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探析——以韩国汉文教材为中心
2016-12-20戴红贤罗庆云
戴红贤 罗庆云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江汉大学 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
·文化研究·
20世纪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探析
——以韩国汉文教材为中心
戴红贤 罗庆云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江汉大学 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
20世纪韩国儒学教育经历了批判、潜隐、重建和复兴的曲折过程。这个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承袭传统儒学教育时期,韩文专用政策时期,汉字教育重建和复兴时期。其教育的重点集中在“仁者为人”的人格教育、“忠孝诚信”的人伦教育和 “正心修己”的劝学教育等三个方面。百年来,韩国儒学教育值得注意的现象有四:一、以孔孟程朱以及韩国本土儒学为主;二、韩国本土儒学教学分量呈增加趋势;三、孔孟儒学由占主导的经学退居诸子学;四、儒学选文占教材的比例,初中阶段呈递减态势,高中阶段基本稳定。
韩国;汉文;中小学;儒学教育
儒学本来是古代朝鲜的主流学说,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韩]柳承国、[中]贺剑城、[中]李东哲:《韩国的儒教思想》,《孔子研究》1992年第2期。但是,自19世纪末期开始,在东、西方文明的交会与碰撞中,韩国儒学的文化价值不断遭受拷问和批判,儒学的教育价值也随之被怀疑。*赵润济说:“国人被紧紧地禁锢在陈旧的东方文化意识之内,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但江华岛事件使他们有了新的认识,随后席卷而来的西方风潮使他们认识到西方文化之先进。他们感到,一定要吸收西方文化,非如此不可。”载[韩]赵润济著:《韩国文学史》,张琏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20世纪初,随着近代教育体制的逐步建立,韩国学校儒学教育课程逐渐削减。*陈晟秀、高英姬指出:“有关儒教本质的教学,因20世纪初采用了近代教育体制,在正规的教育课程中几乎很少涉及、”参见[韩]陈晟秀、高英姬:《当代韩国儒教与释奠》,《当代韩国》2012年第2期。与此同时,日本入侵引发的民族危机客观上激发了韩国国民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特别是二战后“大韩民国”政权的建立,更使得民族语文教育思潮不断高涨,乃至“废除汉字,专用韩文”最终成为国家语文政策。那么,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韩国的儒学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儒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韩国儒学教学有哪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本文拟以韩国中小学汉文教材为中心,重点探讨20世纪韩国儒学教育的历程、主要内容以及近百年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中值得关注的一些现象。
一、20世纪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历程
20世纪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经历了批判、潜隐、重建和复活的曲折过程。这个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段。第一阶段为承袭传统儒学教育时期(20世纪初至1945年朝鲜光复),第二阶段为韩文专用政策时期(1945年到1992年中韩建交),第三阶段为汉字教育重建和儒学复兴时期(1992年以后)。
关于第一阶段,我们共搜集到三种《汉文读本》:1911年版、1923年版和1933年版。它们分别体现了三种汉文教材的编写模式:古文选编模式(以1911年版为代表),课文自编模式(以1923年版为代表),韩文、汉文混合选编模式(以1933年版为代表)。这三种教材比较具有代表性。它们深受同时期中国语文教材编写的影响,呈现出亦步亦趋的变迁轨迹:选文从古文选本到出版机构自己编写课文。不过,从时间上看,他们一般“慢半拍”:韩国1911年版教材还在使用古文选编,而中国已经尝试自编课文;1923年版教材还在模仿清末的商务版教科书,而中国此时已经在尝试以白话文为主体的国语教材;1935年版韩国教材也加大了韩文教学力度。因此,我们所选的三种教材勾画出韩国20世纪前期汉文教材嬗变的轨迹。
通过对上述三种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该时期儒学教育有四点值得注意:第一,视孔、孟、程、朱儒学为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第二,对待儒家学说有其独立的态度。例如,明显受到中国清末《最新国文教科书》*参见1903年商务印书馆编印的第一套小学语文教材《最新国文教科书》(庄俞、蒋维乔、杨瑜统编纂,小谷重、长尾慎太郎、高凤谦、张元济校订)。影响的1923年版汉文教材,在编辑时不顾1912年商务印书馆的改编情况(即大量删除孔孟之道内容),仍然保留了孝道、三纲、五伦、劝学等内容。第三,日趋显著的民族语文教育思潮对汉文以及儒学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如1933年版汉文课本被划分为朝鲜文和汉文两个部分,各占教材总量的一半,而儒学内容又只占汉文部分的73%——与1911年版(全部为儒学内容)相比,所占比例显著下降。第四,韩国本土儒家学者的著述明显增加。1911年版教材几乎全为中国儒家作品选,1933年版则选取了不少韩国本土儒家著述。
韩国第二阶段的儒学教育与国家汉字教育政策关系密切。韩文专用的国家政策和韩文汉字并用的民间主张产生了分歧,二者的对立一直没有消停。一方面是政府频频出台提倡韩文专用的政策。如1948年《全用谚文法规》规定:“一切来往公文,一律采用谚文,只在必要时,才能夹用汉字。”其后又颁布了《韩文专用法律案》,主张废除汉字,专用韩文。1962年文教部设置了“韩文专用特别审议会”,其主要工作是具体实施将汉文改成纯粹韩文。1968年“国务总理训令第8号”颁布,更进一步要求全面实施韩文专用。到了1970年,韩国中小学教科书中的汉字都被取消,专用韩文。*[韩]河永三:《韩国汉字教育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第1期。另一方面,民间主张汉字教育的呼声和做法也从未停息。其结果是,1971年,韩国中学开始设置汉文课程。1972年,大学开设汉文教育系,培养汉语教师。1975年后准许汉文课以外的教科书也可以用汉字并记。与主张使用汉字的民间呼声相应,儒家文化教育思想也不断在学界传扬。柳承国先生指出:
“1945年10月,全国2,500余名儒林代表,举行了儒道会成立大会,在成均馆内设立儒道会总本部,拥戴金昌淑先生为第一任委员长。儒道会在汉城组成总本部,在道和市郡,以乡校为中心,组成地方支部。儒道会以儒道精神为理念,以阐明道义、扶持伦理、宏扬‘修齐治平’之道,醇化社会秩序为目的。”*[韩]柳承国、[中]贺剑城、[中]李东哲:《韩国的儒教思想》,《孔子研究》1992年第2期。
韩文专用和韩文汉字并用的学术争论及其相关语用政策的颁布对中小学儒学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开始,汉文教材的选文内容出现了反反复复的变化。例如,1950年和1957年的汉文读本增加了大量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儒学内容急剧减少;而到了七八十年代,教材中的儒学内容又有所回升。至于儒学内容,则基本没有多大变化,依旧以传统的孔、孟、程、朱思想为主,选文上也仍然保留了1933年的风格,即汉文教材中韩国本土儒学著作和中国传统儒学著作并重。
第三阶段,韩国开始了反响较大的汉字教育运动。1992中韩建交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汉字教育的力度,加深汉字的使用程度。1998年成立的“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则将汉字教育运动推向新的阶段。该联合会提出了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1.使国语教育正常化,从小学起同时进行韩文教育和汉字教育;2.各级学校教科书混用韩文与汉字;3.公用文件和标志牌夹用或并用汉字;4.报刊杂志尽快夹用汉字;5.通过汉字教育继承传统文化,积极恢复被削弱的人性教育;6.未雨绸缪,以防沦为亚太文化圈的孤儿;7.发展电脑技术,对汉字进行处理,走在信息化时代前列;8.由国会通过法案废除专用韩文法。参见葛振家:《汉字与汉字教育在韩国》,《当代韩国》2001年第4期。其中,第五、六两项主张表明,始于20世纪末期的汉字教育思想不仅关涉韩文与汉字在语言学方面割舍不断的关系,而且关涉韩国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汉字承载的儒家文化是韩国传统文化的根基,韩国学者们呼吁21世纪的韩国不要成为东亚汉文化圈之外的孤儿。1993年,学者李在田指出:“二次大战结束……主张全用谚文与提倡国汉字并用的学者、学派之间的争论,绵延不断持续进行了四十多年之久,对提高国民素质至关重要的语文教育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他还说:“自古以来,韩国的传统文化素来就是以汉字为中心的儒教文化为其根基,‘谚文一代人’无力涉猎古典书籍,轻视传统文化的思潮蔓延开来,切断了原有的良好风尚和习俗,金钱万能、个人至上泛滥,社会道德沦丧,甚至发展到政府不得不宣布‘与刑事犯罪进行一场战争’。”*[韩]李在田:《韩国的汉字教育现状》,《汉字文化》1993年第3期。1999年,陈泰夏先生呼吁:“下一世纪将是汉字文化圈的时代,韩国人千万不要成为时代的孤儿。”*《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0月14日第4版。这些韩国学者都认为,汉字、汉文教育与孔孟关系密切,韩国离不开东亚汉文化圈,离不开儒家文化传统。近20年来,传统儒家文化倡导者身体力行,做了大量恢复传统儒家文化的具体工作。如一批韩国教育者于1993年开办了礼节学校,主要以儿童为对象,教授传统礼仪。据说该活动每年有两三万名儿童参加。2000年,他们又进一步设立了传统礼仪指导教师课程,该课程分仁、义、礼、智四个阶段。礼仪指导教师要学习儒家礼仪的专门知识,提升儒家文化素养。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重建现代化中逐渐消失的礼仪文化,实现社会净化。*[韩]陈晟秀、高英姬:《当代韩国儒教与释奠》,《当代韩国》2012年第2期。
总上可见,20世纪韩国儒学教育的历史轨迹,可谓曲折蜿蜒。而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的起伏跌宕则与东亚儒学的近现代历程息息相关。20世纪早期儒学教育价值被怀疑,明显受到西方文化中心论思潮影响;中期,教材中儒学的主导地位被自然科学和现代社会知识取代,这与光复后韩国经济建设的需要有关;末期,在世界文化多元化思潮影响下,东方文化价值被重新思考,在此背景下,韩国以东方儒学正宗自居,传承儒家文化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儒学教育日渐以多种方式展开。
二、20世纪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20世纪韩国中小学汉文教材的儒学选文,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格教育、人伦教育和劝学教育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从认知和践行两个角度取材。认知部分的课文以理论阐述为主,践行部分的课文以历史人物实践儒学的故事为主。我们共搜集到自1911年至1997年的三十一种韩国《汉文》教材,*本文的教材搜集工作得到了韩国岭南大学校中国言语文化学部崔桓教授、韩国岭南大学图书馆古文献室郭海永先生和韩国大邱市能仁高中田日周先生的大力赞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八种(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来进行解构,*我们所选八种中小学汉文教材分别是:1.小学一种:(1)1911年普通学校《汉文读本》(卷三)。2.初中三种:(1)1933年中等教育《朝鲜语及汉文读本》(五卷)。(2)1952年中等汉文(卷四)。(3)1994年中学校《汉文》(第二册)。3.高中四种:(1)1970年人文系高中《模范汉文》。(2)1973年实科系高中《汉文》。(3)1984年高中《汉文》第一、二册。(4)1996年高中《汉文》第一、二册。选择说明:1.选择上述八种教材的原则:(1)分布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2)分布在20世纪的不同年代。(3)尽量选择有代表性者。2.我们共搜集到三十一种汉文教材。它们是20世纪韩国汉文教材的一部分,我们的研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虽不能涵括全貌,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期待新材料的发掘,以此补充和修正我们的研究。以此窥探20世纪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所选八种教材的有关儒学教育内容见图1*我们的课文内容摘录原则有三点:(1)韩国儒家学者及著述的论定,我们主要借鉴了韩国琴章泰先生所著《韩国儒学思想史》和韩国哲学会编著《韩国哲学史》等相关著作的论述。(2)成语、格言和短文类课文逐一摘录。(3)摘录以儒学为艺术精神的中、韩诗文作品。:
20世纪韩国中小学汉文教材的儒学教育以人格教育、人伦教育和劝学教育三大内容为主。其中,人格教育主要解决“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儒学答案是“仁者为人”,教材选文多以仁义道德、君子圣贤等内容为人格教育核心。人伦教育注重孟子的“五伦”说,即夫妻、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五种人伦相处时需遵循的规范,其中忠孝诚信又是人伦教育的首要任务。劝学教育以立志和勤学为主要内容。朝鲜儒学同样讲究知行合一,如朝鲜李珥(1536—1584)《栗谷全书》说:“修己功夫,有知有行。知以明善,行以诚身。”因此,仁人君子人格的造就、和谐有序人伦的建立、立志勤学品格的培养,都必须落实在实践当中。表现在教材的选文上,韩国中小学汉文教材除了选取儒学理论著作外,还选取了大量勇于践行儒家学说的故事。
总之,圣贤君子的人格修养与和谐有序的人伦关系是韩国儒学教育的两大目标,而努力学习和勇于践行则是目标实现的路径。这三个方面是古代儒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也贯穿于整个20世纪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中。
三、20世纪韩国中小学儒学教育的几个现象
首先,选文以孔、孟、程、朱以及韩国本土程、朱性理学派为主,陆、王学说较少。在上述八种教材中,陆九渊和王阳明一共只出现了四次。这种情形与16世纪以来李氏朝鲜儒学具有独立个性的学术背景有关。16世纪的李氏王朝已经奉程、朱道学为正统,排斥其他学说,显示了李朝学术上相对独立的个性。1574年(王阳明配享文庙之年),朝鲜名儒许篈(许筠之兄)奉使明朝时曾与中国书院和国子监的学生讨论阳明学并明确批评。李朝宣祖二十七年(1594),信奉陆王学的李瑶曾向宣祖介绍阳明学,但立刻遭到柳成龙、柳拱辰等的批判。李朝政府还刊刻了明朝学者陈建批判阳明学的著作《学蔀通辨》,明确表示拒绝接受阳明学。*[韩]琴章泰著:《韩国儒学思想史》,韩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163页。
认 知践 行人格教育《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子张问仁。君子成人之美。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听讼吾犹人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伯夷叔齐不念旧恶。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君子亦有恶。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乐山乐水。往者不谏,来者可追。思无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六言六蔽。君子有九思。居安思危,见危授命。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未足与议也。衣敝缊袍而不耻。食无求饱。不义富贵如浮云。贫而无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仁宅义路。君子有三乐。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人无有不善。人皆有所不忍。仁义礼智。正人心,息邪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浩然之气。辞让之心,礼之端也。生于忧患。《大学》《中庸》:天命之谓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修己。诚者天之道。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慎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小人闲居为不善。哀公问政。圣贤君子,中庸之道。其他:百年之利,莫如种德。(《管子》)宾客主恭。人有礼则安。贤者狎而敬之。(《礼记》)孔子观倚器。程颐: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孔子家语》)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至游子》)言不忠信,下等人也。(朱熹)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世宗实录》)李珥《忠厚·节气》。为公,则天下即治,为私,则天下即乱。(《毅庵集》)贫而乐,富而好礼。(《晦斋集·知耻铭》)《说苑》:赵简子乘弊车瘦马;齐景公有马。《列子·荣启期三乐》。《史记·首阳之薇》。《贾子新书·叔敖阴德》。《后汉书》:杨震四知先生(天知、神知、子知、我知);陈寔晓谕梁上君子。《新唐书·娄师德唾面自干》。《宋史·王旦器度宽厚》。《涑水记闻·吕蒙正不记人过》。刘禹锡《陋室铭》。王禹偁《黄州竹楼记》。周敦颐《爱莲说》。司马光《谏院题名记》。苏轼《喜雨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崔益铉:我岂食尔粟而求生者乎?安重根:余为大韩独立而死,为东洋平和而死,死何恨焉?金九:以吾血肉,以吾精诚,奋勇直前,复何畏何惧哉?李舜臣《李忠武功全书·阵中吟》。《三国史记》:(金庾信)见危致命临难忘身者,烈士之志也;(朴堤上)宁为鸡林之犬豚,不为倭国之臣子;花郎。《韩国痛史·崔益铉神色自若》。《海东续小学》:洪夫人买肉埋之墙下;金鹤峰奉使日本。《海东小学》:徐敬德;文益渐。《韶护堂集·安重根》。《惩滗录·李舜臣》。乙支文德《与敌将诗》。金泽荣《闻安义士杀博文》。闵泳焕《告诀同胞》。《二十四义·刘留台拾金不昧》。《纯正蒙求·林积还珠》。朝鲜古今明贤传·文益渐》。《三国史记·二圣》。人伦教育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人伦之大本也。(《孟子》)为父当慈,为子当孝,为臣当忠,为夫妇当别,为兄弟当友,为少者当敬长,为朋友当有信。(《栗谷全书》)圣人之道不过日用伦理,为子当孝,为臣当忠,礼以制家,信以交友,修己必敬,立事必诚而已。(《晦轩实记》)人而不知有五常,则其违禽兽不远矣。(《童蒙先习》)夫妻关系: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颜氏家训》)男女者人伦之本,而万世之始也。烈女不更二夫。夫妇人伦之始,万福之源。(《三峰集》)父子关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人子之职,惟孝为大。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子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养之以礼,斯为孝矣。孟懿子问孝。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孝子事亲三道。(《孝经》)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父母在,不称老。孝子之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父母之恩。(《礼记》)子欲养而亲不待。(《韩诗外传》)孝者,百行之源,五伦之首,为人之本也。(《蓉洲遗稿》)父子有亲者,父慈子孝之义也。(《慕斋集》)父母爱子为慈,子之善事亲为孝。孝慈之道,出于天性而首于众善。(《退溪文集》)君臣关系:忠孝在尽己。与民同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王道之始。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君之视臣如手足。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孟子》)《史记·忠臣不事二君》。凡食禄者皆当思效忠节。君当仁,臣当敬。《退溪集》兄弟关系: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朋友关系: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中庸》)以势交者势倾则绝。李穑《牧隐集》:朋友以心合,是义交也。(《颜氏家训》)晋文公问咎犯谁可为河西守。《晏子春秋·晏子答梁丘据》。《列女传》:蔡人之妻宋人之女;鲍宣妻。孝女缇萦救父。王祥鲤鱼。《晋书·庾袞侍疫》。《蒙求·季札挂剑》。《苏轼全集·刘庭式娶盲女》。班固《苏武守节》。诸葛亮《出师表》。《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兄弟投金》。《三国遗事》:忠义;桓雄天王,弘益人间。《崔孤云集·严训》。世宗大王,圣君也。忠武公,名将也。郑义宗妻卢氏。《三国遗事·贫女养母》。《海东名臣录·土亭恤民》。
劝学教育学旨:学有本末之分,儒学之本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立志: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至善也。(《礼记》)学之义,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王守仁《立志》。若夫立志不高,则其学皆常人之事。(李滉)先须大其志,以圣人为准则。(李珥)劝学:谦受益,满招损。(《尚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周易》)学而时习;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发愤忘食;欲速则不达;逝者如斯;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省吾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论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专心致志。(《礼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者不知其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中庸》)《荀子·劝学》。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通书》)顺理则裕,纵欲维危。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四勿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劝学文》)惜阴诗;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家若贫,不可因贫而废学。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朱熹)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阳明集》)惟有心智可以变愚为智,变不肖为贤,此则心之虚灵,不拘于禀受也。(《击蒙要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萤雪之功。鲁大夫文伯母敬姜论劳逸。《列女传·乐羊子妻》。《后汉书·陈寔好学》。诸葛亮《诫子书》。范益谦座右铭。张思叔座右铭。陶侃运甓。《小学·范鲁公质晓从子》。韩愈《师说》。范文正公设义田告诸子。白鹿洞书院揭示。寄精舍学徒。柳玭戒子弟书。李滉《戒子书》。《於于野谈·朝鲜公(柳成龙)事三日》。崔莹。《东国通鉴·阶伯》。成三问《首阳薇》。《芝峰类说》黄喜。西原乡约立议。《大东奇闻·李恒福尊师甚恭》。《国朝彙言·徐敬德》。《笔苑杂记·宽洪》《慵斋丛话·圃隐》。《退溪文集·与子书》。
图1 八种代表性教材中的儒学教育内容
其次,韩国本土儒学的教学份量不断增加。1911年版汉文教材基本是中国古代儒学选文。1933年版汉文课本由朝鲜文和汉文两个部分构成,汉文部分中儒学内容占73%。在这73%的儒学选文中有一个现象:一些相同内容由原来的中国儒者文章转向韩国本土儒者文章。这种做法一直沿袭到现在,如关于人性本善、五伦关系等学说,在1970年代开始的教材中,一般采用韩国本土大儒李珥、李滉等人的著述,以替代中国孟子、朱熹的著作。这种现象与20世纪不断高涨的韩国民族独立自主意识有关。此思潮具体落实到20世纪韩国中小学汉文教材的编选上,就导致韩国本土汉文经典著作的不断增加。
第三,孔孟儒学逐渐由占主导的经学退居到百家争鸣的诸子学。从20世纪早期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四书》在高中汉文教材选编中一直享有独立地位,《四书》选文一般与诸子选文分开。但是,1988年后,情况就不同了,汉文教材中出现了以“东洋思想”或“学问思索”命名的编写单元。这些单元中,《论》《孟》与《老》《庄》《荀》《墨》等诸家选文混合一起,孔、孟学说成为东洋思想源流之一种,孔、孟儒学由经学退居诸子学。这种变化也表现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如《孟子》,作为经学看待时多选“仁宅义路”,但作为诸子学看待时则选取了“孟子与告子论性善”,与前者相比,后者多出了学术讨论的气息。
另外需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初中儒学选文比例呈递减势态,高中儒学选文比例则基本稳定(见图2、图3)。
1933年1952年1994年全册课文数1283520儒学篇目数93197儒学所占百分比73%54%35%
图2 初中教材中儒学课文所占比例
1970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全册课文数857212270儒学篇目数48326637儒学所占百分比56%44%54%52%
图3 高中教材中儒学课文所占比例
以上统计表明:在20世纪中后期,儒学退出了韩国小学教育,初中儒学选文呈减少趋势,高中儒学选文基本保持50%的份量(1973年为“实科系”*实科系指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之人文系有异。高中汉文教材,儒学占比略低于50%)。
综上所述,在东西文化碰撞激烈的非常历史时期,20世纪韩国儒学教育经历了由显入隐,又由隐到显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末期以来,儒学重新受到积极的关注并开始复兴,汇入21世纪东亚汉文化圈的时代大潮之中。当代韩国越来越重视儒家文化的建设,他们为保存和复兴儒家文化传统,采取了一系列切实的措施,如1000韩元和5000韩元纸币分别采用了李氏朝鲜的儒学思想家退溪李滉(1501—1570)和栗谷李珥(1536—1584)图像。2009年发行的五万元纸币采用了儒学家李珥母亲(1504—1551)的图像;通过“韩流”(如电视剧《成均馆绯闻》等)让儒学走向世界,这些做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陆晓芳)
2016-09-26
戴红贤(1968—),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写作学及语文教育研究。 罗庆云(1966—),男,湖北新洲人,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文献学及语文教育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近百年小学文言文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0YJA740067)的阶段性成果。
G62
A
1003-4145[2016]11-016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