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调查
2016-12-19
别克昂科威
●何先生 ●贵州贵阳 ●1个月 ●2800公里
我家里原来有一台2007年产的日产轩逸,虽然车况还行,但毕竟是一台接近9年车龄的老车,对其安全性还是不太放心,于是换车便提上了正式日程。这次换车的宗旨是口碑好,经济耐用的家用车。很长时间没有去车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品牌和车型,我和家人都挑花了眼。经过上网查阅资料、翻阅《汽车之友》,反复比较,我们最终情定上海大众途安L。到4S店试驾后,感到这车动力不错,外观较为时尚,特别是第二排三个独立座椅较为舒适。当准备下手时,大众4S店告知只有一台七座的舒雅版现车,该车优惠下来,要20万元出头。盘算了一下,感到七座的舒雅版没有备胎,增加的两座空间较小,用处不大,且性价比不高,于是放弃了。大众4S店旁有一家别克4S店,我们刚走进去,就被摆在展厅中央的别克昂科威吸引住了,一问价格,仅比大众途安L贵7000元,但外观、内饰却提升了一个档次,经过与销售一番唇枪舌战,顺利将别克昂科威(我儿子叫它“小科”)接回了家。
选择小科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小科的优点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性价比高。由于预算有限,我选择了入门级车型。小科虽然是乞丐版,但却拥有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全景天窗、智能启停、日间行车灯、胎压监测、电子手刹等主流配置,而且中控台采用真皮包裹,在20万元级别中可谓是性价比较高的车型之一。小科采用的是1.5L涡轮增压发动机,还享受了车辆购置税减半的政策。二是空间宽敞。小科第二排地板纯平,满载5人毫无压力,而且后备厢空间较大,乘客随身行李可任意摆放。小科的储物空间多且实用,不论在四个门板、中控台上,还是后备厢地板下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储物格,与空间利用率见长的日系车有一拼,这正印证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经典广告语。三是驾驶轻松惬意。小科采用大量静音材料,整车静音效果不错,在时速120公里时,驾乘人员仍可正常交谈。小科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调校得当,高速侧倾不大,底盘整体性强。由于采用电动助力,原地打方向较轻,随着车速增加,方向逐渐变重,有利于行车安全。说了这么多优点,也说点不足:一是小科采用双炮筒式仪表设计,虽然时尚大方,但时速表刻度较小,观察起来较为吃力。二是小科配备的自动启停系统原本是个实用节油装置,但由于城市道路拥堵,频繁停车起步,导致车辆发动机启动频繁,驾乘舒适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项装置成为了鸡肋。三是小科采用双离合器变速箱加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经典组合,换挡速度较快,瞬时提速效果较好,油耗适中,百公里综合油耗大约在9.3L左右,但在低速时偶尔会有顿挫感,特别是在倒车时更为明显。总体上看,瑕不掩瑜,小科是一辆适合家用的城市SUV。
现代伊兰特
●温先生 ●广东惠州 ●11年9个月 ●54.1万公里
从2003年底上市的伊兰特到2015年11月广州车展的领动面市,已经是第四代伊兰特了。这款车从外观到内饰变化都很大,现代汽车的当家花旦,一直是我们普通消费者的宠儿,不管汽车市场的变化多大,我对我的爱车感情一直没变,它始终陪伴着我的工作和生活。距离上一次投稿是 2015 年 3 月初的事了,爱车的里程又增加了将近 7 万公里,除了定期保养外,8 月份我还给全车漆面贴了一层透明保护膜,更有效地防止风沙、酸雨和日晒对车漆的氧化,让爱车永葆青春。还有水箱刚好行驶了18 万公里,靠近水箱盖的位置又裂了,花了一天时间更换水箱总成,节温器,百适通防冻液和上下水管后才放心,幸好是在家里停车场发现水箱裂了,如果在外地就麻烦了!同时我也更换了机油、空气格、空调风格、火花塞和汽油格,清洗了节气门和怠速阀。做了轮胎四轮定位和动平衡的大保养后,车辆的状态良好,发动机运转平顺,入挡流畅,行驶时车厢没有一点杂音。
近几年来,新车频出,又是加长又是加大,对我而言,适合就好,虽然爱车的行驶里程比较多,但只要日常维护好,再开 50 万公里不是问题。
别克昂科威
●胡先生 ●江苏无锡 ●1年3个月 ●1.3万公里
上次跟《汽车之友》汇报用车感受时才开了2000多公里,现在又用了1万多公里了,期间最远到过600多公里外的浙闽边界,现在来小结一下也许对想了解这款车的人更有参考价值了。最大的优点还是舒适,买这车之前试驾过很多车,作为一名喜欢开车的汽车爱好者,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昂科威舒适性在同级别里难逢对手。这款车从空间、座椅到隔音都无可挑剔;打方向轻柔精准,但绝不是那种轻飘飘,是我特满意的一点;悬挂总体是舒适的,过弯侧倾也很小,只是过小区里那种隆起的减速带跳动有些突兀,算是美中不足吧!这款车内饰时尚,用料非常足,坐在车里触摸之处都是真皮包裹,比同级别SUV更具高档感。虽然是1.5T,但在1700-4400rpm之间拥有250Nm的最大扭矩,加上干式双离合的高效传动,起步时并无迟滞感,跑高速也很顺畅,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动力需求,很多坐过我车的人都说这车动力蛮足的嘛,当我说是1.5L排量时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关注昂科威1.5T的人都非常关心干式双离合的稳定性,这里我重点说一下。这款变速器在中低速换挡时的确称不上非常平顺,比较适合于温柔驾驶和中高速巡航,可能是因为我习惯了手动挡车动力反应直接的缘故吧,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总感到中低速时有些接不上或者不够连贯的感觉,不过现在早已完全适应了。都说双离合变速器怕热,厂家也设定了过热保护提示,不过我至今还未触发过,但是在堵车频繁起步的情况下,的确曾感到变速器的不平顺感会有所加大。现在我碰到堵车的情况,会使用变速箱的手动模式,这个模式其实非常好用,你设到某挡,它就只会在该挡以下的挡位间进行切换,而且行进中也可以随意加减挡位,如果堵车时放在一挡,它就会固定在一挡工作,可以减少频繁加减挡,不知对防止过热是否有好处?这款变速器最大的缺点是换挡噪音,当你开窗在安静环境下行进时会非常容易听到类似“咔哒”之类的异响,甚至在马路上行驶时也能听到,幸好大威的隔音很好,否则真的感觉不好,这种噪音不知道属于双离合变速器换挡的正常声音,还是会降低使用寿命的异响?
再说说遇到的问题吧!经常会碰到关门锁车不落锁的情况,把门重新开关一下就好,因为这个缘故后来干脆把自动锁门功能关掉了,本来下车关门自动锁车很潇洒,但现在还得等它发出锁门提示音才可安心离开,如果听不到还得重新回去锁门,你说尴不尴尬!
最让我闹心的一件事是4000多公里时在高架上行车途中突然黑屏重启,当时时速在70公里上下吧,突然发现仪表盘所有指示灯都亮了,指针全部归零,然后像启动车辆时一样来了一遍自检后恢复正常,由于整个过程很短,我只是松掉油门,未踩刹车,也未打方向,回想起来并未感到特殊的震动,但不知道是否是真的熄火了还只是一次软件系统自检?问了4S店,说是软件问题,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由于后来没再发生过,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在此想请教一下《汽车之友》的专家们,这个现象究竟有没有什么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危害?恳请指点!
涡轮增压的车很多都有机油消耗大的毛病,所以我也定期进行了观测记录(以平地冷车状态为准),首保前的原厂机油没有发现机油消耗现象,但首保后用了银美孚一号后机油消耗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二保后也一样,3000公里内从机油标尺的2/3降到1/3,需知我老婆的明锐1.6发动机即使开1万公里也看不出什么消耗的。
编辑有话:发动机如果没有熄火的话,感觉像是仪表软件的问题,因为驾驶员当时没有做任何操作,看不出其他有没有问题。恢复后看描述没有任何警告灯,很像仪表自身的问题。
大众甲壳虫
●孙先生 ●天津 ●6年 ●6万公里
这是甲壳虫汽车最后的告别,历时6年,行程6万公里。即将从它的第一任女主人手里卸任,奔跑到内蒙古大草原上继续服役。6年来载着媳妇上下班,没干过重活没吃过苦,连去北京这种短途任务都没接到过几次。它主要的战场都圈在了市内,各种商场周边。对于大城市的拥堵,停车位的紧张,小车真是方便许多。
经常跑市区的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积碳,所以每次保养前都加一瓶雪佛龙清理一下。偶尔也会拉一下发动机的高转,但是感觉对于这孱弱的自吸发动机动力,也没多大区别效果,临近出售时做的那次保养,还给打了次吊瓶,不是发烧友估计也不会这么干吧。
1.6L的发动机动力太肉,尤其被现在各种打鸡血的涡轮车宠惯了,陡然切换到这种小排量自吸车,会觉得开着非常乏味。虽然有一副很整很运动的底盘,但毕竟这几年涡轮技术突飞猛进,驾驶感受渐入化境,再去碰几年前的动力系统,就有点不适应了。抛开动力系统的时代感,甲壳虫本身是台不可多得的好车,高尔夫的底盘,巨大的MPV式前排空间,开合成90度的扇形大前门,和巨无霸的行车视野,给人的感觉就是开了辆GL8的车头出来,把后面的车身留在了车库里,而且这货居然操控还很棒。这种怪异绝伦的行车感受恐怕只有甲壳虫能提供。可惜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人们都是朝钱看齐的。甲壳虫可以满足一个女孩的梦想,却早已无法满足一个女人的虚荣心。这车当初是媳妇的陪嫁车,也是她当年的dream car。无奈岁月是弯刀,刀刀摧人老,于是一代经典车型只能准备卸任。虽然它不是辆实用的车,后备厢很小,几乎装不下什么东西,一个大行李箱就塞满了,后座也只能坐小孩。但是依然挡不住它俘获女人心的魅力,永远是一道风景线。卡通的造型,皮实的质量。开起来的舒适度完全超越小型车组别,就是蹩脚的动力配置让人没有激情驾驶的欲望。
第二任车主是内蒙古人,没想到小虫子会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去,估计也是真喜欢这车的,不然也不会大老远的跑过来买。小众车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值率,这车当初裸车17万元,六年下来折损了一半车价。而且出手速度慢,挂到网上一个月才卖掉。如果是主流车型,不但可以妥妥的卖到10万元+的价格,还会很快成交。所以后续的换车计划只考虑大路货了,毕竟六七年一换车的频率还是要顾及保值率问题,看来是要再次入德系车的坑了。
金龙海格校车
●蓝先生 ●广东佛山 ●1年 ●3万公里
六月来岭南的天气阴晴不定,时而焦阳似火酷热难耐,时而电闪雷鸣磅砣大雨,唯有橘黄色的校车始终不离不弃,穿梭于城乡街头大街小巷,接送学童快乐上学,平安回家。很快师生共同期待的暑假来临了,我们的校车也得以好好歇息下了。
不知不觉的,乘坐这部海格校车也有一年了,一直由憨厚诚实,保持良好安全驾驶记录的何师傅担任车长。近年来我国针对校车安全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也逐渐从以前多角色的旅游车或公交车,单独担任校车主角,主要的目的当然是有效保障学生出行安全,维护中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平安稳定。
早两年前新注册的校车都具备长长的“猪鼻子”,据说某些设计和管理是参照美国校车数据的,因为美国校车设计是最结实可靠的,具有货车的大梁构造,即使遇到强悍的悍马追尾,车尾也是仅仅凹陷了一小块,而悍马车头就严重变形。听何师傅介绍,校车的设计理念和特点首先是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车内除了金属框架外,其余的部分包括座椅、内饰、地板等,都采用专业防火材料,校车尾部和车顶都设置了安全门,安全锤和灭火器当然是标配。由于校车主要承载的是中短途的学生,基本没有考虑行李舱的设置,一方面车身低重心也低行驶更安全,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车辆的总重量,相对于专业的旅游车,在相同发动机功率的前提下,校车的行进就更稳定和轻巧,所以开起来很便捷。校巴的空调系统还是很不错的,再热的天在车上都很凉爽。由于校车都限制在80公里最高时速,发动机也相应做了强制的功率输出装置,避免了超速的隐患。
在校车驾驶员的管理和监控方面,无论是交警还是运政,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配套执行,如驾驶员具备A1或A2驾照,还必须取得校车驾驶许可证、营运资格证等相关资质,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每台校车都是专人专线负责驾驶,每条线路和站点都必须申请备案,甚至规定营运时间,有的校车还装配了校讯通,配合校巴的GPS定位,让学校和家长对校车运作更踏实和放心。这方面佛山市对校车的管理和规范都很到位的,现在就连个人都不能注册客运大巴,更不用说校巴了。
在校车管理和监督方面,学校也相应做好辅助的工作,如与家长签好安全接送协议,送到规定的站点,必须有家长来接孩子。前段时间有家长反映学生行李太多,不利于安全疏散,于是要求学生仅仅可以带一个软背包,解决了后顾之忧。
学校与校巴公司合作了已近两年,除了偶尔出现临时坏车需要调换,还有堵车等原因,十条线都能准时准点到站。如果需要改进的话,第一是座位没有旅游巴士的舒适,还有座位间隔能宽敞些就好了,再有就是发动机隔音效果不佳,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始终是校车不变的“主旋律”。
法拉利458 Italia
●李先生 ●台湾宜兰 ●3年 ●1.8万公里
这,是一件艺术品,每一次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都早已经超出了汽车所属的范畴,这,又是一部科技的结晶,无数次的机械、公路与风动实验,才造就出它现在近乎于完美的结构与外形,它,是艺术与技术的化身——法拉利Ferrari 458 Italia,俗称“黄色烈马”,是老婆在我30岁“而立之年”生日之时,送我最珍贵的超跑座驾,虽然已经是中古车行情,而且使用三年有余,但是成交价也是逼近了1000万新台币。
进入车内,“黄色烈马”近乎于赛车低矮的驾驶舱,棱角分明而包裹出色的赛车桶形座椅,集成着所有核心功能的F1式方向盘,还有这透明发动机罩下红色缸头的中后置4.5L V8自吸引擎,无疑都会让看到的每一个人心潮澎湃,让人有着一种极其强烈的驾驶欲望。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车,一部可以让你我随时随地都能在公路尽情驰骋的超级跑车。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操控着这台“黄色烈马”,让我时时刻刻都会精神紧绷,漂移甩尾时十足的肾上腺素分泌更让我兴奋至极,这不仅得益于在我身后的这台有着红色气缸头,代号为F136FB的4.5L V8高转速NA赛车引擎,仍然采用的自然吸气,原厂状态下的最大马力就已经达到了570hp,在几近9000rpm的超高转速断油红线区爆发,这个成绩甚至已经超越了赫赫有名的高性能涡轮神车奥迪RS6 4.0L V8双T及R8 V10,峰值扭矩也达到了猛兽般的540Nm/6000rpm,配合它独有的F1技术支持下的七挡手自一体双离合变速箱及不到1.4吨的超轻车身,开启赛道模式旋钮,把油门踩到底,也就短短的3.2秒一刹那,通过两个不断撕扯地面发出尖叫的宽大后轮的瞬间,便让你十足的体会到了静止到速度破百的“疯狂境界”,铿锵有力的“挡挡9000转”,像是被弹射出去一样,0-200km/h也只不过用了8.3秒,这时候下压力就已经140公斤,让你更加有信心的深踩油门,加上那种加速感带来的强大G值,令你被牢牢的定在了赛车桶椅上,快到让你感到窒息,仿佛时间都在刹那间凝固了,极速最高我体验过334km/h,七挡,油门到底,转速也达到了8800rpm,整个加速过程最大的“功臣”无疑是那台4.5L V8的高转速赛车NA引擎,全油门时的排气声浪如同脱缰的野兽般狂暴而野蛮,用尽全力的“嘶吼”仿佛在告诉着人们它才是公路上的王者,NA自然吸气的特质也注定让它变得极其的顺畅而迷人,没有一丝Turbo Lag,令人找回一种久违而难得的那种对于机械最原始的认知与快感,就像儿时玩赛车游戏时那种对各种赛车引擎声音情不自禁的模仿,发出“嗡嗡”的声音,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真与快乐,注定着它是一个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这也是所有涡轮增压以及机械增压引擎所不可替代的!
虽然单纯从日常舒适代步车基准来衡量,它两个座位空间很小,双离合变速箱即使低速换挡也是比较顿挫、生硬,底盘悬挂前双叉骨,后多连杆的调校虽然支撑有余,但是弹性不足,不适合过于颠簸的道路,低沉的排气声浪也略显大到吵人,但这些都是它不可避免的“罩门”,可是换个角度,从入门级超跑的定义来讲,它已经成为了业界的领头旗帜,更是竞品们互相追寻与模仿的标杆,性格如此极端,毫无一丝妥协,爱它的人都会爱的执着而疯狂,如同爱一个人一样,同样也会接受它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