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探索
2016-12-19李筱平赵思毅
李筱平,赵思毅
(1.四川省大竹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四川 大竹 635100;2.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大竹县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探索
李筱平1,赵思毅2
(1.四川省大竹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四川 大竹 635100;2.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达州 635000)
2016年,马铃薯被国家正式列为主粮作物。大竹县适宜种植马铃薯,但种植面积小、新成果应用能力差、产量低,与人民愈来愈崇尚粗粮的食品需求不相适应。未来应着力扩大宣传,增加科技投入,推广轻简化、机械化系列良种良法栽培技术,加快推进马铃薯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主粮化食用发展进程。
大竹县;马铃薯;粮食;发展
大竹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南部,东邻重庆梁平、垫江,南接邻水,西连渠县、广安,北靠达川区,辖3个街道、48个乡镇、382个行政村、6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2万。全县幅员面积2076km2,属平行岭谷区,呈“三山两槽”地形特征,东有明月山,西有华蓥山,中有铜锣山这3座南北向的川东名山,山岭最高海拔1196m,槽谷最低海拔253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1~17.3℃,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335h,平均蒸发值935.7mm,平均相对湿度8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适宜,春早多雨,夏季炎热多伏旱,秋雨绵绵多阴天,无霜期长(平均达275d),热量丰富,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5.87万hm2,以种植水稻、马铃薯、玉米、油菜、苎麻为主,连续4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自从2006年四川马铃薯产业行动推进以来,大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0.7万hm2增加到2015年的1.5万hm2,总产从5880万kg提高到21281.40万kg,马铃薯在大竹人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随着马铃薯主食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马铃薯是块茎类粗粮,富含淀粉、纤维素、无机盐、B族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认识还有较大距离,传统种植方式、食用习惯仍居主导地位。加快技术创新,加速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产业链延伸,是推进马铃薯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主粮化食用发展进程的“三大法宝”。“十三五”期间,我县应着力将马铃薯产业培育为精准扶贫、助农增收和改善大竹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产业。
1 大竹县马铃薯生产、利用现状与分析
1.1 面积、单产稳定,存在双低现状
2006年四川省开始实施马铃薯提升行动。2007年大竹县通过采取“强化宣传和培训,政府免费提供良种,推广秋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种植新技术”等举措,使马铃薯面积从0.67万hm2发展到1.47万hm2,单产由1000kg/667m2提高到1120kg/667m2。近5年,受多种因素制约,全县马铃薯面积一直稳定在1.47万hm2左右,平均产量1084.70kg/667m2,最高产量1124.50kg/667m2(见表1),距离达州市马铃薯平均产量1400kg/667m2,差距达275.5kg/667m2。2015年8月,达州市农科院在大竹县高明乡开展脱毒马铃薯的示范推广,示范面积0.13hm2,采用垄作、重底肥、综合预防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平均产量达1790kg/667m2,充分证明大竹县马铃薯种植尚有巨大增产潜力。
表1 大竹县“十二五”马铃薯种植面积与产量
1.2 种植技术落后
大竹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但一直采用沟播、条播、满天星的栽种方式。春秋季种植大概各占50%,每年两季种植都在0.67万hm2左右;种植模式上套作和净作各占50%,其中春马铃薯基本上为套作,秋马铃薯大部分为净作;种植方式上有20%的面积是起垄栽培,也只是配套栽种其他作物的需要(见表2)。
表2 大竹县马铃薯种植情况、用途(%)
1.3 产品利用率低,产业链条未形成
从大竹县近年马铃薯产品利用上看:70%鲜食、15%加工(淀粉等初级产品)、10%饲料用。马铃薯可加工出200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纺织、化工、造纸等行业,世界上马铃薯约70%左右用于加工,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高达80%以上[1]。
1.4 推广马铃薯产业措施不够
1.4.1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大竹县各级政府尚未出台马铃薯产业发展专项支持政策,亟待改进和完善。
1.4.2 宣传和培训力度不够 马铃薯是块茎类粗粮,富含淀粉、纤维素、无机盐、B族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可作粮食、蔬菜、饲料、加工等多种用途,多数市民对此并不清楚,亟待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1.4.3 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全县马铃薯加工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的、分散的、家庭式淀粉生产阶段,尚无规模化生产的中小型加工企业,亟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和延伸产业链。
2 大竹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策略探索
2.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将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
2016年,国家从战略层面考虑,将马铃薯正式列为主粮作物来支持和发展。大竹县应着力将马铃薯产业纳入“十三五”规划和精准扶贫产业推进发展,制定财政专项支持政策,建立县级相关部门、乡镇产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加产业发展投入,设立高产示范点、片,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全县面积发展到2万hm2,单产达到1500kg/667m2,引进、扶持发展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拓展、延伸马铃薯产业链。
2.2 加大宣传力度,增进对马铃薯的认识
马铃薯是高产稳产、营养丰富、适应性强、产业链长的粮、菜、饲、工业原料兼用的农作物。马铃薯所含营养成分比其他粮食作物更全,块茎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6%~2.1%,高蛋白品种可达2.7%,可消化成分高,易被人体吸收。马铃薯脂肪含量较低,鲜块茎中脂肪的含量为0.1%左右,只有其他粮食作物的20%~50%。马铃薯淀粉含量丰富,比禾谷类淀粉更易被人体吸收。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矿物质元素,其中磷、钙含量较高,多呈碱性,对平衡食物的酸碱度与保持人体血液的中和,这是其他蔬菜无法相比的。马铃薯富含维生素,每个成年人1d吃0.5kg马铃薯,即可满足其体内对维生素C的全部需求量[2]。马铃薯作饲料,其效果也优于一般饲料作物。
2.3 重点发展鲜食马铃薯产业
大竹县是百万人口大县,距离周边城市交通方便,马铃薯鲜食消费量较大。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带动农户(包括贫困户)种植脱毒马铃薯。山地选择中熟马铃薯品种,如达薯1号、达芋2号;山下选择早中熟马铃薯品种,如费乌瑞它、大西洋、川芋10号等。应采用轻简化栽培技术,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力推广电商平台,在田边地角销售马铃薯,促进农民增收。
2.4 大力推广马铃薯轻简化栽培技术,增加马铃薯总产
大竹县特有的三山和两槽地形,适宜进行马铃薯春夏秋3季种植。可以采用套作和垄作,推行“脱毒种、整薯播、起垄栽、足底肥”的轻简化种植技术。也可以大力推进马铃薯保护地栽培,特别是贫困村民,更应利用大棚栽种马铃薯,这样时间短,收入高出露地栽培1倍以上。也可以利用水稻收获后的间隔期应用“薯/稻/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3]和“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半浅耕栽培模式”[4]多种一季马铃薯,增加粮食总产。
2.5 加大投入,提升马铃薯机械化应用水平
马铃薯种植业发展,应致力于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发展方向。规模小,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影响农民对良种良法接受程度,个体效益幅射带动作用差。加大产业发展财政扶持,适时向上争取项目投入,搞好田地网、路网建设,培育一批规模化马铃薯种植基地,是实现机械化种植马铃薯的重要基础。2016年6月14日,达州万源市在诸葛坝村成功举办了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充分证明其省时、快速,将有力带动大竹县提升马铃薯机械化应用水平。
[1]孙周平;辽宁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与对策探讨[A];中国马铃薯大会[C];2007年.
[2]文丽.马铃薯营养价值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4),293-294.
[3]赵思毅.“薯/稻/薯”高产高效模式及关键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2(3),28.
[4]赵罗琼.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半浅耕栽培模式[J].四川农业科技,2014(1),20-21.
2016-10-13
李筱平(1970.8-)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5401418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