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备知识 是一种唤醒

2016-12-19沈敏健

文理导航 2016年31期
关键词:背影初中语文文章

沈敏健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因素,就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而这句话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就是指学生的前备知识。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从数量、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挖掘和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前备知识的渗透,从而唤醒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一、唤醒记忆,顺导而学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到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唤醒,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出发,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引导,将整个学习过程系统化,增补学生的语文知识框架。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修辞手法诸如比喻、拟人、夸张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固化在学生的语文意识中,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对这些知识进行引导和巩固,提高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中的散文篇目《春》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行文十分优美的散文。文章中对春天进行了许多形象的描写,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教师在讲解中,可以先让学生对自己脑海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回忆,之后结合文章中具体的词句,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分析。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一句,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在小学阶段仅仅能够判断出来文章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但对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却没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趁机讲解,此处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状态和向上的生命力,很好地表现出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贴合了文章的写作主旨,表现了作者的精神意向。之后再让学生自主进行鉴赏,品味文章中其他地方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妙处,尤其是从语言运用方式的美感和语句特色的角度,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通过对前备知识的引导,学生顺利地对文章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也更加准确。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纷纷表示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得到了升华,很多学生都表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大了。

在引导学生运用前备知识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时,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理解差异,通过不断的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深化和探索,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顺导”语文学习氛围,唤醒课堂效率。

二、唤醒体验,促发生成

初中语文教材的选题广泛,很多内容都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这就给学生理解文本造成了障碍。通过巧妙地运用前备知识,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文本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激发学生的知识生成。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长征组歌》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发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纪录片,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来了解当年长征的艰苦条件和大致过程。通过对这些影像资料的观看,学生惊讶于当年长征的条件之艰苦,也更能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那绵延的群山、无尽的草地,更能由衷地体会“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红军终于翻越过岷山之后的那种兴奋之情。同时,学生将文章中毛泽东体现出的乐观和磅礴的气势与当初艰难困苦的条件进行对比,更明白这种精神的难能可贵。通过前备知识,学生直观深刻地了解到了长征时的困苦条件,间接地获得了“长征”的体验,仿佛回到了当初那个动荡和充满激情的岁月,在潜移默化中就消除了和语文课文之间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感。

前备知识可以有多种运用形式,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按需进行选用,充分发挥前备知识在唤醒体验上的作用,让学生更加自然地进入文本,生成感悟。

三、唤醒情感,激发波澜

语文学习其实也是一个感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动情”,这时通过准备一些前备知识,可以给学生形成情感上的铺垫,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一段独特的心灵之旅。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背影》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爱的故事,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给学生准备一个知识卡片,发挥前备知识的作用,交代在课文内容发生前的作者与父亲的故事,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易地作者为什么会与自己的父亲相疏远。在进行了初步的情感烘托之后,要着重对文中四次切题的背影进行分析,从最开始用来点题的背影、到父亲买橘子时艰难的背影、离别时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以及作者思念里的背影,文中的父亲为了给作者买几个橘子,艰难的穿过了一道又一道障碍的场景,让所有的学生都为之感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细节进行观察,通过对细节的分析和还原,结合前备知识,去感悟作者与父亲关系的几次深刻变化。最终从这些变化中,体会出这些背影中实际包含的作者的情感。虽然作者写作的语言很朴实,但是学生还是在其中体会到了父亲对作者浓厚的爱,而联系自身,也更加懂得去珍惜父母现有的对自己的爱与关怀。通过前备知识的引入,学生对文章有了更加整体的把握,对事件的因果有了更高层次的领会,从而让语文课堂更加地震撼心灵,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前备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将文章的情感体验扩大化,从而轻松地创造出一个直达心灵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特色运用。

当然,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进行“前备知识”的运用必须要建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管运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都必须实现与教学文本的充分对接,避免让课堂教学形式化,教师应当在教学大纲和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的探索,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特色运用,努力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努力回归初中语文的实质。

猜你喜欢

背影初中语文文章
主题:背影里的爱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背影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背影
背影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