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像法在解决中考力、热、电、光问题中的妙用

2016-12-20肖淑敏

初中生学习·高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物距示数变阻器

肖淑敏

中考图像问题涵盖面广,在选择题、填空题、分析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中都能经常遇到,要高度重视。解答图像题的总纲领是:先搞清楚图像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明确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图像的交点坐标、斜率和截距及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根据图像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数据计算或做出判断性结论。我省各地市每年中考试卷的最后两道大题中,都会有一道涉及利用图像提供信息的计算题。

下面给出运用物理图像解决力热电光问题的实例解析,供同学们参考。

一、从图像中获取有用信息,结合物理规律解决力学问题

例1:(2015年 黑龙江省大庆市)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S1=100 cm2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其底面积为S2=80 cm2,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他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F-h图像,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 N/kg)。

图1                   图2

(1)除图1所给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选填A.天平;B.刻度尺;C.量筒)。

(2)观察图像,发现:①h1=      cm,木块A的总高度是     cm。②在木块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木块A所受浮力     ,在木块A浸没后至接触器底之前,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木块A所受浮力        (以上均选填“增大”“缩小”或“不变”)。③木块A的重力是      N。

(3)利用此实验装置可测该液体的密度,其值为

kg/m3。

(4)木块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

解析:(1)需要测量木块A的下面与液面的距离h,h的测量需要刻度尺。(2)①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A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压力F=0,由图像可知,h1=4 cm。当木块受压力逐渐浸入液体中时,A的重力、压力F、浮力三个力平衡,可知F=F浮-GA,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当A浸没时浮力不再增加,所以此时F保持不变,由图像可知当h=10 cm后,F =6 N不变,所以A的总高度hA=10 cm。②由①分析可知,随着h的增大,A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增大,所以A受到的浮力增大,根据F=F浮-GA,压力传感器示数增大;A浸没后至接触器底之前,浮力不变,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保持不变。③由F=0时,A处于漂浮状态,得F浮=GA,即ρ液gS2h1=GA...(a);当A浸没时F浮 =GA+F ,即ρ液gS2hA=GA+F ...(b);由(a)和(b)联立方程组,代入已知条件解得:GA=4 N。(3)A漂浮时F浮=GA,ρ液gS2h1=GA,ρ液×10 N/kg×80×10-4 m2×0.04 m=4 N,

ρ液=1.25×103 kg/m3。(4)A全部浸没液体后,A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A的体积。S1Δh=S2h,Δh==8 cm,Δh为A全部浸没液体后,液面上升的高度。这个高度产生的压强就是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Δp=ρ液gΔh=1.25×103 kg/m3×10 N/kg×80×10-2 m=1000 Pa。

答案:(1)刻度尺。(2)①4,10;②增大,增大,不变,不变;③4。(3)1.25×103。(4)1000。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衡力和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综合性强,有相当的难度。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利用图像给出的信息,知道压力为0和最大时A在液体中的状态。同时利用方法技巧可以使问题简化。

二、从图像中获取有用信息,结合物理规律解决

热学问题

例2:(2014年 黑龙江省绥化市)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3。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乙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乙液体吸收1.89×105 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       ℃(气压为一标准大气压)。

图3

解析:(1)由图像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内,液体甲温度变化量大,则甲液体温度升高较快;而两个加热器相同、加热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公式Q吸=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快的液体比热容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2)c=4.2×103 J/(kg·℃),m=500 g=0.5 kg,Q=1.89×105 J,Δt=(t-t0)。根据Q吸=cm(t-t0)带入数据可得到:Δt=9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最高温度为100 ℃,所以水的温度升高了80 ℃。

答案:小于;80。

点拨:本题考查同学们由图像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学会控制横轴不变,研究纵轴代表物理量变化的方法,结合吸热公式Q吸=cmΔt分析解决问题。这类题一般是通过比较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其温度的变化。

三、从图像中获取有用信息,结合物理规律解决

电学问题

例3:(2014年 黑龙江省绥化市)如图4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滑动变阻器R2阻值变化的图像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图5

A. 电源电压为6 V

B. R2=20 Ω时,电压表示数为4 V

C.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3.6 W

D. P在b端时,电阻R1的功率为0.1 W

解析:由图4所示电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由图5所示图像和题意知,图像中横坐标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相对应的纵坐标是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的值。A.由图4所示电路可知,滑片在a端时,只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R2=0。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由图5所示图像可知,R2=0时,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U=6 V,故A正确。B.由图像可知,R2=20 Ω时,电压表示数为2 V,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R2=20 Ω时,电压表示数为2 V,可以求出电路电流:I=0.2 A,定值电阻阻值R1=10 Ω。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根据P=UI知此时电路功率最大,最大功率:P==3.6 W,故C正确。D. P在b端时,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R2=50 Ω,电路电流I==0.1 A,此时电阻R1的功率P1=I2R1=(0.1 A)2×10 Ω=0.1 W,故D正确。

答案:ACD。

点拨:本题考查了求解电源电压、电功率的问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由图像找出电压与电阻阻值的对应关系,应用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即可求解。本题解题关键是通过图像分析滑动变阻器最大值、最小值时,电路的情况。

四、从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结合物理规律解决

光学问题

例4:图6为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知(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B. 当物距u=30 cm时,像距v=15 cm

C. 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

D. 当物距u=15 cm时,成的是缩小的像

图6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图像给出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A.由图像可知,u=v=2f=20 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故A正确;B.当物距u=30 cm>2f=20 cm时,2f>v>f,即20 cm>v>10 cm,故B错误;C.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故C错误;D.当物距u=15 cm,此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

答案:A。

点拨:抓住关键点,即u=20 cm时,v=20 cm。这时u=v=2f=20 cm,解出f=10 cm。关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试题是今后中考的热点。

五、从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结合物理规律解决力电综合问题

例5:近年来,我市的轿车市场十分火爆,各种新型轿车驶进千家万户。图8为某新型轿车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 V,R0是阻值为5 Ω的定值电阻,A是油量指示表(实质是一只电流表,油量的变化通过电流的变化同步显示出来)。Rx为压敏电阻,它的电阻随受到的压力变化关系如下表(取g=10 N/kg,ρ汽油=0.7×103 kg/m3)。

图7                          图8                     图9

(1)若轿车以90 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且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9所示,在0~25 s时间内,轿车的牵引力与阻力关系可能的是:牵引力           阻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大于或等于”)。

(2)由(1)中的条件求在0~5 s时间内轿车发动机做功多少?

(3)如果空油箱的质量为5 kg,油量表的零刻度线对应于电流表上的示数是多少?

(4)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该油箱加满油时,指针恰好指示最大刻度,求油箱的容积。

解析:(1)从图9看出,小汽车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这时牵引力大于阻力,后来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2)轿车发动机做功W=Pt=90×103 W×5 s=4.5×105 J。(3)油量表处于零刻度线时:F=G箱=mg=5 kg×10 N/kg=50 N,由表可知:当F=50 N时,Rx=395 Ω,R总=Rx+R0=395 Ω+5 Ω=400 Ω,I===0.015 A。(4)指针恰好指示最大刻度时,I最大=0.6 A,R总′===10 Ω,Rx′=R总′-R0=10 Ω-5 Ω=5 Ω,由表可知:当Rx′=5 Ω时,F′=400 N,G油=F′-G箱=400 N-50 N=

350 N,m油===35 kg,V油=== 0.05  m3。

答案:(1)大于或等于;(2)4.5×105 J;(3)0.015 A;(4)0.05 m3。

点拨:从图像中分析出哪段时间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哪段时间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两种运动情况分析出牵引力与阻力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猜你喜欢

物距示数变阻器
巧解滑动变阻器类动态电路题
探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
小小变阻器有大用
摄影艺术中的光影呈现
例谈温度计的示数
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构建电路模式破解电学难题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问题
台秤示数的最小值是出现在摆球的最高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