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分析

2016-12-19杜荷花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8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策略

杜荷花

摘 要:组织凝聚力是增强组织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基础,是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组织和员工的发展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了解组织凝聚力现状,可以有效分析组织成员间协作关系程度。本文立足于组织的发展需要,将组织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分为组织成员、组织任务、组织管理三大因素,同时提出从团队建设、企业文化、领导者魅力等方面出发来塑造组织凝聚力。

关键词:组织凝聚力;影响因素;策略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当前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在如此动荡的环境中,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承诺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频繁的离职行为加大了人力资源的管理难度,也给组织绩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可见,目前组织凝聚力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可见,凝聚力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组织凝聚力的定义

凝聚力最初概念是Lewin在1930年对团体动力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Festinger等学者首次较为正式的提出了组织凝聚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凝聚力就是一个吸引组织成员并促使他们留在组织内部的作用力所形成的一个磁场”。Festinger等的研究加速了组织凝聚力的研究进程,1985年,Carron&Widmeyer等基于运动团队对凝聚力展开了研究,提出凝聚力反映了组织成员在完成组织共同目标过程中团结一致的趋势。1990年,Bollen等学者在对凝聚力研究过程中则强调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感,他们认为“组织凝聚力是指个人对组织的归属感,或与团体内其他成员之间密切协作所形成的共同情感”等。中国学者李海和张勉提出凝聚力的发展遵循两条脉络:一是从“组织成员间相互吸引力”发展到“组织共同目标”再到“个人对组织的归属感”;二是具体细化了“吸引力”的内涵,将其描述为“任务”、“目标”、“共同情感”等。

三、组织凝聚力影响因素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成果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影响组织凝聚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组织成员、组织任务、组织管理。从组织成员层面来看,成员作为组织的组成部分,成员数量和价值观的异质性会对组织凝聚力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从组织任务上看,组织任务性质、任务难易度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组织凝聚力;从组织管理层面来看,领导者不同的管理风格和组织规章制度涉及辐射面大小,会对组织凝聚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1.组织成员层面

凝聚力除强调组织和成员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包括共同的个性、情感、价值观等。

(1)价值观。组织成员在教育背景、个性、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一定程度范围的异质性可以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实现互补,但张宏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组织团队的价值观异质性和组织凝聚力显著负相关,及组织成员之间价值观差异越大,所形成的组织凝聚力就会越小。由社会交换理论可知,组织成员的价值观与组织整体目标的切合度越高,越愿意分享交换信息和资源,提高组织凝聚力。

(2)组织的规模。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员工之间协作、沟通会相对频繁。凝聚力反映了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的密切程度,规模较大的组织,成员彼此之间的接触、合作、交流的机会相对与规模较小的组织会很少。刘电芝,疏德明提出组织凝聚力与组织规模的大小显著负相关,组织凝聚力会随着组织规模增大而降低。因而,组织的规模会直接影响组织内部凝聚力。

2.组织任务层面

组织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不同组织在目标、任务性质、难易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组织任务的性质和难易度会影响成员之间合作的必要性,从而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1)任务性质。任务协作作为组织凝聚力的维度之一,任务性质会严重影响组织凝聚力,对于需要组织成员高创造力较为独特的任务,组织成员只有相互分享知识、经验显得更为重要。组织凝聚力不仅是维持组织成员相互吸引、协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发组织成员潜能的催化剂。李树祥,梁巧转等在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团队凝聚力和创造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凝聚力和组织创造能力是正向关系,也就是说组织凝聚力可以促进组织创造能力,从而影响组织绩效。

(2)任务难易度。对于相对简单、频繁的任务,组织成员可以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资源加以解决,而不需要与组织其他成员合作交流来完成。相反,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会提高组织成员的寻找资源的意向,更愿意与其他成员合作、共享知识与信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任务难度系数越大,组织凝聚力会相对较高。

3.组织管理层面

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组织不仅需要调整自身组织结构,管理者在不同阶段会采用不同的领导行为,魅力型领导、变革性领导、民主性领导等作为一种领导管理风格在企业生存和发展关键时机具有非凡意义。杨尚剑,孙有平等以运动团队为调查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民主的教练领导行为与组织凝聚力显著正相关。初少玲通过对150名高水平团队运动员进行调查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她发现教练员魅力领导行为与组织整体凝聚力呈正相关,良好的魅力型领导行为可以有效促进组织凝聚力。因而,领导行为方式会影响组织成员之间友爱程度、协作关系,从而影响组织凝聚力。

四、组织凝聚力提升策略

任何一个组织及企业规章制度,都必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存在和持续发挥作用。失去了凝聚力,也就失去了组织成员的支持与拥护,将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鉴于以上分析,针对如何有效提升组织凝聚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思考。

1.以价值观导向建设团队

企业在建设团队时,应该将价值观相似性作为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考虑指标。价值观相似的成员更具有默契,合作更为密切。并且,价值观相似性可以帮助组织降低团队成员间的部分冲突,有助于降低成员间的心理距离,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以及忠诚度。

2.注重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凝聚力塑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对于培养企业成员的组织认同感至关重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倡组织成员间的交流与沟通,为组织成员更密切的合作提供环境支持,因而有利于组成凝聚力的提升。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建立信念以及设计全员参与等文化建设途径实现组织凝聚力的塑造。

3.塑造领导个人魅力

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会直接影响组织凝聚力,所以管理者应积极塑造个人魅力,吸引下属主动追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征,包括工作风格、管理风格、沟通风格等,领导借助自身的个性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让下属感受到领导者的激情与鼓舞,感受到领导者内在的力量与生机。让成员不由自主地充满希望和投入工作、激发实现愿景的热情,从而有效提高组织凝聚力。

参考文献:

[1]Carron A V, Widmeyer W N, Brawley L R.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Cohesion in Sport Teams: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J].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85,(7):244-266.

[2]Bollen K A, Hoyle R H. Perceived Cohesion: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 [J].Social Forces, 1990, 69,(2):479-504.

[3]李海,张勉.凝聚力的结构、形成和影响--一个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08,(7):47-51.

[4]张宏.创业团队价值观异质性、团队冲突与团队凝聚力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4):90-93.

[5]刘电芝,疏德明.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培育措施[J].现代管理科学,2008(05):34-35.

[6]李树祥,梁巧转,孟瑶.团队多样性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创造能力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2(07):91-95.

[7]杨尚剑,孙有平,季浏.教练领导行为与凝聚力:信任的中介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03):69-73.

[8]初少玲.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魅力领导行为和团队凝聚力关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04):95-98.

[9]易剑波.从企业文化看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塑造[J].当代青年研究,2003(06):41-44.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