的态度,让女主人公感受到了人格被侮辱,因此对第一次的求婚充满反感。然而他们是相爱的,相爱的两个人却不能站在同等的位置上互诉衷肠,所以只能痛苦并残忍地拒绝了他。电影成功地塑造了这次关于傲慢与偏见的正面交锋,早就预设好了昏暗的天气,更好地渲染了气氛,为求婚的失败做出铺垫,失败过后随之而来的倾盆大雨,表明了矛盾激化的结果,更加表明了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在遭遇沉重挫折后的颓丧。这些电影场景的演绎比文学作品中的苍白表达来得更加强烈和具象,用天气来映射主人公们的心理活动,让观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心理,更容易设身处地。当然,被改编的文学作品中不仅仅只有《傲慢与偏见》是成功的,更有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这就如同梵高的画,线条在风中扭曲旋转,天空沉沉地压下来,一种遒劲强烈的感情向上升腾。压抑到了极端的爆发,狂风暴雨式的毁灭,在这个故事的结尾,甚至可以在安静的夜晚听到风声。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这样如同梵高的画一样压抑的环境,导演阿诺德通过对影片场景的精力设置,将荒原呼啸的寒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一种场景设计与影片中画眉山庄所具有的温馨与豪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当理性和信仰发生冲突

以《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为例以赫尔佐格版本为分析的重要发现之一,在对其哥特文学进行改编时,赫尔佐格与茂瑙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赫尔佐格学习了很多关于茂瑙这部影片中的场景的塑造,无论是剧情表达的方式,还是人物的性格特点,都一一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百家之长进行修改和提升。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借鉴,这两部电影中很多场景的刻画、剧情的转变都是一样的。但是,随着电影的需求、剧情的发展,这两个人的区别就非常显而易见了。一直倡导古典价值观的茂瑙在其电影表现形式中一直以这样的价值观为标杆,并为之努力。这一价值观的主要体现在于文明信仰永远能够打败黑暗与邪恶,电影的发展趋势也必将随着这样的改变而改变。而赫尔佐格版的电影却不同于茂瑙的古典价值观扩充于这样的信仰,而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进入早已设定好的场景中去。为了更好地体会理性与信仰的冲突,很有必要从影片中的主人公出发,好好探索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部电影的情节非常简单,首先从人物角色进行分析,影片在进行一段乡间田园唯美风景的刻画之后,镜头就切换到故事的主人公乔纳森,他的表现是急匆匆的,因为他不能悠闲地享受着早晨的时光,他要为生活而工作。乔纳森像千千万万的社会底层人民一样,为生活而奔波并且坚信通过自身的努力会取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乔纳森心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特点打动了伦菲。特别是一场在旅店中的戏码,导演把他这种特有的想要封闭自己、不想与外界交流的心理牢牢抓住,通过吉普赛人热情如火的态度、热闹非凡的场景与乔纳森那种强烈的孤独感对比就能凸显出人物的特征。电影还通过很多场景表现了他的孤独,这不仅仅是因为语言的不通,更大程度上在于人物内心的格局,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走不进去,这种孤独感的塑造正是为影片后面的情节做铺垫,乔纳森必然是要走向毁灭的。但影片不只是乏味地刻画单调的场景,书本走进了他孤独的世界,阅读让他不再感到孤独。

电影导演很擅长利用外部的因素去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像优美的环境描写、吉普赛人神神秘秘的叙述,都是导演对未来剧情刻画的一种手段,简单而平实。这个段落的镜头大致呈现两种形态:一种是固定镜头拍摄人物静止时的状态,包括全景、中景和近景;另一种是跟拍手持镜头拍摄人物的行走和移动,主要体现人物的孤独和寂寞。导演调度以镜头调度为主,人物在空间中的状态和行走靠镜头捕捉,以旁白为主,通过叙述和人物形象同环境产生明显的反差。这些描述都是赫尔佐格不同于茂瑙风格写实、作品带着悲观的写法之处。茂瑙的一系列作品对古典叙述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他在不断地向前探索,并发掘出新的东西。虽然这段场景并没有对剧情的发展有太多的帮助,但这一段旅程刻画了男主人公的探索冒险的精神,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充满着危险的讯息。赫尔佐格对这段的表现却和茂瑙的表现不尽相同,他对这段旅程的描写是把人物加进去的,以人物为中心主线,在这辽阔的大自然中,人物是显得渺小的。而茂瑙的影视作品则喜欢运用悬念表达,例如男主人公落入城堡中的这一场戏就是对悬念运用的最好表达方式。在赫尔佐格版本中,乔纳森的下场就没有那么婉转了,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这种理念也正是乔纳森对大自然发展的一种向往之情。

乔纳森落入的城堡是天差地别的两个没有交集的世界。如果说城堡外部是一个戴着高顶礼帽的老派绅士,那么内部则是一个珠纱遮面、高贵华丽的妇人。百年贵族的积淀令城堡里珍藏着诸多珍贵的雕塑、瓷器、油画等各式古董,这就是专门为了迎接乔纳森出现的世界。在这个虚假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它的本来面目是荒凉的、腐朽不堪的。与前段剧情中吉普赛人所提出的预言形成了一定的响应。预言表示当其进入幽灵的地界时,其一定会迷失于幽灵地界中。赫尔佐格的内心世界也为这座迷人的城堡而敞开,开启了探索之旅。无论是超现实的还是逃避现实的矛盾的激化,这些使人纠结的场景都曾出现在茂瑙创造的作品中。而在另一个导演赫尔佐格作品中,它又有新的解读,这两个不同世界的城堡不仅仅代表着矛盾与激化,它更是一种直接揭露现实的方式。通过对赫尔佐格和茂瑙两者的作品进行分析后可以总结出。人们可以借助理性来战胜任何力量。但是赫尔佐格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认为:理性非常容易被批判,而且容易被一些荒谬的力量所吞噬。换言之,就算是科学家通过信仰的改变来将吸血鬼杀死,却无法将其神秘的力量完全摧毁。

范在赫尔佐格的版本得到了重视,虽然范仅仅是一个令人讨厌的科学家形象,但这个人物与电影情节的发展和阐述的主题都息息相关,是不可缺少的。这个对于理性非常忠诚的科学家,在赫尔佐格很多的作品中都是属于被批判的角色。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赫尔佐格运用他擅长的方式去处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使得这些人物关系在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吸血鬼对露西的爱是跨越种族、跨越生死的,这是无法用科学去解释的。露西与吸血鬼的相逢让她重新审视自己,对比可见,吸血鬼和乔纳森相遇时所给人的形象,和吸血鬼与露西相遇时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当吸血鬼接触到露西时,其情感发生了变化,不像在接触乔纳森时保持应有的距离,因为吸血鬼把这样的露西当成自己人。这就完美地呈现出影片中所要表达的死亡与“存在之照面”的主题。

哥特文学可以说是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哥特文学的不断发展,相关类型的文学作品深刻地体现出了个人主义强烈的反抗意识。这些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为其营造出一个看似非常恐怖的氛围,并且将人性情感融入其中进行放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与现实不相符的一种表现。哥特文学中的主角形象,经常以复古的形式出现。经过改编后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出现的亡灵以及僵尸的恐怖形象渴望能够对现实生活进行控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了哥特文学所具有的批判现实的意义。通过将其作品进行改编后的影像化,能够将哥特文学中压抑的情感、神秘恐怖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情感宣泄,从而可以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虚伪。在不同导演对哥特文学的电影改编中,可以看出理性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不同世界观,同时也是哥特文学与哥特影像之间张力的体现。

三、结语

在分析了一系列英美文学作品改编成的电影后,显而易见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了大银幕。尤其是英美经典哥特文学作品,在电影这种最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展示之下,结合电影独有的影视特效的加工和转换,使得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被刻画得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可见,电影和文学是两个不可完全割裂的统一体。文学的画面感,电影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完美地呈现出来,它们两者之间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尽管电影无法将文学作品中所有的精髓以及诸多细节都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两者之间还是需要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且共同发展的,让这些文学素材造就更多的经典影片。

[参考文献]

[1] 从哥特电影看哥特文化[J].数字生活,2003(11).

[2] 马莹倩.缝于影像中的“哥特”密码[J].东方电影,2015(11).

[3] 金蕾.从美剧看美国哥特文化[J].考试周刊,2014(82).

[4] 冯玉莲.建筑与电影:浅谈哥特文化[J].电影文学,2007(24).

[作者简介] 孙艳(1978—),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电影改编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