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的人性探析
2016-12-20张曦
张曦
内容摘要:《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通过展现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路历程,折射出人性的复杂性。在受到信仰与法律的激烈煎熬过后,最终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救赎。其与索菲娅的对比,更凸显出人性的社会性及其背后的复杂与争议。
关键词:《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性 救赎
《罪与罚》不仅是独具特色的文坛巨著,更是一部反映人内心活动与挣扎的忏悔录。它诞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本国封建农奴制的矛盾强烈激化、愈演愈烈,与此同时还面对西欧工业文明的强烈冲击,整个俄国陷入焦躁与不安之中,而人们内心的信仰与人性的底线同样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拉斯科尔尼科夫这样一个大学知识分子形象,无疑是作者本人意愿的载体。与此同时以一个窘迫知识分子形象的视野,更能准确的感受到新思想对于传统社会的影响。而索菲娅所代表的信仰立场,直击了人性中最薄弱的一面,让他在更为尖锐的矛盾中做出抉择,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宽恕与解放。
一.由“罪”折射出人性的阴暗面
1.面对现实的逃避。生活的苦难是使拉斯科尼科夫终日痛苦与焦躁不安的根源,同时也是击溃他努力改善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母亲快要失明的双眼、妹妹那充满着不幸的婚姻无疑都告诫着他,自己承担着整个家族的希望与未来。可如今的自己只能失去工作并每日蜷缩在自己的床上。面对这一切,他没有选择勇敢面对,而是一味去逃避现实带给这个家庭的负担与苦难,从而使自己逐渐逼近无路可退的悬崖。
2.利己主义思想下的自私与贪婪。面对上述家人的牺牲,虽然内心感到无比煎熬,但是他并未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反而更加依赖于这份亲情维系所带来的暂时轻松与逃避。而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从一部分原因上来说,也和他想要获得老太婆的财产,以减轻自身的经济压力与内心对于家人的罪恶感有着紧密联系。而与此同时,在那几场与警官们的激烈对峙之中,将拉斯科尼科夫极力逃避责任的自私心理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嫁祸于反嫁祸的激烈转换中将自己的罪责努力撇去,在破旧的房间中面对着那把杀人的斧头自鸣得意。
3.傲慢与幻想的产物——超人主义。拉斯科尼科夫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拥有聪慧的头脑与令人艳羡的学识。但这些同样造成了他孤高自大,蔑视一切的态度。但荒凉逼仄的现实并没有满足他对于自己的定位,于是逐渐产生出不切实际的价值观。他将人分成平凡与不平凡两类,自己身为一个不平凡的天之骄子,可以不去遵守现世的规则与法令,如拿破仑一般成为人人敬畏的君王。他将平凡的人看作虱子,可以任意去践踏与蹂躏。而当他面对着象征剥削阶层的放高利贷老太婆之时,更是在这种超人主义的影响之下,产生了杀人的最根本动机。即站在高等人立场之上去惩治老太婆的残忍剥削,从而完成“劫富济贫”与“为民除害”的伟大壮举,从而使他堕入了最终的深渊。
二.由“罚”衍生人性之善
杀人不仅使拉斯科尼科夫成为了警察的重点调查对象,更使他陷入痛苦的则是内心的痛苦抉择与挣扎。而产生灵魂的拷问与最终选择走向警局自首的结局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人性中仍然闪耀着善良的光辉。
1.信仰的召唤回归。小说中索菲娅的出现,无疑与拉斯科尼科夫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家庭的变故是她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身体,浑浑噩噩的度日。但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个虔诚的信徒。这使他与与逐渐失去内心信仰的拉斯科尼科夫站在了鲜明的对立面上。因此当他向苏菲娅坦白自己的罪行之时,索菲娅把问题交给了超越人的理智的更大的力量——信仰。最终拉斯科尼科夫还是接受了这份道义与良心上的责罚,将自己的灵魂皈依上帝,不再因为投机与侥幸的心理去站在道德与法律的红线上。他重获了信仰,即使逐渐走上苦难的十字架,但他的良知与灵魂也同样得到了净化。
2.苦难过后的人文关怀。最终的结尾,索尼娅跟随被流放的拉斯科尼科夫一起去了西伯利亚,使大家的关注点继续聚焦在这个身世悲惨的风尘女子身上。既使经历生活带来的苦难,她依然保持有天真的热忱,拥有那样不可磨灭的对人的亲近、关切、信任和期望。为何她会在拉斯科尼科夫坦白之时劝他去自首,而量刑过后又跟随他远赴西伯利亚?就因为她的灵魂深处,有对“人”的感情在。没有这种感情,不但不会有那种对于理想的人的期盼、对于人能变得更好的信心,也不会有感化他人的魅力与闪光点。从而使丢失信仰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坦然面对自己应当去承受的苦难。与此同时,同样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而拥有了跟多的陪伴。
《罪与罚》充满着对于人性的审视与拷问,每个人在这紧密快速的剧情中都无处遁形。但是却依然保有着本真的内核,从而让陀思妥耶夫斯基使这部小说充满了“热到发冷的热情”,将人的精神困境以一个重要问题去呈现。缺失信仰即是“罪”,而“罚”则是心灵的自我救赎,在这“罪”与“罚”之间的抉择与警示,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
参考文献
[1]廖美琳.穿掘着灵魂的深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J].安徽文学.2008(7).
[2]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