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2016-12-20陈涛袁祖贻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降脂胆固醇指南

陈涛 袁祖贻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

陈涛 袁祖贻

血脂异常; 指南解读

2016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EAS)联合发布了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16年指南》)[1]。《2016年指南》以《2011年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11年指南》)[2]为基础,并结合最近5年的众多循证证据结果做出相应修订。总体上,《2016年指南》对血脂异常总的管理原则与既往指南一致,有以下几大特点。

1 坚持总体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扩大风险评估及极高危人群范畴

《2016年指南》继续强调评价患者整体心血管风险、强调生活方式改良是管理血脂异常的核心策略。对于年龄>40岁的无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证据的无症状成年人,建议应用诸如SCORE等风险评估系统评估总体心血管风险(Ⅰ,C)。SCORE风险评估基于年龄、性别、吸烟情况、收缩压和总胆固醇水平,系统评价了首次发生致死性动脉粥样硬化事件(包括心脏病、卒中或其他闭塞性动脉疾病)的10年累积风险。根据评估结果,《2016年指南》保留了《2011年指南》的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四个危险分层。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针对比较年轻的患者,《2016年指南》增加了危险年龄和终身风险两个指标,对这类患者进行准确风险评估,还对不同的危险组群设立了相应的靶标值,这使得临床治疗有章可循。

在《2011年指南》对极高危患者界定的基础上,《2016年指南》将高危人群范畴进一步扩大。《2011年指南》中,极高危心血管病风险的患者包括:(1)经侵入性或非侵入性检查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既往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以及其他动脉血运重建手术、缺血性卒中和周围血管病变患者;(3)有靶器官损害(如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中重度慢性肾病患者、10年风险SCORE评分≥10分患者。《2016年指南》中,极高危人群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将冠状动脉造影或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斑块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也纳入了极高危人群的范畴。

2 坚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核心靶目标,强调越低越好的管理理念(表1)

《2016年指南》强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是血脂管理的核心靶目标,并保留了LDL-C目标值,建议LDL-C作为首选治疗靶目标(Ⅰ,A)。与《2011年指南》及《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血胆固醇治疗指南》[3]相比,《2016年指南》强调要进一步严格控制胆固醇水平,建议控制的靶目标甚至比美国指南更严格。极高危及高危人群的LDL-C控制目标分别为<1.8 mmol/L和<2.6 mmol/L,中低危人群的LDL-C控制目标为<3.0 mmol/L。若患者血脂水平不是特别高,如极高危患者的LDL-C为1.8~3.5mmol/L,指南要求至少应将其LDL-C水平降低50%,这就意味着若患者基线LDL-C水平为3.0 mmol/L,需要将LDL-C水平至少降至1.5 mmol/L。对中低危人群分别提出了相应的LDL-C目标值,同时对于基线胆固醇水平较低患者,建议将LDL-C降低50%作为治疗目标,以指导LDL-C接近目标值时的降脂治疗策略。LDL-C控制更加严格,保留LDL-C目标值的原因:(1)总体心血管风险降低需要个体化,确定靶目标可使个体化治疗更明确;(2)靶目标可帮助患者与医师沟通;(3)靶目标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表1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建议的LDL-C治疗目标值

注: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SC,欧洲心脏病学会;EAS,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

另外,《2016年指南》简化了血脂检测手段。这是一个新的大突破,建议测量血脂时不一定非要空腹,空腹及非空腹测量均可。这是因为两种方法对血样进行测定时所得出的总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并无明显差别,且这两种方法所测定的数据对心血管风险评估的价值也并无太大差别。这一建议无疑大大简化了血脂测量的过程,使血脂测量更方便,便于对患者进行筛查和随访。但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非空腹血脂较空腹时低0.6 mmol/L,可能造成低估糖尿病患者的风险[4]。另外,三酰甘油(TG)易受饮食影响,建议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评估应空腹测量。

3 坚持他汀一线基石地位,强调长期治疗的必要性

与《2011年指南》相比,《2016年指南》对于调脂药物的建议并无明显改变,但有一些细微差异。他汀作为唯一一线用药的建议并未改变,所有血脂异常患者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都应首选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Ⅰ,A)。

其他降脂类药物仅仅是对他汀治疗的一个补充。《2016年指南》所建议的二线药物与既往指南相比有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鉴于近年来两项研究显示,在他汀基础上加用烟酸类药物不能为患者带来获益[5- 6],欧洲也已经不允许烟酸类药物上市,故《2016年指南》在二线药物建议中去掉了烟酸类药物,而将一些新药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药纳入到了二线及三线药物建议中。《2016年指南》肯定了PCSK9抑制药的降脂效果,但因缺乏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目前建议其用于治疗难治性及未耐受他汀治疗的患者,以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2011年指南》已经建议其可作为二线药物用于治疗他汀不能耐受的患者或他汀足剂量治疗后未达标的患者。《2016年指南》仍然维持《2011年指南》有关依折麦布可作为他汀治疗二线补充的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他汀治疗后不能达标时作为补充或者患者不耐受他汀治疗时进行替代,但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他汀治疗。虽然患者的危险分层不同,血脂控制的靶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应首先进行他汀治疗,并尽可能用到最大建议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只有在上述前提下,才可以考虑是否需要追加第二种或第三种药物。因此,《2016年指南》建议降脂治疗应选择强效他汀并应用至最大建议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而且是Ⅰ类建议A级证据;而他汀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的建议级别则仅为Ⅱa,证据水平也只是B级。所以,对于绝大多数需要降脂治疗的患者,首先应选择他汀治疗并尽量应用到最大耐受剂量,若仍未达标才考虑加用依折麦布。

4 坚持ACS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强调他汀早期、长期坚持治疗(表2)

《2016年指南》指出,ACS患者除了全面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危险因素管理和部分患者应用心脏保护药物)之外,无论患者的基线LDL-C水平如何,都需早期、在住院后1~4 d内常规启动高强度他汀治疗(Ⅰ,A),目标是使LDL-C降到<1.8 mmol/L(70 mg/dl)或使LDL-C至少降低50%(基线LDL-C为1.8~3.5 mmol/L)。仅在高强度他汀治疗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的人群(如老年人、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或可能与必须的合并治疗产生相互作用的患者),才考虑更低强度的他汀治疗。仍然强调在他汀治疗干预4~6周后要检测血脂水平并调整治疗策略(血脂达标及安全性)。

表2 《2016年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ACS和PCI术后患者LDL-C治疗的建议

注:ESC,欧洲心脏病学会;EAS,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2016年指南》基于最近5年的众多循证证据,对血脂管理建议进行了更新,简化明确的建议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该指南可能对我国未来指南或专家共识的制定具有借鉴作用。我们需要深思并讨论如何将中国证据与国际指南更好结合以指导中国临床实践。

[1] Catapano AL, Graham I, De Backer G, et al. 2016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EAS)developed with the special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Assocciation for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 Rehabilitation (EACPR). Eur Heart J, 2016. [Epub ahead of print]

[2] Reiner Z, Catapano AL, De Backer G, et al.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the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EAS). Eur Heart J, 2011,32(14):1769-1818.

[3] Stone NJ, Robinson JG, Lichtenstein AH, et al. 2013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treatment of blood cholesterol to reduc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risk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J Am Coll Cardiol, 2014,63(25 Pt B):2889-2934.

[4] Langsted A, Nordestgaard BG. Nonfasting lipids, lipoproteins, and apolipoproteins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58 434 individuals from the copenhagen general population study. Clin Chem, 2011,57(3):482-489.

[5] Boden WE, Probstfield JL, Anderson T, et al. Niacin in patients with low HDL cholesterol levels receiving intensive statin therapy. N Engl J Med, 2011,365(24):2255-2267.

[6] Landray MJ, Haynes R, Hopewell JC, et al. Effects of extended-release niacin with laropiprant in high-risk patients. N Engl J Med,2014,371(3):203-212.

10.3969/j.issn.1004-8812.2016.11.005

710061 陕西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指南解读·

R589.2

2016-09-27)

猜你喜欢

降脂胆固醇指南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三参降脂液中9种成分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降脂降压要吃六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