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现状与配套政策研究*
2016-12-20李雪锋沈富可
陈 洁,李雪锋,刘 欢,沈富可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化办公室,上海200062)
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现状与配套政策研究*
陈 洁,李雪锋,刘 欢,沈富可
(华东师范大学 信息化办公室,上海200062)
学校信息化队伍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基于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范围的160多所学校的调查,本文对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对职业发展的困惑与愿景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总体环境、学校机制、个体技能等方面提出多维度的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的配套政策建议,为我国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配套政策
一、引言
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作为指导和规范未来1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新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重大任务,将“优化人才队伍,提升信息技能”作为“大力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等要求。
教育信息化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保障。2012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于服务能力”作为独立章节(第十章),在岗位职责、评聘办法、人员待遇、能力培训、上岗资质等方面,为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支撑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要求、指引了方向。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再次强调“要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工作得到落实”。
然而,目前信息化队伍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境,比如人才数量缺口大、人员结构不合理等,这与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与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与卫生、档案等领域的信息化队伍相比,学校信息化队伍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为此,我们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研究,提出一系列配套政策建议,以期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调研设计
学校信息化队伍的主体通常包括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决策人员、信息化工作的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或运维人员、信息化日常应用管理维护人员等。本调研选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直辖市,以各省市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队伍为考察目标,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层级类别学校,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为辅。
本调研设计的问卷分为学校问卷、部门主管问卷和个人问卷等。学校问卷设有25项问题点,涵盖学校背景、机构设置、人员组成、人事政策等,回收有效问卷160份。部门主管问卷设有30项问题点,涵盖个人基本信息、队伍改革举措、个人职业规划等,回收有效问卷161份。个人问卷设有29项问题点,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现状、职业规划等,回收有效问卷366份,其中男性占比65%,女性占比35%。本文的研究以个人问卷调查结果为主,结合学校问卷、部门主管问卷以及访谈咨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工作现状
(1)机构“领导力”
信息化组织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工作得以推进和落实的基础保障。根据学校问卷的调查结果,有68.9%的学校已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之类的校级信息化统筹组织,47.8%的学校设立了“信息化办公室”之类的独立的信息化管理机构。这一方面反映了对于加强信息化统筹协调的重要性,多数学校有了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根据个人问卷的调查结果,60.4%的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认为所在部门在学校中所处的“地位”较低,说明从意识到行动到最终的执行力,尚需更多的努力。
表1 学校信息化领导与管理机构
(2)学科专业与学历
专业技术人员是学校信息化队伍的主体。而根据个人问卷的调查结果,36.6%的信息化从业人员学科专业为非信息技术类,在部门主管层面比例还要略高,达到43.5%。根据分类统计的数字,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与所属学校的整体学历水平相关。
表2 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学历情况
(3)工作负荷
尽管各学校的信息化部门在职能定位、分工协同方面各有不同,信息化岗位的设置和职责要求差异也比较大,但普遍的现象是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工作负荷较高,加班、24小时应急保障等成为工作常态,根据个人问卷的调查结果,甚至约8.7%的人员平均每周加班超过15小时。这种状态不利于信息化队伍的稳定性和战斗力的持续性。根据针对部门主管的调研结果,有离职意向的首要因素即为“工作压力太大”。
表3 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工作负荷情况
(4)薪酬与绩效
尽管学校的工作环境相对社会信息技术行业平均水平较优,但结合薪酬待遇综合评价的“性价比”来看,学校信息化岗位的吸引力不足。据抽样调查,超过半数的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税前平均月收入为3000-5000元,在这其中有超过半数的从业已超过5年,这与信息技术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表4 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月平均收入
仅有不足20%的学校对员工实施绩效考核,而34.3%的教育信息化从业者期待单位能够在 “考核与奖励机制”方面进行改革。
2.职业发展预期
(1)职称分布
根据抽样调查,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职称分布情况为高级职称占18.5%,中级职称占47.8%,初级职称及以下占33.6%;而对于理想的团队职称构成情况,34.0%的部门主管的观点为三类职称大致平均分布,41.0%的观点为“以副高为主,其他为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重点在于高级职称的比例。
表5 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职称分布
(2)培训发展
根据抽样调查,尽管从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个体出发,“提升经济收入”是个人职业发展最希望的改变,但是可能基于对学校薪酬政策的消极判断,“培训发展机制”是他们最期待的单位改革方向,61.3%的从业者希望单位能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促进个人提升和发展。与“扩大队伍规模”和“保持队伍稳定性”相比,59.6%的部门主管认为当前人员队伍更需要的是“提升队伍素质”。
(3)离职意向
学校信息化工作需要长期规划、持续推进,理想的信息化队伍应当是相对稳定的。根据个人问卷的调查结果,“经济收入低”、“没有发展前景”、“工作不受重视”已成为学校信息化人才潜在流失的三大因素;样本中26.2%的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在未来的3-5年不打算继续从事现工作,这将对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形成较大阻碍。
表6 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在未来的3-5年职业规划
四、配套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及聚焦分析,要切实推进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需要从总体环境、学校机制、个体技能等多维度予以协同推进。
1.总体环境方面
(1)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及其专业人才的理解和重视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持续提升需要一支既知教育、又懂技术,素质高、能力强的信息化人才队伍。而时至今日,一些学校领导和师生用户对于信息化工作和信息化队伍仍存在一些误解:有的对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和效用并不是很了解,觉得信息化部门是无关紧要的边缘部门,其职能只是网络服务或电脑桌面维护等;有的则对信息化工作的价值预期过高,但认为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主要信息化部门自己的事情,当信息化工作的推进面临困难或者一些管理问题在信息系统的应用中暴露时,将责任单方面归结给信息化部门或者从业人员……不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没有统一模式,信息化部门的职能定位也往往相对模糊。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学校信息化和信息化队伍的发展,也使得一些信息化从业者对自身价值也产生了怀疑甚至自我否定。
为此,有必要加强学校信息化及学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和研究,将信息化人才发展纳入学校乃至主管单位的人才建设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从而形成各级单位共同推进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的总体态势,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学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真正的了解信息化、重视信息化,同时增强信息化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
(2)制定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南或标准体系
由于各级各类学校的人员规模差异较大,信息化工作的范畴、体量和特点不同,信息化队伍的功能和职责也不同,有的学校将信息化工作划归为机关管理岗位,有的学校将其划归为教辅岗位,有的学校将其划归为教学岗位,有的学校以上情况共存,这就使得人员配备的数量和比例难以一刀切。对于教育信息化岗位的类型、结构、配备比例、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等,业内鲜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很多学校的信息化队伍建设都还处在摸索前进或者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配备专职的信息化人员。对此,需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南或标准体系,对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队伍的建设乃至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进行引领、提供分类指导。
通过对人员配比、职责任务等工作提供指导建议,可以使各级各类学校在定编定岗时具有更加可量化的操作依据,同时,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使其工作目标更明确、负荷更合理。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队伍建设应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当前需求,进行相应的规划、实施与发展。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除了全职岗位外,还可以探索兼职、外包等多样化的方式循序推进。
(3)完善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体系
在学校的大环境下,信息化从业人员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专业队伍,普遍面临着比专职教师更加困难的职称晋升瓶颈,许多从业人员在获得中级职称或者科级职级以后即进入职业倦怠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有必要根据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特色,制定、完善适用于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体系,以吸引、积累一些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推动信息化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教育信息化从业者根据具体的岗位分工不同,可能有不同的文理科倾向。这就要求在制定相关的职称评定标准时,需要予以兼顾。对教育信息化从业人员的职称评定需注重对实事、实效、实绩的考察,并且可以结合行业特色,将专业技术资格或技能认证、软件著作权等纳入评定指标体系。在美国,60%以上的高校对于信息技术人员采用了与本校其他员工不同的职称评定制度,这种做法值得国内学校与主管部门参考借鉴。
现行的体制政策下,教育信息化关键岗位人才缺乏,尤其是既熟悉学校应用场景需求、管理特色,又精通多领域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为难得。建议在人才引进和岗位聘用方面,也要着重对其实干能力的考察,而不局限于学历、职称等条件,根据岗位要求选用优秀的技术人才,以改善当前信息化技术队伍的薄弱状况,引领和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与实施。反之,对于个别在职人员不能履行岗位职责、或者实践证明达不到相应职务所要求的水平和能力、或者职业道德较差者,可参考其职称予以低聘或者不聘。
(4)加大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身处“一刀切”的人事、薪酬体系下,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与信息技术行业的整体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对于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在学校的薪酬体制内“后劲不足”,其薪酬差异甚至是成倍的。而如前文所述,由于职业岗位的要求,他们面临着人手紧张、任务繁重、工作时长偏长、应急响应要求高等诸多工作压力。叠加作用之下,导致学校信息化部门留人难、进人难,吸引高水平的人才更难。这不利于学校信息化人员队伍的良性发展,也将对学校信息化当前和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基于科学合理的岗位、薪酬、绩效、激励政策体系,建议各级单位要加大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的投入,构建科学的薪资结构,使学校信息化人才的薪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接轨。有条件的主管机构或学校可探索明确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与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比例关系,形成学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2.学校机制方面
(1)加强统筹协同,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复杂度都在日益提升。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与实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校级的统筹协调。而目前尽管多数学校已成立了校级信息化领导小组之类的机构组织,但多数缺乏实际的工作机制,难以发挥实效;信息化的分管校领导也往往身兼数职,对于信息化工作的投入和协调力有限。建议成立校级信息化领导机构,并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建立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提升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性与科学性。
除了通过校级的统筹机构和人员提升学校高层的信息化领导力之外,还要在校内二级部门明确信息化分管领导或者CIO,构建信息化工作的执行体系,校内上下形成合力,协同参与相关信息化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迈向共同的信息化发展愿景。
优秀的领导者对于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方向的定位、信息化从业者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工作团队的管理塑造等方面,均可以实施有效的引领和指导。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专职或兼职的校级领导、中层管理人员等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领导力方面的定期培训,提升领导层的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
目前许多学校还没有针对符合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激发员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层面,建议逐步建立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和评价标准,将信息化工作情况纳入对二级单位的考评指标体系,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管理层考核的指标要求。
对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根据信息化岗位工作的特性,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多方位的定性和定量考核,有利于准确把握团队工作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因此,建议以信息化建设的实效为重点,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规范的多维度评价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相结合,对团队加以正面激励。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索分类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岗位分工对评价指标进行合理的区别与分类,使岗位人员更加明确其任务及目标,做到人尽其才;使团队成员感受到尽管岗位不同但为学校和师生用户做出的贡献都很重要,从而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3.个体技能方面
(1)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学校信息化队伍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在许多学校也是将其主体定位为专业技术人员。而根据调查反映的情况,目前学校教育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学历专业还有待提升。而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每一个信息化从业人员都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与时俱进、保持自身专业知识的先进性。上述双重因素叠加之下,学校信息化岗位需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视野不断更新、拓展,同时信息化从业者对于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有所期盼。为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机制,为学校信息化专业人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使团队战斗力的提升与个人发展实现共赢。
不同岗位类型的人员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工作要求等各有不同。因此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明确相应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对于宏观决策类的岗位人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前瞻预见能力、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专业知识交融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对于中观的专家类型岗位人员,要注重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入培训,提升其研发能力或者项目管理能力等,使其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骨干。对于微观的应用型岗位人员,以培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服务意识、沟通接待能力为目标,使其能够承担基本的技术运维、日常的信息化服务。
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培训,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对信息化从业人员来说,既是一种福利又是一项岗位责任。根据抽样调查,与“研讨会”、“专家讲座”、“出国访问”、“学历教育”相比,分别约占30%的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认为“技能认证”、“校际交流”是更为有效的培训形式。通过“技能认证”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校内人员的技术能力,使其与社会行业要求相衔接;另一方面可以以此作为岗位从业资质的依据,提升岗位管理的规范化。
(2)借助社会化力量,协同保障信息化工作
受制于客观因素,短期内多数学校的信息化队伍在数量方面、专业性等方面难以快速拓展完善。在这种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业务,寻求社会化力量的支持。
如,通过将师生桌面维护、网络终端维护等业务外包,并做好服务质量监控和评价,使耗时、繁琐、机械化的工作得到分担,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保障服务效果;同时减轻校内信息化专业人员队伍的工作压力,使其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核心技术业务,做好重点保障。
除了事务性的工作,在部分对专业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领域,也可以借助社会化专业力量加以支持。这一方面使短期的工作成果更具有先进性;另一方面,使校内信息化队伍的专业能力也在互动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在借助社会化专业力量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外包服务质量的监管,有条件的学校要加强自有队伍的培养、自主运维或开发能力的提升,掌握主动权,以规避外包带来的风险。
(3)优化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储备后备力量。
信息化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和运维过程既需要不同岗位的协同配合,又需要各岗位人员具备一定的综合专业素养基础。为此建议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相关学科的支持力度,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在加强教育信息化所需的信息技术“通识”教育、综合教育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专业方向、业务技能有所侧重。
除了学历教育,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非学历教育和培训是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必要的、有益的组成部分。可建立教育信息化实训基地,或者以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提升“未来”学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教育信息化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EB/OL].[2016-07-27].http://www.gov.cn/xinwen/2016-07/27/content_5095336.htm.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EB/OL].[2012-03-1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3]蒋东兴,付小龙,袁芳.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7):3-8.
[4]李志博.高校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科技信息,2010(6):396.
[5]任友群.应开辟高校信息化队伍发展通道[EB/OL].[2016-06-30].http://www.edu.cn/info/media/ksy/201606/t20160630_1424278.shtml.
[6]刘劲松,张红霞.加强财税信息化队伍建设研究[J].天津经济,2015(7):48-51.
[7]卢蓓蓉,沈富可.上海高校信息化技术支撑队伍职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 [J].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 2012,58(A1):35-38.
[8]高静,涂庆华.浅谈高校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管理[J].计算机时代,2013(10):56-58.
[9]孙祯祥,任玲玲,郭旭凌.学校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与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2):34-40.
[10]黄荣怀,胡永斌.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5):11-16.
[11]王左利.EDUCAUSE:打造多元化工作团队[J].中国教育网络,2016(7):4-25.
[12]李力,马敬东,李辉.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及培养路径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11(6):619-623.
(编辑:王晓明)
G472.3
A
1673-8454(2016)23-0067-05
2013年度 “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职业发展状况调查和相关政策研究”(MCM2013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