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弃老板当老农
——记山东省海阳市聚丰源甜柿合作社理事长范长山

2016-12-20吕平杰陈云霞孙清华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海阳市长山甜柿

■ 文 / 吕平杰 陈云霞 孙清华

放弃老板当老农
——记山东省海阳市聚丰源甜柿合作社理事长范长山

■ 文 / 吕平杰 陈云霞 孙清华

范长山,一位地道的山东山区农民,打小血液里就流淌着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山区精神,2001年从山东省烟台市返乡创业,白手起家,在贫瘠荒芜的大山中,带着大伙靠种植甜柿子走上了小康致富路。15年来,为实现心中梦想,他建基地、办协会、成立甜柿合作社,凭借坚持和执着,历经各种困难,做靓了“贵秋”品牌,让当地甜柿走出海阳,誉满全国大江南北,将农家“土特产”铸成市场“金招牌”,带领当地农民摆脱了落后面貌,创造了“江北甜柿看山东,山东甜柿看海阳”的骄人成绩。如今,范长山已是山东省海阳市聚丰源甜柿合作社理事长、烟台市林业产业联合会会长。2016年,他被授予“海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返乡创业,放弃“老板”当“老农”

聚丰源甜柿合作社种植的甜柿子

1993年,范长山怀揣着进城致富梦奔赴烟台打工创业,经过十多年的拼搏积累,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票子和车子,生活衣食无忧。2001年初,正当他的餐饮业在烟台市做得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的时候,范长山从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中,强烈感受到国家对农业农村不断释放出含金量颇高的惠民政策,通过认真分析和深刻思索,感觉到农业大发展的春天来到了,未来农业将会是一片希望的沃土,农民将是体面的朝阳职业。就这样,范长山在党强村富民政策感召下,满怀对农业的挚爱,对家乡的深情,毅然决然放弃了烟台餐饮业,离城返乡,由老板“蜕变”为老农,扎根大山,开荒种地,矢志发展甜柿种植业。他咬定青山不放松,像现代愚公一样一干就是15年,开荒2000亩,栽树10万棵,建成胶东大型甜柿生产基地。他致富不忘众乡亲,每年都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100多人次,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带动周边种植3000多亩,兴旺了一个产业,带富了一方百姓。

合作生辉,借得东风扬帆起

范长山自己富了,但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山区的农民,他知道乡亲们缺资金、少技术、无市场。而“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的思乡惠民之情,始终萦绕在他心头。基于此,2010年他响应政府号召联合周边甜柿种植户,注册成立海阳市聚丰源甜柿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原则,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准绳,严格执行以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三会”制度,得到了合作社全体成员的拥护支持。范长山坚持开门办社,自己掏钱带领成员走出去学技能,请进来教技术,不断汲取先进的种植模式和管理之道,社内社外工作步入正轨,合作社面貌焕然一新。

2015年,合作社顺利建成年生产能力3000吨甜柿的有机示范基地,实现年经营收入6000万元,带动1000多成员户走上致富路。几度风雨,几度丰收,聚丰源合作社获得了2014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海阳“聚丰源”的产业带动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逐年增强。

抓生产强服务,引领致富惠及众乡亲

围绕甜柿管理的产前、产中、产后,合作社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准。合作社配备了技术服务人员,开通24小时微信服务热线,随时为成员提供技术咨询、信息传递和病虫害防治等服务。6年来,范长山带领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入户指导生产600多次,解决种植难题1000多个,深入一线、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得到广大成员交口称赞。

在甜柿销售上,合作社开拓创新,打造了别具一格的“聚丰源”营销模式。范长山带领合作社成员每年都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农交会和果蔬博览会,交朋友结善缘,开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产品畅销上海、海南等地,甚至远销新加坡,年销售量1.3万吨。为了给成员吃上“定心丸”,让他们安心生产,合作社与成员签订包销合同,兑现承诺,现款结算,社内收购价格历年均高于市场价30%,几年来成员增收600多万元。即使在2015年全国甜柿市场一片“喊跌”的大背景下,甚至在当地部分柿子价格跌到每斤2毛钱却无人问津的窘况下,聚丰源合作社收购成员的一级果价格始终不低于2元/斤,成员们都激动地说:这是入社的好处!而范长山掷地有声地讲:这是合作的力量!

为丰富产业链条,趟出一条新路,也为有效解决成员户手中囤积的大量甜柿尾货。2015年合作社大胆开辟甜柿深加工,斥资收购了500万斤甜柿在柿脯、柿酒领域做文章,觅商机,目前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攀“高枝”取“真经”,科技大树底下好乘凉

聚丰源甜柿合作社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带着科技强社、科技富民的信念,范长山积极开展“院社对接”工作,把全面推进合作社的“产学研”和谐共振作为全社工作重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是省内农业科技成果的摇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山东省农科院甜柿科技示范基地落成在海阳,2015年山东省农科院博士科技工作站落户到海阳,实现了合作社与省内农业科研机构的直接对接,省内农业“名师大咖”直接为海阳“传经送宝”,扶持壮大甜柿产业。工作站落成后,山东农科院相继派出3名果树研究员、6名在读博士赴聚丰源合作社开展科研工作,他们围绕甜柿新品种进行引进、培育、优化。在合作社基地试种成功后,通过专家筛选,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合作社以科技研发为契机,先后出资130万元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适于山岭薄地柿品种的筛选》课题和《山岭坡地日本甜柿引种与载培科技项目》等的成果转化,发挥了典型“聚变辐射”作用,提高产量37%,节约成本20%以上,每年为全省种植户增加3500万元纯收入,惠及全省农民,为打造全省甜柿产业范本,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巨大作用。

接摊子组班子,开辟林业产业新天地

多年来,范长山一直致力于林果产业化推广与振兴,得到了当地省市各级林业部门的认可,2015年在烟台市林业产业联合会(以下简称林联会)二届一次会议上,他荣幸当选烟台林联会二届会长。上任后,他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带领班子成员积极开展工作,巩固老会员,发展新成员,强化服务措施,完善服务内涵,不断增强“烟台林联”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面对合作社未来,范长山信心满怀。他表示:下一步将以甜柿基地建设、规模发展和产品深加工为突破口,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全社1000多户成员搞好服务当好家,共同推动当地甜柿产业健康发展,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壮大市场优势为己任,加快市场开拓步伐,着力提升合作社带动能力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农业局)

猜你喜欢

海阳市长山甜柿
广西甜柿发展前景分析
“晒”责任,“亮”承诺——海阳市推行食品生产单位食品安全公开承诺活动
Plasma activation towards oxidized nanocarbons for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hydrogen peroxide
‘富有’甜柿砧木种质早期亲和性研究
海阳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海阳白黄瓜种植技术研究
浅谈加快公路建设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福建·甜柿栽培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漫画
建始甜柿 终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