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芾《蜀素帖》

2016-12-20

江苏教育 2016年53期
关键词:意趣收笔董其昌

米芾《蜀素帖》

米芾(1051-1108),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时人号海岳外史,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癫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上颇有造诣,善行草书,擅长临摹古人书法,可以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蜀素帖》《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作》等。

米芾平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是宋代书法家所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

《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蜀素帖》在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曲尽变化。《拟古》二首尚显拘谨,愈到后面愈飞动洒脱,神采超逸。米芾用笔喜“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结构奇险率意,变幻灵动,缩放有致,欹正相生,字形秀丽颀长,风姿翩翩,随意布势,不衫不履。用笔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刚柔相济,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亦浓亦纤,无乖无戾,亦中亦侧,不燥不润,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此作可说是米芾早年的力作。书风显露出米芾“不偶于俗”的人格特质。

(陈宇选荐)

《蜀素帖》1

《蜀素帖》2

《蜀素帖》3

《蜀素帖》4

猜你喜欢

意趣收笔董其昌
第二讲 基本笔画写法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收笔笔法势和收笔笔法分析研究
软硬兼施(二)
董其昌作品欣赏
略述《篱园秋实》的壶中意趣
汉字的水墨意趣
董其昌行书《宋人词册》空灵疏淡之美
董其昌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蜀素帖》单字选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