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一渡赤水三战川军
2016-12-20颜林
颜林
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蒋介石调集几十万重兵分路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边地区。中央红军根据遵义会议确定的战略方针,准备从泸州以西至宜宾间选择适宜地点北渡长江,进入川西北,会合红四方面军,以川陕苏区为依托,争取赤化四川。1935年1月28日至29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在川黔交界土城、猿猴(元厚)一带受到川军主力郭勋祺、潘佐、章平安、达凤岗、廖泽等5个旅的阻击,陷入前后夹击的险境。根据毛泽东提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负责人研究决定,放弃“由赤水河北上,从泸州以西兰田坝至大渡口之间渡过长江”的计划,改由土城、猿猴(元厚)西渡赤水河,先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再待机从江安一带北渡长江。这时,蒋介石急令其各军迅速向川南进击,合围红军。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2月初进入四川叙永境内。为站稳脚跟,在叙永境内展开叙永攻城战中,与刘湘川军进行了三岔河战斗、漏风垭阻击战、天堂坝遭遇战等几次较大的战斗。这几次战斗,打出了红军的军威,为红军在四川打开局面奠定了基础。
三岔河战斗
三岔河战斗,是中央红军在叙永境内进行的第一场激烈战斗。2月1日(甲戌年腊月二十八日),红军右纵队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二师抵达三岔河,与叙永县民团精选队接火,击溃该县民团3个精选中队。
三岔河位于叙永县城东约15公里处,与古蔺桂花场接壤。早在1月23日,叙永民团前敌副指挥罗云程得到红军前来的消息后,即在东城忠烈宫内召集义勇队城区大队“训话”,谎称黔军艾德章营叛变,必须立即追剿,骗他们前去打头阵。当日,该大队队长长毛润清(毛根)率大队200多人至三岔河。罗云程等到三岔河即与该地乡长王兴弼勘察地形,将大部分队伍设在场附近的来龙榜,并派第一中队防守通往广木的路口;第二中队队长于亮防守通往鹤六营(葫芦营,今合乐)的路口;第三中队队长路泽宣率队防守通往桂花场的路口。
红军右纵队之先头部队红一军团二师,穿过古蔺黄荆老林,越过桂花场,于2月1日上午10时进抵三岔河的鱼塘坳口。在此处担任警戒的民团第三中队,从浓雾中看见前面走来一支队伍,以为是黔军艾德章营叛兵来了,便开枪射击。红军冲杀过来,当场击毙数名团丁。民团一看是红军来了,不敢再战,全部溃逃,红军顺利攻占三岔河。民团第一、二中队从溃逃的第三中队士兵口中,得知并非是黔军而是红军时,也立即仓惶逃命。正在场上的罗云程、毛润清亦于慌乱中,随队逃至小庙。随后,又指挥民团返回抵抗。刚回走到狗屎包包,即遭红军先头部队的迎头痛击。民团伤亡惨重,一哄而散,乘大雾逃进人头山森林中。罗云程则慌忙策马急行,但摔下马鞍,由其亲信搀扶,逃回叙永县城。红军先头部队乘胜追击,直逼叙永县城。经过激战,红军攻占了县城东郊营盘山一带敌堡。随后,红军包围了叙永县城。2月2日,红军打响了攻打叙永县城的战斗。
2月2日,国民党川军二十一军第一师三旅旅长刘兆藜奉命率队回援叙永,经墩梓、广木,前往三岔河拦截红军,与正向叙永前进中的红一军团一师遭遇于火烧岩。火烧岩全长约十里,包括大、小火烧岩,海拔约1600多米,离三岔河约4公里。岩上有一石寨,地形险要。刘兆藜旅凭据石寨天险,派王团向红军攻击,居高临下,截断红军通道。红军多次发动进攻,均未攻下石寨,且伤亡严重。红军乃改变战术,一方面组织迫击炮猛轰石寨,佯作正面攻击;一方面派人从侧面登山,经猴子岩爬上大火烧岩,出敌不意,包抄袭击石寨敌军。刘兆藜旅腹背受创,伤亡近百人,被迫撤离石寨。
红军战士经过激战,为大部队过境打开了行军通道,先头部队顺利向叙永县城进发。但红军后续部队仍在行进中,又遭到郭勋祺部截击,加上达风岗部尾追不舍,乃改道从大寨、鹤六营(今合乐)、落窝(今震东)、沙包树(今大树)方向前进。红军行至离叙永城40余里的地方,又与章安平旅第一团一营(营长潘清洲)遭遇。红军向潘营发起猛烈攻击,战斗进行了十多分钟,击毙敌官兵30余人。该团团长彭选高闻讯率部增援,但红军早已撤出战斗,向两河口方向前进。随后,红军根据中革军委电令,向扎西(今威信县)地域作战略转移。
刘湘派刘兆藜旅赴川南抵抗红军时,曾秘密对刘兆藜说:“此次与红军作战,是存亡所系,要特别小心谨慎,红军不过江占领四川决不与其硬拼。追击时,应保持30里的距离。”因此,刘兆藜在叙永一带与红军作战时,没有积极追击红军,后遭到蒋介石撤职处分。刘湘表面不敢和蒋介石对抗,暗中则对保存实力的刘兆藜加以抚慰,不久即将其复职。
漏风垭阻击战
红一军团二师攻打叙永县城时,为了阻击从泸州方向来援的敌军,派出一支部队经红岩坝进抵豆腐石、双桥子一带。2月4日中午,追击红军的敌军周成虎警卫大队抵达叙永城外西郊。其时,红二师派出的游动于豆腐石、双桥子的部队,已奉令转移开赴大坝,向云南扎西地区集结,留下一个连控制漏风垭制高点,以掩护围城部队撤退,阻击北来的援敌。
漏风垭位于叙永县城西郊。周成虎警卫大队以第三营为先锋队,经老龙岩、五谷山一带,扑向漏风垭红军阵地。敌军气焰嚣张,急于求成,很远距离即向红军阵地开枪开炮。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沉着应战,待敌军进入有效射程奋起还击。激战1小时,敌第三营死伤过半,未能前进半步。
周成虎派第一营兵力增援,占领猫儿梁,攻至滥田坝哨楼的制高点山麓。敌军摆开阵势,用迫击炮猛轰红梁子、杉树坡一带,以火力压制红军。城里守敌龚营闻讯,亦兵出小西门夹击漏风垭红军部队。虽敌众我寡,但红军战士临危不惧,英勇奋战,与敌军在滥田坝哨楼一带展开了拉锯战。完成掩护任务后,阻击连于下午5时边打边撤,经十二湾、金鹅池向大坝方向转移。
漏风垭阻击战,粉碎了敌人的前后夹击红军的阴谋,完成了掩护红军大部队转移任务,并给敌军周成虎大队以沉重打击,狠狠打击了刘湘川军的嚣张气焰。
漏风垭阻击战中牺牲了15名红军战士,后被当地群众安葬在松林、榨板田等处。1989年,当地政府和群众筹集资金,在漏风垭战斗遗址修建了红军烈士墓和墓碑、墓志铭石碑。
天堂坝遭遇战
2月4日,为了掩护攻打叙永县城部队,红军左纵队三军团从摩尼出发,经营盘山、站底、海坝到达黄坭嘴一带,于2月5日进至滥田沟、万家岭、菜坝一带宿营。
2月6日上午,攻打叙永县城的红二师一部撤出战斗后,途经两河口行至高峰乡天堂坝时,发现尾追红军攻城部队之敌军范子英旅陈洪畴第六团。
天堂坝位于叙永县城西南约50公里处,山高林密,数百红军埋伏于黑豆地丛林之中。当敌军先头部队行至黑豆地时,红军发动突然袭击,敌军伤亡惨重,慌忙退到老熊沟。
敌团长陈洪畴命令一、三两营展开攻势,向红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红军凭借有利地形,将敌军击退。敌军又分兵三路,从棕榜上、岩口上、猫儿埂大田等地,向黑豆地红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红军三面受敌,乃撤出战斗,退至铁炉坝,向大坝方向撤退。
半小时后,从滥坝沟出发的红三军团五师前卫团,行军途中听到枪声,从水井沟迅速赶来增援。红军兵分三路,向敌军发起攻击。一路强占生基岭高地,突袭棕榜敌阵地;一路绕过生基岭,插堰头上,向岩口之敌发起猛攻;一路增援先头部队,与其会合作战。
敌我双方在长达5公里的山谷地带展开激战。红军英勇冲杀,敌人据险顽抗。激战至下午3时,进至菜坝的红军后续部队一个团也赶来增援。红军部队前后夹击敌军,一部直插龙胆沟、碗厂一带,猛攻敌人侧背,在碗厂击毙1名敌军营长,突破敌人防线,冲上猫儿埂;一部击溃敌军,攻占了生基岭高地。
敌军陈洪畴团孤立无援,腹背受击,伤亡惨重,遂向堰坪方向撤退,扼守堰坪阵地待援。此时,红军发现敌军廖旅龚团来援,前卫已达杉木岭,便不恋战,按照军委的命令,趁敌军陈团溃败转移之际,迅速撤出战斗,向云南扎西地域集结。
当敌军重兵向川南开进、合围之势将成而又未成之际,红军即决定暂缓实行渡江北进计划,从敌军间隙跳出合围圈,往滇东北扎西(今威信县)地区挺进。2月7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暂时放弃渡江计划,仍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域,争取由西向东发展。中央红军各部分别由四川古蔺、叙永、兴文、珙县等县西部地区出川南,于8日进入云南东北部的扎西及其附近地域进行休整。
此后,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正确指挥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的狂妄计划,实现了渡江北上的伟大战略转移,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