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多层次决策研究
2016-12-20桑春,李颖,孙亮
桑 春,李 颖,孙 亮
(上海同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多层次决策研究
桑 春,李 颖,孙 亮
(上海同砚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调以人的需求为根本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身份和职业的转变,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应与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相互协调。根据大中小城镇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政策的需求,优选5个大类和15个子类的市民化措施,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5个大类市民化措施的综合权重排序发现,大城市最重要的是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中小城镇户籍问题则最为突出,其次是就业问题。通过对15个子类市民化措施排序发现,大城市以改善子女教育条件、改善医疗条件和降低户籍门槛为最核心矛盾,中小城镇中以改善子女教育和提供工作岗位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进一步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旨在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层次结构模型
所谓“农业转移人口”是指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其他产业就业的人群[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域迁移和职业转变的同时,获得城市居民身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福利和权力的过程。在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人口的转移与市民化是同步的,但是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和改革的滞后,导致市民化的速度滞后于农业人口转移的速度[2]。这就形成了我国以“不完全、不彻底”为特征的城镇化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转移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已经不仅仅关系到解决三农问题了,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甚至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从而备受多方关注。国内经济、管理、社会、规划等多个行业的学者和组织机构对其进行了研究。许经勇在2011年指出应以中小城市为发展重点[3],辐射农村促进大中城市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实现生存职业、自身素质、社会身份、意识行为四个层面的城乡融合和市民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也于2011年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实地调研,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最大的障碍是资金保障,应通过法律和政策完善保障资金支持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4]。彭小文等人2013年通过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的现状,提出从制度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就业保障等几方面来突破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5]。田明2013年在东部6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空间流动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和居留时间长短的决定因子,以及相应的讨论重点[6]。刘涛2015年对我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特性和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分布具有稳定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仍然是主要集中地,且沿海地区呈现连绵化趋势,但在城市群内部的分布模式则存在明显的差异化[7]。
纵观国内的研究成果,目前虽有观点提出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承载地区,但研究对象均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整体研究为主,针对不同城市类型进行针对性研究的科研成果目前还存在不足。而在我国过往城镇化进程中,由于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和不彻底转移的“半城镇化”模式,使得大、中、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分别面临着不同的困难。为此,本研究通过分别对大中小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进行问卷分析和深度访谈,得到不同城市规模农业转移人口的不同的诉求,通过提取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多层次决策模型分析,从而得到不同规模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
(一)地域分布不均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在东、中、西部城市分布不均。据《2015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表明,自2004年以来,跨省和跨地区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比例有所增加,但东部地区仍旧是农业转移人口输入高地,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数占农业转移人口总数的57.9%。而中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比重相较于2004年的14%增加了13%,西部地区则仍然是人口输出高地。
从城市规模来看,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仍旧是吸纳人口的高地。据《2015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统计,2015年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吸纳了约占农业转移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业转移人口数,同时跨省流动农业转移人口80%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省内流动农业转移人口54.6%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二)以不完全转移为特征
由于受我国城乡二元制度和改革不彻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并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形成以工作、地域、身份等同步转移的现象,而是仅仅以工作、地域的转移和变化为主,其身份和权利转变的滞后导致了“同城不同权,同工不同酬”等不平等的现象。因此,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是一种不平等、不彻底的转移。
二、农业转移人口调研基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采用抽样调查和问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课题组结合我国最新城市细分标准,将城市分为大城市和中小城镇进行研究。以城市常住人口100万为分界,100万以上为大城市,100万以下为中小城镇,分别对这两类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调研问卷的定量分析。于2014年6月—12月期间,对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等12个大城市以及湖北天门市、黄石市等9个中小城镇共21个城镇内各年龄段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问卷和访谈。合计发放调研问卷2000份,回收1666份,回收率达83.3%,形成原始调研样本。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从对大城市的调研结果来看,仅占总人口17.6%的希望回到家乡,而约占总人口8.9%的对于回乡或者留在城里无明显倾向。从对中小城镇的调研结果来看,有明确市民化诉求的人数约为66.4%;相较于大城市,在中小城镇的调研发现,选择待在农村或城市均可的人数占比增加,约占总人口的三成,出现了较明显的差异化特征。
(二)市民化的主要原因
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吸引力方面,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均在工作机会和社会保障方面是最具吸引力的。同时,大城市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这两点也成为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主要因素,占比分别达到14.65%和16.12%。
表1 市民化的主要原因
(三)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诉求和最大障碍方面,大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对子女教育条件、医疗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城市户口关注比例最高,分别为11.36%、11.12%和11.27%;中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则对收入、工作机会和户口关注度最高,分别为14.84%、13.20%和11.03%。
表2 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四)主要指标提取
结合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剔除占比较低(低于0.4%)和受主观因素影响,客观无法解决的因素,形成以改善子女教育条件、改善医疗条件、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改善社会保险、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提供创业培训机会、提供工作岗位、提供保障住房或廉租房、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合理调控房价、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帮助消除城市歧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治安等15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将这15类主要问题归结为基本公共服务、就业、住房、户籍和城市建设五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多层次决策模型的构建
(一)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评价体系
按照系统层次性原理,在分析农业人口市民化各影响因素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将不同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形成分层递阶结构体系表,通过表3说明层次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
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是计算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采取措施的相对权重,根据相对权重对措施层的各种措施进行排序,从而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决策分析提供帮助。
层次分析的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优化决策总目标。将目标逐层分解为目标层(U)、准则层(M)、措施层三个等级层次,建立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第二步,准则层(措施层)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参考表2调研问卷的结果,结合德尔斐法的标度方法形成判断矩阵M,根据公式ML =λmaxL求判断矩阵M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对应的特征向量L,对L归一化后即为准则层(措施层)相应因素对于目标层(准则层)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RI<0.10时,认为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第三步,措施层综合排序。措施层所有因素对于目标层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表3 分层递阶结构体系表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决策实证研究
1.大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
根据多层次决策模型,准则层的判断矩阵为M,措施层的判断矩阵为M1、M2M3M4M5。
对以上矩阵进行计算得到各自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对于矩阵M,L=[0.704 0.178 0.223 0.643 0.089],λmax=5.149,CI=0.037,RI=1.12,CR=0.03。
对于矩阵M1,L1=[0.702 0.592 0.085 0.337 0.177],λmax=5.242,CI=0.060,RI=1.12,CR= 0.05。
对于矩阵M2,L2=[0.970 0.242]。
对于矩阵M3,L3=[0.916 0.150 0.371],λmax=3.038,CI=0.019,RI=0.52,CR= 0.03。
对于矩阵M4,L2=[0.986 0.164]。
对于矩阵M5,L5=[0.802 0.505 0.318],λmax=3.053,CI=0.026,RI=0.52,CR=0.05
经计算,对准则层和措施层的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见下表4。
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大城市五大类准则层按照权重大小排序应为基本公共服务、户籍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城市建设。由此可见,基本公共服务和户籍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两大最主要障碍。从15类措施层排序结果来看,改善子女教育条件、改善医疗条件和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为诉求最为强烈的三个门类,其中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为最主要矛盾所在。
表4 大城市农业人口市民化各项措施权重
2.中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
根据多层次决策模型,准则层的判断矩阵为M,措施层的判断矩阵为M1、M2、M3、M4、M5。
对以上矩阵进行计算得到各自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对于矩阵M,L=[0.530 0.754 0.199 0.310 0.114],λmax=5.086,CI=0.021,RI=1.12,CR=0.01。
对于矩阵M1,L1=[0.798 0.528 0.123 0.172 0.196],λmax=5.257,CI=0.064,RI=1.12,CR= 0.05。
对于矩阵M2,L2=[0.948 0.316],对于矩阵M3,L3=[0.328 0.928 0.174]。
λmax=3.003,CI=0,RI=0.52,CR=0,对于矩阵M4,L2=[0.316 0.948]。
对于矩阵M5,L5=[0.199 0.915 0.349],λmax=3.018,CI=0.009,RI=0.52,CR=0。
经计算,对准则层和措施层的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见下表5。
表5 中小城市农业人口市民化各项措施权重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中小城镇五大类准则层按照权重大小排序应为户籍制度、就业问题、基本公共服务、住房问题、城市建设。由此可见,户籍制度和就业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两大主要障碍,其中户籍问题权重远大于其他类别,说明户籍问题是中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大壁垒。从15类措施层排序结果来看,改善子女教育条件、提供工作岗位和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为诉求最为强烈的三个门类,其中提供工作岗位为最主要矛盾所在。
四、结论与讨论
结合以上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就业问题、户籍问题、住房问题、城市建设五大类和15项子类,通过多层次决策模型的分析发现:
(1)大城市五大类准则层按照权重大小排序应为基本公共服务、户籍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城市建设,其中,基本公共服务和户籍问题是大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主要的障碍,因此,大城市应以制度改进为抓手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重点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和户籍制度,结合住房、就业等相关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2)中小城镇五大类准则层按照权重大小排序应为户籍制度、就业问题、基本公共服务、住房问题、城市建设,其中,中小城镇户籍问题和就业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壁垒,因此,中小城镇应以促进就业和户籍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就业岗位吸引人,户籍改革留住人,再结合基本公共服务和住房等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
通过对措施层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大城市各措施层中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得分最高,其次为基本公共服务子类的改善子女教育条件和改善医疗条件,因此,大城市应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和城市容纳能力,制定差别化的户籍制度,同时通过弱化户籍与子女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关系,扩大医保覆盖范围等措施,重点解决户籍、子女教育和医疗问题。
(2)中小城镇各项措施层中,改善子女教育条件、提供工作岗位和降低城市落户门槛诉求最为强烈,其中提供工作岗位得分最高。因此,中小城镇应通过促进中小城镇产业发展和完善就业培训体系,重点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结合现状户籍问题,通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全域统一的居民户口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有序市民化。
综上所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结合农业转移人口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政策,才能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而避免市民化不足或过度市民化现象发生。由于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是错综复杂的,它会受到城市规模、区域环境,甚至风俗习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应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根据农业转移人口需求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市民化决策。本研究综合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根据调研样本数据进行了多层次结构模型构建,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需求的权重排序分析发现,制约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针对这种差异化的特征,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与建议,这将有利于制定相应政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发力才能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决策研究也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下一步,将利用不同地域的城市数据,对多层次结构模型进行反复的运算分析和结果验证,期望能提出针对不同地域农业转移人口的决策引导,同时也希望这种多层次结构模型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1]宋周,黄敏,李正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6-71.
[2]付晨,任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机理: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4,(3):74-83.
[3]许经勇.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重要任务[J].湖湘论坛,2011,(3):79-84.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5-29.
[5]彭小文,兰东,胡仁群.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J].理论导报,2013,(11):19-24.
[6]田明.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与城市融入[J].人口研究,2013,(4):43-55.
[7]刘涛,齐元静,曹广忠.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J].地理学报,2015,(4):567-581.
Decision-making Research of Citize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SANG Chun,LI Ying,SUN Liang
(Shanghai Tongyan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Design Co.,LTD.,Shanghai 200092,China)
Citize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is the change of identity and occupation,which fundamentally is human-oriented.Its policies and the need must be coordinated in the process of citize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The five major categories and fifteen subclasses citizenization policy are sequenced by the need for citize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and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 was established.Sorting five major categories citizenization steps with synthetic weight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the big city,and household and employment are important in the middle and small towns.Sorting fifteen subclasses citizenization steps with synthetic weight,the heart issue is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condition,medical conditions and the reduction of household threshold in the big city,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providing jobs in the middle and small towns.On the basis of this,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proposed the suggestio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olicy-making of citize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citizenization;hierarchical structure model
C913
A
1009-1971(2016)06-0074-06
2016-09-12
桑春(1979—),男,辽宁抚顺人,院长,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研究;李颖(1985—),女,湖北天门人,硕士,规划师,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研究;孙亮(1979—),男,上海人,副院长,从事城乡规划和建筑研究。
[责任编辑:唐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