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运行机制,构建现代学校“文化基因”
2016-12-20范胜武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
范胜武/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
调整运行机制,构建现代学校“文化基因”
范胜武/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
白纯舵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私立寄宿制国际学校,2014年4月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确定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初、高一体化课程建设与育人模式变革研究”实验学校。此后,我们不断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全面开启以“十二年一贯制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实施”为核心的育人模式变革。
组织变革:调整学校组织架构,改变学校运行机制
(一)组建“课程领导小组”,成立课程中心
为了更好地推进一贯制教学,满足一贯制教学的需求,我校组建了“课程领导小组”,成立了课程中心。课程领导小组由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力量主阵,校长担任组长。课程领导小组下设课程中心,课程中心不仅将教学处、德育处、健康艺术中心的工作纳入其中,更统一指导学校的课程规划、教学研究和学生评价工作,统一调配学校课程资源,保证学校在课程规划与实施各环节的通畅与高效。课程中心构架如图1所示。
(二)“三维组”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我校提出了包含年级组、学科组、项目组的“三维组”概念(见图2)。每一位教师由所在的年级组长聘任,该年级组负责教师的常规管理。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加入不同的学科组,学科组负责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新一代的研究型教师,每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由其所加入的项目组来负责,在主持或参与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
表1:基于全课程理念下的课程重构
图1:课程中心构架图
课程重构:开发“世纪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的校训是“做豪迈的中国人”。2012年,转型为国际学校后,我校又明确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我校的大部分学生选择走国际化教育之路,循着“小学-初中-高中-国外留学”的学业发展轨迹。学生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为实施一贯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有效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将育人目标细化到各科课程的阶段性目标中,开发出了适用于十二年一贯制的“世纪课程”。十二年一贯制“世纪课程”包含两条脉络。第一条脉络: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首先要基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来设计课程。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天真可爱,课程设计重点要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突出“课程超市”和“全课程”两个亮点。在初中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分辨能力,“我”的课程“我”作主,于是我们采用“选课走班”的方式。而到了高中阶段,尤其是作为国际学校,高中学生不参加国内高考,会考课程可以采用“会考替代”,用本土化的AP课程让学生按需求得到自主发展。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课程从综合走向分科。第二条脉络: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围绕“做豪迈的中国人”的校训,细化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落实下来,即“五大课程”。“五大课程”以项目研究的形式,将各学段的师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十二年一贯制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学段课程
1~6年级的小学阶段,学段课程主要是基于全课程理念下的课程重构,全课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7~9年级的初中阶段,主要是彰显个性的选课走班。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分辨能力,“我”的课程“我”做主,于是学校全面实施“选课走班”,创设多元课程体系,实行分布式管理。10~12年级的高中阶段,主要是国际课程本土化的AP课程。这个阶段的学生要为申请留学做准备,因此,学校构建现代理念下的国际本土化课程体系。
1~6年级:基于全课程理念下的课程重构。1~6年级的教育应追寻教育本质,给予学生足够安全、自由、丰富的“体验”,从而促进“全人”发展。为此,学校进行了基于全课程理念下的课程重构,包括重构教室、重构包班、重构教材、重构教学、重构活动和重构评价(见表1)。
7~9年级:“选课走班”背景下的多元课程和分布式领导。7~9年级全面实施“选课走班”,在保证每位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课程内容,形成了包括分类必选、分层必选、分时必选的多元课程体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模块,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课表。
为保证特色选修课程的教学效果,学校投入资金建设标准学科教室,如星球教室、动漫教室、国画教室、布艺教室、航模教室、厨艺教室和摄影教室等。
学校为选课走班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分布式管理,包括学部、年级端的分布式管理和学生端的分布式管理。学部管理单位包括三个年级组以及学部课程中心、学部培训中心、质量评价中心、学部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年级管理单位包括年级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导师、教育顾问及常规管理项目组等10个项目组。学生的分布式管理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学院进行。学生管理学院设组织管理分院、宣传管理分院、文娱管理分院、自习管理分院和常规管理分院。学生通过参与自主管理学院的工作,通过各成员的自律、示范、服务和沟通,实现自主管理。
图2:教师发展组织支持图
10~12年级:构建现代理念下的国际本土化课程体系。10~12年级的课程主要分为学术类课程、中华文化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
学术类课程包括国内基础课程、英语课程和国际课程。其中国际课程是我校的特色课程。10年级开设Pre-AP课程,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授课,为学习AP课程奠定基础;11~12年级开设多门不同学科不同难度的AP课程,全英文授课。为了满足学生留学英国的需要,我校还开设了A-level课程、IGCSE课程等。同时,开设STEM课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实践的能力。
为了塑造学生的中国灵魂,在课时紧缺的情况下,10~12年级依然开设中华文化类课程,包括传统文化欣赏、太极拳、厨艺、茶艺、中国舞、武术搏击、书法等。
综合实践课程包括应用技术、知识拓展、健康与艺术、活动与社团等四大类。
(二)为“落实学校培养目标”而设计的连续课程
目前,为落实育人目标而设计的连续课程主要包括十二年一贯制的五大课程:中华文化课程、英语直通车课程、健康课程、艺术审美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中华文化”课程。旨在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发挥其育人功能,内寓于心,外化于形。课程包括传统经典课程、文化寻根课程、名家启迪课程和文化修养课程。传统经典课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别开设诵读经典、品读经典和研读经典课程;文化寻根课程通过游览参观览文化名胜、探文化起源、品文化精髓;名家启迪课程通过名家深度解读经典文化;文化修养课程通过礼仪、茶艺、书法、京剧和武术等提升学生道德、艺术和健康修养。
英语直通车课程。包括十二年一贯制的英语基础课程、英语选修课程和英语活动课程。英语基础课程小学阶段使用全课程自编教材,初中阶段包括基础英语、双语数学、双语生物和英语听说Ⅲ。高中阶段分为英语技能、英语文化知识和ACT、SAT课程。英语选修课程更注重探究与合作、开放性、层级性和学科融合。7~9年级包括补弱类和提升类,10~12年级包括英语能力拓展课程和标准化考试课程。英语活动课程在1~6年级主要是常规活动和特色活动,7~9年级增加有英文演讲比赛、圣诞歌会等文化活动课。10~12年级有西方文化课程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活动是“模拟联合国”。
健康课程。包括体育、心理、卫生三大模块。体育课程依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以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为着眼点,以创建“运动型、健康型”校园为导引,致力于学生运动技能和健全人格发展;心理课程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了各年段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卫生课程主要通过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即导育老师)在日常生活及班会课中教给学生各种卫生知识;同时通过讲座、广播、宣传展板、家长信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艺术审美课程。包括戏剧、美术、音乐、舞蹈和电影五大领域,分为常规课程和活动课程。常规课程制定了各年段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依据年龄由低到高让学生依次经历体验、探究和反思阶段。活动课程依据五大领域的学科特性和进度安排,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如校园好声音、艺术节、戏剧节等。
综合实践课程。根据我校十二年一贯制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塑造中国灵魂实践活动、国际视野实践活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实践活动三大课程体系。塑造中国灵魂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包括爱国教育实践方案、传统文化实践方案、毕业季系列实践方案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际视野实践活动包括外语特色实践、国际游学、主题运动会等来开展外语特色活动,组织学生充分感受国际文化,开阔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世纪演说家活动,培养学生志愿精神,强化奉献和责任意识。
教师成长:落实“世纪名师”方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一)实施学术积分政策,让项目研究遍地开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为进一步激发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积极性,我校制定了《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教职工教学科研学术积分指标体系及奖励办法》,指明教师进行不同级别课题研究将获得的相应积分;积分将成为教职工评优、晋级、增资的重要指标,并可以直接兑换现金。
在此制度的激励下,学校开展了大量的项目研究工作,包括学部级项目研究和学校规划类项目研究。学部级项目研究包括课程规划、中小学课堂、校本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一体化研究。这些研究紧紧围绕“十二年一贯制”主题,多方向、多维度重构教育教学工作。校长规划类项目包括中华文化课程、英语直通车课程、健康课程、艺术审美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五大项目,成为“十二年一贯制”项目研究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校教师已编写二百余册校本教材,通过编写教材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过去两年,我校有近200个小项目落地开花,经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的专家参与评审,评出一大批优秀项目。学校以学术积分的方式,对参与项目研究的教师进行赋分,学校也逐步向“培养—研究”型学校转变。
(二)实施“世纪名师”成长方案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实施《“目标驱动、自助进阶”式世纪名师成长方案》。在方案中,设骨干教师、明星教师、世纪名师和首席教师四阶;按学生成绩、学术积分、公开课展示成果、学术论文等情况对教师做出评定,并根据等级予以相应奖励。学校为参加进阶的教师提供特殊支持,如:外请专家指导、优先参加各类培训、优先享受学校资源等。骨干教师由学部安排一个相当于明星教师以上水平的导师跟踪指导。明星教师、世纪名师、首席教师都将无条件担任导师任务,指导骨干教师或其他教师,其指导工作需要获得相关教师的亲笔认可。
(三)继续强化教师培训,实行三级备课
继续强化教师培训,加大培训力度。在校内,每两周组织一次教师培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年轻教师分享教学心得;相同专业、不同专业的教师不定期地互相观摩课堂,彼此交流,取长补短。教师可随时申报“赏析课”,保证教师每周都会有听课学习的机会。
面向校外,经常性地外派教师到国内外的学校参加培训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开阔教学思路,将更加开放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入我校课堂。此外,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听取教师的合理建议,为提升国际化的办学品质提供动力。
加强集体备课,实行年级、学部、学校三级集体备课。我校规定同一年级学科组至少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全学部的同一学科教师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及时交流经验、促进教师发展。作为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为保证各学段衔接顺畅,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全校同一学科的教师至少两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此外,我校每年举办一次“锡华杯”教学大赛;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设计流程再造”活动;学部主任、学科主任、备课组长等几乎每天都会听“推门课”。
技术转型:推行学校OTO整体转型,建设智慧校园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不得不变。首先,未来的世界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其次,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学生也与以前不同。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基于以上几点,我校决定进行OTO整体转型,建设智慧校园。
学生学习需求调研与分析。通过观察、访谈、问卷、个案跟踪、作文征集等方式,倾听学生声音、挖掘学生需求,深入了解学生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心理、方式、风格、途径、要求等,基于学生需求确定学校OTO转型相关工作的契合点。
构建学校OTO转型的智能化网络环境。智能化的网络环境是学校OTO转型的基础,重点研究智慧校园(教室)建设、教与学社群建设、教与学平台建设、学习终端配置等;不断跟踪先进技术,构建起学校OTO转型的智能化网络环境。
学校OTO转型的数字资源、数字课程 或 APP研究与建设。一是要研究、梳理、筛选互联网上现成的数字资源、数字课程或APP,实施“拿来主义”,服务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是根据教与学的需要,自主建设学校的数字资源库;三是挖掘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课程或APP。通过三种方式,最终建立起能够满足学生线上学习的数字资源体系与课程体系。
OTO教学模式与变革规律研究。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及常规教学模式。当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教室且成为一种常态后,教师应该如何结合学科特点来充分发挥OTO的教学优势? 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将分学科、分年段进行研究,一是构建OTO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模型,探究其实践模式,通过建构和解构思想,使其标准化和模型化;二是进行案例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全过程的实践与跟踪记录,构建合理而有效的模型和指标,并对其变革的原因、过程、机制、结果等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其发展趋势。
学校OTO转型教师素养、角色与发展模式研究。重点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研究学校OTO转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二是对OTO转型过程中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义;三是要构建起学校OTO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学校OTO转型组织结构变革与管理方式变革研究。一是进行组织变革研究,研究OTO转型学校高效运转的规律,构建起支撑学校OTO转型的组织架构;二是进行制度变革研究,研究OTO转型过程学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革,探讨新的管理方式和策略,再造流程;三是探索OTO转型对管理者领导力的影响,总结通过OTO转型提升学校管理者领导力的策略和模式;四是构建起学校在班级管理、家校联系、学生评价、选课走班等有关重点工作的OTO模式。
学校OTO转型的评价研究。对学校的OTO转型进行评价研究,构建起学校OTO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总结学校OTO转型的工具、方法、策略,形成有推广意义的实践模式。
目前,我校已校园网络全覆盖,为全校所有老师和学生的平板电脑购买了多款教育软件,搭建了Moodle平台;多次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定期开展课件制作比赛;每周三晚上通过OTO开展项目研讨。以上各项目都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引领:打造“世纪文化”系列,塑造世纪教育品牌
我校通过开发世纪文化系列,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包括世纪讲堂、世纪名人班、世纪咖啡屋、世纪自媒体等一系列校园文化载体,营造出浓厚的“世纪校园文化”。
世纪讲堂分为学生励志版、教师成长版、家庭教育版,目前已举办26期,来自各行各业的名家,如将军陶克、央视原主持人郎永淳、体育名星李宁、教育名家卢勤、歌星龚琳娜等,给学生带来了关于做人做事、品质培养、职业选择、专业学习等多方面的洗礼。
为了发掘伟人身上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校成立了“周恩来班”“雷锋班”“少年孔子班”“钱学森班”等一系列世纪名人班。名人班不仅讲究形式,更强调实践,学生通过深入了解伟人事迹,学习伟人精神,让优秀的民族品格深入骨髓。
学校支持高中部创办了学生自主运营的“世纪咖啡屋”。在环境设计、原料采购、饮料制作、销售推广、利润统筹、管理协作等流程中,学校完全放手。学生也在真实的经济模式中掌握了营销技巧,利润除维持咖啡屋运转所需费用外,捐给基金会用于帮扶偏远地区学校,对学生也是一种爱心引导。
学校构建了世纪自媒体系统,包括“一网一微一报一刊一台”,跟进报道学校发展步伐,展现师生风采,传播办学理念,图文并茂,成为推动教师教科研的重要平台。
十二年一贯制,为学校实施全人教育、潜能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校通过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为学生快乐高效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2015年,我校被授予“全国民办学校十大课改样本校”“北京市十大优秀民办中小学校”称号,我们的一贯制探索仍在持续进行,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计划在安全课程、数学课程、科学课程方面组建研究团队,确保十二年一贯制在学校得到彻底完整的实施。只有领先的课程与多元的文化,才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