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人物形象的音乐创作手法的分析

2016-12-19宋乃娟

艺术评鉴 2016年17期
关键词:白毛女音乐创作人物形象

宋乃娟

摘要:中国著名的歌剧《白毛女》以中国革命为大背景,向人们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剧中采用音乐创作手法将其中的人物形象的各个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该剧的最大特点便在于将民族歌曲与我国的古典戏曲、西方的歌剧相融合,展现了多元素的民歌新形态,为我国的歌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我国歌剧的发展历史,并不悠久,但就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来说,尤其是以音乐手段来刻画人物方面,具有较多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主要以歌剧《白毛女》为例,对剧中人物形象及音乐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剖析该剧中的音乐创作手法。

关键词:人物形象 音乐创作 《白毛女》

一、歌剧《白毛女》概述

《白毛女》是一部融入多种表现形式的歌剧,主要包括歌唱、独白、对话这三种,使其在音乐的创作上与众不同。整个歌剧以音乐刻画手段来塑造人物的形象。使用了中西方音乐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该歌剧既具有本土的民族特色风味,又展现了与众不同的音乐形象。这种创作的方法的生命力有多强,前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也不能妄下定论。但是仅从歌剧《白毛女》来看,作为第一部中国式的歌剧,是为很多人由衷地称赞的。歌剧《白毛女》主要是通过说唱的方式来表演歌剧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用以表达的歌曲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性,生动地传达出剧中人物细腻的情感、复杂的心理状态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二、歌剧《白毛女》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主题音乐创作手法

(一)塑造人物形象的主题旋律创作

特征鲜明的人物角色安排是每部歌剧必不可少的,《白毛女》为全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创作了一个鲜明的性格和能够贯穿全剧的主导旋律。本文所谓的通过主题音调对歌剧中人物的形象进行塑造、心理世界进行刻画和发展矛盾冲突,便是歌剧艺术的主题音乐手法。在歌剧《白毛女》中塑造的鲜明人物有:贫苦农民形象的喜儿和杨白劳,以及典型的地主阶级人物黄世仁。这三个人物形象各自的主题音调的选定,是该剧中最重要的音乐创作工作。而且,主题音调在整个歌剧的剧情发展、戏剧矛盾的演化、角色音乐形象塑造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推动力,为该剧奠定了基本的格调。

喜儿作为歌剧《白毛女》的第一主角,对她性格刻画的主题音乐至关重要。她的悲惨命运成为整个歌剧的焦点,剧情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喜儿这一角色性格的发展而发展的。歌剧中以《北风吹》作为主题音调,同时也呈现了喜儿的音乐形象主题。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旋律与喜儿的人物形象十分相配,是在原来的民歌《小白菜》的基础上通过改编而来的,该歌曲中的原意就在于表达一个没有亲娘的孤儿心声,与喜儿的处境和心境十分相似,在喜儿性格的塑造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成为贯穿在整个剧情的主要旋律。在歌剧中的很多重要的令人耳熟能详的段落都以这首歌的音调作为背景,衬托剧情的发展。

杨白劳作为歌剧的又一重要角色,他的形象主要在戏剧刚开始时加以刻画,给我们重现了一个饱受地主压榨、摧残的贫苦农民的代表形象。为了将其身上应当具有的农民憨厚朴实的性格特征充分展现,相应的选择了颇具代表性的民歌《捡麦根》作为他的主题音乐,这首歌不管是在节奏上还是在旋律上,都能够使音乐与农民性格相搭配,因而在他的初步形象的塑造上,音乐主题产生了重要的意义。歌剧《白毛女》中的地主阶级代表黄世仁展现给大家的就是当时社会中地主所具有的一般形象,并且相当普遍。其生活与农民的贫苦生活形成对比,在进行诠释时,也就迥然不同。农民的贫苦生活自然应当选择灰白这两种色调来描绘,而处于地主地位的黄世仁的生活则是非常奢靡的,因而选择具有鲜艳色彩的民歌来作为他的音乐主题。因此上演黄世仁逼迫杨白劳用喜儿来抵债这一场景时,地主黄世仁出场时唱的是“花天酒地辞旧岁,张灯结彩过除夕”,色彩鲜艳,节奏欢快,搭配喜庆的乐器唢呐来吹奏,同时搭配着一些戏曲的唱腔,描绘了地主阶级在过年时欢乐的景象,也传达出了只有地主阶级才有的内心活动与情感。此时的场景和气氛与第一场中农民生活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了两个阶级的极端与对立。

剧中还有一些其他比较重要的角色,也是通过与之相配的主题音调来体现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如赵大叔的成熟稳重与纯朴,王大春的阳光正直与憨厚老实等,都通过相互映衬的音乐主题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使各个人物的形象伴随着音乐深入人们的内心。

(二)剧情发展中主题旋律的变化

歌剧的剧情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歌剧剧情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剧中角色的人物形象也在相应的变化,呈现一种动态的特征,因而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音乐也应当作出相匹配的变化,来适应歌剧场景的需要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基于这方面的要求,使得这个歌剧中的音乐主题随着人物心境、情感以及所处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刻画人物细节方面的时候,音乐主题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

歌曲《北风吹》作为歌剧《白毛女》的主题歌,虽然在歌剧中很多次出现,贯穿了整个歌剧的全过程。然而很多其他场景下出现了旋律的变化。比如在杨白劳死后,主题旋律便明显地发生了改变,变成了《进他家来几个月》,此歌具有的主题旋律能够深刻的表现喜儿亡父迫不得已成为黄世仁家的丫头,倍受欺凌压迫的悲惨心境,旋律中带有一种悲凉、凄惨。在节奏上变得较宽,速度上变得比较缓慢,与当时的剧情和场景相映衬,刻画了喜儿当时的人物形象与性格变化。

三、歌剧《白毛女》人物形象塑造的借鉴创作手段

(一)借鉴了传统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

歌剧《白毛女》能够成为中国著名的歌剧,主要在于它用音乐创作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加之深刻的主题和多种歌剧形式的创造性表达,使得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它在我国传统古典戏剧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歌剧的一些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歌唱、吟诵、道白充分运用。用歌唱形式来渲染歌剧的特定场景,表达角色的心里状态;用吟诵、道白形式来追忆过去,讲述事情的发展状况。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歌剧《白毛女》在音乐创作方面还借鉴了西洋歌剧的某些手法,主要体现在:一是以特定的音乐主题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即歌剧中的角色都被搭配极易刻画人物性格的音乐主题。在表现歌剧第一主角喜儿的悲惨命运时,采用的主题音乐为歌曲《北风吹》,并将此主旋律贯穿整个歌剧。采用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创作手法,通过对音乐的改编,使得音乐形象的塑造更加生动、全面,突显歌剧的主题。二是西洋乐器的融入。比如说西洋的管弦乐队的演奏让人体会到区别于中国传统乐器的不同风格。不仅让音乐在表达方式上丰富多彩,同时让剧中人物的形象和各方面的表达也有所不同。第三,配器使用方面,恰当的将弦乐四重奏作为喜儿睡觉时的过场音乐等。

在中国的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加之西洋歌剧的不同创作手法、乐器的相配合,让歌剧《白毛女》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多种风格的民族音乐精彩配合

歌剧《白毛女》还是一部具有浓厚民族音乐风味的歌剧,许多种音乐题材形成了不同的音调,使得这部歌剧的音调表现得丰富多彩,塑造的角色形象也便显得十分鲜明,与众不同。其中最大的民族因素便是河北的民歌,其在曲调上和歌词上都具有民族特色。歌剧《白毛女》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北,因此在主题音乐,情境音乐,尤其是在背景音乐的选取上,都优先选择河北民歌的音乐曲调,甚至完全采用河北民歌。

四、在人物形象塑造中采用了合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

歌剧《白毛女》中多处使用了合唱和齐唱这两种演唱方式,对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剧中场景氛围的营造,来烘托剧中人物的形象,使得人物的形象在此时此景下显得更加逼真感人。这两种演唱方式主要分布在:

第一幕第三场时,在表演家人老老少少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过新年的场景时,采用了几个农民阶级人物齐唱的方式来表达,显得气氛浓烈。第四幕第一场时,在赵老汉开始演唱时采用了人声合唱来伴奏的方式。第四幕第二场时,为了充分渲染突然起风、混乱不堪的场景,采用了赵老汉和农民甲、乙齐唱的方式。第五幕第一场时,大家一齐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显得气势恢宏。第五幕第二场时,当太阳的曙光照亮了大地,大家看到新的光明,批判旧社会,迎接新社会时,所有人激动而复杂的心情通过合唱与齐唱相间的方式得到充分的表达。第五幕第三场时,喜儿的歌唱与幕内的合唱以及后面的齐唱都显得恰到好处。

合唱与齐唱的演唱方式不仅烘托了主要角色的人物形象,更多时候也向我们展现了大背景下那些群众的精神面貌,传达了整个社会的风气。他们会在把喜儿解救出来的时候一齐歌唱积极向上的喜悦的歌曲,传达他们的心情;在歌颂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时,通过齐唱、合唱来反映他们共同的强有力的心声。曲调高昂,激情澎湃,展现自由状态下,农民们热情、豪爽的性格。

但是,中国歌剧的合唱与西洋歌剧中的合唱想要表达的内容、方式是不同的。中国的歌剧通常以内容鲜明的主题歌直接阐释歌剧的主题。在第五幕第二场时,以合唱的方式唱起《北风吹》时,是对主题旋律最后的诠释,使得音乐主题得以贯穿整个歌剧始终。让人们重新回忆整个歌剧的发展历程,品味整个人物形象的变化发展,深思整个歌剧的情境与角色带来的重要意义。

五、结语

《白毛女》作为中国著名的歌剧,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对剧中人物形象进行音乐创作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其将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场景上、环境上,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充分的利用主题旋律的音乐创作手法,非常生动的烘托出人物的音乐形象,达到一种完美的音乐视听效果,通过音乐效果带来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情感都显得生动感人。同时,由于增添了西洋乐器和管弦乐队的演奏,使得全新的音乐元素得以融入,增强了歌剧中环境的渲染力和人物的表现力,中西方音乐得到完美的运用。另外,歌剧《白毛女》中还以合唱和齐唱两种演唱方式通过对音乐的诠释,来传达所有人物尤其是众多的农民群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部歌剧的深入剖析,尤其是在音乐创作方面,能够增加我们对中国歌剧的了解与学习,并在其基础上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小梅.音乐欣赏中的音乐形象与形象思维[J].作家,2011,(14).

[2]小四儿.林依晨《美好的旅行》:全能偶像清新歌唱爱[J].流行歌曲,2011,(02).

[3]石秀萍.多彩的音乐 在动的形象——浅谈歌剧《白毛女》中音乐对人物的塑造[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汪毓和.我国歌剧艺术的第一个里程碑——关于《白毛女》的分析和评价[J].音乐研究,1959,(03).

猜你喜欢

白毛女音乐创作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白毛女”姐姐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白毛女》背后的逸闻旧事
关于萨蒂的音乐学分析(二)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
《白毛女》背后的逸闻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