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端”“砚底”聚诗情
——“新诗百年天山论剑”活动侧记

2016-12-20高方

西部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论剑阜康笔端

高方

“笔端”“砚底”聚诗情
——“新诗百年天山论剑”活动侧记

高方

“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郭沫若先生题咏天山天池的名联佳句。古往今来,新疆的天山天池以她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们将他们的赞颂留诸笔端砚底。如今,天山上的雪松依然直耸云霄,天池里的碧水依然沉静幽深,这个盛满了美文佳作的地方,在8月5日至7日又迎来了“新诗百年天山论剑”这一文坛盛事。

“新诗百年天山论剑”活动由阜康市委、市政府和新疆文联《西部》杂志社主办,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阜康市委宣传部承办,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纳兰河谷葡萄酒庄有限公司协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阿拉提·阿斯木和疆内外四十多名诗评家、诗人、作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8月6日和7日,“新诗百年天山论剑”在号称西北第一大毡房的海西大毡房拉开阵势。活动策划者、《西部》总编沈苇将“论剑”设计为一种新颖活泼、自由放松的学术交流形式,两天时间内,十八位诗评家和诗人两位一组进行九个回合的对谈和交流。他说:“古代的华山论剑是高手比武,今天的天山论剑是高手论诗。高手过招总是令人兴奋的,天山天池的地理和人文高度也与新诗的百年成就相互匹配,为中国诗歌打造一个思想交流、观点交锋的高端平台,是我们对百年新诗的致敬与期许。”

此次“新诗百年天山论剑”邀请到了谢冕、唐晓渡、王兆军、徐敬亚、王小妮、耿占春、谢有顺、臧棣、高兴、罗振亚、周庆荣、余笑忠、从容、沉河、世宾、张光昕、彭恬静等国内老中青三代诗评家和诗人,以及亚楠、李娟、朱建新、郭晓亮、满也、陈漠、李东海、郁笛、张映姝、艾尼瓦尔·艾合买提、王敏、赵郭明、笨水、刘涛、麦麦提敏·阿卜力孜等新疆诗人和作家。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等嘉宾在阜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海燕的陪同下,参观阜康工业展览馆

8月6日晚,在《世界文学》主编高兴的精彩主持下,吉狄马加与谢冕兴致勃勃登上讲台,开始第一场第一回合的“论剑”对谈。今年已八十四岁高龄的谢冕先生,是新疆的老朋友。他说每次来新疆都很激动,这里的天山雪莲、沙漠胡杨,以及戈壁滩上将根系扎入最深处的骆驼刺、野西瓜、酸枣树,都向他启示:人生要经得起冰雪严寒的磨砺才会成熟。同样,诗歌也要经得起磨砺才会获得力量。新疆对诗歌的贡献从唐代边塞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边塞诗”绵延至今,将新诗百年的纪念活动放在这样一片诗歌热土上具有独特的意义。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在唤醒民族自觉、表达和丰富人类深层次情感的作用上都延续了传统文化中的“诗教”传统。因此,走过一百年历程的新诗与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曲一脉相承,都是中国诗歌传统的一部分。现在的诗人们所要做的就是怎样创作出和古典诗歌一样精美的,经得起时间淘洗和过滤的诗作。

吉狄马加非常赞同谢冕的观点,他说:诗歌需要人文的力量,也需要自然的力量,在博格达峰脚下,天池湖畔,依托圣山圣水举办百年新诗的纪念活动,寓意深刻。一百年的实践证明,中国新诗无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和方式上,还是在诗歌精神的延续上与传统诗歌是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灵魂和筋脉都没有断裂。百年新诗中也包括众多少数民族作家的诗歌创作,他们为丰富中国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接下来八个回合的“论剑”中,唐晓渡与徐敬亚,耿占春与王小妮,谢有顺与臧棣,罗振亚与世宾,周庆荣与亚楠,王兆军与从容,余笑忠与沉河,张光昕与彭恬静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写作体验、教育和艺术实践等多方面回顾和探讨了新诗百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当代社会新诗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从事诗歌创作近四十年的王小妮老师对诗歌的未来充满信心。她说:诗意是随时呈现的。现在是一个诗的时代,每一刻、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写诗。未来可能不会再有“诗人”这个职业,但却会有无数写诗的人。

诗评家耿占春为王小妮的发言找到了理论依据,他说: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崇尚量化和数据的时代正在到来。这使得诗歌、文学这样不能被量化的东西显得受到了忽略或被边缘化。这也是个多种互不相关的信息相互并置的时代,很像诗歌里多种隐喻的并置。这个时代也不缺乏感受力,而是感受力的极度扩张重塑了我们的内心,诗歌只是回应他们的一种方式。诗意并不一定非要由诗歌来呈现。

观看哈萨克族民俗表演

在国内第一个创办跨界诗歌现场——“第一朗读者”的诗人、剧作家从容在“论剑”中分享了她用戏剧的方式呈现诗歌的艺术实践在公众中获得认可的心得体会。她说:诗歌的最高形式是一种非语言的诗意呈现,“第一朗读者”借助现代艺术,用开放自由的艺术形式让公众认识诗歌、打开和放飞他们的想象力,受到许多年轻人和诗歌爱好者的关注。

张光昕和彭恬静是两位“80后”文学博士和博士后,他们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学习经历在“论剑”中分享了年轻一代对诗歌的认识和态度。他们认为:现在的手机和网络阅读让年轻一代的阅读呈现碎片化的倾向,与过去人们读书极为匮乏的年代相反,现在年轻人的阅读困境是可选择的书籍太多太杂,但这并不妨碍年轻读者们从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诗歌中找到他们所喜爱的诗人,同时也写作他们自己的诗。新诗在路上,新一代诗人也在路上。

在现场,新疆“90后”诗人麦麦提敏·阿卜力孜用维吾尔语和汉语朗诵了他的诗作《母亲的蓝色秋天》,为“新诗百年天山论剑”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诗百年天山论剑”是第四届新疆·阜康西王母瑶池蟠桃会系列活动之一。阜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海燕说:“作为主办方之一,我们非常重视在天山天池举办这样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希望以此为物阜民康之地阜康注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阜康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曾是千古传颂的周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钟灵毓秀之地。李白、李商隐、丘处机、洪亮吉等古代诗人都在这里留下璀璨诗篇。阜康也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

活动期间,与会的疆内外诗人作家们游览了风景如画的天池,亲眼目睹了进入旅游旺季的天池景区里游人如织的盛况。除此之外还参观了自治区首座工业展览馆——甘河子工业展馆,优秀古建筑——九运街五运南村清真寺,阜康市王母桃园及新建成的旅游小镇——碧琳城,亲身感受了山水阜康的创新与活力。许多诗人作家感到意犹未尽,表示今后会带家人朋友再来新疆和天池。

《西部》杂志社社长黄永中在“论剑”现场分别向阜康市和天池管委会授予“西部之家文学创作基地”的牌匾。

栏目责编:孙伟

摄影:黄永中

猜你喜欢

论剑阜康笔端
阜康凹陷井壁失稳机理与封堵防塌油基钻井液体系
阜康白杨河示范工程煤层气井防偏磨工艺研究与应用
事情越急越要抵制“舌尖论剑”
阜康白杨河矿区煤储层渗透率主控因素的研究
山游
让人物栩栩如生地闪现在笔端
马光远VS郎咸平——“论剑”广州之巅 解读大湾区红利
第三届“麓山论剑”青年文学峰会
象生笔端,形造笔下——论中国画的观照方式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