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 小生活

2016-12-20李育蒙

资源再生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民众智能化精准

文/李育蒙/

大数据 小生活

Big data and small life

文/李育蒙/

2012年以来,大数据这个词开始很火,政府机构、企业、科研机构纷纷进行数据研究、建设。当然数据开发研究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服务民生。10月下旬,在广州召开的大数据应用及产业发展大会上,浪潮集团的负责人就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就应该以“大数据”为核心。在那次大会的三个分论坛中,南方舆情研究院承办的“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分论坛上,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代表探讨了如何运用数据来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水平。运用大数据建设“智慧城市”,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是时代之需,即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又能更好的服务民生。

城市自形成以来,因其独特的优势,就吸引了各种文明在此交汇,融合和创新,成为新文明的象征和发源地,当然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科技的推动。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城市”,科技进一步具体化,数据开始服务民生。各级政府部门也看到了其中的优势,纷纷推出计划。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仅中国就有386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建设。这些建设项目如何更好地接受和运用,还需要部分人改变大数据就是“大忽悠”的看法,还需要让民众真正感受到“智慧城市”的好处,感受到城市的信息化真正促进了民众生活的智能化。

虚拟空间的开放,提升了水平

很多人觉得大数据是“大忽悠”,“智慧城市”不靠谱,那是因为没有切身的感受到真好处。这或许需要政府在进行相关建设时,能将相关的成果更好的体现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中。科技的发展进步在节省人力的时候,最终都应该体现在服务于人身上。实事求是的讲,我们的城市确实非常挤,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很不完善和均衡。城市的公共空间和服务都赶不上民众所需,但是在供给上却又趋于饱和。在实体服务有限的情况下,智能化打开了虚拟空间,这不仅拓宽了服务空间,也提升了服务质量,并且还避免了享用服务的无序、无效竞争,减少了时间浪费。

举个现实的例子:以前火车票不能网上购买的时候,去火车站购票可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有时候排了很长时间队还被告知没有票了,为了票这时候往往还会被黄牛党敲一笔。后来,公安部门的身份认证和铁路部门的网上购票联在一起后,虽然我们可能还是买不到票,但最起码能够从网上了解余票动态,不用再去排队然后还被告知没票了,买票更加方便,黄牛党也没有敲诈空间。

人力服务终究有限,并且所提供的服务还易受到服务提供载体的主观因素影响,在看得见的服务建设都差不多了的时候,看不见得空间还很大,并且提供的服务质量标准也很统一。归根到底的讲,我们能接受智能化、“智能城市”还是因为它体现出的“以人为本”!

“智能城市”的非“智慧”

我们虽然接受“以人为本”的“智能城市”,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不知道如何建设“智能城市”,找不到“智能城市”的建设价值何在?运用大数据建设“智能城市”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数据安全吗?

这是一个大量数据公开给大众的时代,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只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我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会是数据,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科研机构在获取这些数据的时候都应该照顾到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或许有人或说,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总会有部分人要做出部分牺牲,就像做数据建设时,牺牲隐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是为了公众利益牺牲,而不应该是泄露。这个时代关于信息泄露的案例有很多,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一个社会要有所改变,就要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机构承担起更好的更安全的公共服务,承担起更多的公共责任。但显然这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数据越是丰满,隐私就越危险。

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民众的参与。有数据显示,我们有6.49亿网民,他们每天产生的数据将会是巨大的财富。“智能城市”首先由互联网企业提出,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和利益,看到了自身的科技优势。而政府引入“智能城市”建设也是看到了其中的便利和效率,从节省人力出发,科技在使人变“懒”的同时还能提升服务质量,这是明显的优势。但是除了政府和企业,在推进“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参与进来的是民众。民众作为需求者,“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所以是否基于民众的需求是建设“智能城市”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只是一位的跟风引进,一味的注重技术引进,而不考虑技术外的需求状况,这不是“以人为本”的表现,民众的参与热情自然不会高。

影响公众参与的还有另一个技术障碍。目前所有的智能化建设所展现出来的成果都是基于一个前提:民众会用。但若是民众不会用呢?在广大农村,互联网根本没有普及,更别提民众进城享受智能服务了;在城市,低端产业的职工互联网使用也不熟练,信息化如何在他们身上运用和起作用,是避不开的一个问题。说白了就是政府提供的智能服务,民众得会用,要不然公共服务智能化和均衡化的目标就很难说实现了,也难说提升了民众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智能城市”对于部分民众来说,依旧会是一张很大的饼,大家都知道有这个饼存在,却不知道它的具体样子,不知道在哪儿吃?怎么吃?

建成后的“智能城市”生活想象

如果未来某一天,我们生活的城市真的智能化了,那么核心一定是民众。不管是对政府还是企业来说,价值的核心都该定位于“用户”。对于政府来说,技术是没有温度的,但是服务不一样,能否关心民众的喜怒哀乐,实现精准服务,将是提升政府服务和形象的关键举措。

精准识别将是提供精准服务的基础,大数据虽在大范围内了解了群体的倾向,但还应该精准的定位到个人。所建设的“智能城市”,应该是及时了解民众的个体化需求,及时地解决民众需求。换句话说,应该不是有事找政府,而是遇事后政府能来找你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省去寻求服务的担心和烦恼。大数据提供了一个研究居民倾向的新视角,政府要优化职能,提供精准服务,还需要打破数据孤岛,释放出更加开放的姿态。对于“智能城市”的建设和结果,还需要让民众多去了解,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个适应的过程。同时还应该多去了解民众的想法,多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多让民众去验证和传颂“智能城市”的成果。

期待未来某一天,当VR技术应用到“智能城市”中时,我们不用再听房产中介滔滔不绝的吹嘘房子的好,戴上专用设备,房子就在眼前;不会再出现像嘉兴的那对老人那样,去世多日无人知晓的悲剧,想家了,戴上专用设备,家就在眼前……

“大数据”的价值终究要通过服务“小生活”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民众智能化精准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