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与建设状况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6-12-19尹亚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巡查使用者全民

尹亚晶

(苏州科技大学 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9)

苏州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与建设状况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尹亚晶

(苏州科技大学 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苏州市五区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居民使用的现状及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找出苏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归纳影响居民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为今后苏州市全民健身路径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苏州;全民健身路径;状况;发展;对策

1 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并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全民健身路径是指“修建在室外、占地不多、因地制宜、简单易建、投资不大、美观实用、方便群众、老少皆宜,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健身性的群众公共体育设施,一般有数站(5-20站不等)组成.”[2]作为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健身路径,方便群众使用,促进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苏州市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苏州市体育局群体处有关领导及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人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等查阅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实际的理论指导.

2.2.2 问卷调查法 对路径使用者现场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了解使用者的基本情况和使用过程中相关问题.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6份,有效问卷462份,有效回收率92.4%.

2.2.3 访谈法 根据现场调查出现的相关问题,对苏州市体育局群体处工作人员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为研究提供实际情况依据.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0.0对苏州市五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归纳,从而从整体上显示路径的现状与分布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苏州市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基本情况

3.1.1 使用者年龄

表1中关于路径使用者年龄状况的统计表明:在路径使用者当中中老年人占绝大部分,其中60岁以上人数占37%,46-59岁人数占24%.18岁以下和31-45岁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18%和12%.而18-30岁年龄段使用者最少,为9%.由此可见,中老年人是全民健身路径的主要使用者.

表1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年龄与性别情况(%)

3.1.2 使用者性别

表1调查显示,使用者性别比例存在一定的差距,分别为41%和59%,女性比例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于小区、公园等路径活动场所等带小孩的中老年女性较多,她们会带着孩子到路径附近玩耍.

3.1.3 使用者文化程度

关于路径使用者文化程度的调查表明:使用者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占主要部分,为52.6%,初、高中人数分别为16.7%和9.3%,硕士及以上人数为3.7%.说明在路径使用者中,文化层次低下的人占大多数,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由于其收入水平相对较高,选择健身方式相对广泛,或本身有自己喜爱的健身方式,所以利用路径健身的人数相对较低.

表2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文化程度情况

3.1.4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情况

表3调查表明:路径使用者在选择健身器材时,主要选择操作简单,危险系数较低的器材进行身体锻炼.使用者之所以采用多种锻炼方式,(1)使用者锻炼目的的多样性.(2)器械操作的简单性.(3)单一器械的枯燥性和多个器械的趣味性.

表3 苏州市区全民健身点使用者选择健身设施类型的情况

3.1.5 全民健身路径建设数量及分布

苏州市区目前全民健身路径健身点有1160处,每个健身点都有8-10件健身器械,基本满足群众的锻炼需求.调查发现72.7%的使用者认为附近应该安装路径设施,同时又部分使用者认为路径分布不合理.因此,在已有路径设施的基础上应该增加使用率较高的器械,同时,在没有路径设施的地方,应该建设路径设施.

表4 苏州市区全民健身健身点数量及分布情况

3.1.6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时间

路径使用者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健身时间.表5显示,路径使用者锻炼主要集中在早晨和下午,调查中早晨、下午和晚上的人数分别是158、163和106,分别占34.2%、35.3%和22.9%.说明路径使用者选择健身的时间比较集中,健身时间的安排也比较科学,早晨空气清新、体力充沛,下午和晚上进行健身有利于使用者食物消化和改善睡眠.

路径使用者健身时间集中,有利于路径器械使用方法的推广,也有利于管理者路径设施的巡查和维护.

表5 苏州市区全民健身路径健身者参与健身时间情况

3.1.7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要求

表6的统计数据显示,58.4%的路径使用者对全民健身路径不满意,就其原因有:(1)路径设施类型无法满足符合使用者健身要求.(2)路径设施的数量无法满足健身的使用要求.(3)路径设施的质量问题.(4)路径设施的使用指导缺乏.(5)路径设施的巡查维护不及时.(6)路径设施周围环境不理想.

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质量、实用性、周围环境等都对使用者切实相关,质量好、实用性强能够保证使用者的健身安全,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使用者的锻炼效果.

表6 使用者对全民健身路径满意程度情况

3.1.8 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现状

3.1.8.1 管理机构

3.1.8.2 经费管理

苏州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苏州市级财政预算和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专项资金以及体育彩票发行后上级主管部门返还的公益金.[3]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街道和社区就设施维护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访谈中发现,只有少数街道和社区能拿出专项经费用于路径设施的维护和组织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而大多数缺乏应有经费支持.

3.1.8.3 人员管理

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人员包括体育主管部门管理人员,街道、社区管理人员,巡查志愿者和专业维修人员.苏州市区建立了189人的巡查志愿者队伍,并于2011年4月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巡查志愿者进行了专业的培训,提高了巡查队伍的专业能力.但就目前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数量而言,维护压力仍然较大,专业维修人员人数较少,3名维修人员不但要负责整个市区路径设施的维修任务,还要对县级市路径设施的负责维修,服务工作任务较大.

3.1.9 全民健身路径的维护现状

3.1.9.1 场地设施维护

巡查管理志愿者负责路径场地设施的日常巡查管理工作,发现有损坏的设施将及时进行修理,不能修理的,由专业人员负责维修.尽管有朱门维护人员,部分路径点存在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如苏州高新区学府花苑的吊桩底部固定脱落;太空漫步机掉落一只踏脚,长期无人问津等等.说明在管理场地设施和维护方面还存在问题.

3.1.9.2 场地周围环境维护

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是开放式的,使用者情况复杂,就周围环境问题通过走访获知:部分使用者在锻炼时,经常乱丢垃圾,锻炼时器械上留有油腻的食物残渣;还有部分使用者锻炼时,随地吐痰,所带宠物随地大小便,也不立即清理,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如王轶洲在研究时随机抽取上海卢湾区内11个居民小区及1个公共绿地的健身场地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居民健身设施的表面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健身设施上污渍明显,宠物的粪便也随处可见;有27%的样品检出的细菌总数>300个单细胞/25平方厘米,已经达到污染的程度,另有10%的样品检出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检测值较高和检出大肠菌群的健身设施分别为太极云手、上肢牵引器、腰背伸展器.[4]说明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方还需要加强宣传和管理,并定期安排人员对路径器械及周围环境进行清理.

4 建议

4.1 合理规划布局,正确设置健身设施

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是面向全体群众的民生工程,在选址上要结合群众的意见,做到科学合理,不扰民.路径设施的配置要合理,不能成为摆设.尽量增加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不高,锻炼效果显著的设施数量,降低设施的使用频率,延长设施的使用周期.

4.2 加强宣传力度,促进使用者科学的进行锻炼

路径设施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加强科学锻炼指导尤为重要.各政府部门应加强合作,将全民健身路径引入学校课程,未来学生将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长期以往,路径健身将更为科学.

4.3 大力宣传路径工程,扩大融资渠道

资金的来源直接影响着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仅靠政府财政和体彩公益金已无法满足苏州目前的路径工程的建设和维护.要确保资金来源,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倡导鼓励使用者自愿捐款,并定期就使用情况加以公示.第二,设置企业宣传广告牌,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第三,健身路径点名称出让,所得资金专款专用.第四,小区内的路径工程的维护允许使用房屋维修基金.

4.4 加强管理人员的招聘和管理

加大对巡查者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维修水平.分工坚持“就近”原则,人性化的进行分配,增加巡查频率,以确保路径设施的及时维护和维修.对于人手不够的区域,要招聘人员,确保全民健身路径的正常使用,并定期对路径周围进行清扫,对设施进行消毒.

4.5 设立专项基金,做好伤害事故的理赔

要求生产厂商根据器械的数量缴纳一定质量保证金,建立专项基金,作为路径伤害事故的理赔资金.当然,为了确保伤害事故发生时在路径健身过程,可以在路径周围设立24小时的监控,以监控录像作为理赔的最有力的证据.

5 结论

苏州市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健身宣传系统欠全面、健身路径工程系统欠充分、科学指导系统欠深入、锻炼监测系统欠科学、组织管理系统欠细化的结论,特别是在组织管理系统方面的领导小组的加强、路径管理维护的强化、器材质量标准的把握、维修保养和伤害事故理赔专项基金的建立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从而确保苏州全民健身工程健康发展.

〔1〕周学荣,吴明.新起点 新跨越——《全民健身计划》新点解析[J].体育与科学,2012(01):92-95.

〔2〕毛颖.南昌市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3〕邵丽华.苏州全民健身工程(点)场地设施使用与管理现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

〔4〕王轶洲.上海市卢湾区社区健身设施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13):427-428.

G812.4

A

1673-260X(2016)11-0080-03

2016-07-27

江苏省体育局体育科技局管项目(ST14302219)

猜你喜欢

巡查使用者全民
全民·爱·阅读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可持续全民医保
抓拍神器
自治区安委会巡查组分赴各市开展巡查工作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